贵池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西靠江西九江,东连铜都铜陵,紧邻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国家5A级风景区九华山,是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2516平方公里,人口65万,辖9个镇、11个街道,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国家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所在地。
贵池历史悠久,素有“千载诗人地”之美誉,白汉初设石城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贵池人文荟萃,萧统、李白、岳飞等众多名人都曾在此留下动人传说,也是中国古傩戏的发源地之一。贵池环境优美,境内有老山、十八索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大王洞、杏花村文化园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中外。贵池物产富饶,盛产粮、棉、油、茶和蚕茧等,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30多个品种,“秋浦花鳜”荣获2001年度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富达”大米荣获2009年度全国第八届稻博会金奖。贵池区位优越,处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轴线上,拥有长江黄金水道76公里,318国道横贯东西,沿江高速、铜九铁路、宁宜城际铁路穿境而过,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九华山机场已经开工建设。
近年来,贵池区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树立标杆、率先崛起”为目
标,以开放活区、创业兴区、工业强区为战略,以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速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区GDPI35亿元,增长20.7%;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44%;规上工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长50%;招商引资45亿元,增长48%;旅游总收入34.65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120元,增长15%。
贵池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西靠江西九江,东连铜都铜陵,紧邻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国家5A级风景区九华山,是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2516平方公里,人口65万,辖9个镇、11个街道,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国家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所在地。
贵池历史悠久,素有“千载诗人地”之美誉,白汉初设石城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贵池人文荟萃,萧统、李白、岳飞等众多名人都曾在此留下动人传说,也是中国古傩戏的发源地之一。贵池环境优美,境内有老山、十八索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大王洞、杏花村文化园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中外。贵池物产富饶,盛产粮、棉、油、茶和蚕茧等,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30多个品种,“秋浦花鳜”荣获2001年度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富达”大米荣获2009年度全国第八届稻博会金奖。贵池区位优越,处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轴线上,拥有长江黄金水道76公里,318国道横贯东西,沿江高速、铜九铁路、宁宜城际铁路穿境而过,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九华山机场已经开工建设。
近年来,贵池区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树立标杆、率先崛起”为目
标,以开放活区、创业兴区、工业强区为战略,以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速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区GDPI35亿元,增长20.7%;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44%;规上工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长50%;招商引资45亿元,增长48%;旅游总收入34.65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0元,增长1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120元,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