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 第一课时
沙湾县第二小学 张红霞
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一、 导入
1、出示单元导读指名读。
2、从单元导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谁来给我们大家读一读,齐读。(4人)配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你们知道这几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出自谁之手吗?这就是孔子,语文书69、70页的资料袋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孔子,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5、为什么孔子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让我们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孔子拜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我听到你们朗朗的读书声,听明白了吗?
2、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看看课文中的词语你都会读了吗?谁能读给大家听,注意做到声音响亮,干脆利落。指名读、小老师领读、老师考考大家看谁是我们班的记忆大王,快速记忆这些词语。
【设计理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解决难字生词,为下文理解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倾听的良好习惯。】
3、解决了词语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当我们用心品读课文的时候,会对孔子有更多的了解。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我们先来看看人们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画出相关的语句品读感悟。谁来提醒大家怎样做到默读。大家听明白了吗?(用笔要划出相关语句品读感悟)
4、我们先来看看人们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呢?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5、孔子-----勤学好问,你从哪里知道的?积累:勤学好问 (孔子年轻的时候已经是远近闻名的--------------)
6、远近闻名的意思是?
7、孔子的名气大不大?不仅近处的人知道他,远处的人也知道他。
其实当时30岁的孔子已经熟练掌握六艺,当时著名的六大礼艺之中礼节 、射箭的技术、驾驭马的技术、书法、绘画艺术以及数学,这六门他样样精通,他还熟读《五经》,他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学者,已经在家乡收徒教学,拥有一大批弟子。
8、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感受到了什么?
9、是的,在旁人看来,孔子已经是一位学者,学问高深,可是他依然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还要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10、还有哪里体现了孔子的品行?
11、(出图)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并没有像我们这样便利的交通工具,孔子是从自己的家乡山东曲阜靠着自己的一双-----脚,一步一步一连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河南的---洛阳。
12、那在这一路上,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13、你太棒了,你会抓住文中的字眼来品读课文了。在这千里之遥的漫长路途中,孔子可能要经历酷暑或严寒,可能顶着狂风或暴雨,困了他就-----,渴了他就------,饿了他就-----
有时走累了他就------,像这样在路途中风中吃饭,路边睡觉,历尽艰辛就是--风餐露宿。谁能读出词语的感受。
14、风这么狂,雨这么大,孔子你就停一停,避避风躲躲雨吧,好吗?你说
15、天渐渐黑透了,你的脚已经磨起了血泡,疼痛难忍,孔子请你停一停,找家客栈歇歇脚吧,好吗?
16、天还没有亮呢,你怎么已经在路上了呢,请你快停下来休息一会吧,好吗?
17、所以他才会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像这样,无论天气如何恶劣,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不停的赶路就是----日夜兼程
18、谁能读出这两个词语的感受?
19、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为的是什么呀?从这里你感受到了孔子的什么品行?
20、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21、你是在用心品读。这样的孔子又怎能不让我们深深敬佩呢,一起来读。
22、孔子在洛阳城外,终于见到了他要拜见的老师--老子,老师想找同学和我一起合作朗读孔子和老子相见的对话,谁来?我读旁白,你读孔子,你读老子。好吗?其他同学注意听,从这段话中,你又了解到孔子的什么品行呢?
23、从这段话中你又了解到孔子的什么品行呢?从哪句话知道的? (你是----------(师)这是破折号,破折号的作用是(生)延长声音的)
25、“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26、你太厉害了。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写(学无止境)积累:学无止境
27、知识就是浩瀚的海洋,我们用尽一生所学到的也只是这海洋中的一滴水一朵浪花,所以,我们要一直不断地学习。老师送给大家几句
话,生读:活到老,学到老。泉水流不尽,知识学不完。生命不止,学习不止。
28、所以,孔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向老师请教”这里的左右是指左边右边吗?
(1)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拜师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
(2)孔子风尘仆仆,千里迢迢的拜师也是因为--------------学无止境
(3)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向老师请教,还是因为-----学无止境
【设计理念:通过理解“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孔子为了拜师,是不怕艰辛,这样一来,不但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这样可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读起课文来自然了许多,突破了难点,水到渠成。】
29、人们敬重老子的什么品行呢?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0、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一位比孔子的知识还要渊博的老人,就这样在洛阳城外迎候着,从这里你看出老子的什么品行?
31、我们一起来概括-----老子授徒(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毫无保留 积累:毫无保留
32、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孔子拜师的故事从此成为一段佳话,千古流传。大家一起来读:孔子拜师学无止境
老子授徒毫无保留 千古流传
三、 总结:孔子和老子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佩服
和敬重,孔子的好学精神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像孔子一样,要知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四、 作业
板书设计:
千古流传
老 孔
子 子
授 拜
徒 师
毫 学
无 无
保 止
留 境
教学反思:我读了《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后,觉得这一篇课文的选编,绝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因为本文的文学欣赏性不强。其教学重点也不能放在理解方面,因为这篇文章只要读一两遍,学生就基本能理解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哪里呢?孔子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所以应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孔子,这才是教学的重点。于是,我不断地在网上查找有关孔子的资料,并把这些
资料适时地插入到教学过程中。本堂课中在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让学生懂得:世上的学问是学不完的,我们要虚心好学,活到老,学到老。
又比如文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而且使词语教学变得既有“语文味”,又充满了趣味。
总之,在教学中我本着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态度,真实的再现我们的课堂。不是用花哨的表演抓住人,而是努力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语文的精神之美吸引人。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创造一种纯语文的课堂。
孔子拜师 第一课时
沙湾县第二小学 张红霞
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一、 导入
1、出示单元导读指名读。
2、从单元导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谁来给我们大家读一读,齐读。(4人)配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你们知道这几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出自谁之手吗?这就是孔子,语文书69、70页的资料袋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孔子,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5、为什么孔子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让我们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孔子拜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让我听到你们朗朗的读书声,听明白了吗?
2、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看看课文中的词语你都会读了吗?谁能读给大家听,注意做到声音响亮,干脆利落。指名读、小老师领读、老师考考大家看谁是我们班的记忆大王,快速记忆这些词语。
【设计理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解决难字生词,为下文理解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倾听的良好习惯。】
3、解决了词语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当我们用心品读课文的时候,会对孔子有更多的了解。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我们先来看看人们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画出相关的语句品读感悟。谁来提醒大家怎样做到默读。大家听明白了吗?(用笔要划出相关语句品读感悟)
4、我们先来看看人们敬重孔子的什么品行呢?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5、孔子-----勤学好问,你从哪里知道的?积累:勤学好问 (孔子年轻的时候已经是远近闻名的--------------)
6、远近闻名的意思是?
7、孔子的名气大不大?不仅近处的人知道他,远处的人也知道他。
其实当时30岁的孔子已经熟练掌握六艺,当时著名的六大礼艺之中礼节 、射箭的技术、驾驭马的技术、书法、绘画艺术以及数学,这六门他样样精通,他还熟读《五经》,他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学者,已经在家乡收徒教学,拥有一大批弟子。
8、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感受到了什么?
9、是的,在旁人看来,孔子已经是一位学者,学问高深,可是他依然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还要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10、还有哪里体现了孔子的品行?
11、(出图)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并没有像我们这样便利的交通工具,孔子是从自己的家乡山东曲阜靠着自己的一双-----脚,一步一步一连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河南的---洛阳。
12、那在这一路上,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13、你太棒了,你会抓住文中的字眼来品读课文了。在这千里之遥的漫长路途中,孔子可能要经历酷暑或严寒,可能顶着狂风或暴雨,困了他就-----,渴了他就------,饿了他就-----
有时走累了他就------,像这样在路途中风中吃饭,路边睡觉,历尽艰辛就是--风餐露宿。谁能读出词语的感受。
14、风这么狂,雨这么大,孔子你就停一停,避避风躲躲雨吧,好吗?你说
15、天渐渐黑透了,你的脚已经磨起了血泡,疼痛难忍,孔子请你停一停,找家客栈歇歇脚吧,好吗?
16、天还没有亮呢,你怎么已经在路上了呢,请你快停下来休息一会吧,好吗?
17、所以他才会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像这样,无论天气如何恶劣,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不停的赶路就是----日夜兼程
18、谁能读出这两个词语的感受?
19、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为的是什么呀?从这里你感受到了孔子的什么品行?
20、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21、你是在用心品读。这样的孔子又怎能不让我们深深敬佩呢,一起来读。
22、孔子在洛阳城外,终于见到了他要拜见的老师--老子,老师想找同学和我一起合作朗读孔子和老子相见的对话,谁来?我读旁白,你读孔子,你读老子。好吗?其他同学注意听,从这段话中,你又了解到孔子的什么品行呢?
23、从这段话中你又了解到孔子的什么品行呢?从哪句话知道的? (你是----------(师)这是破折号,破折号的作用是(生)延长声音的)
25、“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26、你太厉害了。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写(学无止境)积累:学无止境
27、知识就是浩瀚的海洋,我们用尽一生所学到的也只是这海洋中的一滴水一朵浪花,所以,我们要一直不断地学习。老师送给大家几句
话,生读:活到老,学到老。泉水流不尽,知识学不完。生命不止,学习不止。
28、所以,孔子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向老师请教”这里的左右是指左边右边吗?
(1)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来拜师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
(2)孔子风尘仆仆,千里迢迢的拜师也是因为--------------学无止境
(3)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向老师请教,还是因为-----学无止境
【设计理念:通过理解“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孔子为了拜师,是不怕艰辛,这样一来,不但帮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的恰倒好处和语言文字的精美,进行语言训练,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这样可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读起课文来自然了许多,突破了难点,水到渠成。】
29、人们敬重老子的什么品行呢?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0、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一位比孔子的知识还要渊博的老人,就这样在洛阳城外迎候着,从这里你看出老子的什么品行?
31、我们一起来概括-----老子授徒(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毫无保留 积累:毫无保留
32、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孔子拜师的故事从此成为一段佳话,千古流传。大家一起来读:孔子拜师学无止境
老子授徒毫无保留 千古流传
三、 总结:孔子和老子他们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佩服
和敬重,孔子的好学精神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像孔子一样,要知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四、 作业
板书设计:
千古流传
老 孔
子 子
授 拜
徒 师
毫 学
无 无
保 止
留 境
教学反思:我读了《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后,觉得这一篇课文的选编,绝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因为本文的文学欣赏性不强。其教学重点也不能放在理解方面,因为这篇文章只要读一两遍,学生就基本能理解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哪里呢?孔子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所以应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孔子,这才是教学的重点。于是,我不断地在网上查找有关孔子的资料,并把这些
资料适时地插入到教学过程中。本堂课中在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让学生懂得:世上的学问是学不完的,我们要虚心好学,活到老,学到老。
又比如文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而且使词语教学变得既有“语文味”,又充满了趣味。
总之,在教学中我本着一种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态度,真实的再现我们的课堂。不是用花哨的表演抓住人,而是努力用一种深层的、人文的、纯语文的精神之美吸引人。力图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创造一种纯语文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