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计算题分析题

计算题分析题

1、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件可变成本为150元,产品零售价为180元。试求其盈亏平衡点时产量和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如果企业产销量达到22万件,该企业的实际利润(或亏损)是多少?

答:盈亏平衡点产量=6000000/(180-150)=200000(件)

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6000000+300000)/(180-150)=210000(件)

产量为22万件时企业利润=220000×180-(6000000+220000×150)=60(万元)(4分)

2、结合所学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有关知识,试分析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14分)

解答要点:所谓核心能力是一种将知识、技能、资产和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其与企业的反应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文化等资源或能力的交互作用,最终生成能够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4分)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它包括员工个人知识技能的培育,也包括企业整体素质和各种资源的积累。

(2)不断完善企业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指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装备和技术规范等组成的有机系统。企业技术系统通常以关键技术为核心,识别、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核心技术,并围绕之形成别具一格的技术体系和核心产品,常常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的管理是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力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

(4)加快培育企业信息系统。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及时获取有关科学技术和市场变化的信息,并在企业内部迅速传递成为企业正确决策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方面。(2分)

(5)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无形因素,它如同一柄双刃剑,积极的企业文化对内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外则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而消极的文化则往往会束缚员工思想,阻碍员工积极性发挥,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所以,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也是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积极的企业文化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特征:①鼓励员工不断学习;②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③快速适应环境变化;④能够融合一切先进的、对自己有利的知识、技能等。(2分)

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年销量为40000件,固定成本为1500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5元。(1)如果预期的边际贡献为170000元;如果预期的边际贡献为零,则,采用变动成本定价法,产品的价格应为多少?在这两种价格下,企业的盈利状况如何?

解答:在这里,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总变动成本,它等于 5 X 40000 = 200000 元

(1)若边际贡献为170000元,则:甲产品的价格 = (增加的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量=(200000 + 170000)/40000=370000/40000=9.25 边际贡献-固定费用=170000-150000=20000元,为该企业的盈利。(2若边际贡献为0元,则:甲产品的价格 = (增加的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量= (200000+0)/40000=5元 边际贡献-固定费用=0-150000 = -150000元,则该企业亏损150000元。说明在这种定价下,企业产品的收入仅仅可以弥补其变动成本,而其固定成本一点儿没有得到补偿。

4、假设某向电子仪器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400元,折旧年限为4元。在实际工作中按月计提折旧,现为方便,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其年折旧率和折旧额。

解答:设R 为年折旧率, D为年折旧额,则:R1=(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X (折旧年限+1)/2)X100% = 4/(4X (4+1)/2)=4/101R2=3/(4 X(4+1)/2)=3/10 R3=2/(4 X(4+1)/2)=2/10

R4=1/(4 X(4+1)/2)=1/10

D1=(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X 年折旧率=(10000-400)X 4/10 = 3840 元

D2=(10000-400)X 3/10 = 2880 元 D3=(10000-400)X 2/10 = 1920 元

D4=(10000-400)X 1/10 = 960 元

5、 某企业准备生产某种新产品,拟订了三种方案,分别为甲、乙、丙方案。对于新产品的销售前景,由于缺乏历史资料,只能估计为畅销、一般和滞销三种情况,各种方案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情况如下表所列: 各方案损益值表 单位万元

要求:(1)试分别运用保守法、冒险法和等概率法选择最优方案(9分)

(4分)

答:(1)①根据保守法的决策原则,先找出各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损益的最小值,即20,0,一20,然后从中选取最大值,即max(20,0,一20) =20,则对应的甲方案即为用保守法选取的最优方案。(3分)

②根据冒险法的决策原则,先找出各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损益的最大值,即50,70,100,然后从中选取最大值,即max(50,70,100) =100,则对应的丙方案即为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3分)

③等概率法的决策原则,是假定各种市场状态的概率相等,均为1/3,则计算各方案的损益均值为: 甲方案:(50X1/3)+(40X1/3)+(20X1/3)=110/3

乙方案:(70X1/3)+(50X1/3)+(0X1/3):120/3有你更精彩! E A G!Z:H0?

丙方案:(100X1/3)+(30X1/3)+(一20X1/3)=110/3:: A;h+mk

max(110/3,120/3,110/3):120/3, 则对应的乙方案即为用等概率法选取的最优方案。(3分)

(2)决策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决策者的类型及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2分) 选择保守法进行决策的决策者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而且对未来的预期比较悲观,属于谨慎型决策者;选择冒险法进行决策的决策者对未来的预期比较乐观,也愿意追求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

6.试分析企业如何借助BCG 矩阵选择企业总体战略?

解答要点:BCG 矩阵法,即增长率,;市场份额矩阵法。该矩阵根据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两项指标,将企业所有的战略业务单位分

为“吉星”、“现金牛”、“问号”以及“瘦狗”等四大类,并据此制定企业战略。

在BCG 矩阵中,横轴代表市场份额,它以企业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对市场占有率来表示,高市场份额意味着企业在该行业中处于

领导地位。相对市场占有率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市场占有率=(本企业的销售额/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额)X100%

在BCG 矩阵中,纵轴代表所在行业的市场增长率。市场增长率表示某行业对企业的吸引力大小。如果市场增长率高往往意味着企业迅速收回投资的机会大。一般认为,市场增长率达到10%以上就算是高增长率。市场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市场增长率=(当年市场需求一去年市场需求/去年市场需求)

根据BCG 矩阵可以将企业的各种业务分成以下四种:

(1)现金牛业务,即拥有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和较低的市场增长率的业务。在制定公司战略时,对现金牛业务一般实施稳定型发展战略。(2)吉星业务,即拥有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和较高市场增长率的业务。在制定公司战略时,对吉星类业务一般应实施扩张型发展战略。

(3)问号业务,即市场成长很快但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相对较低的业务。对于问号类业务,2其中一些可以出售即实施收缩型战略,另一些则有可能转变成吉星业务,即实施发展型战略。但是,由于问号类业务风险较大,管理当局应当限制此类业务的数量。

(4)瘦狗业务,即那些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都较低的业务。这样的业务既不能产生大量现金,也不需要追加资金投入,因此应实施收缩型战略。

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0元,(1)试求其盈亏平衡点产量和在该产量时的总成本。(6分)(2)若企业目标利润为30万元,问企业应完成多少产销量?(4分) 答:(1)根据盈亏平衡点产量公式: Q*=F /(p—v)

将给定条件代入公式

Q*=F /(p—v) =1000000/(50—40) =100000(件) (3分)

总成本C =F+Qv=1000000+100000 * 40=5000000(元) (3分)

故,其盈亏平衡点产量为10万件,在盈亏平衡点产量时的总成本为500万元。

(2)根据公式: Q=(F+π) /(p—v)

将给定条件代入公式

Q=(F+π) /(p—v) =(1000000+300000)/(50—40) =130000(件) (4分)

故,应完成130000件的产销量才能保证30万元的企业目标利润。

8.假设某项电子仪器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400元,折旧年限为4年。在实际工作中按月计提折旧,现为方便,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其年折旧率和折旧额。(16分)

答:设R 为年折旧率,D 为年折旧额,则:

D1=(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10000—400) ×4/10=3840元

D2=(10000—00) ×3/10=2880元

D3=(10000—00) ×2/10=1920元

D4=(10000—400) ×1/10=960元

9.某企业每年需采购某物资25000件,单价为50元,年储存保管费用率是9%,每一次订货费用为90元,试求该物资经济订货批量。

这里,已知:c =50,s =90元,物资的年需要量D =25000(件)

单位物资每年的储存成本H =所采购物资的单价×年储存保管费用率 =50×9%=4.5(元) 则,该物资的经济订货批量为:

10.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4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0元,假定企业产量等于销售量,(1)试求其盈亏平衡点产量和在该产量时的总成本。(8分)(2)若企业现实产量为26000件,试求其利润或亏损额。(4分)(3)企业在现实产量为14000件时处于亏损状态,但企业并未停产,试从成本的角度分析原因。(2分)

用盈亏平衡点法进行产量决策时应以盈亏平衡点产量Q 。=20000为最低点,因为低于该

产量就会产生亏损。虽然现有的生产能力Q=14000

可知,停产时的亏损额为F ,即固定成本支出400000元,而在OQ ‘区间内的任一点的亏损额

(C—Y) 都小于F 。所以企业生产能力形成后,即使产量进入亏损区也不应做出停产决策,即

“两害相权取其轻" 。(3分)

11、织厂计划开发一种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不同设计方案的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也不同。有关资料如下:

试用冒险法、保守法和折中法选择最佳方案(设最大值系数=0.8)。

解:(1)冒险法

max{800,900,1000}=1000,选择C 。

(2)保守法

max{100,0,-100}=100,选择A 。

(3)折中法

最大值系数为0.8,则最小值系数为0.2。

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为:

方案A :800×0.8+100×0.2=660

方案B: 900×0.8+0×0.2=720

方案C: 1000×0.8+(-100)×0.2=780

max{660,720,780}=780,选择C 。

12、某公司生产某一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试求其盈亏平衡点产量和在该产量下的总成本。

答:根据盈亏平衡点产量公式:

Q*=F/(p-v)

将给定条件带入公式

Q*= F/(p-v)=300000/(55-40)=200000(件)

总成本C =F+Qv=3000000+200000*40=11000000(元)

故,其盈亏平衡点产量为20万件,在盈亏平衡点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100万元。

案例分析题

保罗的领导方式

保罗在1971年从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名牌大学拿到会计专业的学位以后, 到一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芝加哥的办公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9年后,他成了该公司的一名最年轻的合伙人。公司执行委员会发现了他的领导潜能和进取心,在1983年指派他到纽约的郊区开办了一个新的办事处。其工作最主要的是审计,这要求有关人员具有高度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对长期的目标和指标,每个人都很了解,但实现这些目标的办法却是相当不明确的。

办事处发展得很迅速。到1988年,专业人员达到了30名。保罗被认为是很成功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他主张工作人员之间要以名字直接称呼,并鼓励下属人员参与决策制定。

保罗在1989年初被提升为达拉斯的经营合伙人。他采取了在纽约工作时取得显著成效的那种富有进取心的管理方式。他制定了短期的和长期的客户开发计划。职员人数增加相当快,为的是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员工来处理预期扩增的业务。很快,办事处有了约40名专业人员。

但在纽约成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在达拉斯取得成效。办事处在一年时间内就丢掉了最好的两个客户。保罗马上认识到办事处的人员过多了,他解雇了12名员工,以减少开支。

他相信挫折只是暂时性的。但预期中的新业务并没有接来, 所以又重新缩减了员工队伍。在1991年夏天的那个“黑暗的星期二”,13名专业人员又被解雇了。

伴随着这两次裁员,留下来的员工感到工作没有保障,并开始怀疑保罗的领导能力。公司的执行委员会了解到问题后将保罗调到新泽西的一个办事处,在那里,他的领导方式显示出很好的效果。

问题:

1.保罗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2.这个案例更好地说明了领导的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为什么?

3.保罗在纽约取得成功的策略,为什么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保罗的权力主要来自法定权力,部分来自自身影响力,譬如在能力、情感等方面。

2.此案例说明了领导的权变理论。因为,保罗同样的领导方式,随着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纽约和新泽西取得了成功,在达拉斯却失败了。

3.保罗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大致有:

(1)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未能让员工了解。(2)用人方面欠妥,人员更换频繁。

(3)社会环境原因。譬如达拉斯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情况。

计算题分析题

1、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件可变成本为150元,产品零售价为180元。试求其盈亏平衡点时产量和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如果企业产销量达到22万件,该企业的实际利润(或亏损)是多少?

答:盈亏平衡点产量=6000000/(180-150)=200000(件)

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6000000+300000)/(180-150)=210000(件)

产量为22万件时企业利润=220000×180-(6000000+220000×150)=60(万元)(4分)

2、结合所学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有关知识,试分析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14分)

解答要点:所谓核心能力是一种将知识、技能、资产和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它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其与企业的反应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文化等资源或能力的交互作用,最终生成能够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4分)

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它包括员工个人知识技能的培育,也包括企业整体素质和各种资源的积累。

(2)不断完善企业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指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装备和技术规范等组成的有机系统。企业技术系统通常以关键技术为核心,识别、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核心技术,并围绕之形成别具一格的技术体系和核心产品,常常能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的管理是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力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核心能力的关键。

(4)加快培育企业信息系统。由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及时获取有关科学技术和市场变化的信息,并在企业内部迅速传递成为企业正确决策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方面。(2分)

(5)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无形因素,它如同一柄双刃剑,积极的企业文化对内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外则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而消极的文化则往往会束缚员工思想,阻碍员工积极性发挥,成为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所以,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也是培育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积极的企业文化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特征:①鼓励员工不断学习;②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性;③快速适应环境变化;④能够融合一切先进的、对自己有利的知识、技能等。(2分)

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年销量为40000件,固定成本为150000元,单位可变成本为5元。(1)如果预期的边际贡献为170000元;如果预期的边际贡献为零,则,采用变动成本定价法,产品的价格应为多少?在这两种价格下,企业的盈利状况如何?

解答:在这里,增加的变动成本就是总变动成本,它等于 5 X 40000 = 200000 元

(1)若边际贡献为170000元,则:甲产品的价格 = (增加的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量=(200000 + 170000)/40000=370000/40000=9.25 边际贡献-固定费用=170000-150000=20000元,为该企业的盈利。(2若边际贡献为0元,则:甲产品的价格 = (增加的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量= (200000+0)/40000=5元 边际贡献-固定费用=0-150000 = -150000元,则该企业亏损150000元。说明在这种定价下,企业产品的收入仅仅可以弥补其变动成本,而其固定成本一点儿没有得到补偿。

4、假设某向电子仪器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400元,折旧年限为4元。在实际工作中按月计提折旧,现为方便,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其年折旧率和折旧额。

解答:设R 为年折旧率, D为年折旧额,则:R1=(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X (折旧年限+1)/2)X100% = 4/(4X (4+1)/2)=4/101R2=3/(4 X(4+1)/2)=3/10 R3=2/(4 X(4+1)/2)=2/10

R4=1/(4 X(4+1)/2)=1/10

D1=(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X 年折旧率=(10000-400)X 4/10 = 3840 元

D2=(10000-400)X 3/10 = 2880 元 D3=(10000-400)X 2/10 = 1920 元

D4=(10000-400)X 1/10 = 960 元

5、 某企业准备生产某种新产品,拟订了三种方案,分别为甲、乙、丙方案。对于新产品的销售前景,由于缺乏历史资料,只能估计为畅销、一般和滞销三种情况,各种方案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情况如下表所列: 各方案损益值表 单位万元

要求:(1)试分别运用保守法、冒险法和等概率法选择最优方案(9分)

(4分)

答:(1)①根据保守法的决策原则,先找出各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损益的最小值,即20,0,一20,然后从中选取最大值,即max(20,0,一20) =20,则对应的甲方案即为用保守法选取的最优方案。(3分)

②根据冒险法的决策原则,先找出各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损益的最大值,即50,70,100,然后从中选取最大值,即max(50,70,100) =100,则对应的丙方案即为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3分)

③等概率法的决策原则,是假定各种市场状态的概率相等,均为1/3,则计算各方案的损益均值为: 甲方案:(50X1/3)+(40X1/3)+(20X1/3)=110/3

乙方案:(70X1/3)+(50X1/3)+(0X1/3):120/3有你更精彩! E A G!Z:H0?

丙方案:(100X1/3)+(30X1/3)+(一20X1/3)=110/3:: A;h+mk

max(110/3,120/3,110/3):120/3, 则对应的乙方案即为用等概率法选取的最优方案。(3分)

(2)决策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决策者的类型及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2分) 选择保守法进行决策的决策者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而且对未来的预期比较悲观,属于谨慎型决策者;选择冒险法进行决策的决策者对未来的预期比较乐观,也愿意追求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

6.试分析企业如何借助BCG 矩阵选择企业总体战略?

解答要点:BCG 矩阵法,即增长率,;市场份额矩阵法。该矩阵根据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两项指标,将企业所有的战略业务单位分

为“吉星”、“现金牛”、“问号”以及“瘦狗”等四大类,并据此制定企业战略。

在BCG 矩阵中,横轴代表市场份额,它以企业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对市场占有率来表示,高市场份额意味着企业在该行业中处于

领导地位。相对市场占有率计算公式如下

相对市场占有率=(本企业的销售额/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额)X100%

在BCG 矩阵中,纵轴代表所在行业的市场增长率。市场增长率表示某行业对企业的吸引力大小。如果市场增长率高往往意味着企业迅速收回投资的机会大。一般认为,市场增长率达到10%以上就算是高增长率。市场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市场增长率=(当年市场需求一去年市场需求/去年市场需求)

根据BCG 矩阵可以将企业的各种业务分成以下四种:

(1)现金牛业务,即拥有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和较低的市场增长率的业务。在制定公司战略时,对现金牛业务一般实施稳定型发展战略。(2)吉星业务,即拥有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和较高市场增长率的业务。在制定公司战略时,对吉星类业务一般应实施扩张型发展战略。

(3)问号业务,即市场成长很快但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相对较低的业务。对于问号类业务,2其中一些可以出售即实施收缩型战略,另一些则有可能转变成吉星业务,即实施发展型战略。但是,由于问号类业务风险较大,管理当局应当限制此类业务的数量。

(4)瘦狗业务,即那些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都较低的业务。这样的业务既不能产生大量现金,也不需要追加资金投入,因此应实施收缩型战略。

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0元,(1)试求其盈亏平衡点产量和在该产量时的总成本。(6分)(2)若企业目标利润为30万元,问企业应完成多少产销量?(4分) 答:(1)根据盈亏平衡点产量公式: Q*=F /(p—v)

将给定条件代入公式

Q*=F /(p—v) =1000000/(50—40) =100000(件) (3分)

总成本C =F+Qv=1000000+100000 * 40=5000000(元) (3分)

故,其盈亏平衡点产量为10万件,在盈亏平衡点产量时的总成本为500万元。

(2)根据公式: Q=(F+π) /(p—v)

将给定条件代入公式

Q=(F+π) /(p—v) =(1000000+300000)/(50—40) =130000(件) (4分)

故,应完成130000件的产销量才能保证30万元的企业目标利润。

8.假设某项电子仪器的原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400元,折旧年限为4年。在实际工作中按月计提折旧,现为方便,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其年折旧率和折旧额。(16分)

答:设R 为年折旧率,D 为年折旧额,则:

D1=(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10000—400) ×4/10=3840元

D2=(10000—00) ×3/10=2880元

D3=(10000—00) ×2/10=1920元

D4=(10000—400) ×1/10=960元

9.某企业每年需采购某物资25000件,单价为50元,年储存保管费用率是9%,每一次订货费用为90元,试求该物资经济订货批量。

这里,已知:c =50,s =90元,物资的年需要量D =25000(件)

单位物资每年的储存成本H =所采购物资的单价×年储存保管费用率 =50×9%=4.5(元) 则,该物资的经济订货批量为:

10.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4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0元,假定企业产量等于销售量,(1)试求其盈亏平衡点产量和在该产量时的总成本。(8分)(2)若企业现实产量为26000件,试求其利润或亏损额。(4分)(3)企业在现实产量为14000件时处于亏损状态,但企业并未停产,试从成本的角度分析原因。(2分)

用盈亏平衡点法进行产量决策时应以盈亏平衡点产量Q 。=20000为最低点,因为低于该

产量就会产生亏损。虽然现有的生产能力Q=14000

可知,停产时的亏损额为F ,即固定成本支出400000元,而在OQ ‘区间内的任一点的亏损额

(C—Y) 都小于F 。所以企业生产能力形成后,即使产量进入亏损区也不应做出停产决策,即

“两害相权取其轻" 。(3分)

11、织厂计划开发一种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不同设计方案的制造成本、产品性能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也不同。有关资料如下:

试用冒险法、保守法和折中法选择最佳方案(设最大值系数=0.8)。

解:(1)冒险法

max{800,900,1000}=1000,选择C 。

(2)保守法

max{100,0,-100}=100,选择A 。

(3)折中法

最大值系数为0.8,则最小值系数为0.2。

各方案的加权平均值为:

方案A :800×0.8+100×0.2=660

方案B: 900×0.8+0×0.2=720

方案C: 1000×0.8+(-100)×0.2=780

max{660,720,780}=780,选择C 。

12、某公司生产某一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试求其盈亏平衡点产量和在该产量下的总成本。

答:根据盈亏平衡点产量公式:

Q*=F/(p-v)

将给定条件带入公式

Q*= F/(p-v)=300000/(55-40)=200000(件)

总成本C =F+Qv=3000000+200000*40=11000000(元)

故,其盈亏平衡点产量为20万件,在盈亏平衡点产量时的总成本为1100万元。

案例分析题

保罗的领导方式

保罗在1971年从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名牌大学拿到会计专业的学位以后, 到一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芝加哥的办公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9年后,他成了该公司的一名最年轻的合伙人。公司执行委员会发现了他的领导潜能和进取心,在1983年指派他到纽约的郊区开办了一个新的办事处。其工作最主要的是审计,这要求有关人员具有高度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对长期的目标和指标,每个人都很了解,但实现这些目标的办法却是相当不明确的。

办事处发展得很迅速。到1988年,专业人员达到了30名。保罗被认为是很成功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他主张工作人员之间要以名字直接称呼,并鼓励下属人员参与决策制定。

保罗在1989年初被提升为达拉斯的经营合伙人。他采取了在纽约工作时取得显著成效的那种富有进取心的管理方式。他制定了短期的和长期的客户开发计划。职员人数增加相当快,为的是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员工来处理预期扩增的业务。很快,办事处有了约40名专业人员。

但在纽约成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在达拉斯取得成效。办事处在一年时间内就丢掉了最好的两个客户。保罗马上认识到办事处的人员过多了,他解雇了12名员工,以减少开支。

他相信挫折只是暂时性的。但预期中的新业务并没有接来, 所以又重新缩减了员工队伍。在1991年夏天的那个“黑暗的星期二”,13名专业人员又被解雇了。

伴随着这两次裁员,留下来的员工感到工作没有保障,并开始怀疑保罗的领导能力。公司的执行委员会了解到问题后将保罗调到新泽西的一个办事处,在那里,他的领导方式显示出很好的效果。

问题:

1.保罗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2.这个案例更好地说明了领导的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为什么?

3.保罗在纽约取得成功的策略,为什么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保罗的权力主要来自法定权力,部分来自自身影响力,譬如在能力、情感等方面。

2.此案例说明了领导的权变理论。因为,保罗同样的领导方式,随着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纽约和新泽西取得了成功,在达拉斯却失败了。

3.保罗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大致有:

(1)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未能让员工了解。(2)用人方面欠妥,人员更换频繁。

(3)社会环境原因。譬如达拉斯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情况。


相关文章

  • [现代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教案
  •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 现代企业管理教案 <现代企业管理>第十四讲教案 授课章节 学时 教学对象 财务管理 3 对应教学大纲章节 对应教材内容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08 级非管理专业本科学生  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 ...查看


  • 我国现代服务业分类:基于聚类分析的定量研究
  • 文章编号:1001-148X(2014)04-0017-08 摘要:目前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研究主要是基于实用性考虑,依据国家统计标准.以定性分析方法和按经验进行分类,这对于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情况和内部结构关系尚存欠缺.本文以学术研 ...查看


  • 你知道的现代设计方法有哪些
  • 1. 你知道的现代设计方法有哪些?列出两种. 说出他的内涵,特点,关键技术,设计方法和步骤. 现代设计方法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设计领域发展 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元交叉学科.它是以设计产品为目标的一个总的知识群 ...查看


  •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专业情况简介
  •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专业情况简介 纺织工程专业 专业概况:本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之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名牌专业.该专业涵盖了纤维材料.纺织品设计.纺织品加工设备.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纺织品经营与贸易.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 ...查看


  • 现代设计方法 1
  • 1.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和 区别: ①传统设计方法的特点:静态分析.近似计算.经验设计和手工劳动. ②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程式性.创造性.系统性.最优化和综合性. ③区别:传统设计是以经验总结为基础,以长期设计实践和理论计算形成的 ...查看


  • [军事运筹学]百科名片
  • 军事运筹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军事运筹学是应用数学工具和现代计算技术对军事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为决策提供数量依据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现代军事科学的组成部分.解决现代条件下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中一系列复杂的指挥控制问题,不但 ...查看


  • 就业方向及导师推荐
  • 专业名称: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专业概况:数学系一般开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两专业,而这两个专业方向基本是相通的,都是为培养数学和其他高科技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基础数学学科较多地涉及:代数.拓扑.几何.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函数论等,它的专业方 ...查看


  • 管理会计汇总简答题
  • 2.简述开展价值工程的目标和途径. (1)开展价值工程的目标在于:既要实现和具备产品的必要功能,又要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以体现产品的最大价值.(2)具体来讲,有五条途径:①保持功能不变,降低成本:②维持成本不变,改善提高功能:③提高功能 ...查看


  • 浅谈设备的现代化管理
  • 浅谈设备的现代化管理 作者:安全文化网 文章来源:安全文化网 点击数: 290 更新时间:2008-8-20 一.设备现代化管理 1. 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定义 管理现代化,是指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达到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它必须动态地.发 ...查看


  • 计算机人事管理工作实习总结
  •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对计算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资料为毕业设计作准备. 计算机在人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