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静脉输液的环节质量控制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基础护理操作中用得最多的技术,也是最容易发生护患纠纷和护理风险的治疗环节。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设备、药物配置、输液操作、不良反应观察及输液效果的观察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护理差错、纠纷,因此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静脉输液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环节质量监控,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规避护理风险,确保病人的静脉输液治疗安全有效。
1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的方法
1.1 建立健全静脉输液环节的护理考核标准及质量管理制度,并逐渐形成细化、量化、规范化的质控标准。
1.2 对各科室静脉输液的环节质量及护理流程现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缺陷及安全隐患。通过检查、分析、总结,了解医院各科室静脉输液环节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3 针对静脉输液环节存在的问题制定环节质控计划,拟定质控目标,督查采取常规与抽查,开放式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1.4 督查中发现的缺陷及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并将本轮质控的结果作为下一轮质控的重点进行。整个质控流程及质控目标呈现PDCA 循环螺旋上升趋势。
2 具体步骤
2.1 输液前的环节质量控制是基础
2.1.1 药品的贮存环节:对药品的存放管理进行检查,包括药品的效期及贮存温、湿度、光照等条件是否符合标准。杜绝备用药中出现过期药。同时需高度关注并定期清理效期内因贮存条件不达标引起变质、变色、混浊、结晶等药品。
2.1.2 药品的配置环节:现场查看护理人员配置药品的过程,严格执行无菌
临床静脉输液的环节质量控制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基础护理操作中用得最多的技术,也是最容易发生护患纠纷和护理风险的治疗环节。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设备、药物配置、输液操作、不良反应观察及输液效果的观察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护理差错、纠纷,因此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静脉输液的每一个环节,加强环节质量监控,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规避护理风险,确保病人的静脉输液治疗安全有效。
1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的方法
1.1 建立健全静脉输液环节的护理考核标准及质量管理制度,并逐渐形成细化、量化、规范化的质控标准。
1.2 对各科室静脉输液的环节质量及护理流程现状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缺陷及安全隐患。通过检查、分析、总结,了解医院各科室静脉输液环节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3 针对静脉输液环节存在的问题制定环节质控计划,拟定质控目标,督查采取常规与抽查,开放式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1.4 督查中发现的缺陷及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并将本轮质控的结果作为下一轮质控的重点进行。整个质控流程及质控目标呈现PDCA 循环螺旋上升趋势。
2 具体步骤
2.1 输液前的环节质量控制是基础
2.1.1 药品的贮存环节:对药品的存放管理进行检查,包括药品的效期及贮存温、湿度、光照等条件是否符合标准。杜绝备用药中出现过期药。同时需高度关注并定期清理效期内因贮存条件不达标引起变质、变色、混浊、结晶等药品。
2.1.2 药品的配置环节:现场查看护理人员配置药品的过程,严格执行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