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梁思成的故事

2 梁思成的故事

第三课时

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请几个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富有诗意的句子朗读出来。

2.全班分组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二)提问题,学生探讨

让学生回顾文章写了梁思成哪些所作所为,作者夹在叙述的评说,起了什么作用。如果省去这些评说,只剩下梁思成的“故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体会本文在智性思考基础上的激性抒发。

(三)师生合作研讨

1、文章强调了“建筑”与“房子”是有区别的,建筑包容了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思考:“建筑的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建筑的灵魂就是建筑中所包容的人类精神,所凝结的建造者的精神和生命。”

上述话语出现在第13段。其他如第2、7、10、11、12、15、19、22、24等段中都有类似话语表述这一“灵魂”,如:它能诱发人们的历史激情和历史想像;它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它是有生命的物体,是活生生的存在,是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为自豪的体现;仅仅是“房子”的房子还不行,它比单纯的需要已更进一步;建筑是一种艺术,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征,是全人类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精神的体现。具体如“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

(以上哪一、二处都可作为建筑的灵魂的具体内涵的表述。文中几次出现的“人类精神”应包括人类的文化、科技、文明、情感、思想、智慧、意志等等,因此可称人类文化精神。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也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但不要脱离文本。)

2、与上篇课文比,本文写法有何独特之处?

本文虽是文学散文,但与上篇课文一样都是以事实为依据。本文写法上的不同主要有三点:

a.情智交融,即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交错进行,紧密结合,比上篇明显得多;上篇主要是叙述,有时适当穿插些描写,发些议论。而本篇,比如应县木搭的故事,在叙述中不时穿插抒情性的描写,最后又来几段抒情性的议论。又如

奈良古城的故事,一开始段和“理性战胜仇恨”段都是以抒情性的语言开头带出事实的叙述,“想得更远,更深”段基本上是以抒情的语言来叙述梁的思想,第19段梁说的话,既是事实的陈述又是借此发议论。再如,几种表达方式难解难分时就出现了第10段(即词句品味第1组句)这样的诗一样的语言,开头两段也是这样的诗一样语言的议论。

b.不时出现合理的联想、想像,乃至合理的虚构,应县木塔的故事表现得尤为明显。

c.不时用一些不确定的、限制性的语言,如“也许可以这么说”“恐怕再也难以”“是否还是”“我无法得知”“我不清楚”“我相信”等等。其好处是,既增强了客观性,又使一些尚无十分把握的但又确需表述的说法、事实能写进文章。

(四)布置作业

1、记诵课文倒数四个段落,即从“我开始明白”到“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

2、课后完成“阅读练习·探究”第三、四题。

3、预习《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附参考资料:《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和《梁思成的故事》的比较

(一)两文共同之处:

1.都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境界;

2.都以主人公的事迹为主;

3.都有引用主人公原话加以表现。

(二)两文不同之处:

1.写法上:

《钱》文几乎都是叙述,很少有肖像、行动的描写,没有多少议论和抒情。哪怕是很突出的事情,也只是叙述,最多是加上一点画龙点睛式的议论。

《梁》文对梁思成的事迹,不仅仅是加以记述描写,而是交织着诗意的渲染、智慧的评述,饱含热情,构成了一种既有感情强度又有智性深度的风格。

2.在文字上:

《钱》文比较朴素,很少以华丽的形容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语言朴实无华。

《梁》文要精彩得多。是一种抒情的、诗意的语言,既有感情强度又有智性深度。

3.材料选择:

(1)《钱》文选取五件事突出人物精神风采。由材料本身来说话,感性素材丰富。

(2)《梁》文选取两件事突出人物精神风采。感性素材较少,但加入大量自己的想象、感受、理解、评论,从感性和智性两个方面来展示。同时又引用了当事人的回忆,把自己丰富的感觉和深邃的智慧调动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

教学反思

2 梁思成的故事

第三课时

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请几个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富有诗意的句子朗读出来。

2.全班分组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二)提问题,学生探讨

让学生回顾文章写了梁思成哪些所作所为,作者夹在叙述的评说,起了什么作用。如果省去这些评说,只剩下梁思成的“故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体会本文在智性思考基础上的激性抒发。

(三)师生合作研讨

1、文章强调了“建筑”与“房子”是有区别的,建筑包容了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思考:“建筑的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建筑的灵魂就是建筑中所包容的人类精神,所凝结的建造者的精神和生命。”

上述话语出现在第13段。其他如第2、7、10、11、12、15、19、22、24等段中都有类似话语表述这一“灵魂”,如:它能诱发人们的历史激情和历史想像;它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它是有生命的物体,是活生生的存在,是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为自豪的体现;仅仅是“房子”的房子还不行,它比单纯的需要已更进一步;建筑是一种艺术,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征,是全人类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精神的体现。具体如“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

(以上哪一、二处都可作为建筑的灵魂的具体内涵的表述。文中几次出现的“人类精神”应包括人类的文化、科技、文明、情感、思想、智慧、意志等等,因此可称人类文化精神。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也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但不要脱离文本。)

2、与上篇课文比,本文写法有何独特之处?

本文虽是文学散文,但与上篇课文一样都是以事实为依据。本文写法上的不同主要有三点:

a.情智交融,即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交错进行,紧密结合,比上篇明显得多;上篇主要是叙述,有时适当穿插些描写,发些议论。而本篇,比如应县木搭的故事,在叙述中不时穿插抒情性的描写,最后又来几段抒情性的议论。又如

奈良古城的故事,一开始段和“理性战胜仇恨”段都是以抒情性的语言开头带出事实的叙述,“想得更远,更深”段基本上是以抒情的语言来叙述梁的思想,第19段梁说的话,既是事实的陈述又是借此发议论。再如,几种表达方式难解难分时就出现了第10段(即词句品味第1组句)这样的诗一样的语言,开头两段也是这样的诗一样语言的议论。

b.不时出现合理的联想、想像,乃至合理的虚构,应县木塔的故事表现得尤为明显。

c.不时用一些不确定的、限制性的语言,如“也许可以这么说”“恐怕再也难以”“是否还是”“我无法得知”“我不清楚”“我相信”等等。其好处是,既增强了客观性,又使一些尚无十分把握的但又确需表述的说法、事实能写进文章。

(四)布置作业

1、记诵课文倒数四个段落,即从“我开始明白”到“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

2、课后完成“阅读练习·探究”第三、四题。

3、预习《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附参考资料:《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和《梁思成的故事》的比较

(一)两文共同之处:

1.都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境界;

2.都以主人公的事迹为主;

3.都有引用主人公原话加以表现。

(二)两文不同之处:

1.写法上:

《钱》文几乎都是叙述,很少有肖像、行动的描写,没有多少议论和抒情。哪怕是很突出的事情,也只是叙述,最多是加上一点画龙点睛式的议论。

《梁》文对梁思成的事迹,不仅仅是加以记述描写,而是交织着诗意的渲染、智慧的评述,饱含热情,构成了一种既有感情强度又有智性深度的风格。

2.在文字上:

《钱》文比较朴素,很少以华丽的形容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语言朴实无华。

《梁》文要精彩得多。是一种抒情的、诗意的语言,既有感情强度又有智性深度。

3.材料选择:

(1)《钱》文选取五件事突出人物精神风采。由材料本身来说话,感性素材丰富。

(2)《梁》文选取两件事突出人物精神风采。感性素材较少,但加入大量自己的想象、感受、理解、评论,从感性和智性两个方面来展示。同时又引用了当事人的回忆,把自己丰富的感觉和深邃的智慧调动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

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梁思成的故事导学案1
  • 梁思成的故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了解梁思成的故事,理解本文寓情于叙写法 2.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体会其作用及效果. 3.品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多读.多写.多查.:2.自学探究(参 ...查看


  • 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 人生若只如初见 颜凌燕 114171839 11工商管理1班 摘要: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关键词:林徽因 梁思成 徐志 ...查看


  • 民国爱情故事
  • 课程论文 题 目 民国爱情故事 学生姓名 学 号 [1**********] 院 系 滨江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二O一四 年 五 月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志摩的这首诗不像是对康桥的离别,倒更像是对林徽因的苦 ...查看


  • 林徽因与三个伟大男人的情感纠葛
  • 梁从诫,女儿梁再冰,另一个是邻居家小孩. 梁思成进一步解释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又能和徐志摩 ...查看


  • 国庆节手抄报:国徽的故事
  • 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甲.要有中国特征;乙.要有政权特征;丙.形式要庄严富丽. 全国各界人士纷纷投身于这 ...查看


  • 不要以爱的名义
  • 今天一早,和几个同事一道去武汉大学参加一个世界经济方面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会议茶歇期间,一个女同事聊起武大的一位资深教授,已经80多岁在世界经济研究方向非常有建树的老前辈浪漫的婚恋故事.其实,这个故事我以前就曾有听说,只不过回来的一路上几个女 ...查看


  • 林徽因的爱情
  • 林徽因:花开一季.暖到落泪 首次分享者:风铃晓阳 已被分享176次 评论(0) 复制链接 分享 转载 删除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 ...查看


  • 第一丰碑的故事
  • http://www.gmw.cn 2013-05-17 09:06:36 来源:文摘报 1950年年底,我自美国留学归国,1951年年初即随梁思成先生参加一些工作,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就是其中的一项. 一.设计方案的择定 人民英雄纪念碑意 ...查看


  •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丰碑设计建造中的故事
  •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丰碑设计建造中的故事 --写于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55周年之际 吴良镛 2013-5-2 5:45:20 来源:< 光明日报 >( 2013年05月02日 05 版) 1950年底,我自美国留学归国,1951年初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