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创立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品牌战略”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得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那时海尔的产值仅348万元,年亏损达147万,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张瑞敏是第4任厂长,他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却发现冰箱厂产品滞销,人心涣散,规章制度不健全,职工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有的人甚至在车间内大小便…… 家电市场供不应求时,很多企业努力扩大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张瑞敏在消费者的信中发现海尔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而有缺陷的产品在市场上根本不可能有竞争力,这是对用户不负责任。为了真正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张瑞敏召集全厂职工含泪砸碎了76台不合格冰箱。 当时,海尔职工月收入仅500~600元,资金短缺。于是,有职工提出,可以把这些冰箱送给关系户。但张瑞敏说,送给谁谁都会说海尔的产品质量不行,把次品送给人家反而把关系搞坏了。于是,他们在销毁前,在每个冰箱上都把缺陷写出来,缺陷的责任写出来。以此保证每一道工序都不出二等品,出了二等品,岗位员工扣掉100元。这一重锤起到震撼效应,使所有海尔人认识到:“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带缺陷的产品,就不能让它出厂,从而在员工中树立了质量意识。而张瑞敏“砸冰箱”事件也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 海尔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战略,最终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之后,原西德驻华大使裴培义先生从北京专程到青岛电冰箱总厂考察,工厂紧张有序的工作状况使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轻的厂长张瑞敏。 海尔打响的“品牌战略” 由于产品质量过关,海尔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阳三大城市一炮打响,市场出现抢购现象。当时市场上国产冰箱虽然已有100多个牌号,但是没有“名牌”冰箱。张瑞敏分析了电冰箱市场品种繁多、竞争激烈的形势,于是提出“起步晚、起点高”的原则,制定了海尔发展的“名牌战略”。 在随后的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海尔冰箱战胜10多个国家的冰箱产品,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海尔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改革开放中,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一些企业兼并重组后无法持续下去,或认为应做专业化而不应进行多元化。海尔却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创新思路先后兼并了国内18家企业,使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时,家电市场的产品质量已经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在行业竞争中失去优势。于是,当家电企业纷纷打价格战时,海尔在国内率先推出星级服务体系,凭借全方位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 海尔认为真正为用户着想,开发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于是提出市场细分化的经营理念,根据用户不同意愿、不同市场范围、不同消费水平来设计和生产产品,并且考虑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北方市场和南方市场的差异,中国市场和亚非欧美市场的差异。如为美国大企业生产的冰箱都是200立升以上,而考虑到家庭结构及人员的减少,海尔又生产了60~160立升的各种冰箱。有人提出冰箱需要加锁,宾馆希望冰箱除霜,海尔都做到了。以至于市场出现寒流时,海尔冰箱在风波中,没有降价,反而提价12%,仍然被抢购。海尔以它的高质量和服务赢得了市场。 互联网上创全球化品牌 中国加入WTO后,很多企业响应中央号召走出去,但出去之后非常困难,又退回来继续做国内品牌。海尔则认为走出去不只为创汇,更重要的是创中国自己的品牌。因此以“先难后易”的思路,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品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逐渐在海外建立起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传统企业“生产―库存―销售”模式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而新模式的基础和运行则体现在网络化上。为此,海尔积极探索实践以互联工厂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模式,并率先建成全球首个家电行业智能互联工厂――沈阳冰箱工厂,通过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搭建信息化、数字化信息系统,率先形成企业与用户需求数据无缝对接的智能化制造体系,实现内外互联、信息互联、虚实互联三大互联,满足用户个性化、碎片化需求。 2015年2月3日,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向全球中央空调品牌发起节能挑战。这段30秒视频中,海尔中央空调员工共同喊出“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最节能!现面向全球发起节能挑战,谁来应战?”在宣告中国品牌实力的同时,也将作为发起者掀起一次全球范围的建筑节能比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是以企业自身的资源去创造国际品牌,而“全球化”是将全球的资源为自己所用,创造本土化主流品牌,是质的不同。海尔选择了整合全球的研发、制造、营销资源,创全球化品牌。 (编辑:李馨格)
海尔创立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品牌战略”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得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那时海尔的产值仅348万元,年亏损达147万,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张瑞敏是第4任厂长,他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却发现冰箱厂产品滞销,人心涣散,规章制度不健全,职工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有的人甚至在车间内大小便…… 家电市场供不应求时,很多企业努力扩大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张瑞敏在消费者的信中发现海尔产品存在的质量隐患,而有缺陷的产品在市场上根本不可能有竞争力,这是对用户不负责任。为了真正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张瑞敏召集全厂职工含泪砸碎了76台不合格冰箱。 当时,海尔职工月收入仅500~600元,资金短缺。于是,有职工提出,可以把这些冰箱送给关系户。但张瑞敏说,送给谁谁都会说海尔的产品质量不行,把次品送给人家反而把关系搞坏了。于是,他们在销毁前,在每个冰箱上都把缺陷写出来,缺陷的责任写出来。以此保证每一道工序都不出二等品,出了二等品,岗位员工扣掉100元。这一重锤起到震撼效应,使所有海尔人认识到:“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带缺陷的产品,就不能让它出厂,从而在员工中树立了质量意识。而张瑞敏“砸冰箱”事件也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 海尔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战略,最终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之后,原西德驻华大使裴培义先生从北京专程到青岛电冰箱总厂考察,工厂紧张有序的工作状况使裴大使十分佩服年轻的厂长张瑞敏。 海尔打响的“品牌战略” 由于产品质量过关,海尔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阳三大城市一炮打响,市场出现抢购现象。当时市场上国产冰箱虽然已有100多个牌号,但是没有“名牌”冰箱。张瑞敏分析了电冰箱市场品种繁多、竞争激烈的形势,于是提出“起步晚、起点高”的原则,制定了海尔发展的“名牌战略”。 在随后的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海尔冰箱战胜10多个国家的冰箱产品,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海尔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改革开放中,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一些企业兼并重组后无法持续下去,或认为应做专业化而不应进行多元化。海尔却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创新思路先后兼并了国内18家企业,使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时,家电市场的产品质量已经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在行业竞争中失去优势。于是,当家电企业纷纷打价格战时,海尔在国内率先推出星级服务体系,凭借全方位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 海尔认为真正为用户着想,开发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于是提出市场细分化的经营理念,根据用户不同意愿、不同市场范围、不同消费水平来设计和生产产品,并且考虑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北方市场和南方市场的差异,中国市场和亚非欧美市场的差异。如为美国大企业生产的冰箱都是200立升以上,而考虑到家庭结构及人员的减少,海尔又生产了60~160立升的各种冰箱。有人提出冰箱需要加锁,宾馆希望冰箱除霜,海尔都做到了。以至于市场出现寒流时,海尔冰箱在风波中,没有降价,反而提价12%,仍然被抢购。海尔以它的高质量和服务赢得了市场。 互联网上创全球化品牌 中国加入WTO后,很多企业响应中央号召走出去,但出去之后非常困难,又退回来继续做国内品牌。海尔则认为走出去不只为创汇,更重要的是创中国自己的品牌。因此以“先难后易”的思路,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创品牌,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逐渐在海外建立起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传统企业“生产―库存―销售”模式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而新模式的基础和运行则体现在网络化上。为此,海尔积极探索实践以互联工厂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模式,并率先建成全球首个家电行业智能互联工厂――沈阳冰箱工厂,通过打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搭建信息化、数字化信息系统,率先形成企业与用户需求数据无缝对接的智能化制造体系,实现内外互联、信息互联、虚实互联三大互联,满足用户个性化、碎片化需求。 2015年2月3日,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向全球中央空调品牌发起节能挑战。这段30秒视频中,海尔中央空调员工共同喊出“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最节能!现面向全球发起节能挑战,谁来应战?”在宣告中国品牌实力的同时,也将作为发起者掀起一次全球范围的建筑节能比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是以企业自身的资源去创造国际品牌,而“全球化”是将全球的资源为自己所用,创造本土化主流品牌,是质的不同。海尔选择了整合全球的研发、制造、营销资源,创全球化品牌。 (编辑:李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