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考阅读答案

2010年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

同的一项是(3分)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B. 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橘生淮南则为橘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11.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

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

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

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案:9.(3分)C 10.(3分)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

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各1分,译出大意1分) 11.(3分)桃

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

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12.(4分)(1)(2分)世外桃源 先忧后乐

(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2)(2分)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

好生活的追求。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2010年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

同的一项是(3分)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B. 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属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橘生淮南则为橘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11.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

12.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4分)【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

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

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案:9.(3分)C 10.(3分)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

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各1分,译出大意1分) 11.(3分)桃

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

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12.(4分)(1)(2分)世外桃源 先忧后乐

(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2)(2分)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

好生活的追求。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相关文章

  • [春暖花开]阅读答案(2012辽宁朝阳市中考)
  • 春暖花开邸玉超①我非常喜欢春暖花开这个词词汇的温度不可预报,但可以感知,可以体会对于走过漫长冬季的北方人来说,感受这样的词一定是特别温暖而欢欣--如同与久别的亲人相拥那一刻的美好②古代文人心思细腻如陶泥,可以拿捏任何无以名状的事物,因此对春 ...查看


  • 2014年北京中考一模名著阅读汇编
  • 2014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期末试题汇编 名著阅读 [2014东城期末]8. 名著阅读(3分) 忠诚信义,劫富济贫等,是<水浒>中英雄们的理想.为此, ① (人名)为救林冲之困,大闹野猪林:吴用.阮小二等人黄泥冈 ② (事件):英 ...查看


  • 21 [桃花源记]中考真题汇编
  • 21 <桃花源记>基础题及中考真题 一,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2题. 桃 花 源 记 晋( )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业,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 ),落英( )缤纷( ...查看


  • 2013年八年级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 一.[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查看


  • 中考文言文阅读 2
  • 一.北京市卷(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查看


  • 200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12答案
  • 2008中考12篇文言文阅读练习 1<曹刿论战>阅读练习 一. 整体感知 1. 概括回答课文记叙的历史事件是:齐鲁长勺之战. 2. 概括回答曹刿所论的主要内容:战前准备.战时正确战机的把握.战后胜利原因的分 析. 3. 原文回答 ...查看


  • 2011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
  • 2011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 周一诗词鉴赏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认为&q ...查看


  • 中考语文"14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中考语文"140"个必考知识点总结 ★52qiuxue★语文系测试:为中考语文量身定做. 官方网站:http://bbs.52qiuxue.com/ 官方qq群:2014中考家长交流总群--315254213 文言诗文知 ...查看


  • 近五年广东中考语文考卷题型统计
  • <论语>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公输 愚公移山08 曹刿论战05 邹忌讽齐王纳谏14 出师表11 桃花源记09 与朱元思书 三峡10 马说07 陋室铭 小石潭记15 岳阳楼记12 醉翁亭记 爱莲说 孙权劝学 伤仲永 记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