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辛万苦一粒粮

千辛万苦一粒粮

记得小时候,幼儿园的老师就教我们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节约粮食的儿歌,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粮食来之不易的古诗。教育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浪费,因为糟蹋粮食就是糟蹋农民伯伯的心血,浪费粮食就是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春天,田野一片绿色,就像是一块一块绿色的大毯子铺在那里。在这绿色的毯子上,有许多人在忙碌地干着农活,有的在耙田整地,有的在挑水秧苗,有的……你瞧,那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民伯伯正在整好的田地里把选好的种子抛下,育好一片片秧苗……在一片充满欢声笑语的秧田里,男男女女们拿出翠绿色的秧苗,插到田中,让它们自由成长。他们每插播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随着秧苗洒向田中。再那边,有一个农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轻轻地弯下腰,用那洁净的双手去接触那肮脏的杂草和污泥,虽然杂草除去了,却脏了自己洁净的双手。她弯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钟又站起来伸伸腰,并不断地用手捶打着自己地腰。满头的汗珠都来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里……似火的骄阳照射在每个农民的后背上,汗珠湿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衣服,每个农民从田里走出来,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

现在,因为全球变暖,环境恶化,气候反常,有些地方种的粮食颗粒无收,使到粮食短缺,粮价飞涨,许多穷人因为粮价飞涨而买不

起粮食,忍饥挨饿地过着凄惨的生活。粮食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难题,节约和爱惜也成为人们的话题了。但是,我也发现有不少浪费粮食的现象:有人饭后碗中还有半碗饭,有人吃完饭后桌上还有不少米粒……有的人想桌上有米粒是理所当然的,小小的米粒算不了什么!既然他们这么不珍惜粮食,那我们可以来算一算: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粒米就可以节约十三亿粒米。一千克米大约有五万粒米,十三亿粒米就有二万六千克。一个人一天大约要吃零点五千克大米。二万六千克大米可以让一个人吃五万两千天。五万两千天大约是一百四十二年五个月。那么这一粒米从爷爷吃到孙子也吃不完,这说明了节约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节约是个宝,处处不可少。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乱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不浪费、不摆阔,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做到节俭惜福、文明用餐,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节约不但是中华名族的美德,联合国还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变为自觉、成为习惯。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凡事贵在坚持,节约从点滴做起。

千辛万苦一粒粮!我下决心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粮,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只要人人都节约粮食,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地球资源,这个世界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千辛万苦一粒粮

记得小时候,幼儿园的老师就教我们唱“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节约粮食的儿歌,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粮食来之不易的古诗。教育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浪费,因为糟蹋粮食就是糟蹋农民伯伯的心血,浪费粮食就是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春天,田野一片绿色,就像是一块一块绿色的大毯子铺在那里。在这绿色的毯子上,有许多人在忙碌地干着农活,有的在耙田整地,有的在挑水秧苗,有的……你瞧,那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民伯伯正在整好的田地里把选好的种子抛下,育好一片片秧苗……在一片充满欢声笑语的秧田里,男男女女们拿出翠绿色的秧苗,插到田中,让它们自由成长。他们每插播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随着秧苗洒向田中。再那边,有一个农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轻轻地弯下腰,用那洁净的双手去接触那肮脏的杂草和污泥,虽然杂草除去了,却脏了自己洁净的双手。她弯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钟又站起来伸伸腰,并不断地用手捶打着自己地腰。满头的汗珠都来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里……似火的骄阳照射在每个农民的后背上,汗珠湿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衣服,每个农民从田里走出来,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

现在,因为全球变暖,环境恶化,气候反常,有些地方种的粮食颗粒无收,使到粮食短缺,粮价飞涨,许多穷人因为粮价飞涨而买不

起粮食,忍饥挨饿地过着凄惨的生活。粮食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难题,节约和爱惜也成为人们的话题了。但是,我也发现有不少浪费粮食的现象:有人饭后碗中还有半碗饭,有人吃完饭后桌上还有不少米粒……有的人想桌上有米粒是理所当然的,小小的米粒算不了什么!既然他们这么不珍惜粮食,那我们可以来算一算: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粒米就可以节约十三亿粒米。一千克米大约有五万粒米,十三亿粒米就有二万六千克。一个人一天大约要吃零点五千克大米。二万六千克大米可以让一个人吃五万两千天。五万两千天大约是一百四十二年五个月。那么这一粒米从爷爷吃到孙子也吃不完,这说明了节约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节约是个宝,处处不可少。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乱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不浪费、不摆阔,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做到节俭惜福、文明用餐,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节约不但是中华名族的美德,联合国还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变为自觉、成为习惯。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凡事贵在坚持,节约从点滴做起。

千辛万苦一粒粮!我下决心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粮,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只要人人都节约粮食,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地球资源,这个世界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 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历经千辛万苦
  • 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等到学会把日子过得风轻云淡的时候,曾经掩藏在心间的功名利禄也悄然烟消云散,到头来心中的豪情壮志只剩下希望能够好好品一壶闲茶,睡一个懒觉. 人生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过程.我们不懈的努力自认为得到了许多,其实是丢失了不少 ...查看


  • (省比赛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大禹治水",这儿的水指的是什么水?见过洪水吗?(播放洪水录象片段) 觉得这洪水怎么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评:来势汹汹 ...查看


  • [大禹治水]课堂实录
  • <大禹治水>教学实录反思 备课组讨论: <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传说.故事分三部分描述:第一部分(第1小节)是讲了了黄河流域一直洪 水泛滥,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第二部分(第2. 3小节)是写大禹挺身而出带领老百姓 ...查看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导入. 1.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给其中的多音字"倒"."没"组词. 二. 学习新课. 1.过渡:大禹治的是什么水?想看看洪水是什么样子吗? 播 ...查看


  • 古诗词赏读八 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注释]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千淘万漉虽 ...查看


  •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 ...查看


  • [日月潭的传说]说课稿(第二课时)
  • <日月潭的传说>说课稿(第二课时) [说教材]: 这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伏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 ...查看


  • [[伟大的悲剧](节选)(13分)]阅读答案
  • <伟大的悲剧>(节选)   (13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 ...查看


  •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 阅读. 伟大的悲剧 (1)--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2)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