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此事要躬行
韶关市曲江职业技术学校 邓凤群
寒冷的冬天,我们一行44人却以极高的热情来到山东考察学习。一路行来一路感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齐鲁大地千千万万学子,让中华文化在此代代相传的,使现代教育在此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我们先后参观了济南一中和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听讲座报告2场并参观了其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所考察的这些学校都是全省德育教育领域中的佼佼者。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所有的工作,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我给了学生什么?让他们受用一生。
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的张萍老师如是说。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那是寄托了整整一个家庭的希望和一个人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常常问问自己,我给了学生什么?让他们受用一生。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我们要真正拨动这根心弦就必须设身处地,从他们的外在表现探知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也都是平凡人,所做的都是良心工作、都是最有意义的工作,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工作者。说心里话,有时面对各个处室的工作,面对厚厚的作业本,面对那些调皮学生,我也会感到工作很烦琐;但当我苦口婆心地开导一个“迷路”的孩子,最终使他拨正了前进的航向,我颇感欣慰;当我看到学生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时,又感到一种当教师的特别的喜悦,由衷地体会到“教师”这两个字的深沉。
二、螺狮壳里做道场
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今谓之“螺蛳壳里做道场”。听了济南一中的齐好芝老师的报告——《巧用〈值日班长日志〉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让我受益匪浅。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德育工作事无巨细,都说德育无小事,是的,
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哪一件不是大事?从日常管理的值日、考勤、作业,到学生思想动态、成长心路,每一件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甚至改变其一生;教育无大事,班主任的工作很烦琐,无关国家主权,无关中日争端,每天面对学生的,都是平凡的琐事。而学生的成长,是谁也无法代替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怎么去引导?齐好芝老师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青春时期尽心尽力主动去做事情,积极进取,这是我们德育的方向,也是将自己从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的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她采用的是从值日班长日志作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做法:
值日班长日志
目的:自主管理,主动发展
构成:我的座右铭、我最欣赏的同学、出勤情况、课堂情况、收交作业情 况、教室卫生、宿舍内务情况、眼操情况、学校通报、当天晚自习情况记录、一天中值得表扬的人或事、值日感言以及回音壁(班主任回馈)。
用法:值日班长每天记录,班主任第二天早上阅读反馈。
我最赞赏的是这其中的“回音壁”,班主任了解了一天的情况后,根据各项表现综合给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更多的是鼓励,让孩子在鼓励中自省。齐老师还把这个值日班长当做是一种鞭策,一种奖励,让原本无缘当班干部的学生在这当中寻找自信。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说:“让学生重视一件事,班主任首先要 重视。”如果班主任重视考勤,那班里的迟到现象应该很少;我校有位班主任重视学生的练字,那个班里的孩子写字就很认真;还有位班主任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他班上就有好几名学生参加技能竞赛„„重视学生,重视自己。
三、学生犯错也是在成长
济南一中的曹志东老师,是个幽默而且让人不由自主就喜欢的班主任。看看他的班级名片:
从接手一个新班开始,订立明确的目标,并且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畅游。他认为,班主任是集各种身份与一体的百变金刚。班主任=学科老师 +领导 +协调员 +演讲家+学校代理人 +心理医生+法官+警察 +教练+艺术指导+监护人 +....我们每一个班主任,何尝不是这样?即使这样,学生还是会犯错,曹老师的理念是:学生犯错也是在成长。关键是在学生犯错后,班主任能够及时的让学生明白如何在犯错中得到成长,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给学生一个成长的机会,也是对我们班主任的要求。
“勤于治学,一丝不苟”是我的工作目标;“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我的工作态度;“亲其师,信其道”是我追求的真理,也是我工作的指南。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素质。
四、细微之处见真章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在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更是连一个小小的开关都体现出了教育者的用心:“请随手关灯好吗?”以往我们所见得最多的是:“请随手关灯”,虽然尽到提醒,但稍显生硬,多一个“好吗?”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五、爱是最好的工作利器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无论从哪一位老师的工作中,我们看得最多的,就是教师才学生的爱。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
六、德育品牌,品牌德育
考察过程中发现,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品牌有自己的德育特色。如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利用家长委员会的资源开展各种育人活动,把社会、家长、学校三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德育效能最大化。这其中一个很大的亮点是,把邮局办到了学校里,并且一切的运作全是学生:邮局话务员、邮递员、讲解员等等,都是学生,利用邮局的优势,从邮票中进行各种集邮活动,并在集邮和鉴赏
邮票中进行审美、历史、爱国主义等各方面的教育。在班级管理方面,真正做到全员德育——一个班配备正副班主任,两位班主任各施其职,但又互相联系,共同管理。济南一中是个出了很多名人学者的重点高中,楚图南、胡也频、李广田、卞之琳等近代著名学者、作家都曾在这里任教;邓恩铭、季羡林、罗干、臧克家、贺敬之、欧阳中石等都曾在这里读书学习;中科院(工程院)院士陈力为、叶连俊、马祖光、袁业立、崔尔杰、王恩多、彭实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浩等都是从这里走向成功。 他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各种名家讲学,让学生接受这些学者的知识外,还激励他们奋进。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在反思中进步,把所学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绝知此事要躬行。
绝知此事要躬行
韶关市曲江职业技术学校 邓凤群
寒冷的冬天,我们一行44人却以极高的热情来到山东考察学习。一路行来一路感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齐鲁大地千千万万学子,让中华文化在此代代相传的,使现代教育在此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我们先后参观了济南一中和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听讲座报告2场并参观了其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所考察的这些学校都是全省德育教育领域中的佼佼者。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的体会到,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所有的工作,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我给了学生什么?让他们受用一生。
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的张萍老师如是说。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那是寄托了整整一个家庭的希望和一个人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常常问问自己,我给了学生什么?让他们受用一生。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我们要真正拨动这根心弦就必须设身处地,从他们的外在表现探知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也都是平凡人,所做的都是良心工作、都是最有意义的工作,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工作者。说心里话,有时面对各个处室的工作,面对厚厚的作业本,面对那些调皮学生,我也会感到工作很烦琐;但当我苦口婆心地开导一个“迷路”的孩子,最终使他拨正了前进的航向,我颇感欣慰;当我看到学生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时,又感到一种当教师的特别的喜悦,由衷地体会到“教师”这两个字的深沉。
二、螺狮壳里做道场
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今谓之“螺蛳壳里做道场”。听了济南一中的齐好芝老师的报告——《巧用〈值日班长日志〉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让我受益匪浅。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德育工作事无巨细,都说德育无小事,是的,
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哪一件不是大事?从日常管理的值日、考勤、作业,到学生思想动态、成长心路,每一件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甚至改变其一生;教育无大事,班主任的工作很烦琐,无关国家主权,无关中日争端,每天面对学生的,都是平凡的琐事。而学生的成长,是谁也无法代替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怎么去引导?齐好芝老师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青春时期尽心尽力主动去做事情,积极进取,这是我们德育的方向,也是将自己从琐碎事务中解放出来的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她采用的是从值日班长日志作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做法:
值日班长日志
目的:自主管理,主动发展
构成:我的座右铭、我最欣赏的同学、出勤情况、课堂情况、收交作业情 况、教室卫生、宿舍内务情况、眼操情况、学校通报、当天晚自习情况记录、一天中值得表扬的人或事、值日感言以及回音壁(班主任回馈)。
用法:值日班长每天记录,班主任第二天早上阅读反馈。
我最赞赏的是这其中的“回音壁”,班主任了解了一天的情况后,根据各项表现综合给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更多的是鼓励,让孩子在鼓励中自省。齐老师还把这个值日班长当做是一种鞭策,一种奖励,让原本无缘当班干部的学生在这当中寻找自信。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说:“让学生重视一件事,班主任首先要 重视。”如果班主任重视考勤,那班里的迟到现象应该很少;我校有位班主任重视学生的练字,那个班里的孩子写字就很认真;还有位班主任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他班上就有好几名学生参加技能竞赛„„重视学生,重视自己。
三、学生犯错也是在成长
济南一中的曹志东老师,是个幽默而且让人不由自主就喜欢的班主任。看看他的班级名片:
从接手一个新班开始,订立明确的目标,并且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畅游。他认为,班主任是集各种身份与一体的百变金刚。班主任=学科老师 +领导 +协调员 +演讲家+学校代理人 +心理医生+法官+警察 +教练+艺术指导+监护人 +....我们每一个班主任,何尝不是这样?即使这样,学生还是会犯错,曹老师的理念是:学生犯错也是在成长。关键是在学生犯错后,班主任能够及时的让学生明白如何在犯错中得到成长,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给学生一个成长的机会,也是对我们班主任的要求。
“勤于治学,一丝不苟”是我的工作目标;“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我的工作态度;“亲其师,信其道”是我追求的真理,也是我工作的指南。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素质。
四、细微之处见真章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在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更是连一个小小的开关都体现出了教育者的用心:“请随手关灯好吗?”以往我们所见得最多的是:“请随手关灯”,虽然尽到提醒,但稍显生硬,多一个“好吗?”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五、爱是最好的工作利器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无论从哪一位老师的工作中,我们看得最多的,就是教师才学生的爱。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
六、德育品牌,品牌德育
考察过程中发现,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品牌有自己的德育特色。如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利用家长委员会的资源开展各种育人活动,把社会、家长、学校三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德育效能最大化。这其中一个很大的亮点是,把邮局办到了学校里,并且一切的运作全是学生:邮局话务员、邮递员、讲解员等等,都是学生,利用邮局的优势,从邮票中进行各种集邮活动,并在集邮和鉴赏
邮票中进行审美、历史、爱国主义等各方面的教育。在班级管理方面,真正做到全员德育——一个班配备正副班主任,两位班主任各施其职,但又互相联系,共同管理。济南一中是个出了很多名人学者的重点高中,楚图南、胡也频、李广田、卞之琳等近代著名学者、作家都曾在这里任教;邓恩铭、季羡林、罗干、臧克家、贺敬之、欧阳中石等都曾在这里读书学习;中科院(工程院)院士陈力为、叶连俊、马祖光、袁业立、崔尔杰、王恩多、彭实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浩等都是从这里走向成功。 他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各种名家讲学,让学生接受这些学者的知识外,还激励他们奋进。
总之,此次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对我来说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育教学工作的鞭策!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在反思中进步,把所学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