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通讯的探究

“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改进

作者:田春华 文章来源:生物学通报06年第8期 点击数: 3169 更新时间:2007-5-30

在讲授人教版8年级上册社会性动物信息交流的教学内容时,教材建议教师在此处进行蚁群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并给出了实施探究的提示。很多教师做了多次尝试,可能少有成功,笔者也按照教材的建议反复进行探究,最终也没能成功。反思这一次次失败的尝试,笔者认为本实验难以直观证实假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抓来的蚂蚁不好饲养。教材建议饲养一窝蚂蚁,会碰到如下问题:首先是蚂蚁个头小,善于爬行,必须非常注意培养器皿的密闭性(同时又要保证透气性),否则蚂蚁很容易出来。笔者曾经将蚁群饲养在大鱼缸里,顶上罩上两层纱布,可两天后蚂蚁都跑了;其次就是做实验的时候,蚂蚁会陆陆续续爬到鱼缸外,影响实验正常进行;再有就是很难抓到整窝蚂蚁,常常只能抓到工蚁,而工蚁认为蚁后存在的地方才是“蚁窝”,所以遇到食物也常只见它们取食,很少形成运食物的搬运队伍。

2)很难让蚂蚁从纸片上爬过。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蚂蚁往往不从预先铺好通向食物的纸片上通过,而是绕道去搬运食物。

通过反复的实验设计和验证,我们摸索出了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在学校或家里饲养一窝蚂蚁,不如到学校绿化带或者社区花坛、大树下找到蚂蚁窝,然后在自然环境下实施实验。自然环境下的蚂蚁富有生命活力并且不会受到“捕捉”干扰,是保证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探究步骤如下:

1)准备实验器材。培养皿盖3个,长20-30 cm,宽2 cm左右的硬纸条2片(分别编上序号1,2),一次性纸杯3个(分别编上序号1,2,3),软毛笔。

2)在蚂蚁洞附近安放两座小岛。既然是岛,当然要用水来隔离小岛。用一次性纸杯倒扣在装水的培养皿里,做成2个小岛(见下图1) 。

其中岛1放上食物,岛2无食物。在蚁洞附近用硬纸条搭建桥1和桥2,分别通向岛1和岛2。等待一段时间,当侦察蚁经过桥1到达岛1找到食物后,会沿原路返巢通报消息。蚁巢里蚂蚁接到消息后,会沿着侦察蚁走过的路线到岛1上搬运食物。对比岛1和岛2,岛2可能会有少数蚂蚁来光顾,但是由于没有食物,所相比之下蚂蚁到达岛2的机会和行为方式与前者有明显不同。当岛1和桥1上的蚂蚁足够多时,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实验步骤了。

3)撤掉岛1和桥1这一整套装置,把桥1上的蚂蚁用毛笔清扫干净。把岛2和桥2这一整套装置从右边挪到蚁洞左上侧,用一个无食物的岛3摆放在原来岛2的位置,用桥1连接蚁洞和岛3(见图2)。将岛2、桥2移动到相反位置,是为了避免方向对蚂蚁判断食物位置的影响。很快就会发现,从蚁洞里出来的蚂蚁陆续会沿着桥1涌向岛3,它们在岛3上到处寻找着侦察蚁发现的食物,可是没有找到。而蚂蚁到岛2的情况与前无明显不同。

4)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分析在桥1上留有蚂蚁的气味(信息素),所以把岛1换成了没有食物的岛3,蚂蚁仍会沿着信息素指向去寻找食物。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蚂蚁是通过气味(信息素)来交流信息的。

“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改进

作者:田春华 文章来源:生物学通报06年第8期 点击数: 3169 更新时间:2007-5-30

在讲授人教版8年级上册社会性动物信息交流的教学内容时,教材建议教师在此处进行蚁群信息交流的探究活动,并给出了实施探究的提示。很多教师做了多次尝试,可能少有成功,笔者也按照教材的建议反复进行探究,最终也没能成功。反思这一次次失败的尝试,笔者认为本实验难以直观证实假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抓来的蚂蚁不好饲养。教材建议饲养一窝蚂蚁,会碰到如下问题:首先是蚂蚁个头小,善于爬行,必须非常注意培养器皿的密闭性(同时又要保证透气性),否则蚂蚁很容易出来。笔者曾经将蚁群饲养在大鱼缸里,顶上罩上两层纱布,可两天后蚂蚁都跑了;其次就是做实验的时候,蚂蚁会陆陆续续爬到鱼缸外,影响实验正常进行;再有就是很难抓到整窝蚂蚁,常常只能抓到工蚁,而工蚁认为蚁后存在的地方才是“蚁窝”,所以遇到食物也常只见它们取食,很少形成运食物的搬运队伍。

2)很难让蚂蚁从纸片上爬过。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蚂蚁往往不从预先铺好通向食物的纸片上通过,而是绕道去搬运食物。

通过反复的实验设计和验证,我们摸索出了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在学校或家里饲养一窝蚂蚁,不如到学校绿化带或者社区花坛、大树下找到蚂蚁窝,然后在自然环境下实施实验。自然环境下的蚂蚁富有生命活力并且不会受到“捕捉”干扰,是保证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探究步骤如下:

1)准备实验器材。培养皿盖3个,长20-30 cm,宽2 cm左右的硬纸条2片(分别编上序号1,2),一次性纸杯3个(分别编上序号1,2,3),软毛笔。

2)在蚂蚁洞附近安放两座小岛。既然是岛,当然要用水来隔离小岛。用一次性纸杯倒扣在装水的培养皿里,做成2个小岛(见下图1) 。

其中岛1放上食物,岛2无食物。在蚁洞附近用硬纸条搭建桥1和桥2,分别通向岛1和岛2。等待一段时间,当侦察蚁经过桥1到达岛1找到食物后,会沿原路返巢通报消息。蚁巢里蚂蚁接到消息后,会沿着侦察蚁走过的路线到岛1上搬运食物。对比岛1和岛2,岛2可能会有少数蚂蚁来光顾,但是由于没有食物,所相比之下蚂蚁到达岛2的机会和行为方式与前者有明显不同。当岛1和桥1上的蚂蚁足够多时,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实验步骤了。

3)撤掉岛1和桥1这一整套装置,把桥1上的蚂蚁用毛笔清扫干净。把岛2和桥2这一整套装置从右边挪到蚁洞左上侧,用一个无食物的岛3摆放在原来岛2的位置,用桥1连接蚁洞和岛3(见图2)。将岛2、桥2移动到相反位置,是为了避免方向对蚂蚁判断食物位置的影响。很快就会发现,从蚁洞里出来的蚂蚁陆续会沿着桥1涌向岛3,它们在岛3上到处寻找着侦察蚁发现的食物,可是没有找到。而蚂蚁到岛2的情况与前无明显不同。

4)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分析在桥1上留有蚂蚁的气味(信息素),所以把岛1换成了没有食物的岛3,蚂蚁仍会沿着信息素指向去寻找食物。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蚂蚁是通过气味(信息素)来交流信息的。


相关文章

  • 社会行为教案
  • 社会行为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使学生知道动物社会行为的现象和动物社会行为的意义. (2)识记群体的组织特点及其优越性. (3)知道动物通讯的作用和动物的"语言"种类.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 ...查看


  • 探究蚂蚁的行为说课稿
  •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说课稿 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 章双峰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内容.地位及作用 我所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社会行为中对蚂蚁的探究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在了解了观察和实验 ...查看


  • 实验教学设计
  •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实验教学设计) 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中学 布海里且木.阿不都热依木 邮编号码:843204 手机号码:[1**********] QQ:1783847496 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 ...查看


  • 教学设计:探究蚂蚁的行为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生物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第2 课时对蚂蚁的探究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观察和实验是动物行为探究的基本方法.教材安排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 ...查看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 ...查看


  • [社会行为]说课稿
  • <社会行为>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社会行为>,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节课.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3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 ...查看


  • [动物的社会行为]设计思路
  • 初中生物教育叙事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教学设计思路 堽城镇第一小学 苏成金 <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义.动物社会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 ...查看


  • 八上生物复习提纲
  •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 ...查看


  •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 2.认同成功的科学探究需要探索精神. 3.初步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