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与不定时翻身对骨科卧床病人预防褥疮的效果比较

定时与不定时翻身对骨科卧床病人预防褥疮的效果比较

傅亚玲

义乌市中心医院 3220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骨科卧床病人定时与不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效果观察,探讨定时翻身对预防褥疮的效果。 方法 123例骨科卧床病人实施2小时定时翻身,112例骨科卧床病人实施不定时翻身。 结果 定时翻身组有2例发生褥疮均为一度褥疮,不定时组有9例发生褥疮,其中一度褥疮8例,二度褥疮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 =5.39 P

关键词 定时 不定时 翻身 褥疮

褥疮一直是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褥疮的发生造成患者患病期间的痛苦增加,间接影响了疾病的恢康。骨科住院病人大多需要长期限卧床,行内、外固定,牵引等治疗,常伴有神经营养障碍,有时皮肤受压数小时出现缺血,坏死,一旦褥疮形成一般较难愈合,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意识到褥疮的严重危害,义乌市中心医院骨一科自实行护士对卧床病人2小时翻身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褥疮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

定时翻身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义乌市中心医院骨一科住院卧床病人123例,男性69例,女性54例,年龄13—86岁,其中骨盆骨折17例(13.82%)下肢骨折72例(58.54%)脊椎骨折34例(27.64%)

不定时翻身组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义乌市中心医院骨一科住院卧床病人112例,男性62例,女性50例,年龄9—85岁,其中骨盆骨折14例(12.5%)下肢骨折70例(62.5%)脊椎骨折28例(25%)

1.2方法

1.2.1 定时组:由护士行卧床病人2小时定时翻身的护理措施,每日由早晨8点开始计算翻身次数,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一日12次,昼夜循环,记录骨科卧床病人住院期间褥疮发生例数及程度

1.2.2 不定时组:由护士及家属不定时为卧床病人翻身,记录此期间卧床病人褥疮发生例数及程度

1.2.3 观察指标 ○1褥疮发生率;○2褥疮发生程度:根据褥疮分期,1度(淤血红润期),2度(炎性浸润期),3度(溃疡期),计算各度褥疮的发生率。

2结果

2.1 两组卧床病人褥疮发生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卧床病人褥疮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褥疮发生例数 褥疮未发生例数 合计

发生率(%)

定时组 2 121 123

1.63

不定时组 9 103 112

8.04

两组病人褥疮发生情况比较,X 2=5.39 P

2.2 两组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程度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程度情况比较

21度褥疮 2度褥疮

合计

组别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定时组 2 1.63 0 0.00

2 1.63

定时组 8 7.14 1 0.01

9 8.04

定时组与不定时组1度褥疮发生情况比较,X 2=4.38 ,P

3讨论

3.1 定时翻身对预防褥疮的原因分析

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是三种造成褥疮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压力是最主要因素。正常毛细血管压是2-4kpa ,外部施加的压力超过4kpa 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为防止易受累部位的毛细血管压过高,必须尽量使患者的体重分散在尽量可能大的面积上。长期卧床的骨折和截瘫病人,缓解压迫,减轻局部的压力是预防褥疮发生最重要的措施。定时翻身,2小时翻身一次,使局部组织压迫时间缩短,有效防止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淋巴细胞浸润、血栓形成、出血发生,以及表皮下大疱、表皮脱失形成早期溃疡。外来压力主要集中在骨性隆突处,因此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踝关节、足跟等处较易发生褥疮,翻身后可使软垫或泡沫塑料防止骨性隆突的直接接触。

3.2 不定时翻身预防褥疮效果分析

翻身时间间隔小于2小时,可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但频率过勤,容易导致内、外固定及牵引装置松动,影响骨折愈合,不利于病人休息及康复,同时也加大了护士工作量。研究提示若外界施与局部压力超过终末毛细血管动脉压的2倍,且压力持续在1-2小时之间即可阻断毛细血管的灌流,引起组织缺氧,受压时间超过2小时就会引起组织不可逆损害。因此,翻身时间间隔大于2小时不能有效预防褥疮发生。

4小结

对骨科卧床病人实施2小时定时翻身的护理措施,相对过去不定时翻身对预防褥疮起到了显著效果。建立定时翻身卡,连续、全面、系统、准确地记录卧床病人整个翻身情况是做好翻身工作的关键,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整合性。

参考文献

[1]殷美杏. 老年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23-24

[2]何素英. 骨科患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2):116

[3]姜安丽,石琴主编. 新编护理学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94

[4]倪宗瓒主编. 卫生统计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3

定时与不定时翻身对骨科卧床病人预防褥疮的效果比较

傅亚玲

义乌市中心医院 3220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骨科卧床病人定时与不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效果观察,探讨定时翻身对预防褥疮的效果。 方法 123例骨科卧床病人实施2小时定时翻身,112例骨科卧床病人实施不定时翻身。 结果 定时翻身组有2例发生褥疮均为一度褥疮,不定时组有9例发生褥疮,其中一度褥疮8例,二度褥疮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 =5.39 P

关键词 定时 不定时 翻身 褥疮

褥疮一直是临床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褥疮的发生造成患者患病期间的痛苦增加,间接影响了疾病的恢康。骨科住院病人大多需要长期限卧床,行内、外固定,牵引等治疗,常伴有神经营养障碍,有时皮肤受压数小时出现缺血,坏死,一旦褥疮形成一般较难愈合,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意识到褥疮的严重危害,义乌市中心医院骨一科自实行护士对卧床病人2小时翻身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褥疮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对象

定时翻身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义乌市中心医院骨一科住院卧床病人123例,男性69例,女性54例,年龄13—86岁,其中骨盆骨折17例(13.82%)下肢骨折72例(58.54%)脊椎骨折34例(27.64%)

不定时翻身组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义乌市中心医院骨一科住院卧床病人112例,男性62例,女性50例,年龄9—85岁,其中骨盆骨折14例(12.5%)下肢骨折70例(62.5%)脊椎骨折28例(25%)

1.2方法

1.2.1 定时组:由护士行卧床病人2小时定时翻身的护理措施,每日由早晨8点开始计算翻身次数,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一日12次,昼夜循环,记录骨科卧床病人住院期间褥疮发生例数及程度

1.2.2 不定时组:由护士及家属不定时为卧床病人翻身,记录此期间卧床病人褥疮发生例数及程度

1.2.3 观察指标 ○1褥疮发生率;○2褥疮发生程度:根据褥疮分期,1度(淤血红润期),2度(炎性浸润期),3度(溃疡期),计算各度褥疮的发生率。

2结果

2.1 两组卧床病人褥疮发生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卧床病人褥疮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褥疮发生例数 褥疮未发生例数 合计

发生率(%)

定时组 2 121 123

1.63

不定时组 9 103 112

8.04

两组病人褥疮发生情况比较,X 2=5.39 P

2.2 两组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程度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卧床病人褥疮发生程度情况比较

21度褥疮 2度褥疮

合计

组别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定时组 2 1.63 0 0.00

2 1.63

定时组 8 7.14 1 0.01

9 8.04

定时组与不定时组1度褥疮发生情况比较,X 2=4.38 ,P

3讨论

3.1 定时翻身对预防褥疮的原因分析

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是三种造成褥疮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压力是最主要因素。正常毛细血管压是2-4kpa ,外部施加的压力超过4kpa 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为防止易受累部位的毛细血管压过高,必须尽量使患者的体重分散在尽量可能大的面积上。长期卧床的骨折和截瘫病人,缓解压迫,减轻局部的压力是预防褥疮发生最重要的措施。定时翻身,2小时翻身一次,使局部组织压迫时间缩短,有效防止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淋巴细胞浸润、血栓形成、出血发生,以及表皮下大疱、表皮脱失形成早期溃疡。外来压力主要集中在骨性隆突处,因此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踝关节、足跟等处较易发生褥疮,翻身后可使软垫或泡沫塑料防止骨性隆突的直接接触。

3.2 不定时翻身预防褥疮效果分析

翻身时间间隔小于2小时,可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但频率过勤,容易导致内、外固定及牵引装置松动,影响骨折愈合,不利于病人休息及康复,同时也加大了护士工作量。研究提示若外界施与局部压力超过终末毛细血管动脉压的2倍,且压力持续在1-2小时之间即可阻断毛细血管的灌流,引起组织缺氧,受压时间超过2小时就会引起组织不可逆损害。因此,翻身时间间隔大于2小时不能有效预防褥疮发生。

4小结

对骨科卧床病人实施2小时定时翻身的护理措施,相对过去不定时翻身对预防褥疮起到了显著效果。建立定时翻身卡,连续、全面、系统、准确地记录卧床病人整个翻身情况是做好翻身工作的关键,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整合性。

参考文献

[1]殷美杏. 老年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23-24

[2]何素英. 骨科患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2):116

[3]姜安丽,石琴主编. 新编护理学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94

[4]倪宗瓒主编. 卫生统计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3


相关文章

  • 骨科健康教育标准内容
  • 骨科健康教育标准内容 骨科手术一般健康知识宣教 手术是骨科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种类很多,范围广泛,包括了四肢与躯干的骨.关节.肌肉.肌腱以及脊髓.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各种手术,还有部分整形手术.手可影响手术术效果是否理想,不仅仅取决于手术本身的成 ...查看


  • 2010年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 2010年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一.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脊柱骨折患者按脊柱骨折护理常规护理 病情观察变化,如生命体征及脊髓损伤症状,有无改善等,并做好记录: 搬运中须保持脊柱伸直位,对腰椎损伤患者需要三人同时托住头颈部.胸腰部和下肢保持患 ...查看


  • 脊柱外科实习生讲课资料.培训资料
  • 腰椎滑脱症 1. 概况及特点: 腰椎上下两关节之间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峡部.由于慢性损 伤或者发育缺陷使双侧峡部不愈合而成为峡部不连,又称脊椎崩解. 崩解上部脊柱向前滑移称为脊柱滑脱.主要临床症状是慢性腰痛,有 时疼痛放射到骨骼部,甚至可放射 ...查看


  • 83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 对83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施以不同的护理及护理对策.结果 经过有效的康复护理,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查看


  • 骨科病房中医护理常规
  • 骨科中医护理常规 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根据病种.病情合理安排病床. 3. 做好入院介绍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5. 详细了解病史,观察患者全身及患肢情况,包括疼痛.肿胀 ...查看


  •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
  • [脊髓损伤患者日常护理常识] [概述]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是否合适,往往影响到整个康复计划的效果.护 理工作的完成,有赖于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脊髓损伤的患 者家属有必要学会一些护理知识,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1.排尿障碍 在 ...查看


  • 骨科病人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 骨科病人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 [术前护理] 1. 协助医生完善术前检查 ,并向病人做必要的解释. 2. 手术前一日准备 (1)备皮 根据情况准备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剃去毛发,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如手足部 位的手术,必须修剪指(趾)甲,清除甲下 ...查看


  • 骨科护理常规
  • 骨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骨科手术前后护理 一.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 (1)同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做好病人的入院评估,入院宣教,了解病人的病史及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解决病人的顾虑,使其安心休养,接受手术. (3)向病人讲解各种检查及治 ...查看


  • 骨折患者压疮的护理
  • 对骨科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 [摘要]主要目的减少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情感支持.加强宣教压疮危害的预防方法.合理指导患者自行翻转身体.使用气垫床,抬高臀部减轻皮肤受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