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险一金缴费
既要筑牢“五险一金”这道安全屏障,又不能给企业增加过重的负担,不能给人们当下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
“工资条上的收入是8000元,可拿到手的不到5000元。虽然收入不低,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近两年,企业职工的工资涨得不慢,但仍能听到这样的抱怨。
打工族感觉收入涨得不多,企业有苦难言:给职工涨300元的工资,企业就要掏出500元,让企业承受了很大压力。
企业多掏了钱,职工却没多得,钱都去哪儿了?主要是用在了“五险一金”上。“五险一金”,指的是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主要是由企业和职工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来共同缴纳。在很多地方,这一比例已占到职工工资的40%以上。
职工涨工资,企业要出两笔钱:既要掏涨工资的钱,又要多缴“五险一金”,背负双重负担;职工的工资涨了,也拿出钱来按比例多缴“五险一金”。这样一来,企业花了不少钱,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但职工的“获得感”不强,手头可支配的现金并不多。
实际上,“五险一金”这道安全屏障对老百姓很重要,关系到人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如果缺少了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的社会保障,个人和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怎能生活得安稳?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平衡,在筑牢“安全屏障”的同时,不给企业增加过重的负担,不给人们当下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是在去年已适当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三项社保费率的基础上,再次降低“五险一金”缴费,目的就是让企业多卸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些现金。初步测算,这次“放大招”,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元。
不过,也有人担心:降低“五险一金”缴费,眼前的负担是减轻了,但会不会影响未来的保障水平?特别是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应该说,在有条件的地区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不会影响社保基金平稳运行。就拿养老保险来说,截至2015年底,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3.4万亿元,相当于17.7个月的支付水平。而且,随着养老金入市的启动,基金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运营也将有突破性进展,3万多亿元的养老保险滚存结余资金,保值增值的渠道正在拓宽。
此外,顶层设计上也对养老金资金做了必要准备。比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由中央政府集中的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目前资产规模已达1.6万亿元。一旦养老金出现缺口,这部分钱就能顶上来。同时,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国有资产上百万亿的雄厚“家底”,是社会保障的强力支撑。可以说,百姓养老金的发放有着多重制度保障。
降低“五险一金”缴费,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举措。企业负担减轻了,创业创新的动力会更足;人们手头的现金多了,花钱消费才更有底气。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一招对于增强企业活力、促进消费增长、改善百姓生活,无疑将产生积极作用和广泛影响。
在降低“五险一金”缴费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的隐性负担。比如,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明显增加、居高不下;一些强制垄断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多、不合理现象也很突出。不规范的收费,不仅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还扰乱市场秩序,甚至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这需要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收费清理力度,真正把普遍性降费落到实处,让企业轻装前行,保持活力。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读五险一金的秘密:
1、医疗保险:不是所有的病都能获得保险
整容、减肥、增高、近视矫正、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以上这些医疗费用,医保是不管的。
此外,如果不幸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这些都不在医保范围内,只有在公安机关证明确实找不到加害人的情况下,才能由医保暂时核销。
医保在异地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在国内非居住地突发疾病,需急诊抢救的可以先就近住院,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将住院日期、医院名称等信息报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病情稳定后需继续治疗的,应及时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2、养老保险:退休后你的消费水平也许不得不大幅下降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就是工作的人每个月从薪资中被扣掉一笔钱,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岁)后可以从社保系统领养老金。
假如你22岁大学毕业,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最高的北京工作,月均收入8000元(2011年北京月均工资4672元),单位代缴工资基数8000元。
按照5%的固定增长率,你在退休(60岁)时月薪为4.86万元。而按照现行标准,你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为8624元。这相当于只有退休前工资的18%,并且低于全国平均基本消费支出。
3、生育保险:必须有单位
生育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工作单位,就很难享受到生育保险。因为生育险必须由单位统一缴费。
也就是说,全职太太就无法有生育险。生育险至少要缴费满一年以上才可享用。生完小孩后还要继续缴费,不交的话后期计划生育方面的福利就不能享受了。
4、住房公积金:长期不用不划算
很多人都知道,每个月单位交的住房公积金越多越好,将来买房子、装修都可以用得到。但是对于不买房子,或者短期内不准备买房子的人来说,公积金就这么存在账户上,并不划算。
因为公积金中,当年缴纳的部分只能获得活期存款利率,而以往年度缴纳的资金,只能获得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利率。在通胀加剧的情况下,显然不如自己用来投资,甚至不如银行一年期的定存。
5、失业保险:大费周章值不值得?
领取失业金,必须先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满1年
2)非自己主动辞职(实际执行中不严格)
然后就是一大堆手续要办:应在离职之日起60日内持职业指导培训卡、户口簿、身份证、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和照片到户口所在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
注意是户口所在地,也就是说,如果你户口在甘肃,而人在上海上班,就要千里迢迢回老家办。
而按照目前的标准,大多数城市一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多在几百元不等,基本不超过1000元,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能领的越少。
钱不多,能领的时间也不长:失业之前累计缴费1年至5年的,最多领12个月;5年至10年的,最多领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最多领24个月。
6、工伤保险:48小时生死线
网络上出现一篇题为《未成年民工晚死1小时不算工亡逼人早死?》的网帖。
该网帖称,湖南娄底籍17岁民工陈果,在东莞市石碣镇打工时重度中暑死亡。由于陈果在发病后第49小时去世,其家属时隔20天仍未能得到赔偿。他们被告知,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陈果是发病后第49小时死的,不算工伤。其实,关于工伤认定的纠纷和诉讼一直不断。不只是48小时生死线,要认定工伤,不是那么容易。
浅谈五险一金缴费
既要筑牢“五险一金”这道安全屏障,又不能给企业增加过重的负担,不能给人们当下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
“工资条上的收入是8000元,可拿到手的不到5000元。虽然收入不低,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近两年,企业职工的工资涨得不慢,但仍能听到这样的抱怨。
打工族感觉收入涨得不多,企业有苦难言:给职工涨300元的工资,企业就要掏出500元,让企业承受了很大压力。
企业多掏了钱,职工却没多得,钱都去哪儿了?主要是用在了“五险一金”上。“五险一金”,指的是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公积金,主要是由企业和职工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来共同缴纳。在很多地方,这一比例已占到职工工资的40%以上。
职工涨工资,企业要出两笔钱:既要掏涨工资的钱,又要多缴“五险一金”,背负双重负担;职工的工资涨了,也拿出钱来按比例多缴“五险一金”。这样一来,企业花了不少钱,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但职工的“获得感”不强,手头可支配的现金并不多。
实际上,“五险一金”这道安全屏障对老百姓很重要,关系到人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如果缺少了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的社会保障,个人和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怎能生活得安稳?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平衡,在筑牢“安全屏障”的同时,不给企业增加过重的负担,不给人们当下的生活带来太大影响。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是在去年已适当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三项社保费率的基础上,再次降低“五险一金”缴费,目的就是让企业多卸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些现金。初步测算,这次“放大招”,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元。
不过,也有人担心:降低“五险一金”缴费,眼前的负担是减轻了,但会不会影响未来的保障水平?特别是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应该说,在有条件的地区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不会影响社保基金平稳运行。就拿养老保险来说,截至2015年底,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3.4万亿元,相当于17.7个月的支付水平。而且,随着养老金入市的启动,基金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投资运营也将有突破性进展,3万多亿元的养老保险滚存结余资金,保值增值的渠道正在拓宽。
此外,顶层设计上也对养老金资金做了必要准备。比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由中央政府集中的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目前资产规模已达1.6万亿元。一旦养老金出现缺口,这部分钱就能顶上来。同时,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国有资产上百万亿的雄厚“家底”,是社会保障的强力支撑。可以说,百姓养老金的发放有着多重制度保障。
降低“五险一金”缴费,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举措。企业负担减轻了,创业创新的动力会更足;人们手头的现金多了,花钱消费才更有底气。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一招对于增强企业活力、促进消费增长、改善百姓生活,无疑将产生积极作用和广泛影响。
在降低“五险一金”缴费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的隐性负担。比如,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明显增加、居高不下;一些强制垄断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多、不合理现象也很突出。不规范的收费,不仅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还扰乱市场秩序,甚至成为腐败滋生的土壤。这需要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收费清理力度,真正把普遍性降费落到实处,让企业轻装前行,保持活力。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读五险一金的秘密:
1、医疗保险:不是所有的病都能获得保险
整容、减肥、增高、近视矫正、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以上这些医疗费用,医保是不管的。
此外,如果不幸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这些都不在医保范围内,只有在公安机关证明确实找不到加害人的情况下,才能由医保暂时核销。
医保在异地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在国内非居住地突发疾病,需急诊抢救的可以先就近住院,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将住院日期、医院名称等信息报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病情稳定后需继续治疗的,应及时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2、养老保险:退休后你的消费水平也许不得不大幅下降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就是工作的人每个月从薪资中被扣掉一笔钱,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岁)后可以从社保系统领养老金。
假如你22岁大学毕业,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最高的北京工作,月均收入8000元(2011年北京月均工资4672元),单位代缴工资基数8000元。
按照5%的固定增长率,你在退休(60岁)时月薪为4.86万元。而按照现行标准,你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为8624元。这相当于只有退休前工资的18%,并且低于全国平均基本消费支出。
3、生育保险:必须有单位
生育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工作单位,就很难享受到生育保险。因为生育险必须由单位统一缴费。
也就是说,全职太太就无法有生育险。生育险至少要缴费满一年以上才可享用。生完小孩后还要继续缴费,不交的话后期计划生育方面的福利就不能享受了。
4、住房公积金:长期不用不划算
很多人都知道,每个月单位交的住房公积金越多越好,将来买房子、装修都可以用得到。但是对于不买房子,或者短期内不准备买房子的人来说,公积金就这么存在账户上,并不划算。
因为公积金中,当年缴纳的部分只能获得活期存款利率,而以往年度缴纳的资金,只能获得三个月的定期存款利率。在通胀加剧的情况下,显然不如自己用来投资,甚至不如银行一年期的定存。
5、失业保险:大费周章值不值得?
领取失业金,必须先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满1年
2)非自己主动辞职(实际执行中不严格)
然后就是一大堆手续要办:应在离职之日起60日内持职业指导培训卡、户口簿、身份证、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和照片到户口所在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
注意是户口所在地,也就是说,如果你户口在甘肃,而人在上海上班,就要千里迢迢回老家办。
而按照目前的标准,大多数城市一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多在几百元不等,基本不超过1000元,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能领的越少。
钱不多,能领的时间也不长:失业之前累计缴费1年至5年的,最多领12个月;5年至10年的,最多领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最多领24个月。
6、工伤保险:48小时生死线
网络上出现一篇题为《未成年民工晚死1小时不算工亡逼人早死?》的网帖。
该网帖称,湖南娄底籍17岁民工陈果,在东莞市石碣镇打工时重度中暑死亡。由于陈果在发病后第49小时去世,其家属时隔20天仍未能得到赔偿。他们被告知,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陈果是发病后第49小时死的,不算工伤。其实,关于工伤认定的纠纷和诉讼一直不断。不只是48小时生死线,要认定工伤,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