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绩怀橘《三国志》
原文:
1年六岁,于九江○2见袁术○3。术出橘,绩怀三枚○6;去,拜辞○4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7乎?”绩跪答 绩○
5母。”术大奇之○8。 曰:“欲归遗yí○
译文:
陆绩六岁时,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把三只橘子藏进胸怀;临走,弯腰告辞时橘子掉在地上。袁术对他说:“陆郎做宾客还要在胸怀里藏橘子吗?”陆绩跪下去回答说:“想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认为陆绩跟其他小孩子不一样。
注释:
1、绩:陆绩,三国时吴国著名学者。 2、九江:古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3、袁术:当时的大豪强。 4、辞:告别。
5、遗:指送或赠予,句意为想回去后送给母亲吃。 6、怀三枚:在胸怀里藏着三只橘子。 7、怀橘:胸怀里藏着橘子。 8、奇之:认为陆绩与众不同。
启发:
孝心是要从小培养的。陆绩六岁就知道把橘子让给母亲品尝,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埋下“孝”的种子。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父母,爱护父母直至赡养父母,既是小辈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观要从小培养。
1、黄香温席
原文:
1人也。年方○2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帷wéi帐○3,令○4枕席清凉,蚊蚋ruì 昔汉时黄香,江夏○
6;至于○7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qīn○8,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9,号曰“天下无双,远避,以待亲之安寝○
江夏黄香”。
译文: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当时年正好九岁,很懂事。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
1、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2、方:正当。 3、帷帐:帐子。 4、令:使。
5、蚊蚋(ruì):吸人血的小虫。 6、寝:睡。 7、至于:到了 8、衾:被子。 9、京师:京城,国都。
句子解释:
1、则以身暖其亲之衾:就用自己的身体使他父母的被子暖和。
文中有一个属词类活用的词:“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中的“暖”,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成语“惟妙惟肖”中的“肖”,解释为 相似,逼真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形容刻画或描摹得非常逼真 。
2、陈遗贮焦饭
原文:
8fǔ底焦饭。遗作郡jùn主簿○4孝。2,9,7母。10zhé贮○11zhù焦饭, 陈遗至○母喜食釜○恒备一囊○每煮食,辄○归而遗○
3焦饭,未及归家,遂suì携xié而从军。与孙恩战,12liǎn得数斗○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
6dùn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1něi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5散,遁○败,军人溃○
译文:
陈遗非常的孝顺。他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煮焦的饭。当时陈遗是一个郡的负责文书的官员,他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后,就将锅底烧焦的饭收集起来,等到回家后就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来掠夺陈遗所在的郡,郡守袁山松立刻出兵征战,当时陈遗已经收存了数斗焦饭,于是就来不及回家,就带着这些焦饭从军作战。后来与孙恩的战役失败,全军溃散,逃进深山沼泽,没有可以当作粮食的东西,很多人都饿死山野,但是唯有陈遗因为自己带的焦饭可以充饥而存活下来。人们都认为这是陈遗的孝心得到上天的回报了。
注释:
1、馁:饿
2、主簿:县令的属官,负责文书及印章等。 3、斗:旧时量器。 4、至:极 5、溃:逃散 6、遁:逃 7、遗:送给 8、釜:锅 9、囊:袋子 10、辄:总是 11、贮:贮存 12、敛:收
句子解释:
1、恒备一囊:常准备好一只布袋。
2、后值孙恩掠郡:后来遇到孙恩攻打(他们的)郡。 3、无以为粮:没什么用来作粮食。
3、哑孝子
原文:
1哑,性○2至○3孝;人呼○4“哑孝子”。孝子既○5哑,左手复挛○6luán,佣工○7养其父母。后乡里大饥 崔长生,生而○
8,孝子行乞于○9乡,人悯○14之,遗○10wèi以糟zāo糠kāng,受而纳诸箪dān,自掘野草以食。归则扶其跛bǒ父病母○
15以活。一日,途见故纸,中有遗金○11,守待失者而不得。月余,未见有求者,乃易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
18猪饲sì之。猪蕃fán息○13,遂为父母备棺。孝子待人,诚而信○17。父母先后卒○12,哭之恸tîng○16,棺葬于野,后不○
知孝子所终。
译文:
“哑孝子”生下来就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
1、 而:表并列。 2、 性:性格、性情。 3、 至:极。 4、呼:称呼。
5、既.....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6、挛:蜷曲不能伸直。 7、佣工:名词作动词,做佣工。 8、饥:灾荒。
9、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以翻译为“在”。 10、遗:送给。 11、金:银子。 12、卒:死。 13、蕃息:繁殖。 14、悯:同情 15、赖:依靠 16、恸:极度悲伤 17、信:讲信用 18、易:以金换得
句子解释:
1、恒备一囊:常准备好一只布袋。
2、后值孙恩掠郡:后来遇到孙恩攻打(他们的)郡。 3、无以为粮:没什么用来作粮食。
启示:孝顺父母的人,别人都尊敬他;不孝顺父母的人,纵然腰缠万贯,别人也会蔑视他。
4、郑人买履(1)(韩非)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ï(2)其足而(3)置(4)之其坐(5)。至之市(6)而(7)忘操(8)之。已得履,乃(16)曰:“吾忘持度dù(9)。”反归取之。及(10)反(11),市罢(12),遂suì(13)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14)信度,无(15)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想要买鞋的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到去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选好了鞋子,他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1、履:鞋。 2、度:度量。 3、而:然后。 4、置:放,搁在。 5、坐:同“座”,座位。
6、至之市: 等到前往市场。 之:往、到 7、而:却。 8、操:携带。
9、忘持度:忘记带量好的尺码。 度:尺码。 10、及:等到。
11、反:同“返”,返回。 12、市罢:集市散了。 13、遂:于是。 14、宁:宁可。 15、无:不。 16、乃:却。
句子解释:
1、至之市而忘操之:等到了市场上而忘记拿尺码。 2、及反,市罢:等到返回(市场),市场(交易)已结束。 3、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
4、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相信度量的尺寸,不要相信自己(的脚)。
本文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买履》叙述了郑人在买鞋的时候遇到了麻烦,量好的尺寸没有带,他偏偏又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鞋子没有买成,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实际的人。
5、鲁人锯竿入城
原文:
1有执○2长竿入城门者,初○5不可入。计○8无所出○9。俄○6有老父○3至,曰:“吾非11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 鲁○
4,但○7见事多矣,何不以锯○12截而入。”遂○10依○13而截之。世之愚者○14,莫之及也。 圣人○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要进城的人,开始竖立起来拿着,不能进城,又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不一会,有一个老人来了,说:“我并不是圣人,但是我了解的事很多。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断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人的办法截断了长竿子后进城了。世人愚蠢到如此地步,简直望尘莫及。
注释:
1、鲁:鲁国。 2、执:拿。 3、老父:老人。
4、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5、亦:也。 6、俄:一会儿。 7、但:只是。 8、计:方法,计策。
9、计无所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10、遂:于是;就。 11、初:起初。 12、以锯:用锯子。 13、依:按照。 14、者:的人。
句子解释:
1、计无所出:想不出什么计策。
2、何不以锯中截之: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从中间截断。 3、世之愚,莫之及也: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启发:这是一则笑话,天下没有这般愚蠢的人,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遇到任何事都要懂得变通,思维要灵活, 不要片面与固执。
陆绩怀橘《三国志》
原文:
1年六岁,于九江○2见袁术○3。术出橘,绩怀三枚○6;去,拜辞○4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7乎?”绩跪答 绩○
5母。”术大奇之○8。 曰:“欲归遗yí○
译文:
陆绩六岁时,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把三只橘子藏进胸怀;临走,弯腰告辞时橘子掉在地上。袁术对他说:“陆郎做宾客还要在胸怀里藏橘子吗?”陆绩跪下去回答说:“想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认为陆绩跟其他小孩子不一样。
注释:
1、绩:陆绩,三国时吴国著名学者。 2、九江:古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3、袁术:当时的大豪强。 4、辞:告别。
5、遗:指送或赠予,句意为想回去后送给母亲吃。 6、怀三枚:在胸怀里藏着三只橘子。 7、怀橘:胸怀里藏着橘子。 8、奇之:认为陆绩与众不同。
启发:
孝心是要从小培养的。陆绩六岁就知道把橘子让给母亲品尝,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埋下“孝”的种子。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父母,爱护父母直至赡养父母,既是小辈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这种道德观要从小培养。
1、黄香温席
原文:
1人也。年方○2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则扇父母帷wéi帐○3,令○4枕席清凉,蚊蚋ruì 昔汉时黄香,江夏○
6;至于○7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qīn○8,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9,号曰“天下无双,远避,以待亲之安寝○
江夏黄香”。
译文: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当时年正好九岁,很懂事。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注释:
1、江夏:古地名,在今湖北境内。 2、方:正当。 3、帷帐:帐子。 4、令:使。
5、蚊蚋(ruì):吸人血的小虫。 6、寝:睡。 7、至于:到了 8、衾:被子。 9、京师:京城,国都。
句子解释:
1、则以身暖其亲之衾:就用自己的身体使他父母的被子暖和。
文中有一个属词类活用的词:“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中的“暖”,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成语“惟妙惟肖”中的“肖”,解释为 相似,逼真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形容刻画或描摹得非常逼真 。
2、陈遗贮焦饭
原文:
8fǔ底焦饭。遗作郡jùn主簿○4孝。2,9,7母。10zhé贮○11zhù焦饭, 陈遗至○母喜食釜○恒备一囊○每煮食,辄○归而遗○
3焦饭,未及归家,遂suì携xié而从军。与孙恩战,12liǎn得数斗○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
6dùn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1něi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5散,遁○败,军人溃○
译文:
陈遗非常的孝顺。他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煮焦的饭。当时陈遗是一个郡的负责文书的官员,他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后,就将锅底烧焦的饭收集起来,等到回家后就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来掠夺陈遗所在的郡,郡守袁山松立刻出兵征战,当时陈遗已经收存了数斗焦饭,于是就来不及回家,就带着这些焦饭从军作战。后来与孙恩的战役失败,全军溃散,逃进深山沼泽,没有可以当作粮食的东西,很多人都饿死山野,但是唯有陈遗因为自己带的焦饭可以充饥而存活下来。人们都认为这是陈遗的孝心得到上天的回报了。
注释:
1、馁:饿
2、主簿:县令的属官,负责文书及印章等。 3、斗:旧时量器。 4、至:极 5、溃:逃散 6、遁:逃 7、遗:送给 8、釜:锅 9、囊:袋子 10、辄:总是 11、贮:贮存 12、敛:收
句子解释:
1、恒备一囊:常准备好一只布袋。
2、后值孙恩掠郡:后来遇到孙恩攻打(他们的)郡。 3、无以为粮:没什么用来作粮食。
3、哑孝子
原文:
1哑,性○2至○3孝;人呼○4“哑孝子”。孝子既○5哑,左手复挛○6luán,佣工○7养其父母。后乡里大饥 崔长生,生而○
8,孝子行乞于○9乡,人悯○14之,遗○10wèi以糟zāo糠kāng,受而纳诸箪dān,自掘野草以食。归则扶其跛bǒ父病母○
15以活。一日,途见故纸,中有遗金○11,守待失者而不得。月余,未见有求者,乃易于茅檐下,尽倾箪中物敬父母,父母赖○
18猪饲sì之。猪蕃fán息○13,遂为父母备棺。孝子待人,诚而信○17。父母先后卒○12,哭之恸tîng○16,棺葬于野,后不○
知孝子所终。
译文:
“哑孝子”生下来就哑,品行很孝顺;乡里人称赞他为“哑孝子”。他不仅天生喑哑,而且左手蜷曲,靠做佣工来养活父母。后来乡里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他在外行乞,别人怜悯他,就给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后把它们放到竹篮中留着,自己则去挖掘野草来吃。回到家中后,就把他的残疾的父亲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篮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这些食物维持生存。 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了一堆废纸,(发现)里面有别人遗失的财物,没等到失主。一个月以后,(仍然)没有等到来领取的人,他就用钱买了一头猪饲养,猪下仔后,于是就给父母准备棺材。他待人诚实守信,父母先后去世,他伤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们葬在了荒山,后来不知道哑孝子到哪里去了。
注释:
1、 而:表并列。 2、 性:性格、性情。 3、 至:极。 4、呼:称呼。
5、既.....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6、挛:蜷曲不能伸直。 7、佣工:名词作动词,做佣工。 8、饥:灾荒。
9、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可以翻译为“在”。 10、遗:送给。 11、金:银子。 12、卒:死。 13、蕃息:繁殖。 14、悯:同情 15、赖:依靠 16、恸:极度悲伤 17、信:讲信用 18、易:以金换得
句子解释:
1、恒备一囊:常准备好一只布袋。
2、后值孙恩掠郡:后来遇到孙恩攻打(他们的)郡。 3、无以为粮:没什么用来作粮食。
启示:孝顺父母的人,别人都尊敬他;不孝顺父母的人,纵然腰缠万贯,别人也会蔑视他。
4、郑人买履(1)(韩非)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ï(2)其足而(3)置(4)之其坐(5)。至之市(6)而(7)忘操(8)之。已得履,乃(16)曰:“吾忘持度dù(9)。”反归取之。及(10)反(11),市罢(12),遂suì(13)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14)信度,无(15)自信也。”
译文:
郑国有个想要买鞋的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到去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选好了鞋子,他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1、履:鞋。 2、度:度量。 3、而:然后。 4、置:放,搁在。 5、坐:同“座”,座位。
6、至之市: 等到前往市场。 之:往、到 7、而:却。 8、操:携带。
9、忘持度:忘记带量好的尺码。 度:尺码。 10、及:等到。
11、反:同“返”,返回。 12、市罢:集市散了。 13、遂:于是。 14、宁:宁可。 15、无:不。 16、乃:却。
句子解释:
1、至之市而忘操之:等到了市场上而忘记拿尺码。 2、及反,市罢:等到返回(市场),市场(交易)已结束。 3、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
4、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可相信度量的尺寸,不要相信自己(的脚)。
本文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买履》叙述了郑人在买鞋的时候遇到了麻烦,量好的尺寸没有带,他偏偏又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鞋子没有买成,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实际的人。
5、鲁人锯竿入城
原文:
1有执○2长竿入城门者,初○5不可入。计○8无所出○9。俄○6有老父○3至,曰:“吾非11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 鲁○
4,但○7见事多矣,何不以锯○12截而入。”遂○10依○13而截之。世之愚者○14,莫之及也。 圣人○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要进城的人,开始竖立起来拿着,不能进城,又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不一会,有一个老人来了,说:“我并不是圣人,但是我了解的事很多。你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锯断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人的办法截断了长竿子后进城了。世人愚蠢到如此地步,简直望尘莫及。
注释:
1、鲁:鲁国。 2、执:拿。 3、老父:老人。
4、圣人:才智超人的人。 5、亦:也。 6、俄:一会儿。 7、但:只是。 8、计:方法,计策。
9、计无所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10、遂:于是;就。 11、初:起初。 12、以锯:用锯子。 13、依:按照。 14、者:的人。
句子解释:
1、计无所出:想不出什么计策。
2、何不以锯中截之: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从中间截断。 3、世之愚,莫之及也: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启发:这是一则笑话,天下没有这般愚蠢的人,但这则笑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遇到任何事都要懂得变通,思维要灵活, 不要片面与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