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介绍
| Author:李英豪 | From:约稿 | Hits:1358 | 2008-3-31 1:26:07 | 收藏本页
姓名:李英豪
专业:金融(04级)
毕业去向:毕马威(暂定)
记得04年我曾向岭院的师兄师姐打听专业,某学长信誓旦旦地说:选择岭院啦,肯定没错!当时的感觉就象刘德华在某洗发水广告里面说:信我啦,没错的!
而四年大学转眼就到了娓娓落幕的时候,回顾这几年,我很庆幸自己当年做对了决定。于是现在便很开心地想和师弟师妹分享下我的大学所感。
课程篇
前两年六专业统一平台教学是岭院的课程设计特色,这让整个学院有如一个大班,“岭南一家亲”的理念就从学术上奠定了基础。
● 大一:全为主修课程,典型的有:高数、英语、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会计学。总体来说都是基础科目,课程负担相对适中(这是以本专业四年大学课程为参考)。学院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胆使用英文教材,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等。也开设全英教学的课程,如会计学。也许新生会逐个生词去查,不过到了高年级便可以一目十行,所以前期辛苦点还是值得的^_^
● 大二:主修课程有: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中级宏观经济学、公司财务、经济法、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等等,这是课程最集中的一年,也是学术能力分化最关键的一年。
此外,二年级同学可以选修校内公选课,每个学期两门;也可按照兴趣辅修其他专业,大体上喜欢选语言类(理工类课程与本院专业相关性太低),如英语、日语、法语等。
● 大三:真正开始专业的学习。学院统一要求学生在大二结束前自由选择专业,大三便开始真正的分专业学习。这一年课程量适中,有计量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市场、金融工程、财务报表分析、金融机构管理,系统性更强,专业程度也更高。例如金融工程,系统学习金融衍生品的原理,大大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另外,除了校内公选课之外,大三学生还可以选修院内的选修课,甚至院内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主修课程,给了大家足够的DIY 空间。
● 大四:各自发展的一年——找工作,考研,准备出国,这是三大分流。课程方面相当轻松,只有1门专业课。这种课程设计虽然加大学生前两年的学习压力,但是让学生在大四有足够的自主时间,这对比起某些学院来说绝对是一大优势。
生活篇
岭院的同学都是幸福的,四年里面有一半时间生活在风景怡人的珠海校区,另一半时间在历史悠久的南校区。
先说珠海。在亚洲第一长教学楼上课,偶尔跟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院的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或者认真缠着每周只到珠海一次的教授解答疑难,那种学习的劲头纯纯的,一点不亚于高三。而在宽敞的图书馆,右有摆满典籍的书架,左有透明大方的落地窗,埋头自习累了,一抬头,便是烟波浩淼的无敌海景。
至今仍让我们怀念的少不了珠海的饭堂。除了总体水平比其他校区要高之外,三大饭堂各出奇招吸引学生的情景甚是令人回味。当然咯,受益的是我们。由于地广人稀,流动率相
对较低,珠海的饭堂还能提供了其他空间:大小社团的会议,同学朋友的聚会,外宾访客的接待,都可以在这里活动得起来。
岭院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是在珠海校区赫赫有名的。这主要归功于院内两大学生组织:团总支和学生会。这是连接上下两届、丰富校园生活、锻炼学生能力的绝好平台。至今我还记得很多那个时候办过的活动,如学生会的“经济文化节”,团总支的“飞黄腾达”(即“精英计划”)等。在学生组织里面,不知不觉地成长,想起来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到了广州,尽管硬件条件有所落差,同学学习氛围还是有增无减。求进的意识更浓了,动不动就是找实习啊、考证啊,出国的忙着杀G ,考研的也着手准备。这么一来,生活更显丰富了,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就业篇
由于本人是“两不人士”——不考研,不出国,因此我想重点谈谈找工感受。
普遍地,专业的好与不好总与其就业密不可分。而就业呢,主要分为就业率和就业单位两个衡量指标。金融专业就业率一向不是问题。在这里,我想首先介绍的是就业去向。
1. 银行、证券、保险类——这些都是金融专业本科的优势企业,当然,研究生还有机会进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等对学历要求严格的公司。在华南地区,凡是与金融相关的行业或者机构,中大金融的学生从来都是最受欢迎的(这话不是吹牛)。去向包括国有银行,如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等;外资银行,如汇丰、渣打、恒生等。每年我们都有同学进入到以上这些企业。
2. 财务类——由于金融专业的同学在大学期间有了相当的财务分析、运用的基础,进入各大公司的财务部,也是本专业同学一个有优势的选择。我们这届就有2个同学进了P&G的财务部。而且,英语好的同学还可以选择外资审计公司,例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PWC,KPM G,EY,DDT ),这些都是岭院毕业生扎推的地方。
3. 市场、销售类——金融属于经济类专业,与经济相关的职位自然也是我们的优势去向。加上金融人不错的吹水功力以及敏锐的经济洞察力,在做市场营销方面也是颇有竞争力的。一些在市场销售方面需求大的公司,如万科地产、瑞安建业等。
4. 公务员——如今考公是大热。适合金融的部门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过这独木桥难过,其难度绝对不亚于高考考上金融。一般来说,本科考公务员在学历上稍处劣势,这也是我们金融小本在求职当中更多选择去企业的原因。
5. 管理培训生——如今Management Trainee 已经是各大企业招聘储备干部的专有名词。这些MT 在入职以后经过培训,会得到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车道,以后发展成为管理层。因此,好企业的MT 职位从来都是数以万计的求职者竞争的目标。而咱们金融的同学,综合素质高,因此每届都有人成功被录入著名企业的MT ,例如甲骨文、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
可以说,金融的就业面相当广,总结起来有两条:一是依靠专业优势强,二是凭借实力路更广。再加上大四课程少,时间充裕,令我们专业一度成为同届同学羡慕的对象。 回顾我的找工历程,虽然失败过很多次,但是总体而言还算是顺利且迅速的。
我从2007年10月份开始投简历,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兴趣、性格等方面因素,根据自己的性格、挑战接受程度以及英语水平等,最先确定了求职的几个关键词——外资企业,咨询,市场。经过多次笔试面试的历练,终于在12月份收到两份OFFER ,其一
是某港资房地产公司的MT ,市场营销方向;其二是KPMG 的咨询部,也就是我目前的选择。总体来说,我是实现了自己的初定目标,正如大家所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谈到这里,又到了尾声。以上介绍都是出于本人所感,纯粹为本人的角度,本人的思考,希望读者不妨大胆实施“拿来主义”。还是那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可以给到师弟师妹一点启发。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如愿以偿!!
金融专业介绍
| Author:李英豪 | From:约稿 | Hits:1358 | 2008-3-31 1:26:07 | 收藏本页
姓名:李英豪
专业:金融(04级)
毕业去向:毕马威(暂定)
记得04年我曾向岭院的师兄师姐打听专业,某学长信誓旦旦地说:选择岭院啦,肯定没错!当时的感觉就象刘德华在某洗发水广告里面说:信我啦,没错的!
而四年大学转眼就到了娓娓落幕的时候,回顾这几年,我很庆幸自己当年做对了决定。于是现在便很开心地想和师弟师妹分享下我的大学所感。
课程篇
前两年六专业统一平台教学是岭院的课程设计特色,这让整个学院有如一个大班,“岭南一家亲”的理念就从学术上奠定了基础。
● 大一:全为主修课程,典型的有:高数、英语、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会计学。总体来说都是基础科目,课程负担相对适中(这是以本专业四年大学课程为参考)。学院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胆使用英文教材,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等。也开设全英教学的课程,如会计学。也许新生会逐个生词去查,不过到了高年级便可以一目十行,所以前期辛苦点还是值得的^_^
● 大二:主修课程有: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中级宏观经济学、公司财务、经济法、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等等,这是课程最集中的一年,也是学术能力分化最关键的一年。
此外,二年级同学可以选修校内公选课,每个学期两门;也可按照兴趣辅修其他专业,大体上喜欢选语言类(理工类课程与本院专业相关性太低),如英语、日语、法语等。
● 大三:真正开始专业的学习。学院统一要求学生在大二结束前自由选择专业,大三便开始真正的分专业学习。这一年课程量适中,有计量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市场、金融工程、财务报表分析、金融机构管理,系统性更强,专业程度也更高。例如金融工程,系统学习金融衍生品的原理,大大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另外,除了校内公选课之外,大三学生还可以选修院内的选修课,甚至院内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主修课程,给了大家足够的DIY 空间。
● 大四:各自发展的一年——找工作,考研,准备出国,这是三大分流。课程方面相当轻松,只有1门专业课。这种课程设计虽然加大学生前两年的学习压力,但是让学生在大四有足够的自主时间,这对比起某些学院来说绝对是一大优势。
生活篇
岭院的同学都是幸福的,四年里面有一半时间生活在风景怡人的珠海校区,另一半时间在历史悠久的南校区。
先说珠海。在亚洲第一长教学楼上课,偶尔跟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院的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或者认真缠着每周只到珠海一次的教授解答疑难,那种学习的劲头纯纯的,一点不亚于高三。而在宽敞的图书馆,右有摆满典籍的书架,左有透明大方的落地窗,埋头自习累了,一抬头,便是烟波浩淼的无敌海景。
至今仍让我们怀念的少不了珠海的饭堂。除了总体水平比其他校区要高之外,三大饭堂各出奇招吸引学生的情景甚是令人回味。当然咯,受益的是我们。由于地广人稀,流动率相
对较低,珠海的饭堂还能提供了其他空间:大小社团的会议,同学朋友的聚会,外宾访客的接待,都可以在这里活动得起来。
岭院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是在珠海校区赫赫有名的。这主要归功于院内两大学生组织:团总支和学生会。这是连接上下两届、丰富校园生活、锻炼学生能力的绝好平台。至今我还记得很多那个时候办过的活动,如学生会的“经济文化节”,团总支的“飞黄腾达”(即“精英计划”)等。在学生组织里面,不知不觉地成长,想起来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到了广州,尽管硬件条件有所落差,同学学习氛围还是有增无减。求进的意识更浓了,动不动就是找实习啊、考证啊,出国的忙着杀G ,考研的也着手准备。这么一来,生活更显丰富了,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就业篇
由于本人是“两不人士”——不考研,不出国,因此我想重点谈谈找工感受。
普遍地,专业的好与不好总与其就业密不可分。而就业呢,主要分为就业率和就业单位两个衡量指标。金融专业就业率一向不是问题。在这里,我想首先介绍的是就业去向。
1. 银行、证券、保险类——这些都是金融专业本科的优势企业,当然,研究生还有机会进基金公司、投资银行等对学历要求严格的公司。在华南地区,凡是与金融相关的行业或者机构,中大金融的学生从来都是最受欢迎的(这话不是吹牛)。去向包括国有银行,如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等;外资银行,如汇丰、渣打、恒生等。每年我们都有同学进入到以上这些企业。
2. 财务类——由于金融专业的同学在大学期间有了相当的财务分析、运用的基础,进入各大公司的财务部,也是本专业同学一个有优势的选择。我们这届就有2个同学进了P&G的财务部。而且,英语好的同学还可以选择外资审计公司,例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PWC,KPM G,EY,DDT ),这些都是岭院毕业生扎推的地方。
3. 市场、销售类——金融属于经济类专业,与经济相关的职位自然也是我们的优势去向。加上金融人不错的吹水功力以及敏锐的经济洞察力,在做市场营销方面也是颇有竞争力的。一些在市场销售方面需求大的公司,如万科地产、瑞安建业等。
4. 公务员——如今考公是大热。适合金融的部门也有相当一部分,不过这独木桥难过,其难度绝对不亚于高考考上金融。一般来说,本科考公务员在学历上稍处劣势,这也是我们金融小本在求职当中更多选择去企业的原因。
5. 管理培训生——如今Management Trainee 已经是各大企业招聘储备干部的专有名词。这些MT 在入职以后经过培训,会得到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车道,以后发展成为管理层。因此,好企业的MT 职位从来都是数以万计的求职者竞争的目标。而咱们金融的同学,综合素质高,因此每届都有人成功被录入著名企业的MT ,例如甲骨文、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
可以说,金融的就业面相当广,总结起来有两条:一是依靠专业优势强,二是凭借实力路更广。再加上大四课程少,时间充裕,令我们专业一度成为同届同学羡慕的对象。 回顾我的找工历程,虽然失败过很多次,但是总体而言还算是顺利且迅速的。
我从2007年10月份开始投简历,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兴趣、性格等方面因素,根据自己的性格、挑战接受程度以及英语水平等,最先确定了求职的几个关键词——外资企业,咨询,市场。经过多次笔试面试的历练,终于在12月份收到两份OFFER ,其一
是某港资房地产公司的MT ,市场营销方向;其二是KPMG 的咨询部,也就是我目前的选择。总体来说,我是实现了自己的初定目标,正如大家所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谈到这里,又到了尾声。以上介绍都是出于本人所感,纯粹为本人的角度,本人的思考,希望读者不妨大胆实施“拿来主义”。还是那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可以给到师弟师妹一点启发。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