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一部划时代的巨作,是一部具有史诗气概的伟大悲剧。其最强烈的审美震撼力,则来自于它深厚的悲剧蕴含。悲剧性是作者构建作品的主要基石,这种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其人物的生活背景下展示的社会悲剧。本文就从主
人公的悲剧性这方面做一分析。 一、对主人公悲剧性格的剖析
首先,从主人公本身的性格特征与其家庭背景来看。葛利高里的悲剧因素也是由于他的复杂的,变化的性格决定的。葛利高里原本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哥萨克青年,从小热爱劳动,有敏锐的感受力,深厚的同情心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尊敬父母、热爱乡土,当然也自幼受到哥萨克习俗与等级偏见的深刻影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残酷的国内战争,使得他那颗原本单纯善良的心变得不再单纯,当他亲眼看见交出了武器的波得捷尔珂夫、彭楚克和七十多名布尔什维克也被残酷地绞杀枪毙时,他的眼里再没有泪水,他的心已经被灌进了仇恨的黑水,正如书中所说,葛利高里的生活变得像野火烧过的草原一样黑了,已经不再战栗已经不再刺痛了,那种怜悯“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在残酷的对抗中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自己和
别人生命的冷淡和蔑视。葛利高里的性格与他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葛
利高里的家庭与普通的哥萨克家庭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作品开卷一、二章就介绍了葛利高里一家的历史。葛利高里的祖父普罗珂菲于1878年在沙皇与土耳其的一次战争中带回来一个土耳其女子娶为妻。但哥萨克集团的排外性质使这个可怜的女人受到惊人的歧视,以致
后来被活活地打死.
而葛利高里的父亲潘苔莱是一位善于料理农事的能手,但他的保守性和自私性十分强烈,狭隘
的哥萨克气质也表现得特别突出,这样,祖辈流传的种种偏见和强烈的“哥萨克荣誉 感”,中世纪式的愚昧,野蛮和残忍的生活习惯在葛利高里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后来对于建立顿河哥萨克独立政权的问题,他压根儿就是一头雾水:“我一点儿也不明白,我弄不清楚这个问题,我就像在草原的大风雪里迷了路”,这样就能体现这个民族在复杂混乱的政权交替年代中的盲目性,所以那种狭隘盲目的民族气质也在
他身上显现无疑。
总之他自己也曾经承认道“生活走错了路,或许这里也有我的错”。
其次,从主人公的爱情生活方面来看其性格。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亚、娜塔莉亚的爱情婚姻关系贯穿主人公的一生,哥萨克在对待妇女的态度上在很大程度上搅和着对妇女的占有。而葛利高里对于阿克西妮亚,在其丈夫司契潘面前就有一个“好强心”问题。甚至他用对待妇女的这种占有态度来比喻他们的战争“我们是为土地打仗,就像为一个姑娘打仗一样。”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亚的关系一开始完全是一种戏谑、乱伦的关系,最后由于他与娜塔莉亚结婚后,婚后生活使他失望,他才意识到跟阿克西妮亚的旧情还没有断绝,还留着一点东西,就像心上留着一根刺”。最后他由一开始的激情的占有而产生了爱情,终于使他与阿克西妮亚旧情复发,并双双逃出家园。这样他就抛弃了自己做丈夫的责任,或者说也为今后结局种下了一粒苦果。而娜塔莉亚第一次见到葛利高里时就爱上了他,嫁给葛利高里是她心甘情愿的,娜塔莉亚勤劳、善良、淳朴、贤惠,保持着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贞节忠守。葛利高里对于娜塔莉亚开始时他总想保持丈夫的责任,当他发现自己与阿克西妮亚在心里还是藕断丝连时,对于来自阿克
西妮亚“酸溜溜”的挑逗,他总是用含含糊糊的话应过去。
最后当阿克西妮亚背叛了葛利高里,葛利高里才又爱上娜塔莉亚。可是葛利高里那种对感情的含糊与摇摆使他又与阿克西妮亚重归于好,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亚之间裹挟着戏谑、肉欲、乱伦、癫狂的爱情关系,既是作为一个哥萨克的创造力和自由精神以及声名观念的体现,又是导致娜塔莉亚身亡的原因。它与现代战争交融在一起,共同酿成了葛利高里无可挽回的悲剧
命运。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二、对葛利高里悲剧命运背后社会根源的分析
从一方面来看,作品是一部以战争革命为题材的巨作1914—1917年,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失利,国内是沙皇的横征暴敛、无止境的战争动员(葛利高里就在此时应征入伍)。1917年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二月革命”成立了临时政府年底,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红色政权,布尔什维克在农村的势力很小,对于广大远离城的农民来说,居于城市的布尔什维克是陌生的,为此我们深深地感到葛利高里要在这个硝烟弥漫、各种力量迅速消失变化的大混乱中看清历史发展的方向并找到自己正确的道路该是多么艰难,根本无法阻止他悲剧命运的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布尔什维克对待中农态度的偏差。其颁布的政策是:“贫农不收,中农酌情,富农多收”。实际上却是中农和富农一视同仁不仅余粮,连口粮和种子粮也收。中农受到了最大的伤害。葛利高里是中农,他说:“1917年是这样分给土地吗?自由吗?平等吗?这个政权使哥萨克除了破产以外什么都得不到„„”葛利高里这段令人反思的话,使我们不得不出了在战争中给人们带来的不幸的生活,苦难的命运,是在战争
的背后的沉痛的反思。
从另一方面看,作品中主人公的悲剧性,也是顿河哥萨克整个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悲剧的象征,是以葛利高里为代表的劳动哥萨克走向新生活的艰难曲折的历史道路和他们中许多人充满迷误和痛苦的悲剧命运。葛利高里一生在红军与白军摇摆不定,也就隐含了革命没有使哥萨克人民认识到革命的真正意义,他们只是单纯地要保护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平静的生活,而选择走自己的生活道路,但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他们都在战争中表现出残忍的一面。再比如,红军方面的一些过火政策和不人道行为,影响了哥萨克人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也就影响了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命运。这都是他们没有真正地理解、信任哥萨克人民,导致哥 萨克
的悲剧。
第三,葛利高里是十月革命前后和内战期间,一个动摇于革命和反革命之间的哥萨克中农的典型。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内战争,因为残酷的战争.使他失去了曾经有归宿的家庭,使他失去了生活的激情,也失去了那一颗原本善良又充满爱心灵,失去的太多太多„„在作品的叙事中融入了作者的抒情声音,如:对一个寡妇的悲痛与同情,对战后萧条景象的描写,最后转为作者沉重的语调“从前先回来的哥萨克没想到:,家门口等他们的是更大的苦难与艰难,超过他们战争中的经历。”使我们不由得想到葛利高里回到家时只有他唯一的儿子在家门口等着他的荒凉景象,所有的这些都表现出了在战争中给人们带来的不幸的生活。苦难的命运,是在战争的背后带给人们沉痛的反思。那么主人公悲剧的一生
也就被烙上了深刻的社会烙印。 三、结 语
作品在主人公投靠福明匪帮时,作者曾经这样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分裂:葛利高里欣赏盛开的郁金香,“花的折纹上挂着闪着霞彩的水珠,”后来他看到福明的马队经过时,又有这样的感触:“被马蹄踏坏的花瓣,四散飞舞,殷红的花朵,像硕大的血滴,葛利高里看到了这些飞溅的色花瓣,闭上了眼睛,不知为什么头晕,心脏又感到熟悉的剧痛。”是啊,葛利高里一生的道路是一条充满收获、错误、损失的悲剧性道路。所以我相信每一个人在看待葛利高里时,都会在沉闷
的胸口中发一声无奈的叹息,但我相信更多是苦涩与心酸„„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一部划时代的巨作,是一部具有史诗气概的伟大悲剧。其最强烈的审美震撼力,则来自于它深厚的悲剧蕴含。悲剧性是作者构建作品的主要基石,这种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其人物的生活背景下展示的社会悲剧。本文就从主
人公的悲剧性这方面做一分析。 一、对主人公悲剧性格的剖析
首先,从主人公本身的性格特征与其家庭背景来看。葛利高里的悲剧因素也是由于他的复杂的,变化的性格决定的。葛利高里原本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哥萨克青年,从小热爱劳动,有敏锐的感受力,深厚的同情心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尊敬父母、热爱乡土,当然也自幼受到哥萨克习俗与等级偏见的深刻影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残酷的国内战争,使得他那颗原本单纯善良的心变得不再单纯,当他亲眼看见交出了武器的波得捷尔珂夫、彭楚克和七十多名布尔什维克也被残酷地绞杀枪毙时,他的眼里再没有泪水,他的心已经被灌进了仇恨的黑水,正如书中所说,葛利高里的生活变得像野火烧过的草原一样黑了,已经不再战栗已经不再刺痛了,那种怜悯“那种对人类的痛惜心情”,在残酷的对抗中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自己和
别人生命的冷淡和蔑视。葛利高里的性格与他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葛
利高里的家庭与普通的哥萨克家庭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作品开卷一、二章就介绍了葛利高里一家的历史。葛利高里的祖父普罗珂菲于1878年在沙皇与土耳其的一次战争中带回来一个土耳其女子娶为妻。但哥萨克集团的排外性质使这个可怜的女人受到惊人的歧视,以致
后来被活活地打死.
而葛利高里的父亲潘苔莱是一位善于料理农事的能手,但他的保守性和自私性十分强烈,狭隘
的哥萨克气质也表现得特别突出,这样,祖辈流传的种种偏见和强烈的“哥萨克荣誉 感”,中世纪式的愚昧,野蛮和残忍的生活习惯在葛利高里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后来对于建立顿河哥萨克独立政权的问题,他压根儿就是一头雾水:“我一点儿也不明白,我弄不清楚这个问题,我就像在草原的大风雪里迷了路”,这样就能体现这个民族在复杂混乱的政权交替年代中的盲目性,所以那种狭隘盲目的民族气质也在
他身上显现无疑。
总之他自己也曾经承认道“生活走错了路,或许这里也有我的错”。
其次,从主人公的爱情生活方面来看其性格。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亚、娜塔莉亚的爱情婚姻关系贯穿主人公的一生,哥萨克在对待妇女的态度上在很大程度上搅和着对妇女的占有。而葛利高里对于阿克西妮亚,在其丈夫司契潘面前就有一个“好强心”问题。甚至他用对待妇女的这种占有态度来比喻他们的战争“我们是为土地打仗,就像为一个姑娘打仗一样。”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亚的关系一开始完全是一种戏谑、乱伦的关系,最后由于他与娜塔莉亚结婚后,婚后生活使他失望,他才意识到跟阿克西妮亚的旧情还没有断绝,还留着一点东西,就像心上留着一根刺”。最后他由一开始的激情的占有而产生了爱情,终于使他与阿克西妮亚旧情复发,并双双逃出家园。这样他就抛弃了自己做丈夫的责任,或者说也为今后结局种下了一粒苦果。而娜塔莉亚第一次见到葛利高里时就爱上了他,嫁给葛利高里是她心甘情愿的,娜塔莉亚勤劳、善良、淳朴、贤惠,保持着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贞节忠守。葛利高里对于娜塔莉亚开始时他总想保持丈夫的责任,当他发现自己与阿克西妮亚在心里还是藕断丝连时,对于来自阿克
西妮亚“酸溜溜”的挑逗,他总是用含含糊糊的话应过去。
最后当阿克西妮亚背叛了葛利高里,葛利高里才又爱上娜塔莉亚。可是葛利高里那种对感情的含糊与摇摆使他又与阿克西妮亚重归于好,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亚之间裹挟着戏谑、肉欲、乱伦、癫狂的爱情关系,既是作为一个哥萨克的创造力和自由精神以及声名观念的体现,又是导致娜塔莉亚身亡的原因。它与现代战争交融在一起,共同酿成了葛利高里无可挽回的悲剧
命运。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二、对葛利高里悲剧命运背后社会根源的分析
从一方面来看,作品是一部以战争革命为题材的巨作1914—1917年,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失利,国内是沙皇的横征暴敛、无止境的战争动员(葛利高里就在此时应征入伍)。1917年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二月革命”成立了临时政府年底,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红色政权,布尔什维克在农村的势力很小,对于广大远离城的农民来说,居于城市的布尔什维克是陌生的,为此我们深深地感到葛利高里要在这个硝烟弥漫、各种力量迅速消失变化的大混乱中看清历史发展的方向并找到自己正确的道路该是多么艰难,根本无法阻止他悲剧命运的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布尔什维克对待中农态度的偏差。其颁布的政策是:“贫农不收,中农酌情,富农多收”。实际上却是中农和富农一视同仁不仅余粮,连口粮和种子粮也收。中农受到了最大的伤害。葛利高里是中农,他说:“1917年是这样分给土地吗?自由吗?平等吗?这个政权使哥萨克除了破产以外什么都得不到„„”葛利高里这段令人反思的话,使我们不得不出了在战争中给人们带来的不幸的生活,苦难的命运,是在战争
的背后的沉痛的反思。
从另一方面看,作品中主人公的悲剧性,也是顿河哥萨克整个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悲剧的象征,是以葛利高里为代表的劳动哥萨克走向新生活的艰难曲折的历史道路和他们中许多人充满迷误和痛苦的悲剧命运。葛利高里一生在红军与白军摇摆不定,也就隐含了革命没有使哥萨克人民认识到革命的真正意义,他们只是单纯地要保护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平静的生活,而选择走自己的生活道路,但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他们都在战争中表现出残忍的一面。再比如,红军方面的一些过火政策和不人道行为,影响了哥萨克人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也就影响了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命运。这都是他们没有真正地理解、信任哥萨克人民,导致哥 萨克
的悲剧。
第三,葛利高里是十月革命前后和内战期间,一个动摇于革命和反革命之间的哥萨克中农的典型。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国内战争,因为残酷的战争.使他失去了曾经有归宿的家庭,使他失去了生活的激情,也失去了那一颗原本善良又充满爱心灵,失去的太多太多„„在作品的叙事中融入了作者的抒情声音,如:对一个寡妇的悲痛与同情,对战后萧条景象的描写,最后转为作者沉重的语调“从前先回来的哥萨克没想到:,家门口等他们的是更大的苦难与艰难,超过他们战争中的经历。”使我们不由得想到葛利高里回到家时只有他唯一的儿子在家门口等着他的荒凉景象,所有的这些都表现出了在战争中给人们带来的不幸的生活。苦难的命运,是在战争的背后带给人们沉痛的反思。那么主人公悲剧的一生
也就被烙上了深刻的社会烙印。 三、结 语
作品在主人公投靠福明匪帮时,作者曾经这样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分裂:葛利高里欣赏盛开的郁金香,“花的折纹上挂着闪着霞彩的水珠,”后来他看到福明的马队经过时,又有这样的感触:“被马蹄踏坏的花瓣,四散飞舞,殷红的花朵,像硕大的血滴,葛利高里看到了这些飞溅的色花瓣,闭上了眼睛,不知为什么头晕,心脏又感到熟悉的剧痛。”是啊,葛利高里一生的道路是一条充满收获、错误、损失的悲剧性道路。所以我相信每一个人在看待葛利高里时,都会在沉闷
的胸口中发一声无奈的叹息,但我相信更多是苦涩与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