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请计算本月应纳营业税额。(1)月初与某建设单位签订了一份1000万元的建筑安装施工合同,根据合同约定,本月预收工程款300万元,本月工程完工进度为10%。(2)酒馆营业收入200万元,其中有餐厅收入160万元,KTV包房门票和酒水收入共40万元。(3)旅行社接待一旅游团共收取费用50万元,其中代付车费、住宿费20万元,付给另一接团的旅行社10万元。(4)替甲客户代购A材料一批,收取手续费10万元。
(20分题参考答案)
(1) 建筑安装工程应缴营业税:1000×10%×3%=3(万元)
(2) 餐厅收入应缴营业税:160×5%=8(万元)
(3) KTV包房收入应缴营业税:40×20%=8(万元)
(4) 旅行社收入应缴营业税:(50-20-10)×5%=1(万元)
(5) 手续费收入应缴营业税:10×5%=0.5(万元)
该公司本月应缴营业税=3+8+8+1+0.5=20.5(万元)
(30分题)
对某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审查,获得如下资料:9月份,企业因发生财务困难,将刚建成的一幢办公楼转让给其他单位,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取得销售收入2500万元。该单位为建造此楼支付的地价款为100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为700万元;房地产开发费用中的利息支出为220万元(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工商银行证明),但其中有40万元加罚利息。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的计算扣除比例为5%。(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要求:请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并逐项计算该企业应纳的土地增值税。
(30分题参考答案)
①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为100万元;
②房地产开发成本为700万元;
③房地产开发费用=(100+700)×5%+220-40=220万元;
④允许扣除的税费合计=2500×5%×(1+7%+3%)+2500×0.5‰=138.75万元;
⑤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合计=100+700+220+138.75=1158.75万元;
⑥增值额=2500-1158.75=1341.25万元;
⑦增值率=1341.25÷1158.75×100≈116% ⑧应纳土地增值税额=1341.25×50%-1158.75×15%=496.81万元。
(40分题) 某作家2006年取得如下收入:
(1)作家协会每月支付其工资5000元;
(2)7月份、10月份外出讲课两次,分别取得报酬1000元和5000元;
(3)12月份在某电视台周末文艺栏目作主持人,取得收入4000元;
(4)8月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取得稿酬40000元,10月又加印取得稿酬6000元;此后该长篇小说在某报纸上连载,共取得稿酬18000元;
(5)为某产品作广告,取得收入200000元,从中拿出30000元通过我国境内非营利机构进行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
请计算该作家2006年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40分题参考答案)
(1)全年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5000-1600)×15%-125]×12个月=4620(元)
(2)讲课报酬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1500-800)×20%=340(元) 5000×(1-20%)×20%=800(元) (3)作主持人取得的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4000×(1-20%)×20%=640(元)
(4)稿酬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40000+6000)×(1-20%)×20%×(1-30%)]+[
18000×(1-20%)×20%×(1-30%)]=5152+2016=7168(元)
(5)广告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00000×(1-20%)-30000]×40%-7000=45000(元)
该作家2006年应缴的个人所得税=4620+340+800+640+7168+45000=58568(元)(50分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企业账面反映1月~12月会计利润总额600万元。本年度已预缴企业所得税200万元。
通过审查该公司全年的有关账证资料,发现如下问题:
1.营业费用中列支广告费250万元,宣传费21万元。
2.管理费用中列支业务招待费57万元。
3.公司按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科目年初数分别为2000万元、30万元;年末数分别为3000万元、50万元。
4.财务费用中列支职工集资利息8万元,经核实,公司2006年经批准向职工集资100万元,经营用10个月,支付利息8万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
5.2月3日,给本公司生产一线职工发放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在“应付福利费”科目列支,金额18万元。
6.其他资料:该公司1月~12月主营业务收入9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000万元,营业外收入3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该公司2006年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50分题参考答案)
1.允许税前扣除的宣传费限额=(9000+1000)×5‰=50万元,企业实际列支21万元,允许据实扣除。允许税前扣除的广告费限额=(9000+1000)×2%=20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50-200=50万元。
2.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限额=10000×3‰+3=33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7-33=24万元。
3.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扣除限额=(3000-2000)×5‰=5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5=15万元。
4.允许税前扣除的利息费用限额=100×6%×10/12=5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5=3万元。
5.劳保用品应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8万元。
该公司2006年应纳税所得额=600+50+24+15+3-18=674万元,应纳所得税额=674×33%=222.42万元;应补缴所得税=222.42-200=22.42万元。
(20分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请计算本月应纳营业税额。(1)月初与某建设单位签订了一份1000万元的建筑安装施工合同,根据合同约定,本月预收工程款300万元,本月工程完工进度为10%。(2)酒馆营业收入200万元,其中有餐厅收入160万元,KTV包房门票和酒水收入共40万元。(3)旅行社接待一旅游团共收取费用50万元,其中代付车费、住宿费20万元,付给另一接团的旅行社10万元。(4)替甲客户代购A材料一批,收取手续费10万元。
(20分题参考答案)
(1) 建筑安装工程应缴营业税:1000×10%×3%=3(万元)
(2) 餐厅收入应缴营业税:160×5%=8(万元)
(3) KTV包房收入应缴营业税:40×20%=8(万元)
(4) 旅行社收入应缴营业税:(50-20-10)×5%=1(万元)
(5) 手续费收入应缴营业税:10×5%=0.5(万元)
该公司本月应缴营业税=3+8+8+1+0.5=20.5(万元)
(30分题)
对某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审查,获得如下资料:9月份,企业因发生财务困难,将刚建成的一幢办公楼转让给其他单位,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取得销售收入2500万元。该单位为建造此楼支付的地价款为100万元;房地产开发成本为700万元;房地产开发费用中的利息支出为220万元(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工商银行证明),但其中有40万元加罚利息。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的计算扣除比例为5%。(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要求:请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并逐项计算该企业应纳的土地增值税。
(30分题参考答案)
①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为100万元;
②房地产开发成本为700万元;
③房地产开发费用=(100+700)×5%+220-40=220万元;
④允许扣除的税费合计=2500×5%×(1+7%+3%)+2500×0.5‰=138.75万元;
⑤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合计=100+700+220+138.75=1158.75万元;
⑥增值额=2500-1158.75=1341.25万元;
⑦增值率=1341.25÷1158.75×100≈116% ⑧应纳土地增值税额=1341.25×50%-1158.75×15%=496.81万元。
(40分题) 某作家2006年取得如下收入:
(1)作家协会每月支付其工资5000元;
(2)7月份、10月份外出讲课两次,分别取得报酬1000元和5000元;
(3)12月份在某电视台周末文艺栏目作主持人,取得收入4000元;
(4)8月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取得稿酬40000元,10月又加印取得稿酬6000元;此后该长篇小说在某报纸上连载,共取得稿酬18000元;
(5)为某产品作广告,取得收入200000元,从中拿出30000元通过我国境内非营利机构进行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
请计算该作家2006年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40分题参考答案)
(1)全年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5000-1600)×15%-125]×12个月=4620(元)
(2)讲课报酬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1500-800)×20%=340(元) 5000×(1-20%)×20%=800(元) (3)作主持人取得的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4000×(1-20%)×20%=640(元)
(4)稿酬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40000+6000)×(1-20%)×20%×(1-30%)]+[
18000×(1-20%)×20%×(1-30%)]=5152+2016=7168(元)
(5)广告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00000×(1-20%)-30000]×40%-7000=45000(元)
该作家2006年应缴的个人所得税=4620+340+800+640+7168+45000=58568(元)(50分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企业账面反映1月~12月会计利润总额600万元。本年度已预缴企业所得税200万元。
通过审查该公司全年的有关账证资料,发现如下问题:
1.营业费用中列支广告费250万元,宣传费21万元。
2.管理费用中列支业务招待费57万元。
3.公司按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科目年初数分别为2000万元、30万元;年末数分别为3000万元、50万元。
4.财务费用中列支职工集资利息8万元,经核实,公司2006年经批准向职工集资100万元,经营用10个月,支付利息8万元,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
5.2月3日,给本公司生产一线职工发放工作服、手套等劳保用品,在“应付福利费”科目列支,金额18万元。
6.其他资料:该公司1月~12月主营业务收入9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000万元,营业外收入3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该公司2006年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50分题参考答案)
1.允许税前扣除的宣传费限额=(9000+1000)×5‰=50万元,企业实际列支21万元,允许据实扣除。允许税前扣除的广告费限额=(9000+1000)×2%=20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50-200=50万元。
2.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限额=10000×3‰+3=33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7-33=24万元。
3.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扣除限额=(3000-2000)×5‰=5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5=15万元。
4.允许税前扣除的利息费用限额=100×6%×10/12=5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5=3万元。
5.劳保用品应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8万元。
该公司2006年应纳税所得额=600+50+24+15+3-18=674万元,应纳所得税额=674×33%=222.42万元;应补缴所得税=222.42-200=22.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