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仓库情况简述
公司总厂仓库,共分为四大部分:1、中转仓库(含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2、半成品仓库(毛坯仓、委外前仓、委外后仓);3、成品仓库;4、阀体总成配件仓库。
一、 中转仓库
中转仓库接收外协外购件,砂铸铸坯件,锻压锻坯件。另砂铸供坯,需热锻的产品,由砂铸直接调拨到锻压车间,不经中转仓库,锻压热锻成锻坯后再进入中转仓库。
中转仓现配备四名仓管员:
A、 铜盖类锻坯管理+全厂废次品集中接收及调拨砂铸
B、 阀体类锻坯及杂件类锻坯,砂铸不需热锻的铸坯,压铸坯+合华供货的废次品。
C、 外购原材料(铜棒、铝锭)+包装物+油库+垃圾分拣出厂监控+全厂铜糠集中接收及调拨砂
铸。
D、 低值易耗品+外购劳务
关于原材料(铜棒)管理
铜棒管理,目前较困难的是开料组的管理。现铜棒开料组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办理并未办理任何出入仓手续。现铜棒仓库进仓为外购铜棒,出仓为各车间领用已开好的铜粒,而开好的铜粒,经常发生领用部门直接从开料组取走不办理出仓手续,同时开料组使用铜棒时,也经常未通知仓库,致使使用的铜棒型号发生混乱,开料中产生的铜糠、废品枝头及损耗也未得到有效管理,最严重的是,有时开错、多开的铜粒,生产人员会将开好的铜粒藏匿起来或直接扔到废品枝头中,直接导致铜棒管理的混乱。以前多次与车间协商,但一直未能达成改变程序的做法,只是车间加强管理,一段时间后又仍回复混乱局面。
其实,铜棒开料属于生产行为,应严格办理物料领用及完工进仓手续,开料组属锻压车间,另开出的铜料提供几个车间使用,其产品可视做铸坯及锻坯管理:
锻压从成材仓领出铜棒,办出仓手续,开料组生产由车间监管,开出的铜粒不需再加工的,办理进中转仓手续,视同砂铸铸坯,直接发机加工车间生产。铜粒需锻压加工的,进入锻压车间下一工序生产,完工后再办理进中转仓手续,视同锻坯管理。产生的铜糠,同机加工车间产生的铜糠一样管理。废品枝头由开料车间办理进成材仓手续(废品进仓),便于退货。
关于铸坯的管理
铸坯由铸造车间生产供总厂使用,现大部分铸坯需锻压热锻,小部分不需热锻,但需锻压冷冲,只有几个品种不经锻压转入机加工车间加工。铸坯的管理一直操作不规范,难以在流转过程中对数量监管。
首先,铸坯供货时无法遂一计数,现采用的是过总重量来监管,但在进仓出仓过程中,常出现数目的相差,而砂铸因未当面点清不予认可。其次,一些铸坯还需零星加工,如打磨、冲边,这一
部分加工造成重量减少,且没办任何进出仓手续,难以对物料数目有效监管。
关于中转仓产品的标识
中转仓产品的标识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受条件所限,无法在外包装上标识产品,而库房场地紧张,同一产品无法集中存放,存卡使用困难较大,难以坚持。希望生产部门在产品包装进仓时能在每一包装袋中放置产品标识卡。
二、 半成品仓库
半成品仓库主要管理各机加工车间完工产品,按生产部指令发外加工并跟踪数目至完工回厂,直至包装完毕进入成品仓库。
半成品仓现有3名仓管员及一名杂工:
A负责接收车间完工产品进仓并委外加工发出,负责转成品仓库产品、半成品仓总账维护、组件人员工资核算。
B、负责跟踪外协加工产品,及各加工工序外协厂间产品的流转,直至完工回厂。
C、负责完工产品库存管理及组件人员挑选包装进出仓。
杂工:废品的清理、次品的分类送车间返工的搬运。
半成品仓一直采用总账管理模式,从产品进仓,到完工进成品仓,所有物料在库内流转,包括委外加工,完工发回厂发组件挑选包装,及次品的再加工(次品再加工每种产品都有,且均量在10%左右),发锻压补焊、打磨、酸洗、打砂等,其物料流转规模不亚于一个小厂,现阶段除委外加工管理较严密外,其它都属粗放型管理,而即使委外环节,上次会议就进仓环节提出的问题,也造成数量难以掌握。这其中,在年初增设人员管理完工产品库存,跟踪发组件包装物料;所有环节都没有严格进出仓手续,物料离开仓库,到返回仓库形成的差额无法及时发现,也没有相差部门负责,对物料的监控形成严重的混乱。
三、 成品仓库
成品仓库主要管理完工产品的入库、发货工作,部分直接出货的外协外购件由成品仓收入及发出。 成品仓现配备2名仓管及3名杂工:
A、
B、 负责成品账务处理及协助进仓工作 负责成品实物进出仓工作
杂1、协助成品进仓工作,协助出口产品包装工作。
杂2、3、负责出货成品装车搬运、出口产品包装工作。
成品仓主要受库存量太大,库房面积过小影响,人手不够,样品的出货没有规范。(或说没有认真执行)
四、 总成仓库
总成仓库管理与阀体总成配套的半成品、外协外购件的入仓、发料、委外加工、阀体总成成品的入库发货工作。现配备2名仓管:
A.半成品的管理及阀体总成成品的管理。
B.外协外购件(阀体总成的零配件)管理。
总成仓库面对的是阀体装配车间。现总成仓库采用领料制,当生产任务下达后,车间相关人员一起到仓库领料,致使仓管员无法一一核定发料,为不致于影响生产,只有由领料人员自行取料,易造成取错料,多取料,少取料,直接影响仓库数目的准确性及生产的正常进行。而由于阀体车间生产速度,常常半个月二十天无法供货,致使生产二部加大库存量,造成库存管理的难度增加。
因工资计算问题,车间一直不愿出专门的领料员,加上生产计划的滞后性,致使仓库无法采用发料制,使工作被动。
综上所述,仓库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以下两点:
1、各车间进仓、领料时间无法集中办理,因做报表,入账工作所致,仓管员无法一一现场跟踪,物料进出仓核数、记录受车间人员影响,加上进仓环节的数目核对困难,难以保证准确性。
2、很多物料流转因加工简单,而没有办理严格进出仓手续,导致物料流出仓库仓管员无法监控,直接影响仓库物料的准确性。
对于第一个问题,经麦经理指示,迁新厂后设仓库账务处理中心,由专人做账,出报表,各仓管员负责物料保管,主要从事现场跟踪,存卡登记工作,定期核对账、卡、物。对于第二个问题,还请上级重视,协调处理。
题外话:
仓库为生产服务,做好生产的后勤工作,这是仓库的基本职责。
但是要怎样做好生产后勤工作,我认为值得商量,如果生产部门不重视仓库工作,不严格按仓库管理制度的要求配合仓库工作的话,那么最终将影响仓库,致使仓库无法做好生产后勤,无法更好为生产服务。如果某项制度影响生产顺得进行,那只能说这项制度的订立有些问题,需要加以修改,而绝不能以为仓库是为生产服务的,现在生产任务紧张,某些制度就可以不执行了。就拿进仓核数问题来说,因进仓人手不够,急于赶生产,结果进仓时不过磅了,不核数了,那么必将造成仓库数目不准,仓库上报不正确的库存数,又必将反过来造成该生产的产品没生产,不需生产的产品在赶货,将对生产造成重大的混乱。
因此仓库管理制度是严肃的,任何人任何时间不能直接要求仓管员不按制度办事,如果制度确实需要修改,那也应从上层管理人员开会讨论研究,形成修订后的制度下发替代执行。
这些题外话,只是我个人意见,如有不对,请领导批评指正!
公司仓库情况简述
公司总厂仓库,共分为四大部分:1、中转仓库(含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2、半成品仓库(毛坯仓、委外前仓、委外后仓);3、成品仓库;4、阀体总成配件仓库。
一、 中转仓库
中转仓库接收外协外购件,砂铸铸坯件,锻压锻坯件。另砂铸供坯,需热锻的产品,由砂铸直接调拨到锻压车间,不经中转仓库,锻压热锻成锻坯后再进入中转仓库。
中转仓现配备四名仓管员:
A、 铜盖类锻坯管理+全厂废次品集中接收及调拨砂铸
B、 阀体类锻坯及杂件类锻坯,砂铸不需热锻的铸坯,压铸坯+合华供货的废次品。
C、 外购原材料(铜棒、铝锭)+包装物+油库+垃圾分拣出厂监控+全厂铜糠集中接收及调拨砂
铸。
D、 低值易耗品+外购劳务
关于原材料(铜棒)管理
铜棒管理,目前较困难的是开料组的管理。现铜棒开料组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办理并未办理任何出入仓手续。现铜棒仓库进仓为外购铜棒,出仓为各车间领用已开好的铜粒,而开好的铜粒,经常发生领用部门直接从开料组取走不办理出仓手续,同时开料组使用铜棒时,也经常未通知仓库,致使使用的铜棒型号发生混乱,开料中产生的铜糠、废品枝头及损耗也未得到有效管理,最严重的是,有时开错、多开的铜粒,生产人员会将开好的铜粒藏匿起来或直接扔到废品枝头中,直接导致铜棒管理的混乱。以前多次与车间协商,但一直未能达成改变程序的做法,只是车间加强管理,一段时间后又仍回复混乱局面。
其实,铜棒开料属于生产行为,应严格办理物料领用及完工进仓手续,开料组属锻压车间,另开出的铜料提供几个车间使用,其产品可视做铸坯及锻坯管理:
锻压从成材仓领出铜棒,办出仓手续,开料组生产由车间监管,开出的铜粒不需再加工的,办理进中转仓手续,视同砂铸铸坯,直接发机加工车间生产。铜粒需锻压加工的,进入锻压车间下一工序生产,完工后再办理进中转仓手续,视同锻坯管理。产生的铜糠,同机加工车间产生的铜糠一样管理。废品枝头由开料车间办理进成材仓手续(废品进仓),便于退货。
关于铸坯的管理
铸坯由铸造车间生产供总厂使用,现大部分铸坯需锻压热锻,小部分不需热锻,但需锻压冷冲,只有几个品种不经锻压转入机加工车间加工。铸坯的管理一直操作不规范,难以在流转过程中对数量监管。
首先,铸坯供货时无法遂一计数,现采用的是过总重量来监管,但在进仓出仓过程中,常出现数目的相差,而砂铸因未当面点清不予认可。其次,一些铸坯还需零星加工,如打磨、冲边,这一
部分加工造成重量减少,且没办任何进出仓手续,难以对物料数目有效监管。
关于中转仓产品的标识
中转仓产品的标识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受条件所限,无法在外包装上标识产品,而库房场地紧张,同一产品无法集中存放,存卡使用困难较大,难以坚持。希望生产部门在产品包装进仓时能在每一包装袋中放置产品标识卡。
二、 半成品仓库
半成品仓库主要管理各机加工车间完工产品,按生产部指令发外加工并跟踪数目至完工回厂,直至包装完毕进入成品仓库。
半成品仓现有3名仓管员及一名杂工:
A负责接收车间完工产品进仓并委外加工发出,负责转成品仓库产品、半成品仓总账维护、组件人员工资核算。
B、负责跟踪外协加工产品,及各加工工序外协厂间产品的流转,直至完工回厂。
C、负责完工产品库存管理及组件人员挑选包装进出仓。
杂工:废品的清理、次品的分类送车间返工的搬运。
半成品仓一直采用总账管理模式,从产品进仓,到完工进成品仓,所有物料在库内流转,包括委外加工,完工发回厂发组件挑选包装,及次品的再加工(次品再加工每种产品都有,且均量在10%左右),发锻压补焊、打磨、酸洗、打砂等,其物料流转规模不亚于一个小厂,现阶段除委外加工管理较严密外,其它都属粗放型管理,而即使委外环节,上次会议就进仓环节提出的问题,也造成数量难以掌握。这其中,在年初增设人员管理完工产品库存,跟踪发组件包装物料;所有环节都没有严格进出仓手续,物料离开仓库,到返回仓库形成的差额无法及时发现,也没有相差部门负责,对物料的监控形成严重的混乱。
三、 成品仓库
成品仓库主要管理完工产品的入库、发货工作,部分直接出货的外协外购件由成品仓收入及发出。 成品仓现配备2名仓管及3名杂工:
A、
B、 负责成品账务处理及协助进仓工作 负责成品实物进出仓工作
杂1、协助成品进仓工作,协助出口产品包装工作。
杂2、3、负责出货成品装车搬运、出口产品包装工作。
成品仓主要受库存量太大,库房面积过小影响,人手不够,样品的出货没有规范。(或说没有认真执行)
四、 总成仓库
总成仓库管理与阀体总成配套的半成品、外协外购件的入仓、发料、委外加工、阀体总成成品的入库发货工作。现配备2名仓管:
A.半成品的管理及阀体总成成品的管理。
B.外协外购件(阀体总成的零配件)管理。
总成仓库面对的是阀体装配车间。现总成仓库采用领料制,当生产任务下达后,车间相关人员一起到仓库领料,致使仓管员无法一一核定发料,为不致于影响生产,只有由领料人员自行取料,易造成取错料,多取料,少取料,直接影响仓库数目的准确性及生产的正常进行。而由于阀体车间生产速度,常常半个月二十天无法供货,致使生产二部加大库存量,造成库存管理的难度增加。
因工资计算问题,车间一直不愿出专门的领料员,加上生产计划的滞后性,致使仓库无法采用发料制,使工作被动。
综上所述,仓库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以下两点:
1、各车间进仓、领料时间无法集中办理,因做报表,入账工作所致,仓管员无法一一现场跟踪,物料进出仓核数、记录受车间人员影响,加上进仓环节的数目核对困难,难以保证准确性。
2、很多物料流转因加工简单,而没有办理严格进出仓手续,导致物料流出仓库仓管员无法监控,直接影响仓库物料的准确性。
对于第一个问题,经麦经理指示,迁新厂后设仓库账务处理中心,由专人做账,出报表,各仓管员负责物料保管,主要从事现场跟踪,存卡登记工作,定期核对账、卡、物。对于第二个问题,还请上级重视,协调处理。
题外话:
仓库为生产服务,做好生产的后勤工作,这是仓库的基本职责。
但是要怎样做好生产后勤工作,我认为值得商量,如果生产部门不重视仓库工作,不严格按仓库管理制度的要求配合仓库工作的话,那么最终将影响仓库,致使仓库无法做好生产后勤,无法更好为生产服务。如果某项制度影响生产顺得进行,那只能说这项制度的订立有些问题,需要加以修改,而绝不能以为仓库是为生产服务的,现在生产任务紧张,某些制度就可以不执行了。就拿进仓核数问题来说,因进仓人手不够,急于赶生产,结果进仓时不过磅了,不核数了,那么必将造成仓库数目不准,仓库上报不正确的库存数,又必将反过来造成该生产的产品没生产,不需生产的产品在赶货,将对生产造成重大的混乱。
因此仓库管理制度是严肃的,任何人任何时间不能直接要求仓管员不按制度办事,如果制度确实需要修改,那也应从上层管理人员开会讨论研究,形成修订后的制度下发替代执行。
这些题外话,只是我个人意见,如有不对,请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