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陈永兵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0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九县市的农村小学体育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本市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并给予其他地区。甚至是城市,在开展体育教育时出现的被动局面一点启发。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3-0068-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人口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小学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体质测量表明:学生体质有下降趋势;并且农村小学体育的现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小学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为当今小学体育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周口市九个县市高年级公立小学学生的调查结果(所得数据不包括乡镇中心小学或者实验小学,另外由于周口市川汇区属于市区,亦不在调查范围) 。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于2009年3月至4月发放问卷调查表108份,对小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调查,共收回问卷106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4.3%。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与上网得到相关文献资料和书籍。
(3)实证研究法:2009年3月以后对部分学校上课情况的的蹲点式观察及调查。
(4)访谈法:在对学校蹲点观察及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与一些教体育的老师或者校长进行交流,以便发现更多的问题。
(5)数据统计法:以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上课情况
在是否上体育课的调查中,选择说明经常上体育课的同学仅15%;偶尔的为59%。而在最近实际调查中发现,乡教学办公室不监督,学校领导不重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决定因素;既然没有上级的监督,任课老师缺课成了可能。说明农村小学从上到下,对体育课不太重视。
2.课的安排
而在对每星期安排几节课的调查中,发现按国家标准上课的仅占6%(每周安排三节课) ,综合实际观察的发现:目前我市农村小学对体育课执行教学大纲情况重视不够,对体育教师按要求授课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求偏低,对体育课的质量和效果重视不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从计划的制订到按照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组织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疏忽和遗漏之处。
3.授课教师
对由谁来上课的调查中发现,52%的同学选择语文、数学老师以及其他老师,只有46位同学选择体育老师;在对专业体育教师数量的调查中发现:71%的同学选择没有专业体育教师。在实际观察中发现:农村的许多小学生有爱动的天性,平时,上学特别是放学的路上,孩子们徒步几百到上千米,每天4趟或者6趟,你追我赶,有时会停下来,做些踢毽子、跳绳等运动,兴高采烈;但是,实际课堂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却对上课存在积极性不太高的现象。
4.班级规模
在对学校班级数量的调查中显示:54%的学校只有6个或6个以内的班级(注:很多乡镇为了解决各个小学缺乏高年级师资的问题,将小学六年级同学提到初中来上,九年义务教育6+3成为特色5+4) 。随着农村学龄儿童的减少以及部分小学生选择在城市或者私立学校读书,农村小学班级数量及班级人数进一步减少,据实际调查:很多学校每班人数只有30人左右,甚至在淮阳县冯塘乡方阁小学里,五个年级一共只有44名同学。随着学员数量的减少,小班教学应该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利因素,但是同时造成教师分配的失衡,这样的学校通常仅使用几名老教师来带课,甚至一个老师带两个年级的课都成了现实,英语课开不好,音乐、体育等课不开;新的任课老师很难被安排进来。
5.器材与设施
在对体育器材室的调查中,62%的同学选择没有或者不知道,也就是说,他们在学校无法接触到体育器材;在对学校体育场的实际调查中,34%的同学选择有篮球场,48%的同学选择有空地,30%的同学选撮有单双杠,6%的同学选择什么都没有。在实际考察的46所小学中,发现39所学校有了美丽的教学楼,学校松柏挺拔,甚至不少学校把空地围起来,种上了庄
周口市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陈永兵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0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周口市九县市的农村小学体育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本市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并给予其他地区。甚至是城市,在开展体育教育时出现的被动局面一点启发。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3-0068-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人口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小学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体质测量表明:学生体质有下降趋势;并且农村小学体育的现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小学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为当今小学体育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周口市九个县市高年级公立小学学生的调查结果(所得数据不包括乡镇中心小学或者实验小学,另外由于周口市川汇区属于市区,亦不在调查范围) 。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于2009年3月至4月发放问卷调查表108份,对小学生体育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调查,共收回问卷106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4.3%。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与上网得到相关文献资料和书籍。
(3)实证研究法:2009年3月以后对部分学校上课情况的的蹲点式观察及调查。
(4)访谈法:在对学校蹲点观察及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与一些教体育的老师或者校长进行交流,以便发现更多的问题。
(5)数据统计法:以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上课情况
在是否上体育课的调查中,选择说明经常上体育课的同学仅15%;偶尔的为59%。而在最近实际调查中发现,乡教学办公室不监督,学校领导不重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决定因素;既然没有上级的监督,任课老师缺课成了可能。说明农村小学从上到下,对体育课不太重视。
2.课的安排
而在对每星期安排几节课的调查中,发现按国家标准上课的仅占6%(每周安排三节课) ,综合实际观察的发现:目前我市农村小学对体育课执行教学大纲情况重视不够,对体育教师按要求授课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要求偏低,对体育课的质量和效果重视不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从计划的制订到按照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组织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疏忽和遗漏之处。
3.授课教师
对由谁来上课的调查中发现,52%的同学选择语文、数学老师以及其他老师,只有46位同学选择体育老师;在对专业体育教师数量的调查中发现:71%的同学选择没有专业体育教师。在实际观察中发现:农村的许多小学生有爱动的天性,平时,上学特别是放学的路上,孩子们徒步几百到上千米,每天4趟或者6趟,你追我赶,有时会停下来,做些踢毽子、跳绳等运动,兴高采烈;但是,实际课堂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却对上课存在积极性不太高的现象。
4.班级规模
在对学校班级数量的调查中显示:54%的学校只有6个或6个以内的班级(注:很多乡镇为了解决各个小学缺乏高年级师资的问题,将小学六年级同学提到初中来上,九年义务教育6+3成为特色5+4) 。随着农村学龄儿童的减少以及部分小学生选择在城市或者私立学校读书,农村小学班级数量及班级人数进一步减少,据实际调查:很多学校每班人数只有30人左右,甚至在淮阳县冯塘乡方阁小学里,五个年级一共只有44名同学。随着学员数量的减少,小班教学应该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利因素,但是同时造成教师分配的失衡,这样的学校通常仅使用几名老教师来带课,甚至一个老师带两个年级的课都成了现实,英语课开不好,音乐、体育等课不开;新的任课老师很难被安排进来。
5.器材与设施
在对体育器材室的调查中,62%的同学选择没有或者不知道,也就是说,他们在学校无法接触到体育器材;在对学校体育场的实际调查中,34%的同学选择有篮球场,48%的同学选择有空地,30%的同学选撮有单双杠,6%的同学选择什么都没有。在实际考察的46所小学中,发现39所学校有了美丽的教学楼,学校松柏挺拔,甚至不少学校把空地围起来,种上了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