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术语(1)
中国象棋
中国传统棋种。在正方形的棋盘上分红、黑两方,各有16个子,为帅(将)一,仕(士)、相(象)、车、马、炮。二,兵(卒)五。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以将对方将死或对方认输为止。如不能将死或使对方认输,经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或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以上(属允许着法),又不愿变着时,可根据规则判为和局。
象戏
古代对象棋的一种称谓。
宝应象棋
古象戏。
橘中戏
象棋别称。
象弈
南宋时对象棋的一种称谓。
九宫
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类似古代战争发号施令的“中军帐”。是将(帅)、士(仕)活动的地区。
兵线
也称“卒林”。象棋术语。棋盘近河界第二行,开局前置兵、卒的横线。
肋道
也称“将门肋道”。象棋术语。棋盘中线帅(将)位左右道线(第四、第六线,两条都是要道线),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
七子着法
象棋术语。指将(帅)、(仕)、象(相)、车、马、炮、卒(兵)7种棋子的不同着法:(1)将与帅每一着只准走一步,可前进、后退、横走,但不准走出“米”字形的“九宫”,在中间无别的棋子时,将与帅于同一条直线上不准直接对面,否则先占者为胜;(2)士与仕每一着只准沿九宫斜线走一步,可进可退;(3)象与相不能越过“河界”,每一着斜走两步,俗称象走“田”字,如遇田字中心有别的棋子,即不能跳过,俗称“塞象眼”;(4)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5)马每一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俗称马走“日”宇,如果在一直(或一横)处有别的棋子,俗称“蹩脚马”,就不能走过;(6)炮在不吃子时,走法与车同,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炮架)跳吃,俗称“炮打隔子”;(7)兵与卒每一着直走一步,过河界后可直走或横走,但不准退后。一般情况下,兵过河界后在第二条横线(俗称兵线)上时,称“高兵”,攻防都比较灵活倒第三、第四条横线时,称“低兵”;到底线,则称“老兵”,力量最弱。
先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先走者称为“先手”,与后手相对;(2)指棋局形势,主动者称为“先手”(也称“得先’)
后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后走者称为“后手”;(2)与先手相对。指棋局形势,被动者称为“后手”(也称“失先”或“落后”)。
正着
也称“官着”。象棋术语。指正确的着法。与错着相对。走此一着棋后,
以后即使有变化,也不至于造成被动失势。
错着
也称“败着”、“漏着”。象棋术语。指错误的着法。与正着相对。走错着后往往失子、失先而立见败局,故有“棋错一着满盘输’之说。
闲着
也称“停着”。象棋术语。一种适宜用于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可冷静、耐心地等待时机。如“一将一闲”、“一捉一闲”(均为一打一停)等。因不是连续威胁,属允许着法。
紧着
象棋术语。指步步进逼、环环扣紧的着法。一般包含捉子、封锁以及困将等作用。
变着
象棋术语。指全局、中局、残局的各种变化着法。在棋谱中,为了通过对比来系统分析、介绍各种着法的优劣,均按次序冠以“变二”、“变三”等字样(近代则用“注二”、“注三”等字样),以表明为第二种、第三种等变化着法。
好着
也称“精妙好着”、“妙棋”。象棋术语。指对局中成功的着法。
坏着
也称“错误失着”、“败着”。象棋术语。指对局中的错误着法。
将军
也称“照将”。简称“将”。象棋术语。比赛时,一方下一步棋要吃对方将(帅)时的称谓。如走动一步棋而可使两个棋子去吃对方将(帅),则称“双照将”。被“将军”的一方采取保卫着法,称为应将。无法应将者称为“被将死”。
应将
也称“解着”。象棋术语。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保卫着法。对局中,一方将军,另一方必须应将。
对面笑
象棋术语。比赛时,双方将、帅不能在棋盘的同一条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先占者得胜。出现这类情况,称为“对面笑”。在残局子少阶段,可常用“露帅(将)”的条件,来控制对方的将(帅),以利于战局。
困毙
也称“欠行”、“无着”。象棋术语。比赛时,以棋子围困对方将(帅),使之无应着可动而认输。
和局
也称“和棋”、“平局”。象棋术语。古棋谱上称为“正和”、“官和”。一般指比赛双方都没有取胜可能的棋子或棋势。也有属于比赛规则方面的,包括:(1)双方走棋时出现循环反复多次的允许着法,又都不愿变着;(2)对局进行中,一方走出轮走的一着棋后,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提和在一局棋中每方只限一次,如双方各提议一次,则互相抵消,可再重提;(3)符合“六十回合规则”。
审势
也称“审局”。象棋术语。根据对局形势,通过综合对比、分析,权衡双方,称为“审势”。
对局形势
也称“局势”。象棋术语。指双方棋子阵形分布和对立形势的综合状况。对局开始后,双方棋子逐渐出现均衡或不均衡现象,根据棋子所占位置,处上风、有利一
方为“优势”,处下风、不利一方为“劣势”。正确审势并去争取优势,称为“夺势”或“取势”。
全盘战术
也称“全局研究”。象棋术语。由开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组成的连贯性的整体战术。是象棋对局的一门专题。
开局
也称“布局”。象棋术语。是整个对局的开始和基础。双方根据战略战术的需要,分别部署兵力准备作战。其正确与否,对中局、残局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可分为先手和后手两种。前者一般为主动进攻。后者则根据对方的情况,采取守势或相互争先。
当头炮
也称“中宫炮”、“中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起着把炮放在正中线位,是先走一方采取主动攻势的一种布局。作用是威胁对方中卒,使后走一方立即采取上马或对炮应着。“以炮斗炮”(指顺手炮与列手炮)与“以炮攻马”(主要为屏风马防御),是象棋布局的两个系统。
屏风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2平5、马8进7,马2进3,保护中兵(卒),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
顺手炮
也称“斗炮局”。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步都走中炮,由于双炮方向相同,故名。
列手炮
也称“逆手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着都走中炮,而两炮方向不同,故名。
盘头马
也称“中炮连环夹马”。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先走一方运用中炮盘头马布局。挺进中兵(卒),双马则从中路连环策应。
过河车
象棋术语。一般指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的一种开局着法。先走一方平中炮上马后出车过河,起到“封”与“攻”的作用。
平地兑车
全称“中炮过河车进七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高炮局
全称“中炮过河车高左炮对屏风马左马盘河”。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左马盘河
全称“屏风马左马盘河对中炮过河车进七兵”。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五七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七路炮。
五六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六路炮。多数用于对屏风马、反宫马,属于稳健缓攻型布局。
五八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先手一方炮二平五,再炮八进四。多数用于对屏风马。
五九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九路炮。现代对局中,常见于中抱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布局。
巡河车
象棋术语。一般指“中炮巡河车对屏风马先进车”的布局着法。先手一方平中炮上马后出车巡河,准备兑换兵(卒),便于出马活动,属稳健缓攻战术。
骑河车
象棋术语。一方的车进到对方河口,称为“骑河车”。可以控制对方的兵、马等各子的活动。
巡河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让双马”高手的一方先走炮二进二,采用“巡河炮”着法进攻。近代所指系“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布局着法。
单提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双炮过河
全称“中炮进七兵对屏风马双炮过河”。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仙人指路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因兵三进一,一子当先,意向莫测,故名。
两头蛇
象棋术语。指马二进三再马八进七布局一方,在三兵与七兵齐挺一步后的形势。此时双马显得灵活,其状如“两头蛇”,故名。
过宫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走炮二平六,因经过将(帅)的中宫而得名。
卒底炮
也称“小当头”。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后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对付对方兵七进一或兵三进一。
金钩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进兵后平炮,布子的形状如钩,故名。
中国象棋术语(2)
左叠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是应付中炮的一种冷僻布局。
鸳鸯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因左右两炮有计划地集结在一起,状如鸳鸯,故名。
单边凤
象棋术语。是对局时的一种封锁战术。
龟背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后走一方对付先走一方的当头炮,采用上马以后出横车,再退一步炮的布阵。因第三回合退炮后状如龟背,故名。
士角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走一方第一着炮八平六(或炮二平四),安于士角。
飞象局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因起手第一着飞上中象后双炮连环(称“担子炮”或“担竿炮”),既巩固己方阵地,又可观察对方动静,因势随机扩大先手。由于后走一方的应着或攻或守,变化多端,常取决于双方的中变与残局的基本功,所以是斗实力的一种战略着法。
担子炮
也称“担竿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第一着飞上中象,使双炮连环。
穿宫马
也称“拐脚马”。古称“缠角马”。象棋术语。上象后马二进四从象田出动,再穿上角奔河头,运用得当,可乘势直奔“卧槽”打将以威胁对方;如遇阻拦或受到对方当头炮的牵制,则会施展不开。
三步虎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其次序是第一着上马平边炮出车。棋谚有“三步不出车,着棋容易输”之说,或以为典出于此。一说因形容“车强如虎”,故名。
反宫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华南一带因其类似单提马,故也称“半壁山河”。源于屏风马。
中局
象棋术语。开局与残局之
间的比赛阶段,承上启下,为全局的重要一环。与开局、残局间尚无明确的界限划分和规定的着数。通常指开局后约经15个回合,双方调兵遣将,布阵列势就绪,即入中局。
杀者
也称“要杀”。象棋术语。下一着捉对方将、帅时,称为“杀着”。
四车相见
也称“四车相斗”。象棋术语。因双方的车在阵地上作主力战,为了夺取有利的据点,互不相让,故名。
弃子攻杀
象棋术语。一般指残局、排局中步步“连将”或“追杀”一类的着法。在实战中,根据棋局形势,明确主攻目标,设计战术组合,运用一系列密切配合的着数,不惜重大牺牲(如弃车、马、炮等强子),步步紧逼,迫使对方被动应付,以创造此着的条件。
双杯献酒
象棋术语。杀着的一种着法。一方运用双炮连续攻打对方底象,造成“闷宫将”杀着,或双炮打底象后使对方中宫出现缺口。以上情况寓意“一杯不醉两杯醉”,故名。
大胆穿心
象棋术语。杀着的一种着法。一方士象俱全,拱卫中宫,壁垒森严;而对方双车凭借当头炮的压力,突弃一车,涉险摧士,从而打开中防缺口,构成杀局。
露将三把手
也称“连将三条车”。象棋术语。一种进攻战术。利用双方的将、帅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毫无遮拦相对面的条件,退下士、象而“露将”,使对方被动。将。帅虽不出九宫,而此时遥控力量相当于一车。当它与双车在一条直线进攻时的形势(多见于中炮镇住对方当头时),构成三支威胁力量,故名。
塞心马
也称“归心马”。象棋术语。指己方的马在己方九宫的中心,并受到对方的牵制而影响将(帅)、双士的活动。
丝线掏牛
象棋术语。利用一炮牵制住对方车、马以上的主力(一般为两子,也有三子以上的),使之难以调动(动则失子),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称为“丝线掏牛”。
卧槽马
象棋术语。指一方的马跳到对方底象前一格位置,此马既可打将(帅),又可抽吃边车。如遇对方双士未动,己方有炮助攻,往往可构成马后炮杀局。是实战中奔马袭击的一种厉害着法。
马后炮
象棋术语。马与将(帅)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空隔一步,炮在马后攻将(帅),从而取胜。是实战残局或中局阶段颇有力量的一种杀着。
空心炮
也称“空头炮”。象棋术语。此着法针对中宫将(帅)。相互间为空白地带,如辅以其他子力,常能构成各种难以抵御的攻势,给对方以致命打击。
闷宫将
象棋术语。用炮将军并把对方将死,称为“闷宫将”。
高兵
象棋术语。兵(卒)过河界后,在对方第二条横线以内,称为“高
兵”。
低兵
象棋术语。兵(卒)过河界后,在对方第三、第四条横线上,称为“低兵”。
弱兵
也称“老兵”。象棋术语。兵(卒)过河界后到达对方底线,称为“弱兵”。因其作用比高兵、低兵小,故名。
残局
象棋术语。比赛双方经实力消耗后进入决定胜负或构成和局的阶段。
排局
古棋谱称“棋局”、“棋势”。象棋术语。一般指在残局基础上经过加工编排而成的各种局势。
四大名局
象棋术语。专指刊于《百局象棋谱》的四篇排局名作:《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千里独行》。为便于记忆起见,通常又概括成“七星聚会降龙,野马千里独行”两句。由于设计编排精巧,引人入胜,长期以来广泛流行于民间;并经历代棋手悉心钻研,推陈出新,变化丰富多采。
七星聚会
俗称“七星棋”。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为《百局象棋谱》的首篇。因双方各有七子,故名。
七星棋
古棋谱排局。一般指民间流传的著名七子排局。
蚯蚓降龙
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此排局双车虽矫若强龙,但始终为两卒所牵制,故名。
千里独行
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结尾棋势是一车大战三兵。
野马操田
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棋势为:经过十余回合“序战”后,成为车马斗车兵的实用残局。出现先走一方易胜的假象,往往使人误认为起着即可成杀局而坠入圈套。
独卒擒王
也称“太监追皇帝”。象棋术语。残局中的一种着法。在杀局过程中,运用其他子力冲锋陷阵,牺牲殆尽,最后用一兵步步逼将成功。
三士三象
象棋术语。一炮、双士称“三士”,一炮、双象,或一马、双象称“三象”。“三士三象”的防御力量与士象全相等,都有一定的棋式。关键是中防稳固,不给对方的将(帅)起到助攻作用,可以抵挡一车的进攻。
门东户西
象棋术语。残局结尾阶段,象与将分开,造成将在左,象在右,称为“门东户西”。
二鬼拍门
也称“铁门闩”。象棋术语。双兵入九宫禁区,分列于对方中心士的两旁(占据四路与六路两条将门肋道),随时可进军发动攻势,火并中士,逼杀主将,故名。
残局炮归家
象棋术语。指残局阶段,炮退到自己的后方,既利用士、象当架子进攻、遥控,又加强防御,掩护将(帅)。
残局马胜炮
象棋术语。指残局阶段子少,马无绊腿轧脚的限制,攻守进退灵活,力量较炮为强。
双马饮泉
象棋残局。是三子归边的一种形式。着法为:牺牲一兵,巧妙地迫将出中宫;然后运用双马回环跳跃,盘旋进击,构成杀局。
将军脱袍
也称“关公脱袍”、“推窗望月”。象棋术语。指一方走子,飞一步象,既可化解对方的攻势,同时又可使己方将(帅)产生遥控的作用,从而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三子归边
象棋术语。凡有车、马。炮(兵)等三个进攻性的棋子集结在一起(不论中营、边线或侧翼),就有可能构成各种各样的杀势(用杀着将死对方)。这类情况称为“三子归边一局棋”,简称“三子归边”。
车心马角
象棋术语。指车立中心,马占士角,构成凶厉的杀局。
海底捞月
也称“车正永无沉底月”。象棋术语。车、炮巧胜一车,系常见的一种实用残局。棋势是双方都无士、象,一方车与主帅必须占中,再助炮沉底在将后打车,故名。反之,无炮一方如车、将占中线,则车、炮方面难以取胜。另车与主帅如占中,加上一个低兵,亦可构成这种巧妙的杀势。
一车十子寒
象棋术语。指车力强大,纵横进退,攻守自如。在残局阶段子少时,车可控制17个据点(约占全盘的1/5),实力占作战第一位,相当于马或炮之2倍。
太公坐椅
象棋术语。指对局结尾时,以一士、一兵巧妙地守和一马与低卒(士必须在帅后底线,而用兵走闲着)。
羊角士
也称“菱角士”。象棋术语。双士俱支于九宫上边,状如羊角,主要目的为防止四、六线上(中兵两旁的位置)的马奔“卧槽”攻击主将,支士拦阻马腿解危。
三仙炼丹
象棋术语。有二说:(l)残局阶段,三个高兵可以战胜对方的士象全,要点是先用一兵去塞象田,再依仗将(帅)的力量进攻,冲兵搏士,控制两肋要道,从而构成二鬼拍门的杀势;(2)三兵并排于对方的下二路(近几宫禁区),与炮、卒、双上分庭抗礼。是双方于细微处见功夫的练习短兵相接的步数棋。
车马冷着
象棋残局。是车、马在平淡局势下的巧妙一着,出奇制胜,可使对方猝不及防而束手就擒。此着法从实用残局角度来看,属于“巧胜”,但仍要求审势多算,仔细分析形势。除车、马外,还有车、炮与车、兵等“冷着”。
中国象棋术语(3)
车马绝食
象棋术语。用围困战术封锁对方的车、马等子力于死角一边。
让先
象棋术语。棋艺水平有差距者对局时,由高手让低手先走一步、两步或三步,称为“一先”、“二先”、“三先”。先手一方不能连续走一子或吃对方的子。
让子棋
象棋术语。棋艺水平有差距时,由高手让低手一子或数子,称为“让子棋”。
变例
象棋术语。指布局中一些新的变着举例。
记录
象棋术语。表达每着棋子走动的方法。双方对局比赛时,每方
在交叉点上轮流走子一着,称为一个回合,按顺序记录每个回合的棋子走动,并累计时间,称为“记录”。
对局评注
象棋术语。在报刊棋谱上,对一些著名棋手的实战对局,用复盘形式加以评述,分析双方攻防着法中的优劣得失,以供爱好者欣赏、借鉴、参考,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技巧。
复盘
也称“复局”。象棋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一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如按照棋谱排演,类如复盘,则称“打谱”。
闭目盲棋
也称“蒙目下棋”。象棋对局形式。凭记忆心算,不看棋盘,用口述奕棋。
车轮战
象棋表演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1名棋手轮流与数10人乃至更多人对奕。比赛前可将棋盘排成一个环形,以便车轮主战的棋手循环往复,不至于过分疲劳。每逢主战棋手到某一台棋盘前,该台棋手必须立即下子走棋,以节约表演时间,提高参加者与观众的灵敏度。
国际大师
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象棋棋手的称号。获此称号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曾在本国正式比赛中,获得前三名一次或第四至第六名两次以上者;(2)在亚洲象棋联合会举办的国际性比赛中,出场率不低于 60%,获胜率不低于 60%;(3)本届如系团体赛,男子须为前四名之队员,女子须为前三名之队员;如系个人赛,男子须获得过第四至第六名两次以上,女子须获得过第三至第四名两次以上。
象棋大师
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象棋棋手的称号。获男子象棋大师称号的标准是:(1)获全国个人赛前十六名;(2)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3)全国升级赛大师组前三名;(4)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获女子象棋大师称号的标准是:获全国个人赛前十二名。
特级大师
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象棋棋手的最高称号。获男子特级大师称号的标准是:(1)获全国个人赛冠军;(2)两次获全国个人赛第二名;(3)三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4)四次获全国个人赛前六名;(5)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6)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获女子特级大师称号的标准是:(1)一次获全国个人赛冠军;(2)两次获全国个人赛第二名;(3)三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4)四次获全国个人赛前六名;(5)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6)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
特级国际大师
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象棋棋手的最高称号。获此称号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从1979年起曾在本国(或地区)正式比赛中,获得冠军一次或亚军两次以上者(含两次);(2)在亚洲象棋联合
会举办的某次国际性比赛中,出场率不低于70%,获胜率不低于70%;(3)本届如为团体赛,男子须为前三名之队员,女子须为前两名之队员;如系个人赛,男子须获得过前三名两次以上,女子须获得过前两名两次以上(个人赛与团体赛成绩不得互相调剂)。
中国象棋术语(4)
大刀剜心/大胆穿心:以车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小刀剜心:以兵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双车错:同一方双车在部局范围内交错移动。
屏风马:指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
边马:位于一路或九路的马。
盘河马:开局时指位于三路或七路己方河头线上的马。
高钓马(侧面虎):位于三路或七路对方卒林线上的马。
钓鱼马:位于三.八(3.8)和七.八(7.8)两点上的马。
卧槽马:位于三.七(3.7)或七.七(7.7)两点上将军的马。
窝心马/归心马:位于九宫中心的马。
连环马:两马互为根,互相保护。
穿宫马:马从九宫的一边跳到九宫的另一边;开局泛指飞象后马由底线穿过九宫中路到士角位。
反宫马:以双正马士角炮为主体的开局阵式,亦称“夹炮屏风”。
士角马/挂角马:位于四.八(4.8)或六.八(6.8)两点上的马。
绊脚马:去路被阻的马。
拔簧马/梭里拔簧:在马后车的配置中,跳马露车的一种战术。
八角马:指进到对方士角挂角将军,并将对方的将(帅)逼到与“挂角马”成对角位置的马。
双马饮泉:双马逼近九宫的一种战术,亦为一著名残局的名称。
边炮:位于一路或九路的炮。
蝶炮:炮二进一。
重炮:两只炮于前后排列威胁将军,使对手之将军设防也不行,不设防也不行。
巡河炮:位于己方河头线的炮。
担杆炮:两炮中间有一子(通常为相),互相保护。
空头炮:炮和对方将帅中间没有任何棋子。
窝心炮:位于九宫中心的炮。
沈底炮:炮移动到对方底线。
冷巷炮:位置隐蔽的炮。
两头蛇:把三路兵和七路兵挺起的阵式。
高兵:泛指不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低兵:泛指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底兵/老兵:位于对方底线的兵(卒)。
过河兵:高于己方河头线的兵(卒)。
兄弟兵:双兵(卒)联在一起。
对头兵:双方未过河的兵卒在同一路上向着对方。
花心兵:位于九宫中心的兵(卒)。
咽喉兵:在宫心线上接近九宫的兵(卒)。
二鬼拍门:双车逼近对方九宫的一种战术。
羊角士:一士支在九宫上角,一士守在宫心。
花士象:士(仕)和象(相)由不同方向支起。
山顶帅/山顶公:
位于宫顶线的将帅。
光帅:无守备的将帅
根:若棋子甲被吃后、棋子乙能在下一步吃回对方同一位置上的棋子,乙就是甲的“根”。甲则称为“有根子”,反之,则叫做“无根子”。
边车:位于一路或九路上的车。
肋车:位于四路或六路上的车。
沉底车:车移动到对方底线。
贴身车:贴着将帅的车。
兵(卒)行车:位于兵(卒)林线的车。
花心车:位于九宫中心的车。
高头车:位置高而出路开扬的车。
低头车:“低头车”是通头车的反意词,也叫“暗车”。泛指位置不佳、至少要走一步或多步之后才能投入战斗的车。
重线车/同线车:横排无阻隔的两只车。
守丧车:被牵制而动弹不得的车。
巡河车:位于己方河头线的车。
骑河车:位于对方河头线的车。
篡位车:“车”置于将帅的原位。
马后炮:泛指炮在马后,以马限制对方将帅的退路,兼以炮向对方叫将。
天地炮:一炮从中路牵制对方中士中象,另一炮从底线牵制对方底士底象。
铁门栓:以炮镇中路限制对方士象的活动,兼以车或兵(卒)守着对方的将(帅)门。
夹车炮:车炮或车双炮前后互相配合的一种战术。
炮碾丹沙:车炮在底线成将, 从而杀去障碍 (主要是士象)成杀势。
车炮抽杀:泛指炮在车后时,一面跳炮吃子,一面露车叫将,令对方顾此失彼的一种战术。
海底捞月:车炮或车兵在对方底线逼使对方将帅离开中路的一种战术。
中国象棋术语(1)
中国象棋
中国传统棋种。在正方形的棋盘上分红、黑两方,各有16个子,为帅(将)一,仕(士)、相(象)、车、马、炮。二,兵(卒)五。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以将对方将死或对方认输为止。如不能将死或使对方认输,经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或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以上(属允许着法),又不愿变着时,可根据规则判为和局。
象戏
古代对象棋的一种称谓。
宝应象棋
古象戏。
橘中戏
象棋别称。
象弈
南宋时对象棋的一种称谓。
九宫
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类似古代战争发号施令的“中军帐”。是将(帅)、士(仕)活动的地区。
兵线
也称“卒林”。象棋术语。棋盘近河界第二行,开局前置兵、卒的横线。
肋道
也称“将门肋道”。象棋术语。棋盘中线帅(将)位左右道线(第四、第六线,两条都是要道线),形似人体的两肋,故名。
七子着法
象棋术语。指将(帅)、(仕)、象(相)、车、马、炮、卒(兵)7种棋子的不同着法:(1)将与帅每一着只准走一步,可前进、后退、横走,但不准走出“米”字形的“九宫”,在中间无别的棋子时,将与帅于同一条直线上不准直接对面,否则先占者为胜;(2)士与仕每一着只准沿九宫斜线走一步,可进可退;(3)象与相不能越过“河界”,每一着斜走两步,俗称象走“田”字,如遇田字中心有别的棋子,即不能跳过,俗称“塞象眼”;(4)车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5)马每一着走一直(或一横)一斜,可进可退,俗称马走“日”宇,如果在一直(或一横)处有别的棋子,俗称“蹩脚马”,就不能走过;(6)炮在不吃子时,走法与车同,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炮架)跳吃,俗称“炮打隔子”;(7)兵与卒每一着直走一步,过河界后可直走或横走,但不准退后。一般情况下,兵过河界后在第二条横线(俗称兵线)上时,称“高兵”,攻防都比较灵活倒第三、第四条横线时,称“低兵”;到底线,则称“老兵”,力量最弱。
先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先走者称为“先手”,与后手相对;(2)指棋局形势,主动者称为“先手”(也称“得先’)
后手
象棋术语。含义有二:(1)指走子次序,开局时后走者称为“后手”;(2)与先手相对。指棋局形势,被动者称为“后手”(也称“失先”或“落后”)。
正着
也称“官着”。象棋术语。指正确的着法。与错着相对。走此一着棋后,
以后即使有变化,也不至于造成被动失势。
错着
也称“败着”、“漏着”。象棋术语。指错误的着法。与正着相对。走错着后往往失子、失先而立见败局,故有“棋错一着满盘输’之说。
闲着
也称“停着”。象棋术语。一种适宜用于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可冷静、耐心地等待时机。如“一将一闲”、“一捉一闲”(均为一打一停)等。因不是连续威胁,属允许着法。
紧着
象棋术语。指步步进逼、环环扣紧的着法。一般包含捉子、封锁以及困将等作用。
变着
象棋术语。指全局、中局、残局的各种变化着法。在棋谱中,为了通过对比来系统分析、介绍各种着法的优劣,均按次序冠以“变二”、“变三”等字样(近代则用“注二”、“注三”等字样),以表明为第二种、第三种等变化着法。
好着
也称“精妙好着”、“妙棋”。象棋术语。指对局中成功的着法。
坏着
也称“错误失着”、“败着”。象棋术语。指对局中的错误着法。
将军
也称“照将”。简称“将”。象棋术语。比赛时,一方下一步棋要吃对方将(帅)时的称谓。如走动一步棋而可使两个棋子去吃对方将(帅),则称“双照将”。被“将军”的一方采取保卫着法,称为应将。无法应将者称为“被将死”。
应将
也称“解着”。象棋术语。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保卫着法。对局中,一方将军,另一方必须应将。
对面笑
象棋术语。比赛时,双方将、帅不能在棋盘的同一条直线上直接对面,否则先占者得胜。出现这类情况,称为“对面笑”。在残局子少阶段,可常用“露帅(将)”的条件,来控制对方的将(帅),以利于战局。
困毙
也称“欠行”、“无着”。象棋术语。比赛时,以棋子围困对方将(帅),使之无应着可动而认输。
和局
也称“和棋”、“平局”。象棋术语。古棋谱上称为“正和”、“官和”。一般指比赛双方都没有取胜可能的棋子或棋势。也有属于比赛规则方面的,包括:(1)双方走棋时出现循环反复多次的允许着法,又都不愿变着;(2)对局进行中,一方走出轮走的一着棋后,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提和在一局棋中每方只限一次,如双方各提议一次,则互相抵消,可再重提;(3)符合“六十回合规则”。
审势
也称“审局”。象棋术语。根据对局形势,通过综合对比、分析,权衡双方,称为“审势”。
对局形势
也称“局势”。象棋术语。指双方棋子阵形分布和对立形势的综合状况。对局开始后,双方棋子逐渐出现均衡或不均衡现象,根据棋子所占位置,处上风、有利一
方为“优势”,处下风、不利一方为“劣势”。正确审势并去争取优势,称为“夺势”或“取势”。
全盘战术
也称“全局研究”。象棋术语。由开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组成的连贯性的整体战术。是象棋对局的一门专题。
开局
也称“布局”。象棋术语。是整个对局的开始和基础。双方根据战略战术的需要,分别部署兵力准备作战。其正确与否,对中局、残局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可分为先手和后手两种。前者一般为主动进攻。后者则根据对方的情况,采取守势或相互争先。
当头炮
也称“中宫炮”、“中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起着把炮放在正中线位,是先走一方采取主动攻势的一种布局。作用是威胁对方中卒,使后走一方立即采取上马或对炮应着。“以炮斗炮”(指顺手炮与列手炮)与“以炮攻马”(主要为屏风马防御),是象棋布局的两个系统。
屏风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2平5、马8进7,马2进3,保护中兵(卒),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
顺手炮
也称“斗炮局”。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步都走中炮,由于双炮方向相同,故名。
列手炮
也称“逆手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着都走中炮,而两炮方向不同,故名。
盘头马
也称“中炮连环夹马”。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先走一方运用中炮盘头马布局。挺进中兵(卒),双马则从中路连环策应。
过河车
象棋术语。一般指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的一种开局着法。先走一方平中炮上马后出车过河,起到“封”与“攻”的作用。
平地兑车
全称“中炮过河车进七兵对屏风马平炮兑车”。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高炮局
全称“中炮过河车高左炮对屏风马左马盘河”。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左马盘河
全称“屏风马左马盘河对中炮过河车进七兵”。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五七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七路炮。
五六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六路炮。多数用于对屏风马、反宫马,属于稳健缓攻型布局。
五八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先手一方炮二平五,再炮八进四。多数用于对屏风马。
五九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九路炮。现代对局中,常见于中抱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布局。
巡河车
象棋术语。一般指“中炮巡河车对屏风马先进车”的布局着法。先手一方平中炮上马后出车巡河,准备兑换兵(卒),便于出马活动,属稳健缓攻战术。
骑河车
象棋术语。一方的车进到对方河口,称为“骑河车”。可以控制对方的兵、马等各子的活动。
巡河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让双马”高手的一方先走炮二进二,采用“巡河炮”着法进攻。近代所指系“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布局着法。
单提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双炮过河
全称“中炮进七兵对屏风马双炮过河”。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
仙人指路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因兵三进一,一子当先,意向莫测,故名。
两头蛇
象棋术语。指马二进三再马八进七布局一方,在三兵与七兵齐挺一步后的形势。此时双马显得灵活,其状如“两头蛇”,故名。
过宫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走炮二平六,因经过将(帅)的中宫而得名。
卒底炮
也称“小当头”。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后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对付对方兵七进一或兵三进一。
金钩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进兵后平炮,布子的形状如钩,故名。
中国象棋术语(2)
左叠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是应付中炮的一种冷僻布局。
鸳鸯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因左右两炮有计划地集结在一起,状如鸳鸯,故名。
单边凤
象棋术语。是对局时的一种封锁战术。
龟背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后走一方对付先走一方的当头炮,采用上马以后出横车,再退一步炮的布阵。因第三回合退炮后状如龟背,故名。
士角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先走一方第一着炮八平六(或炮二平四),安于士角。
飞象局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因起手第一着飞上中象后双炮连环(称“担子炮”或“担竿炮”),既巩固己方阵地,又可观察对方动静,因势随机扩大先手。由于后走一方的应着或攻或守,变化多端,常取决于双方的中变与残局的基本功,所以是斗实力的一种战略着法。
担子炮
也称“担竿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第一着飞上中象,使双炮连环。
穿宫马
也称“拐脚马”。古称“缠角马”。象棋术语。上象后马二进四从象田出动,再穿上角奔河头,运用得当,可乘势直奔“卧槽”打将以威胁对方;如遇阻拦或受到对方当头炮的牵制,则会施展不开。
三步虎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其次序是第一着上马平边炮出车。棋谚有“三步不出车,着棋容易输”之说,或以为典出于此。一说因形容“车强如虎”,故名。
反宫马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华南一带因其类似单提马,故也称“半壁山河”。源于屏风马。
中局
象棋术语。开局与残局之
间的比赛阶段,承上启下,为全局的重要一环。与开局、残局间尚无明确的界限划分和规定的着数。通常指开局后约经15个回合,双方调兵遣将,布阵列势就绪,即入中局。
杀者
也称“要杀”。象棋术语。下一着捉对方将、帅时,称为“杀着”。
四车相见
也称“四车相斗”。象棋术语。因双方的车在阵地上作主力战,为了夺取有利的据点,互不相让,故名。
弃子攻杀
象棋术语。一般指残局、排局中步步“连将”或“追杀”一类的着法。在实战中,根据棋局形势,明确主攻目标,设计战术组合,运用一系列密切配合的着数,不惜重大牺牲(如弃车、马、炮等强子),步步紧逼,迫使对方被动应付,以创造此着的条件。
双杯献酒
象棋术语。杀着的一种着法。一方运用双炮连续攻打对方底象,造成“闷宫将”杀着,或双炮打底象后使对方中宫出现缺口。以上情况寓意“一杯不醉两杯醉”,故名。
大胆穿心
象棋术语。杀着的一种着法。一方士象俱全,拱卫中宫,壁垒森严;而对方双车凭借当头炮的压力,突弃一车,涉险摧士,从而打开中防缺口,构成杀局。
露将三把手
也称“连将三条车”。象棋术语。一种进攻战术。利用双方的将、帅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毫无遮拦相对面的条件,退下士、象而“露将”,使对方被动。将。帅虽不出九宫,而此时遥控力量相当于一车。当它与双车在一条直线进攻时的形势(多见于中炮镇住对方当头时),构成三支威胁力量,故名。
塞心马
也称“归心马”。象棋术语。指己方的马在己方九宫的中心,并受到对方的牵制而影响将(帅)、双士的活动。
丝线掏牛
象棋术语。利用一炮牵制住对方车、马以上的主力(一般为两子,也有三子以上的),使之难以调动(动则失子),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称为“丝线掏牛”。
卧槽马
象棋术语。指一方的马跳到对方底象前一格位置,此马既可打将(帅),又可抽吃边车。如遇对方双士未动,己方有炮助攻,往往可构成马后炮杀局。是实战中奔马袭击的一种厉害着法。
马后炮
象棋术语。马与将(帅)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空隔一步,炮在马后攻将(帅),从而取胜。是实战残局或中局阶段颇有力量的一种杀着。
空心炮
也称“空头炮”。象棋术语。此着法针对中宫将(帅)。相互间为空白地带,如辅以其他子力,常能构成各种难以抵御的攻势,给对方以致命打击。
闷宫将
象棋术语。用炮将军并把对方将死,称为“闷宫将”。
高兵
象棋术语。兵(卒)过河界后,在对方第二条横线以内,称为“高
兵”。
低兵
象棋术语。兵(卒)过河界后,在对方第三、第四条横线上,称为“低兵”。
弱兵
也称“老兵”。象棋术语。兵(卒)过河界后到达对方底线,称为“弱兵”。因其作用比高兵、低兵小,故名。
残局
象棋术语。比赛双方经实力消耗后进入决定胜负或构成和局的阶段。
排局
古棋谱称“棋局”、“棋势”。象棋术语。一般指在残局基础上经过加工编排而成的各种局势。
四大名局
象棋术语。专指刊于《百局象棋谱》的四篇排局名作:《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千里独行》。为便于记忆起见,通常又概括成“七星聚会降龙,野马千里独行”两句。由于设计编排精巧,引人入胜,长期以来广泛流行于民间;并经历代棋手悉心钻研,推陈出新,变化丰富多采。
七星聚会
俗称“七星棋”。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为《百局象棋谱》的首篇。因双方各有七子,故名。
七星棋
古棋谱排局。一般指民间流传的著名七子排局。
蚯蚓降龙
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此排局双车虽矫若强龙,但始终为两卒所牵制,故名。
千里独行
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结尾棋势是一车大战三兵。
野马操田
古棋谱排局。四大名局之一。棋势为:经过十余回合“序战”后,成为车马斗车兵的实用残局。出现先走一方易胜的假象,往往使人误认为起着即可成杀局而坠入圈套。
独卒擒王
也称“太监追皇帝”。象棋术语。残局中的一种着法。在杀局过程中,运用其他子力冲锋陷阵,牺牲殆尽,最后用一兵步步逼将成功。
三士三象
象棋术语。一炮、双士称“三士”,一炮、双象,或一马、双象称“三象”。“三士三象”的防御力量与士象全相等,都有一定的棋式。关键是中防稳固,不给对方的将(帅)起到助攻作用,可以抵挡一车的进攻。
门东户西
象棋术语。残局结尾阶段,象与将分开,造成将在左,象在右,称为“门东户西”。
二鬼拍门
也称“铁门闩”。象棋术语。双兵入九宫禁区,分列于对方中心士的两旁(占据四路与六路两条将门肋道),随时可进军发动攻势,火并中士,逼杀主将,故名。
残局炮归家
象棋术语。指残局阶段,炮退到自己的后方,既利用士、象当架子进攻、遥控,又加强防御,掩护将(帅)。
残局马胜炮
象棋术语。指残局阶段子少,马无绊腿轧脚的限制,攻守进退灵活,力量较炮为强。
双马饮泉
象棋残局。是三子归边的一种形式。着法为:牺牲一兵,巧妙地迫将出中宫;然后运用双马回环跳跃,盘旋进击,构成杀局。
将军脱袍
也称“关公脱袍”、“推窗望月”。象棋术语。指一方走子,飞一步象,既可化解对方的攻势,同时又可使己方将(帅)产生遥控的作用,从而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三子归边
象棋术语。凡有车、马。炮(兵)等三个进攻性的棋子集结在一起(不论中营、边线或侧翼),就有可能构成各种各样的杀势(用杀着将死对方)。这类情况称为“三子归边一局棋”,简称“三子归边”。
车心马角
象棋术语。指车立中心,马占士角,构成凶厉的杀局。
海底捞月
也称“车正永无沉底月”。象棋术语。车、炮巧胜一车,系常见的一种实用残局。棋势是双方都无士、象,一方车与主帅必须占中,再助炮沉底在将后打车,故名。反之,无炮一方如车、将占中线,则车、炮方面难以取胜。另车与主帅如占中,加上一个低兵,亦可构成这种巧妙的杀势。
一车十子寒
象棋术语。指车力强大,纵横进退,攻守自如。在残局阶段子少时,车可控制17个据点(约占全盘的1/5),实力占作战第一位,相当于马或炮之2倍。
太公坐椅
象棋术语。指对局结尾时,以一士、一兵巧妙地守和一马与低卒(士必须在帅后底线,而用兵走闲着)。
羊角士
也称“菱角士”。象棋术语。双士俱支于九宫上边,状如羊角,主要目的为防止四、六线上(中兵两旁的位置)的马奔“卧槽”攻击主将,支士拦阻马腿解危。
三仙炼丹
象棋术语。有二说:(l)残局阶段,三个高兵可以战胜对方的士象全,要点是先用一兵去塞象田,再依仗将(帅)的力量进攻,冲兵搏士,控制两肋要道,从而构成二鬼拍门的杀势;(2)三兵并排于对方的下二路(近几宫禁区),与炮、卒、双上分庭抗礼。是双方于细微处见功夫的练习短兵相接的步数棋。
车马冷着
象棋残局。是车、马在平淡局势下的巧妙一着,出奇制胜,可使对方猝不及防而束手就擒。此着法从实用残局角度来看,属于“巧胜”,但仍要求审势多算,仔细分析形势。除车、马外,还有车、炮与车、兵等“冷着”。
中国象棋术语(3)
车马绝食
象棋术语。用围困战术封锁对方的车、马等子力于死角一边。
让先
象棋术语。棋艺水平有差距者对局时,由高手让低手先走一步、两步或三步,称为“一先”、“二先”、“三先”。先手一方不能连续走一子或吃对方的子。
让子棋
象棋术语。棋艺水平有差距时,由高手让低手一子或数子,称为“让子棋”。
变例
象棋术语。指布局中一些新的变着举例。
记录
象棋术语。表达每着棋子走动的方法。双方对局比赛时,每方
在交叉点上轮流走子一着,称为一个回合,按顺序记录每个回合的棋子走动,并累计时间,称为“记录”。
对局评注
象棋术语。在报刊棋谱上,对一些著名棋手的实战对局,用复盘形式加以评述,分析双方攻防着法中的优劣得失,以供爱好者欣赏、借鉴、参考,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技巧。
复盘
也称“复局”。象棋术语。指对局完毕后,复演一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着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如按照棋谱排演,类如复盘,则称“打谱”。
闭目盲棋
也称“蒙目下棋”。象棋对局形式。凭记忆心算,不看棋盘,用口述奕棋。
车轮战
象棋表演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1名棋手轮流与数10人乃至更多人对奕。比赛前可将棋盘排成一个环形,以便车轮主战的棋手循环往复,不至于过分疲劳。每逢主战棋手到某一台棋盘前,该台棋手必须立即下子走棋,以节约表演时间,提高参加者与观众的灵敏度。
国际大师
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象棋棋手的称号。获此称号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曾在本国正式比赛中,获得前三名一次或第四至第六名两次以上者;(2)在亚洲象棋联合会举办的国际性比赛中,出场率不低于 60%,获胜率不低于 60%;(3)本届如系团体赛,男子须为前四名之队员,女子须为前三名之队员;如系个人赛,男子须获得过第四至第六名两次以上,女子须获得过第三至第四名两次以上。
象棋大师
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象棋棋手的称号。获男子象棋大师称号的标准是:(1)获全国个人赛前十六名;(2)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3)全国升级赛大师组前三名;(4)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获女子象棋大师称号的标准是:获全国个人赛前十二名。
特级大师
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象棋棋手的最高称号。获男子特级大师称号的标准是:(1)获全国个人赛冠军;(2)两次获全国个人赛第二名;(3)三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4)四次获全国个人赛前六名;(5)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6)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获女子特级大师称号的标准是:(1)一次获全国个人赛冠军;(2)两次获全国个人赛第二名;(3)三次获全国个人赛前三名;(4)四次获全国个人赛前六名;(5)在协会指定的比赛中,达到规定之标准;(6)两次达到规定之胜率。
特级国际大师
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象棋棋手的最高称号。获此称号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从1979年起曾在本国(或地区)正式比赛中,获得冠军一次或亚军两次以上者(含两次);(2)在亚洲象棋联合
会举办的某次国际性比赛中,出场率不低于70%,获胜率不低于70%;(3)本届如为团体赛,男子须为前三名之队员,女子须为前两名之队员;如系个人赛,男子须获得过前三名两次以上,女子须获得过前两名两次以上(个人赛与团体赛成绩不得互相调剂)。
中国象棋术语(4)
大刀剜心/大胆穿心:以车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小刀剜心:以兵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双车错:同一方双车在部局范围内交错移动。
屏风马:指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
边马:位于一路或九路的马。
盘河马:开局时指位于三路或七路己方河头线上的马。
高钓马(侧面虎):位于三路或七路对方卒林线上的马。
钓鱼马:位于三.八(3.8)和七.八(7.8)两点上的马。
卧槽马:位于三.七(3.7)或七.七(7.7)两点上将军的马。
窝心马/归心马:位于九宫中心的马。
连环马:两马互为根,互相保护。
穿宫马:马从九宫的一边跳到九宫的另一边;开局泛指飞象后马由底线穿过九宫中路到士角位。
反宫马:以双正马士角炮为主体的开局阵式,亦称“夹炮屏风”。
士角马/挂角马:位于四.八(4.8)或六.八(6.8)两点上的马。
绊脚马:去路被阻的马。
拔簧马/梭里拔簧:在马后车的配置中,跳马露车的一种战术。
八角马:指进到对方士角挂角将军,并将对方的将(帅)逼到与“挂角马”成对角位置的马。
双马饮泉:双马逼近九宫的一种战术,亦为一著名残局的名称。
边炮:位于一路或九路的炮。
蝶炮:炮二进一。
重炮:两只炮于前后排列威胁将军,使对手之将军设防也不行,不设防也不行。
巡河炮:位于己方河头线的炮。
担杆炮:两炮中间有一子(通常为相),互相保护。
空头炮:炮和对方将帅中间没有任何棋子。
窝心炮:位于九宫中心的炮。
沈底炮:炮移动到对方底线。
冷巷炮:位置隐蔽的炮。
两头蛇:把三路兵和七路兵挺起的阵式。
高兵:泛指不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低兵:泛指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底兵/老兵:位于对方底线的兵(卒)。
过河兵:高于己方河头线的兵(卒)。
兄弟兵:双兵(卒)联在一起。
对头兵:双方未过河的兵卒在同一路上向着对方。
花心兵:位于九宫中心的兵(卒)。
咽喉兵:在宫心线上接近九宫的兵(卒)。
二鬼拍门:双车逼近对方九宫的一种战术。
羊角士:一士支在九宫上角,一士守在宫心。
花士象:士(仕)和象(相)由不同方向支起。
山顶帅/山顶公:
位于宫顶线的将帅。
光帅:无守备的将帅
根:若棋子甲被吃后、棋子乙能在下一步吃回对方同一位置上的棋子,乙就是甲的“根”。甲则称为“有根子”,反之,则叫做“无根子”。
边车:位于一路或九路上的车。
肋车:位于四路或六路上的车。
沉底车:车移动到对方底线。
贴身车:贴着将帅的车。
兵(卒)行车:位于兵(卒)林线的车。
花心车:位于九宫中心的车。
高头车:位置高而出路开扬的车。
低头车:“低头车”是通头车的反意词,也叫“暗车”。泛指位置不佳、至少要走一步或多步之后才能投入战斗的车。
重线车/同线车:横排无阻隔的两只车。
守丧车:被牵制而动弹不得的车。
巡河车:位于己方河头线的车。
骑河车:位于对方河头线的车。
篡位车:“车”置于将帅的原位。
马后炮:泛指炮在马后,以马限制对方将帅的退路,兼以炮向对方叫将。
天地炮:一炮从中路牵制对方中士中象,另一炮从底线牵制对方底士底象。
铁门栓:以炮镇中路限制对方士象的活动,兼以车或兵(卒)守着对方的将(帅)门。
夹车炮:车炮或车双炮前后互相配合的一种战术。
炮碾丹沙:车炮在底线成将, 从而杀去障碍 (主要是士象)成杀势。
车炮抽杀:泛指炮在车后时,一面跳炮吃子,一面露车叫将,令对方顾此失彼的一种战术。
海底捞月:车炮或车兵在对方底线逼使对方将帅离开中路的一种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