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之间的比较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之间的比较

摘要

中国的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和人民群众为了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不同阶级的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也采取了各种措施。这些方案最后结果不尽相同,我将在本文中一一进行比较。

关键字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救国方案

正文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1】

一、农民阶级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增加赋税,横征暴敛,使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500]是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战争。这场农民起义很快便壮大起来,1853年3月20日,太平军攻克南京,3月29日,杨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决定建都于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2】但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最终陷于失败。

二、地主阶级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产生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和目的的洋务派。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主张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1000]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3】但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专

制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资产阶级

甲午战争失败后,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1895年4月,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变法的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从此正式开始。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具体步骤和措施。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这些抵制和反对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受到维新派和地主阶级开明人士的热烈欢迎。9月21日慈禧[1500]太后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4】

戊戌变法失败后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所窃取,之后军阀混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改善。资产阶级革命也无法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四、无产阶级

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近代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2000]新,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上的救国方案的结果都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EB/OL](2013-5-28)[2013-6-15]

http://baike.baidu.com/view/50091.htm

【2】百度百科.太平天国运动[[EB/OL](2013-5-12)[2013-6-15]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06.htm

【3】百度百科.洋务运动[EB/OL](2013-6-12)[2013-6-15]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76.htm

【4】百度百科.戊戌变法[EB/OL](2013-6-11)[2013-6-15]

http://baike.baidu.com/view/15917.htm

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之间的比较

摘要

中国的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和人民群众为了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不同阶级的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也采取了各种措施。这些方案最后结果不尽相同,我将在本文中一一进行比较。

关键字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救国方案

正文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1840年,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加给中华民族以深重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也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1】

一、农民阶级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增加赋税,横征暴敛,使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500]是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战争。这场农民起义很快便壮大起来,1853年3月20日,太平军攻克南京,3月29日,杨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决定建都于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2】但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最终陷于失败。

二、地主阶级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产生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和目的的洋务派。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他们主张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1000]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3】但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专

制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资产阶级

甲午战争失败后,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1895年4月,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变法的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从此正式开始。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具体步骤和措施。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这些抵制和反对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播,受到维新派和地主阶级开明人士的热烈欢迎。9月21日慈禧[1500]太后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4】

戊戌变法失败后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所窃取,之后军阀混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改善。资产阶级革命也无法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四、无产阶级

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近代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2000]新,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上的救国方案的结果都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EB/OL](2013-5-28)[2013-6-15]

http://baike.baidu.com/view/50091.htm

【2】百度百科.太平天国运动[[EB/OL](2013-5-12)[2013-6-15]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06.htm

【3】百度百科.洋务运动[EB/OL](2013-6-12)[2013-6-15]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76.htm

【4】百度百科.戊戌变法[EB/OL](2013-6-11)[2013-6-15]

http://baike.baidu.com/view/15917.htm


相关文章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读书分享
  • 一.张荫桓其人其事 张荫桓(1837-1900) ,晚清洋务大臣,字樵野,广东南海人. 1886年10月28日,一尊后来被目为美国标志乃至自由象征的雕像在纽约曼哈顿对岸的自由岛上落成,这就是著名的自由女神像.在落成这一天,包括总统在内的政要 ...查看


  • 五四精神的时代特征和中国梦的现实实践
  • 五四精神的时代特征和中国梦的现实实践 五四精神时代特征和中国梦 2013年05月06日09:30 来源:江西日报 五四运动爆发94年了,历史的事件和人物的身影已渐渐远去,但历史的回声和启示不断重现."五四"是什么?&qu ...查看


  • 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
  • 一. 教学内容: 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 中国近现代探索抗争史 近代前期各阶级的救国主张及其实践 阶段特征与规律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为寻求独立富强的道路,进行探索的过程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 1. ...查看


  • 中国近代史论文
  • 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屈辱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在苦难的日子里,中国的知识分子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救国之路,那么,为什么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呢?这是中国人民经过实践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 ...查看


  • 基督教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基督教研究· 基督教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刘家峰 刘 莉 * 提 要:基督教社会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欧美教会人士把基督教的社会原则运用到现代工业生活的思潮或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社会福音神学思潮和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也 ...查看


  • 资政新篇为何胎死腹中
  • 资政新篇为何胎死腹中 <资政新篇>是继<天朝田亩制度>后,由太平天国提出的重要的建国纲领,它是由洪仁玕提出,经洪秀全批准颁布的.与<天朝田亩制度>的农业社会主义空想不同,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 ...查看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 1.明朝产生 (1)出现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地点:江南地区 (3)出现部门:纺织部门 (4)出现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雇佣关系) 2.清朝发展----清 ...查看


  • 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
  • 目 录 中文摘要 „„„„„„„„„„„„„„„„„„„„„„„„„„ 1 英文摘要„„„„„„„„„„„„„„„„„„„„„„„„„„„1 绪 论„„„„„„„„„„„„„„„„„„„„„„„„„„„„2 (一)选题意义„„„„„„„„„ ...查看


  • 浅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
  •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思想启蒙,阐释了西学东渐的新文化思潮:自由主义.人道主义.科学主义.认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思想启蒙以文化改造为目的,但最终目标却是在寻求国富民强的道路.总的来说,自由主义.科学主义.人道主义思潮的发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