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乐家诸城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3工作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如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食物中毒,重大动物疫情,有毒物(药)品泄露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发生在工作现场的,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学文
副组长:高同庆
组 员:高娜、刘燕、马强、郭桐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工作处置组
3 疫情报告制度
3.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在1小时内向本单位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4.本单位可能对社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情。
3.2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3各部门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许隐瞒、谎报、缓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4在规定报告的同时,立即启动本预案,要求各成员各司其职,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配合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3.5任何部门和个人有义务向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情隐患。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对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不按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并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
3.6设立突发事件、疫情报告热线,24小时全线开通。及时听取和解答各部门的疫情报告、求救、急救问题。
3.7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立即单独隔离,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现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时,立即到医院诊治,防止传染病在工厂内的传播。
3.8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本单位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4 应急响应及处置
4.1预案启动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提请启动应急预案。
4.2响应程序
1.当确认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时,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做出响应,按照“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专业处置” 的要求,指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应急队伍先期开展工作。
2.成立现场指挥部,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根据事件类别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请求。严密观察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置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4.保卫科维护好事发地点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尽全力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5.物资部提供必要救援、救护物资和交通工具,对发生的食物源中毒事件,按处置预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应急结束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可以进入结束程序。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组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由相关部门宣布应急结束。
4.4后期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结束后,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办公室对事件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总结,并将相关书面报告报送应急领导小组备案,据此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5 应急保障
5.1通信与信息保障
本单位各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应急处理等各环节的运行机制,保持通信联络方式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安全畅通。
5.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医疗保障
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药品、器械,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抢救、工厂急救、专科治疗几个阶段组织实施救护。及时配合医疗机构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急救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相关部门负责做好疾病控制和卫生防疫准备,并严密组织实施。
2.交通运输保障
应配备应急处置所需交通运输工具;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组织专业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交通设施,保障交通路线畅通。
3.治安保障
保卫科等部门维护好本单位治安秩序,必要时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等工作,确保员工安全。
4.资金保障
财务处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妥善管理。
5.3宣传、培训和演习
1.宣传和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的教育规划;负责对内各部门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危机防备意识和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2.演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每季度一次,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保卫科等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并依据专项应急预案进行短期脱产训练。应急演练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程序,检验预案可行性,及时改进应急预案。
6、 附则
6.1预案的制定与更新
预案由本单位制定,报卫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6.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山东潍坊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诸城佳乐家超市
2011-8-20
佳乐家诸城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1.3工作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如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食物中毒,重大动物疫情,有毒物(药)品泄露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发生在工作现场的,经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学文
副组长:高同庆
组 员:高娜、刘燕、马强、郭桐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工作处置组
3 疫情报告制度
3.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在1小时内向本单位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4.本单位可能对社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情。
3.2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3各部门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许隐瞒、谎报、缓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4在规定报告的同时,立即启动本预案,要求各成员各司其职,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配合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3.5任何部门和个人有义务向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情隐患。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对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不按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并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奖励。
3.6设立突发事件、疫情报告热线,24小时全线开通。及时听取和解答各部门的疫情报告、求救、急救问题。
3.7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立即单独隔离,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现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时,立即到医院诊治,防止传染病在工厂内的传播。
3.8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立即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本单位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4 应急响应及处置
4.1预案启动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提请启动应急预案。
4.2响应程序
1.当确认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时,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做出响应,按照“统一指挥、属地管理、专业处置” 的要求,指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应急队伍先期开展工作。
2.成立现场指挥部,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根据事件类别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请求。严密观察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调动有关人员和处置队伍赶赴现场,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案分工和事件处置规程要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4.保卫科维护好事发地点治安秩序,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尽全力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5.物资部提供必要救援、救护物资和交通工具,对发生的食物源中毒事件,按处置预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应急结束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可以进入结束程序。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组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由相关部门宣布应急结束。
4.4后期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结束后,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办公室对事件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总结,并将相关书面报告报送应急领导小组备案,据此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5 应急保障
5.1通信与信息保障
本单位各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应急处理等各环节的运行机制,保持通信联络方式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安全畅通。
5.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医疗保障
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药品、器械,根据“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现场抢救、工厂急救、专科治疗几个阶段组织实施救护。及时配合医疗机构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急救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相关部门负责做好疾病控制和卫生防疫准备,并严密组织实施。
2.交通运输保障
应配备应急处置所需交通运输工具;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组织专业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交通设施,保障交通路线畅通。
3.治安保障
保卫科等部门维护好本单位治安秩序,必要时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做好交通保障、人员疏散、群众安置等工作,确保员工安全。
4.资金保障
财务处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妥善管理。
5.3宣传、培训和演习
1.宣传和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的教育规划;负责对内各部门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危机防备意识和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2.演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每季度一次,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保卫科等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并依据专项应急预案进行短期脱产训练。应急演练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程序,检验预案可行性,及时改进应急预案。
6、 附则
6.1预案的制定与更新
预案由本单位制定,报卫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6.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山东潍坊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诸城佳乐家超市
20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