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中国思想史论文

题目: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02124005

姓名:康长世

上课时间:周三晚上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其后世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后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史称湖湘学派自此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终于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朱熹哲学理论是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

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政治思想,继承了孔孟和二程的思想,视通观古今之天理为治世的基本原则。他说:“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止者败。因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而后世之所谓英雄豪杰者,亦未有能舍此理而得有所建立、成就者也。”(《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九》)在朱熹看来,“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内。因此,“君权”也是符合“天理”的,是“天理”之使然。他要求“君主”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人主之学,当以明理为先。是理既明,则凡所当为而必为,所不当为而必止者,莫非循天理而非有意、必、固、我之私也。”(《文集》卷十三,《癸未垂拱奏剳二》)“天理”成为治理国家的最终依据。

以“天理君权论”为基础,朱熹提出“尊君”的思想。君主是封建统治阶级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尊君”就是要维护这种至高无上

的权威,唯有“尊君”才能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的发生。因此,臣事君要“忠”,“父子、兄弟、夫妇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世之人便自易得苟且,故须与此说忠。”(《朱子语类》卷十三)在君臣关系上,“忠”不仅是“尊君”所要求的,更是巩固封建统治的三纲之一,也就是“天理”。

朱熹的“修德”思想是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化、通俗化,以化民成俗、修已治人,是人们都遵循着一定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和谐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万物欣欣向荣。朱熹的政治志向是治国平天下,他继承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治观,并与“礼”结合到一起。他在《论语集注》中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解释说:“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为政第二》《论语集注》卷一)所谓“浅深厚薄”是指修德而感化人的时候,由于个人的“资质”、“资禀”不同,因而感化的程度也有深厚、浅薄的区别。“心者必观感而化,然禀有厚薄,感有浅深,又齐之以礼,使之有规矩准绳之可守,则民耻于不善,而有至于善。”从“不善”到“至善”,这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根本目的,就是说要使人们按照封建伦理纲常和道德的要求去做人。朱熹认为尽管“德”为“礼”之本,但两者是相互依赖不可偏废的。有“德”无“礼”,而无以齐一;有“礼”无“德”,而不知向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他的弟子对他的读书方法做了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朱熹虽然认为“天理为义,人欲为利”,但并不一概反对功利,他的基本态度与孔子一样,是重义轻利,以公利至上。希望人们要“见利思义”,甚至“舍身取义”。并且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把“明人伦”称作“明义理以修其身”继而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他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那种笼统地无限制地倡导无欲的思想,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更反对挥霍无度,穷奢极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佛教、黄老之术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最后成就于儒学。他不信鬼神,不相信世间万物是由鬼神主宰的,更不相信冥冥之中是有定数的,他认为逢事在人为,没有人不可以做到的事情。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十分难得的。他的诗词文学作品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他的学说,不仅成为中国的国学,而且从十四世纪开始,就已经相继流传于日本、朝鲜等东南亚诸国。

中国思想史论文

题目: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02124005

姓名:康长世

上课时间:周三晚上

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及其思想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阂人辑录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其后世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后偕学生林用中、范念德从福建赶赴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三月,会讲的主要议题是“太极”和“中和”,然后同游南岳。朱张会讲,盛况空前,学生多达千人之众,其声势为全国之最,史称湖湘学派自此之后,才去短集长,臻于成熟。终于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

朱熹哲学理论是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

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专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朱熹的政治思想,继承了孔孟和二程的思想,视通观古今之天理为治世的基本原则。他说:“常窃以为亘古亘今,只是一体。顺之者成,逆止者败。因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而后世之所谓英雄豪杰者,亦未有能舍此理而得有所建立、成就者也。”(《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九》)在朱熹看来,“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内。因此,“君权”也是符合“天理”的,是“天理”之使然。他要求“君主”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人主之学,当以明理为先。是理既明,则凡所当为而必为,所不当为而必止者,莫非循天理而非有意、必、固、我之私也。”(《文集》卷十三,《癸未垂拱奏剳二》)“天理”成为治理国家的最终依据。

以“天理君权论”为基础,朱熹提出“尊君”的思想。君主是封建统治阶级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尊君”就是要维护这种至高无上

的权威,唯有“尊君”才能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的发生。因此,臣事君要“忠”,“父子、兄弟、夫妇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世之人便自易得苟且,故须与此说忠。”(《朱子语类》卷十三)在君臣关系上,“忠”不仅是“尊君”所要求的,更是巩固封建统治的三纲之一,也就是“天理”。

朱熹的“修德”思想是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化、通俗化,以化民成俗、修已治人,是人们都遵循着一定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和谐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万物欣欣向荣。朱熹的政治志向是治国平天下,他继承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治观,并与“礼”结合到一起。他在《论语集注》中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解释说:“言躬行以率之,则民固耻于不善,而又有以至于善也。”(《为政第二》《论语集注》卷一)所谓“浅深厚薄”是指修德而感化人的时候,由于个人的“资质”、“资禀”不同,因而感化的程度也有深厚、浅薄的区别。“心者必观感而化,然禀有厚薄,感有浅深,又齐之以礼,使之有规矩准绳之可守,则民耻于不善,而有至于善。”从“不善”到“至善”,这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根本目的,就是说要使人们按照封建伦理纲常和道德的要求去做人。朱熹认为尽管“德”为“礼”之本,但两者是相互依赖不可偏废的。有“德”无“礼”,而无以齐一;有“礼”无“德”,而不知向慕。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他的弟子对他的读书方法做了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熟读精思即是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虚心涵泳中的“虚心”,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切己体察强调读书必须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朱熹虽然认为“天理为义,人欲为利”,但并不一概反对功利,他的基本态度与孔子一样,是重义轻利,以公利至上。希望人们要“见利思义”,甚至“舍身取义”。并且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把“明人伦”称作“明义理以修其身”继而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他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欲望,反对佛教那种笼统地无限制地倡导无欲的思想,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更反对挥霍无度,穷奢极欲。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佛教、黄老之术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最后成就于儒学。他不信鬼神,不相信世间万物是由鬼神主宰的,更不相信冥冥之中是有定数的,他认为逢事在人为,没有人不可以做到的事情。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是十分难得的。他的诗词文学作品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他的学说,不仅成为中国的国学,而且从十四世纪开始,就已经相继流传于日本、朝鲜等东南亚诸国。


相关文章

  •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
  • 儒学发展的新阶段--理学 (理学 理学有两种意思,可以指古代的理学,也可以指现代自然科学的理学,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理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新学.司马光(温公) ...查看


  •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研究
  • 湖南大学朱汉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四书〉学与理学>(批准号为02BZS02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果有:肖永明.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不是通过摧毁旧的学术思想体系而是通过建构新的学术体系来实现的,哲学家往 ...查看


  •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干,自孔子确立以来,迄今两千多年,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从先秦到清代,儒学先后形成四种理论形态. 第一个理论形态是先秦时期的古典儒学.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和荀子进一步 ...查看


  • 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 第4课 宋明理学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中学 黄文莲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宋明时期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兴起和发展.影响以及重要的代表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及 ...查看


  •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意义评析
  • 史证 LISHIKAOZHENG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意义评析 □ 西京学院魏燕明 摘要朱熹是我国封建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学学说的集大成者.作为古代教育家,朱熹倡导以理学为核心的教育 思想,编撰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著作,开展以书院为模式的 ...查看


  • 儒家思想发展
  • 魏晋时期 魏晋是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时期,土族地主把持朝政大权,为维持其政权,在地主阶级内部"严士庶之别",选士制度保证士族优先做官的权利.魏文帝曹丕采纳史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正中制".魏晋时 ...查看


  • 历史必修三 1
  • 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背景: 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的瓦解和 ...查看


  •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
  •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传承与变革知识点 知识梳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学术环境宽松. 2.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学术文化.思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