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多长]教学流程(原)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元(原)

执教人 李晓爱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会画整厘米长度的线。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厘米单位,知道1厘米有多长。

难点: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一起测量了教室有多长,我们都采用了哪些方法呀?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呢?

二、 探究新知

活动一:量一量

1.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一种方法测量

2. 分组汇报,板书

师:刚才大家汇报了各自不同的方法,想一想,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引出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活动二:认识厘米

1. 2. 观察尺子,小组讨论你都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出单位:厘米 )

3. 3.感知1厘米

(1)引导: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你发现了什么?

(3)启发学生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4)观察厘米立方块,借助1厘米长的小棒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建立实物1厘米的表象。

(5)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自己的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4.寻找几厘米

请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到哪是2厘米长?从哪到哪是3厘米长?从哪到哪是5厘米长? 引导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小结:

① 从0到第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② 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活动三:学习测量方法

1.测量铅笔多长,小熊的量法对吗?

2.先让学生估计线段大约有多少厘米,在示范测量方法,学生自主测量线段(教师巡视指导)

3.画线段,深化测量方法

完成书本练习,画4厘米长的线段,最后小结画法。 三、基本训练、巩固概念

完成书本练习3、4

四、拓展延伸、发展概念

1、现在你能量出课桌的具体长度吗?小组合作,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明确几厘米多一些或几厘米少一些,都可以说成大约几厘米)问:“大约”什么意思?

2、总结评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表现怎样?你还想说谁的表现怎样?

3、如果量学校操场的长,你觉得你的尺子怎样?用厘米做单位还方便吗?下节课,我们学习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解决这个问题。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元(原)

执教人 李晓爱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会画整厘米长度的线。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厘米单位,知道1厘米有多长。

难点: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一起测量了教室有多长,我们都采用了哪些方法呀?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呢?

二、 探究新知

活动一:量一量

1.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一种方法测量

2. 分组汇报,板书

师:刚才大家汇报了各自不同的方法,想一想,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引出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活动二:认识厘米

1. 2. 观察尺子,小组讨论你都发现了什么?(重点引出单位:厘米 )

3. 3.感知1厘米

(1)引导: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你发现了什么?

(3)启发学生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4)观察厘米立方块,借助1厘米长的小棒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建立实物1厘米的表象。

(5)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自己的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4.寻找几厘米

请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到哪是2厘米长?从哪到哪是3厘米长?从哪到哪是5厘米长? 引导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小结:

① 从0到第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② 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活动三:学习测量方法

1.测量铅笔多长,小熊的量法对吗?

2.先让学生估计线段大约有多少厘米,在示范测量方法,学生自主测量线段(教师巡视指导)

3.画线段,深化测量方法

完成书本练习,画4厘米长的线段,最后小结画法。 三、基本训练、巩固概念

完成书本练习3、4

四、拓展延伸、发展概念

1、现在你能量出课桌的具体长度吗?小组合作,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明确几厘米多一些或几厘米少一些,都可以说成大约几厘米)问:“大约”什么意思?

2、总结评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表现怎样?你还想说谁的表现怎样?

3、如果量学校操场的长,你觉得你的尺子怎样?用厘米做单位还方便吗?下节课,我们学习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文章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1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52页,厘米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 ...查看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草河口镇中心学校 孙晓乐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二节.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入手,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等环节,使学生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 ...查看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2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 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米的实际意义和米.厘米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查看


  • 课桌有多长 1
  • 第二课时 课桌有多长 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难点 1.初 ...查看


  • 课桌有多长 2
  •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及组内研讨 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 ...查看


  • 教学设计:[长度单位]
  • 教学设计:<长度单位> 教学设想与目标确定 一.拉深背景,整体认知. 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创设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到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从而想办法创造出新的知识,建构意义.在 ...查看


  • 课桌有多长反思
  • <课桌有多长>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在动手 ...查看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课桌有多长 教学设计 一.量一量 量课桌(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量出课桌的长,然后小组内交流结果) (1)6拃长 (2)4把尺子那么长 (3)两本数学书多一些 为什么同样的课桌我们三次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结: ...查看


  •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者:陈海莲 文章来源:成长博客 点击数: 2449 更新时间:6/21/2010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100厘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