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本对话 走进心灵
青浦区逸夫小学 于淼
教育家说,所有的教学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那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一种本质性的标志。
对话中,得知概要;对话中,得知内容。然,何以体味作者的行文构篇?对话,依然是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通道。
在师本深层对话后,师生对话,造境邀心,渴望引导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表达为我所用,便是“对话”的崇高境界。
一、师本对话,寻找切合点,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行文思路。
(一)教材分析:
《空气中的流浪汉》是沪教版语文教材试用四年级(上)第七单元中的一篇。作者是著名的科普家叶永烈,本文选入教材时略有删改。虽然本篇文章写于上世纪70年代,但仍具有时代意义。特别是近年来,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我国许多地区遭受沙尘暴的困扰,如何治理沙尘,管理沙尘是我们每个公民需要关心的问题。课文层次清晰、语言简洁,使用了一些常识性文章常用的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让大家了解灰尘(沙尘)的来源以及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灾难的同时,就会想方设法去治理它,以改善环境,优化环境。
(二)片断解析及师本对话:
1.清晨,当一束阳光照到室内时,你就会看见光亮里有无数个小颗粒在东碰西撞,到处游荡。这便是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
2.灰尘很小,一千颗灰尘紧挨着排成队,也只有一厘米长,所以,平常除非灰尘特别多,人们是不大感到这些小东西的存在的。据试验,城市街道上的一酒杯空气中,有几十万颗灰尘;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带灰尘就少得多,一酒杯空气
中只有一百多粒灰尘。灰尘是从哪里来的呢?刮风了,地面上无数的沙粒、泥粉就扬了起来(;)在工厂里,高高的烟囱吐出浓黑的烟(;)火山爆发,会带来无数的灰烬(;)车辆奔驰、人走路,又会带来许多灰尘(。)此外还有天上的流星,它和空气一摩擦,整个儿都烧掉变成灰尘了,据说每昼夜就有1430万吨这样的宇宙灰尘落到地球上。
3.也许你没想到,这些乱逛的灰尘也还是有有用处的。没有它,天就不能下雨。因为地面上的水汽升到天空后,形成云彩,但是,没有灰尘,云彩中的水蒸气就不能聚集在一起。如果你不信,不妨试一试。在下雨时,拿个干净的白瓷碗放在院子里,接上点雨水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碗底存有许多渣滓——这就是灰尘。
4.但是,灰尘的坏处是很多的。大家都知道,灰尘多了会迷人的眼睛,呛人的鼻子,会使人的呼吸器官发炎。灰尘钻进机器,会使它声音嘶哑。落在未干的电影胶片上,会使它失去功用。
5.这样看来,我们就不得不管教管教这些空气中的“流浪汉”啰!
6.使用吸尘器,这是最简单的捕捉灰尘的方法。然而,最积极、最根本、最主要的减少灰尘的办法,是进行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绿化大地,使大风无法再把泥粉和细沙卷得漫天飞舞。
——《空气中的流浪汉》
(三)教学片断一:
师:自读第2节,用直线划出灰尘小的句子。
学生划,指明一人回答。
师:小到什么程度?这有两个数量词。读!
生:一千颗、一厘米
师:用尺子看一看,可以想象出灰尘小到什么程度了吗?
指明一人读句子,全班齐读句子。
师:瞧,本来很难说清楚的问题,现在运用上列数字的方法就写清楚,讲明
白了。把“列数字”三个字记在句子旁边。这个句子也用上了“列数字”的方法——出示幻灯()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通过对比,比出什么啊?
生:有些地方的灰尘多,有些地方的灰尘少。
师:对,这就是在介绍灰尘的分布。(板书:分布)
(四)片段解读:
1.抓说明方法,引导生本对话,理解说明文的修辞。
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在这个师生对话的教学片段中,老师紧抓“列数字、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文惯用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用尺子演示,感受“一厘米”和“一千颗”的差别,在比较中理解作者突出灰尘微小的用意所在。再读句子,鼓励生本对话,让学生自我解读、自我理解什么是“作比较”、“列数字”。使逻辑性很强的说明文蕴含着深深的语文味。
教学片断二:
灰尘从何而来呢?读课文第2小节相关内容,说给同桌听。看谁记得多,记得牢。
师提问生回答,随机播放媒体。
师:能合上书说说看吗?
指名1人说
师:课文介绍了灰尘的五种来源,合上书,谁能正确地标上标点?
学生回答,老师在媒体上演示操作。
师:看书,他做得对吗?
生:“带起了很多灰尘后面是句号。
师:那么,为什么不同于分号呢?
生:我从“此外”一词看出前四方面都介绍了灰尘来源于地球,最后一个方面是介绍灰尘来源于宇宙。所以用句号。
片段解读:
2.抓标点符号,引导生本对话,理解并列关系的篇章结构。
朱熹有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这段师生对话中,老师紧扣“理解并列关系篇章结构”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尝试背诵灰尘的五种来源,后设计标点填空的练习题,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关注“本应是分号”的常见错误中,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
盖的信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自由自在地碰撞,引爆了学生思考的火花,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默化中自悟到:一个小小的句号就囊括了作者介绍了灰尘的两大来源——地球上和宇宙中的用意。从“了解文章内容”到“研读谋篇布局”,无不体现了鲜明的年段特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仔细关注文本的学习习惯和表达能力。
教学片断三:
师:接着,作者写了灰尘的坏处和好处。自己读。
看来,没有灰尘就不能下雨,没有灰尘可不行呢。但是,灰尘的坏处实在太多了,你还知道灰尘哪些坏处呢?
生:把衣服弄脏了,得一直洗衣服。
生:家具什么的脏了,得一直擦。
……
师:所以说灰尘是害大于利。(板书:害大于利)为什么只介绍一个优点却写得详细,缺点写得那么简略呢?
生:缺点我们都知道。
师:说明我们都不知道的就要(生回答:详写),都知道的就要(生回答:略写)。
老师板书:详、略(用投影仪投在黑板上,老师做旁注。)
片段解读:
3.用旁批法,引导生本对话,理解行文要详略得当的构篇思路。
学生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在模仿中创造的。“旁注”式提示,是指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蕴涵的一种阅读方式。在此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对话中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笔墨不均的原因,加以“旁注”。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读思考的师生对话,教师和学生的“现实视野”与文本的“历史视野”不断“融合”,不断生成写文章要详略得当的“新视野”。这样,对话就成为读者与文本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意义联系的纽带,从而达成了“了解文章详略得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断四:
师:女生读益处,男生读坏处。
男女生分别读。
师:两节换一换好不好?先写坏处,再写好处行吗?联系上下文读一读,相信你就知道答案了。
生:感觉好像那样写就不连接。
师:作者先写好处,再写坏处,这样再写管教方法就使得文章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
老师总结:这个单元我们学习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让我们分清内容的主次,作者叶永烈先生非常准确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关于灰尘的知识。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以后再学习科普类知识时,不但要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而且要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
片段解读:
4.以读促悟,引导生本对话,理解“主次分明”的表达效果。
中国有句古话:“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意思是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会使诸多纷繁的事物顿时顺畅起来。师生对话中,提问的目标规定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预期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果。这段教学对话,教师构造了“害大于利为什么还要好处写得多?”、“两个小节交换可以吗?”两个关键的知识性问题,通过自读、比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了“愤”、“悱”的境界,最终弄清了问题的答案。这便是“提领而顿”之举。
二、师本对话,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模仿写作手法。
(一)教材分析:
《图书馆的小镜头》是沪教版语文教材试用本五年级(上)第六单元“与书为友”中的一篇。这一单元教学目标是: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主动积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在阅读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年的写作功底,对文章篇章“总—分—总、总—分—过渡—总”的结构已了然于心。本节课希望能通过师本对话,师生对话,教师引导生本对话和生生对话等形式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争先恐后”“细腻”“小心翼
翼”等词语的意思及背后人们爱读书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者对人们爱读书的社会新风尚的喜爱,并能模仿课文的写法,通过教师的情景预设仿写同学早读的片段。
(二)片断解析及师本对话:
1.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2.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鞋跟高的,鞋跟矮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3.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不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4.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5
此时已顾不得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头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
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
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6.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三)教学片段一:
师:点击出示第5小节引读。
师:在第五小节里,作者的镜头选择了4个人物,这4个人物分别代表的是“男女老少”,让我们一起来读。
老师引读:人们完全沉醉在数的海洋里了……
在读的时候你最关注作者对谁的描写?再默读一遍,用圈出关键词的方法说说原因。
生:我关注了老人,我圈的关键词是:把书拿得远远的、费力、舍不得。我觉得他带了老花镜,说明看不清楚,但还是在看书,看来他对书很喜爱。
生:我关注了小姑娘,我圈的关键词是:顾不得、贪婪、铰了。铰了就说明她连美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读书了。
生:我也关注了小女孩,“扫”就是……就是……
师:动作……
生:动作很快,说明看书速度很快,真是求知若渴啊!看得入迷了。
生:我关注的是小孩子,我圈的是吃力和关注。如果是我看书,一个字一个字我就烦了,老早不念了,但是这里却说明他们读书很专心致志。
生:我关注的是小伙子,我圈的是伏案疾书、皱着眉头想着什么,说明动作一会快一会慢,神情很专注。
师:学到这儿,你有没有感觉到,各种各样的读者都能在图书馆找到身影?你也仿佛沉浸在图书馆里了呢?这是什么原因?
生:因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写得很细致。
师:作者捕捉不同人物细微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叫“细节描写”。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班级同学早读时候的DV 画面,然后也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试一试。
出示媒体:
镜头1:背书时摇头晃脑。
镜头2:边读边划。
镜头3:读书时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镜头4:边读书边摘抄。
学生观看,仿写片段。
片段解析:
5.创设媒体情景,引导生本对话,理解并尝试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手法。
从这段师生对话的片段中,可以看到老师怎样利用学生惯用的学习方法来建构知识意义的。如果我们把这部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教学层次的话,那么它就由①圈关键词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②引导学生学习刻画人物可以从连贯动作和细微神态着手,③撷取生活片断,观察伙伴早读的不同表现来仿写等三个教学片断完成。运用了师生对话和生本对话两种对话行为构成。这样,通过问题的层进方法达到了学生默会教学目标的目的。
日升月落有呼吸,鸟兽鱼虫有叹息,风里云里有消息,纵然,静默的文字里也有天籁之音„„(特级教师 孙建峰)
通过以上五个教学对话片断,我们不难看出:课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没有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便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老师只有对课文最突出的,即对字、词、句、段、篇,甚至是标点符号的读法、写法了然于胸、准确无误的对话,才能在与学生的课堂对话中,引导生本对话,激发生生交流思辨,才能对词句内在语义细细揣摩,对关键词句表情达意句句钻研。
中国文化讲究“知人论事”。“知人论事”旨在通过了解文本作者的生活经历,
创作动机、创作风格等,跟随着作者的行文思路一路走去,才能听懂作者的话,理解作者的心。与文本对话,如涓涓细水,潺潺而流。情,交融了;心,贴紧了,身至此境,才能情至理顺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才能理解作者的行文构篇,指导学生模仿写作。
与文本对话 走进心灵
青浦区逸夫小学 于淼
教育家说,所有的教学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那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一种本质性的标志。
对话中,得知概要;对话中,得知内容。然,何以体味作者的行文构篇?对话,依然是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通道。
在师本深层对话后,师生对话,造境邀心,渴望引导生本对话、生生对话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表达为我所用,便是“对话”的崇高境界。
一、师本对话,寻找切合点,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行文思路。
(一)教材分析:
《空气中的流浪汉》是沪教版语文教材试用四年级(上)第七单元中的一篇。作者是著名的科普家叶永烈,本文选入教材时略有删改。虽然本篇文章写于上世纪70年代,但仍具有时代意义。特别是近年来,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我国许多地区遭受沙尘暴的困扰,如何治理沙尘,管理沙尘是我们每个公民需要关心的问题。课文层次清晰、语言简洁,使用了一些常识性文章常用的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让大家了解灰尘(沙尘)的来源以及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灾难的同时,就会想方设法去治理它,以改善环境,优化环境。
(二)片断解析及师本对话:
1.清晨,当一束阳光照到室内时,你就会看见光亮里有无数个小颗粒在东碰西撞,到处游荡。这便是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
2.灰尘很小,一千颗灰尘紧挨着排成队,也只有一厘米长,所以,平常除非灰尘特别多,人们是不大感到这些小东西的存在的。据试验,城市街道上的一酒杯空气中,有几十万颗灰尘;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带灰尘就少得多,一酒杯空气
中只有一百多粒灰尘。灰尘是从哪里来的呢?刮风了,地面上无数的沙粒、泥粉就扬了起来(;)在工厂里,高高的烟囱吐出浓黑的烟(;)火山爆发,会带来无数的灰烬(;)车辆奔驰、人走路,又会带来许多灰尘(。)此外还有天上的流星,它和空气一摩擦,整个儿都烧掉变成灰尘了,据说每昼夜就有1430万吨这样的宇宙灰尘落到地球上。
3.也许你没想到,这些乱逛的灰尘也还是有有用处的。没有它,天就不能下雨。因为地面上的水汽升到天空后,形成云彩,但是,没有灰尘,云彩中的水蒸气就不能聚集在一起。如果你不信,不妨试一试。在下雨时,拿个干净的白瓷碗放在院子里,接上点雨水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碗底存有许多渣滓——这就是灰尘。
4.但是,灰尘的坏处是很多的。大家都知道,灰尘多了会迷人的眼睛,呛人的鼻子,会使人的呼吸器官发炎。灰尘钻进机器,会使它声音嘶哑。落在未干的电影胶片上,会使它失去功用。
5.这样看来,我们就不得不管教管教这些空气中的“流浪汉”啰!
6.使用吸尘器,这是最简单的捕捉灰尘的方法。然而,最积极、最根本、最主要的减少灰尘的办法,是进行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绿化大地,使大风无法再把泥粉和细沙卷得漫天飞舞。
——《空气中的流浪汉》
(三)教学片断一:
师:自读第2节,用直线划出灰尘小的句子。
学生划,指明一人回答。
师:小到什么程度?这有两个数量词。读!
生:一千颗、一厘米
师:用尺子看一看,可以想象出灰尘小到什么程度了吗?
指明一人读句子,全班齐读句子。
师:瞧,本来很难说清楚的问题,现在运用上列数字的方法就写清楚,讲明
白了。把“列数字”三个字记在句子旁边。这个句子也用上了“列数字”的方法——出示幻灯()男生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通过对比,比出什么啊?
生:有些地方的灰尘多,有些地方的灰尘少。
师:对,这就是在介绍灰尘的分布。(板书:分布)
(四)片段解读:
1.抓说明方法,引导生本对话,理解说明文的修辞。
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在这个师生对话的教学片段中,老师紧抓“列数字、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文惯用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用尺子演示,感受“一厘米”和“一千颗”的差别,在比较中理解作者突出灰尘微小的用意所在。再读句子,鼓励生本对话,让学生自我解读、自我理解什么是“作比较”、“列数字”。使逻辑性很强的说明文蕴含着深深的语文味。
教学片断二:
灰尘从何而来呢?读课文第2小节相关内容,说给同桌听。看谁记得多,记得牢。
师提问生回答,随机播放媒体。
师:能合上书说说看吗?
指名1人说
师:课文介绍了灰尘的五种来源,合上书,谁能正确地标上标点?
学生回答,老师在媒体上演示操作。
师:看书,他做得对吗?
生:“带起了很多灰尘后面是句号。
师:那么,为什么不同于分号呢?
生:我从“此外”一词看出前四方面都介绍了灰尘来源于地球,最后一个方面是介绍灰尘来源于宇宙。所以用句号。
片段解读:
2.抓标点符号,引导生本对话,理解并列关系的篇章结构。
朱熹有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这段师生对话中,老师紧扣“理解并列关系篇章结构”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尝试背诵灰尘的五种来源,后设计标点填空的练习题,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关注“本应是分号”的常见错误中,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
盖的信息,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自由自在地碰撞,引爆了学生思考的火花,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默化中自悟到:一个小小的句号就囊括了作者介绍了灰尘的两大来源——地球上和宇宙中的用意。从“了解文章内容”到“研读谋篇布局”,无不体现了鲜明的年段特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仔细关注文本的学习习惯和表达能力。
教学片断三:
师:接着,作者写了灰尘的坏处和好处。自己读。
看来,没有灰尘就不能下雨,没有灰尘可不行呢。但是,灰尘的坏处实在太多了,你还知道灰尘哪些坏处呢?
生:把衣服弄脏了,得一直洗衣服。
生:家具什么的脏了,得一直擦。
……
师:所以说灰尘是害大于利。(板书:害大于利)为什么只介绍一个优点却写得详细,缺点写得那么简略呢?
生:缺点我们都知道。
师:说明我们都不知道的就要(生回答:详写),都知道的就要(生回答:略写)。
老师板书:详、略(用投影仪投在黑板上,老师做旁注。)
片段解读:
3.用旁批法,引导生本对话,理解行文要详略得当的构篇思路。
学生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在模仿中创造的。“旁注”式提示,是指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蕴涵的一种阅读方式。在此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对话中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笔墨不均的原因,加以“旁注”。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读思考的师生对话,教师和学生的“现实视野”与文本的“历史视野”不断“融合”,不断生成写文章要详略得当的“新视野”。这样,对话就成为读者与文本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意义联系的纽带,从而达成了“了解文章详略得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片断四:
师:女生读益处,男生读坏处。
男女生分别读。
师:两节换一换好不好?先写坏处,再写好处行吗?联系上下文读一读,相信你就知道答案了。
生:感觉好像那样写就不连接。
师:作者先写好处,再写坏处,这样再写管教方法就使得文章联系得更加紧密了。
……
老师总结:这个单元我们学习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让我们分清内容的主次,作者叶永烈先生非常准确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关于灰尘的知识。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以后再学习科普类知识时,不但要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而且要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
片段解读:
4.以读促悟,引导生本对话,理解“主次分明”的表达效果。
中国有句古话:“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意思是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会使诸多纷繁的事物顿时顺畅起来。师生对话中,提问的目标规定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预期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结果。这段教学对话,教师构造了“害大于利为什么还要好处写得多?”、“两个小节交换可以吗?”两个关键的知识性问题,通过自读、比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了“愤”、“悱”的境界,最终弄清了问题的答案。这便是“提领而顿”之举。
二、师本对话,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模仿写作手法。
(一)教材分析:
《图书馆的小镜头》是沪教版语文教材试用本五年级(上)第六单元“与书为友”中的一篇。这一单元教学目标是: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主动积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在阅读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
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年的写作功底,对文章篇章“总—分—总、总—分—过渡—总”的结构已了然于心。本节课希望能通过师本对话,师生对话,教师引导生本对话和生生对话等形式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争先恐后”“细腻”“小心翼
翼”等词语的意思及背后人们爱读书的热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者对人们爱读书的社会新风尚的喜爱,并能模仿课文的写法,通过教师的情景预设仿写同学早读的片段。
(二)片断解析及师本对话:
1.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2.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鞋跟高的,鞋跟矮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3.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不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4.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5
此时已顾不得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头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
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
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6.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三)教学片段一:
师:点击出示第5小节引读。
师:在第五小节里,作者的镜头选择了4个人物,这4个人物分别代表的是“男女老少”,让我们一起来读。
老师引读:人们完全沉醉在数的海洋里了……
在读的时候你最关注作者对谁的描写?再默读一遍,用圈出关键词的方法说说原因。
生:我关注了老人,我圈的关键词是:把书拿得远远的、费力、舍不得。我觉得他带了老花镜,说明看不清楚,但还是在看书,看来他对书很喜爱。
生:我关注了小姑娘,我圈的关键词是:顾不得、贪婪、铰了。铰了就说明她连美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读书了。
生:我也关注了小女孩,“扫”就是……就是……
师:动作……
生:动作很快,说明看书速度很快,真是求知若渴啊!看得入迷了。
生:我关注的是小孩子,我圈的是吃力和关注。如果是我看书,一个字一个字我就烦了,老早不念了,但是这里却说明他们读书很专心致志。
生:我关注的是小伙子,我圈的是伏案疾书、皱着眉头想着什么,说明动作一会快一会慢,神情很专注。
师:学到这儿,你有没有感觉到,各种各样的读者都能在图书馆找到身影?你也仿佛沉浸在图书馆里了呢?这是什么原因?
生:因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写得很细致。
师:作者捕捉不同人物细微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叫“细节描写”。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班级同学早读时候的DV 画面,然后也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试一试。
出示媒体:
镜头1:背书时摇头晃脑。
镜头2:边读边划。
镜头3:读书时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镜头4:边读书边摘抄。
学生观看,仿写片段。
片段解析:
5.创设媒体情景,引导生本对话,理解并尝试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手法。
从这段师生对话的片段中,可以看到老师怎样利用学生惯用的学习方法来建构知识意义的。如果我们把这部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教学层次的话,那么它就由①圈关键词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②引导学生学习刻画人物可以从连贯动作和细微神态着手,③撷取生活片断,观察伙伴早读的不同表现来仿写等三个教学片断完成。运用了师生对话和生本对话两种对话行为构成。这样,通过问题的层进方法达到了学生默会教学目标的目的。
日升月落有呼吸,鸟兽鱼虫有叹息,风里云里有消息,纵然,静默的文字里也有天籁之音„„(特级教师 孙建峰)
通过以上五个教学对话片断,我们不难看出:课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没有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便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老师只有对课文最突出的,即对字、词、句、段、篇,甚至是标点符号的读法、写法了然于胸、准确无误的对话,才能在与学生的课堂对话中,引导生本对话,激发生生交流思辨,才能对词句内在语义细细揣摩,对关键词句表情达意句句钻研。
中国文化讲究“知人论事”。“知人论事”旨在通过了解文本作者的生活经历,
创作动机、创作风格等,跟随着作者的行文思路一路走去,才能听懂作者的话,理解作者的心。与文本对话,如涓涓细水,潺潺而流。情,交融了;心,贴紧了,身至此境,才能情至理顺地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才能理解作者的行文构篇,指导学生模仿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