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专题15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高考在考什么

【考题回放】

1.已知平面α外不共线的三点A,B,C 到α的距离都相等, 则正确的结论是( B) A. 平面ABC 必平行于α B. 存在△ABC 的一条中位线平行于α或在α内 C. 平面ABC 必与α相交 D. 平面ABC C 1

2.如图,过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点作直线, 其中与平面DBB 1D 1平行的直线共有( D ) A.4条 B.6条 C.8条 D.12条

3.设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P 、Q 分别

是侧棱AA 1、 CC 1 上的点,且PA=QC1,则

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 C )

A .1 B .1 C .1V D .1

3642

4.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 四个命题:①若m ⊥α, m ⊥β, 则α//β; ②若α⊥γ, β⊥α, 则α//β

③若m ⊂α, n ⊂β, m //n , 则α//β;

④若m 、n 是异面直线,m ⊂α, m //β, n ⊂β, n //α, 则α//β, 其中真命题是( D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5.在正方形ABCD -A ' B ' C ' D ' 中,过对角线BD 的一个平面交AA ' 于E ,交CC 于F ,则( ) ① ② ③

四边形BFD 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BFD E 有可能是正方形

四边形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

'

'

' ' '

'

'

④ 四边形BFD E 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 D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 ①③④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6.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BD 、BC 的中点, CA =CB =CD =BD =2,

_A AB =AD = (Ⅰ)求证:AO ⊥平面BCD ;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 【专家解答】

(I )证明:连结OC

BO =DO , AB =AD , ∴AO ⊥BD . BO =DO , BC =CD , ∴CO ⊥BD . _ B 在∆AOC 中,由已知得AO =1, CO = 而AC =2, ∴AO +CO =AC ,

2

2

2

O _ C

_ E

∴∠AOC =90o , 即AO ⊥OC . BD OC =O , ∴AO ⊥平面BCD

(II )取AC 的中点M ,连结OM 、ME 、OE ,由E 为BC 的中点知ME ∥AB,OE ∥DC ∴直线OE 与EM 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

11AB =OE =DC =1, 22

1

OM 是直角∆AOC 斜边AC 上的中线,∴OM =AC =

1,

2

∴cos ∠OEM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

44

(III )设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h .

11

V E -ACD =V A -CDE , ∴h . S ∆ACD =. AO . S ∆CDE .

33

在∆OME 中,

EM =

1=

21AO . S ∆CDE 12= =而AO =1, S ∆CDE =2=

∴h =

S ∆ACD 72 ∴点E 到平面ACD

在∆ACD 中

, CA =CD =2, AD =

∴S ∆ACD =

★★★高考要考什么

【考点透视】

判断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及多面体的体积。 【热点透析】 1. 转化思想:

①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线⊥线⇔线⊥面⇔面⊥面 ; ②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转化为平行线面之间的距离,

平行线面、平行面面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与面的距离。 2.空间距离则主要是求点到面的距离主要方法: ①体积法; ②直接法, 找出点在平面内的射影

★★★高考将考什么

【范例1】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点O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面

CDE 是等边三角形,棱EF //

1

BC . =2

(1)证明FO //平面CDE ; (2

)设BC =,

证明EO ⊥平面CDF .

解析:(Ⅰ)取CD 中点M ,连结OM. 在矩形ABCD 中,OM //

M

11

BC ,又EF //BC ,则EF //OM, 22

连结EM ,于是四边形EFOM 为平行四边形. ∴FO //EM 又 FO ⊄平面CDE , EM ⊂平面CDE , ∴ FO ∥平面CDE (Ⅱ)证明:连结FM ,由(Ⅰ)和已知条件,在等边△CDE 中,

CM =DM , EM ⊥

CD 且EM =

1

=BC =EF . 2

因此平行四边形EFOM 为菱形,从而EO ⊥FM 而FM∩CD=M,

∴CD ⊥平面EOM ,从而CD ⊥EO. 而FM ⋂CD =M ,所以EO ⊥平面CDF. 【点晴】本小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等基础知识,注意线面平行和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使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为直角梯形, AD ∥BC ,∠BAD=90°,PA ⊥底面ABCD ,且PA =AD=AB =2BC,M 、N 分别为PC 、PB 的中点。

(Ⅰ) 求证:PB ⊥DM;

(Ⅱ) 求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解析:方法一:

(I )因为N 是PB 的中点,PA =PB ,所以AN ⊥PB .

因为AD ⊥平面PAB ,所以AD ⊥PB ,从而PB ⊥平面ADMN . 因为DM ⊂平面ADMN ,所以PB ⊥DM .

(II )取AD 的中点G ,连结BG 、NG ,则BG //CD ,

所以BG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和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相等. 因为PB ⊥平面ADMN ,所以∠BGN 是BG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BN . =

BG 故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是arcsin .

5

在Rt ∆

BGN 中,sin ∠BNG =

方法二: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BC =1,则

1

A (0,0,0),P (0,0,2), B (2,0,0),C (2,1,0),M (1,,1), D (0,2,0) .

2

3

(I ) 因为PB ⋅DM =(2,0,-2) ⋅(1,-,1) =0,所以PB ⊥DM .

2

(II ) 因为PB ⋅AD =(2,0,-2) ⋅(0,2,0)=0,所以PB ⊥AD , 又因为PB ⊥DM ,所以PB ⊥平面ADMN .

因此的余角即是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PB ⋅DC

=因为cos =,

|PB |⋅|DC |

所以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为. 【点晴】注意线线垂直常使用线面垂直得到解决,线面角关键是找到射影,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步骤。同时使用空间向量能降低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

【范例2】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AB=8,AD=4,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并且与底面所成二面角为60°.

(Ⅰ)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Ⅱ)证明PA ⊥BD. 解析:(Ⅰ)如图,取AD 的中点E , 连结PE ,则PE ⊥AD.

作PO ⊥平面在ABCD ,垂足为O ,连结OE. 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OE ⊥AD ,

所以∠PEO 为侧面PAD 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 的平面角,由已知条件可知∠PEO=60°,PE=6,所以PO=33,

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P —ABCD =⨯8⨯4⨯33=96.

(Ⅱ)法1 如图,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通过计算可得P(0,0,33) , A(2,-3,0) ,B(23,5,0) ,D(-2,-3,0)

所以=(2, -3, -), =(-43, -8, 0). 因为⋅=-24+24+0=0, 所以PA ⊥BD.

法2:连结AO ,延长AO 交BD 于点F. 通过计算 可得EO=3,AE=2,又知AD=43,AB=8, 得

13

EO AD

=. 所以Rt △AEO ∽Rt △BAD. 得∠EAO=∠ABD. AE AB

所以∠EAO+∠ADF=90° 所以 AF ⊥BD.

因为 直线AF 为直线PA 在平面ABCD 内的身影,所以PA ⊥BD.

【点晴】本小题主要考查棱锥的体积、二面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等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二面角的使用。使用空间向量能降低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但坐标系的位置不规则,注意点坐标的表示。

【文】在直三棱柱ABC -ABC 中,∠ABC =90, AB =BC =1. (1)求异面直线B 1C 1与AC 所成的角的大小;

ABC 所成角为45,求三棱锥A 1-ABC 的体积。 (2)若AC 1与平面

解析 (1) ∵ BC∥B 1C 1, ∴∠ACB 为异面直线B 1C 1与AC 所成角(或它的补角)

∵∠ABC=90°, AB=BC=1, ∴∠ACB=45°, ∴ 异面直线B 1C 1与AC 所成角为45°.

(2) ∵ AA1⊥平面ABC, ∠ACA 1是A 1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ACA =45°.

∵ ∠ABC=90°, AB=BC=1, AC=, ∴AA 1=2. ∴ 三棱锥A 1-ABC 的体积V=

16

S △ABC ×AA 1=. 32

【点晴】画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本要求,本题考查了线线角和体积等立几知识。

【范例3】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的长方体被截面AEC 1F 所截面而得到的,其中AB=4,BC=2,CC 1=3,BE=1.

(Ⅰ)求BF 的长;

(Ⅱ)求点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

解法1:(Ⅰ)过E 作EH//BC交CC 1于H ,则CH=BE=1,EH//AD,且EH=AD. ∵AF ∥EC 1,∴∠FAD=∠C 1EH. ∴Rt △ADF ≌Rt △EHC 1.

∴DF=C1H=2. ∴BF =BD +DF =26. (Ⅱ)延长C 1E 与CB 交于G ,连AG , 则平面AEC 1F 与平面ABCD 相交于AG . 过C 作CM ⊥AG ,垂足为M ,连C 1M ,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G ⊥C 1M. 由于AG ⊥面C 1MC , 且AG ⊂面AEC 1F ,所以平面AEC 1F ⊥面C 1MC.

在Rt △C 1CM 中,作CQ ⊥MC 1,垂足为Q ,则CQ 的长即为C 到面AEC 1F 的距离.

2

2

EB BG

=可得, BG =1, 从而AG =CC 1CG

AB 2+BG 2=.

4=12

, 由∠GAB =∠MCG 知, CM =3cos MCG =3cos GAB =3⨯

3⨯

2

12=4. 11

∴CQ =

CM ⨯CC 1

=

MC 1

122

3+

17

解法2:(I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B (2,4,0), A (2,0,0),C (0,4,0),E (2,4,1),C 1(0,4,3). 设F (0,0,z ).

∵AEC 1F 为平行四边形,

∴由AEC 1F 为平行四边形,

∴由AF =EC 1得, (-2, 0, z ) =(-2, 0, 2), ∴z =2. ∴F (0, 0, 2). ∴=(-2, -4, 2).

于是||=26, 即BF 的长为26.

(II )设n 1为面AEC 1F 的法向量,显然n 1不垂直于平面ADF , 故可设n 1=(x , y , 1)

⎧x =1, ⎧⎧4y +1=0, ⎪n 1⋅AE =0, ⎧0⨯x +4⨯y +1=0⎪由⎨得⎨即⎨∴⎨1

-2⨯x +0⨯y +2=0-2x +2=0, y =-. ⎪⎩⎪⎩n 1⋅=0, ⎩4⎩

CC 1⋅n 1=又CC 1=(0, 0, 3), 设CC 1与n 1的夹角为a

,则cos α=

|CC 1|⋅|n 1|

∴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为d =|CC 1|cos α=3⨯

44=. 3311

【点晴】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空间距离的求法等基础知识,空间距离也遵循

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步骤,但体积法是一种很好的求空间距离的方法,同学们不妨一试。

【文】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B 1C =10,D 是AC 的中点。

(1)求点B 1到直线AC 的距离. (2)求直线AB 1到平面C 1BD 的距离.

解:(1)连结BD ,B 1D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B 1D ⊥AC , 所以B 1D 就是B 1点到直线AC 的距离。 在Rt ∆B 1BD 中BB 1=

B 1C 2-BC 2=2-82=6, BD =43.

∴B 1D =

BD 2+B 1B 2=221. A 1

(2)因为AC 与平面BD C 1交于AC的中点D, 设B 1C ⋂BC 1=E ,则AB 1//DE,所以AB 1//平面C 1BD , 所以AB 1到平面BD C 1的距离等于A点到平面BD C 1 的距离,等于C点到平面BD C 1的距离,也就等于三棱 锥C -BDC 1的高, V C -B D C =V C -B D C ,

1

1

1

A

1

∴hS ∆BDC 1

3

B

1=S ∆BDC CC 1,∴h =,即直线AB 1到平面BD C 1的距离是.

31313

π

(3)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D 1—EC —D 的大小为.

4

解析:法1

(1)∵AE ⊥面AA 1DD 1,A 1D ⊥AD 1,∴A 1D ⊥D 1E

【点晴】求空间距离注意三点:

1.常规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步骤; 2.多用转化的思想求线面和面面距离; 3.体积法是一种很好的求空间距离的方法.

【范例4】如图,在长方体AC 1中,AD=AA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

(1)证明:D 1E ⊥A 1D ; 1

(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E 到面ACD 1的距离; A

(2)设点E 到面ACD 1的距离为h ,在△ACD 1中,AC=CD1=,AD 1=2,

故S ∆AD 1C =

11311

⋅2⋅5-=, 而S ∆ACE =⋅AE ⋅BC =. 22222

11131S ∆AEC ⋅DD 1=S ∆AD 1C ⋅h , ∴⨯1=⨯h , ∴h =. 33223

1

∴V D 1-AEC =

(3)过D 作DH ⊥CE 于H ,连D 1H 、DE ,则D 1H ⊥CE

∴∠DHD 1为二面角D 1—EC —D 的平面角. 设AE=x ,则BE=2-x

在Rt ∆D 1DH 中, ∠DHD 1=

π

4

, ∴DH =1.

A 在Rt ∆ADE 中, DE =∴在Rt ∆DHE 中, EH =x ,

在Rt ∆DHC 中CH =∴x +3=

x 2-4x +5⇒x =2-.

3, 在Rt ∆CBE 中CE =x 2-4x +5.

∴AE =2-时, 二面角D 1-EC -D .

4

π

法2:以D 为坐标原点,直线DA 、DC 、DD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E=x ,则A 1(1,0,1) ,D 1(0,0,1) ,E(1,x ,0) ,A(1,0,0), C(0,2,0).

(1)因为DA , 0, 1), (1, x , -1) =0, 所以DA 1. 1, D 1E =(1

(2)因为E 为AB 的中点,则E (1,1,0), 从而D 1E =(1, 1, -1), AC =(-1, 2, 0) ,AD , 0, 1) , 1=(-1

设平面ACD 1的法向量为=(a , b , c ) ,

⎧⎧-a +2b =0⎧a =2b ⎪⋅=0,

则⎨也即⎨,得⎨,

-a +c =0a =c ⎪⎩⎩⋅AD =0, 1⎩

从而=(2, 1, 2) ,所以点E 到平面AD 1C 的距离为h =(3)设平面D 1EC 的法向量=(a , b , c ) , ∴=(1, x -2, 0), D 1=(0, 2, -1), DD 1=(0, 0, 1),

=

2+1-21

=. 33

⎧⎪⋅D 1=0, ⎧2b -c =0

⇒⎨由⎨ 令b =1, ∴c=2, a =2-x ,

a +b (x -2) =0. ⎪⎩⎩⋅=0,

∴=(2-x , 1, 2). 依题意cos

π

4

=

1=

222

⇒=.

222(x -2) +5

∴x 1=2+3(不合,舍去),x 2=2-3 . ∴AE=2-3时,二面角D 1—EC —D 的大小为

π

. 4

【点晴】由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寻找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位置,是一种新型题目,它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引起重视,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分析法寻找思路。

BD 与平 【文】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 -A ,AB =2, AA 1BC 11D 11=1,直线

AE 垂直BD 于E , F 为A 1B 1的中点. 面AA 1B 1B 所成的角为30,

(Ⅰ)求异面直线AE 与BF 所成的角;

(Ⅱ)求平面BDF 与平面AA 1B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Ⅲ)求点A 到平面BDF 解(Ⅰ)连结B 1D 1,过F 作B 1D 1的垂线,垂足为K ,

∵BB 1与两底面ABCD ,A 1B 1C 1D 1都垂直,

1

∴FK ⊥B 1D 1⎪⎬⇒FB ⊥平面BDD 1B 1 B 1D 1⋂BB 1=B 1⎪⎭又

AE ⊥BD ⎬⇒AE ⊥平面BDD 1B 1 BB 1⋂BD =B ⎪⎭

FB ⊥BB 1

AE ⊥BB 1

因此FK //AE

BFK 为异面直线BF 与AE 连结BK ,由FK ⊥面BDD 1B 1得FK ⊥BK ,从而∆BKF 为Rt ∆在 Rt ∆B 1KF 和Rt ∆B 1D 1A 1中,

1AD AB FK A 1D 1A 1D 1 B 1F 由得FK ====

B 1F B 1D 1B 1D 1BD

FK

=

BK ∴异面直线BF 与

AE

所成的角为

(Ⅱ)由于AD ⊥面AA t B 由A 作BF 的垂线 AG ,垂足为

G ,连结DG ,则BG ⊥DG ∴

B 所成二

又BF , ∴cos

1

1面角的平面角。且

11

AB , A 1F =AB , 22

F 分别为SA

、SB 的中点,即SA =2

A 1A =2=AB 。 ∴A 1、

∴ Rt ∆BAS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垂足G

点实为斜边SB 的中点F ,即F

、G 重合。

1。

易得AG =AF =SB =Rt ∆BAS 中,AD =

2AD ==∴tan

即平面BDF 于平面AA 1B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为 (Ⅲ)由(Ⅱ)知平面AFD 是平面BDF 与平面AAB 1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 ∴面AFD ⊥面BDF Rt ∆ADF 中,由A作 AH ⊥DF 于H ,则AH 即为点A 到平面BDF 的距离. 由AH·DF=AD·AF ,得

B 1所以点A 到平面BDF AD AF AH ==

DF

=【点晴】本题综合考查了立体几何的知识,异面直线之间的夹角,面面夹角及点与面的距离,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自我提升

1.设α、β 为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有如下的两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l ⊥m ,则α⊥β.那么( D ) (A) 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 (B) 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 (C) ①②都是真命题 (D) ①②都是假命题

2.设A 、B 、C 、D 是空间四个不同的点,在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 (C ) ...

(A )若AC 与BD 共面,则AD 与BC 共面 (B )若AC 与BD 是异面直线,则AD 与BC 是异面直线 (C) 若AB=AC,DB=DC,则AD=BC (D) 若AB=AC,DB=DC,则AD ⊥BC

3.一平面截一球得到直径是6cm 的圆面,球心到这个平 C

面的距离是4cm ,则该球的体积是( C )

100π3208π3500π3π3(A)cm (B) cm (C) cm (D) cm

3333

4.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 论中不成立的是(C ) ...(A )BC//平面PDF (B )DF ⊥平面PA E

(C )平面PDF ⊥平面ABC (D )平面PAE ⊥平面 ABC

5.m , n 是空间两条不同直线,α, β是两个不同平面,下面有四个命题: ①m ⊥α, n //β, α//β⇒m ⊥n ②m ⊥n , α//β, m ⊥α⇒n //β ③m ⊥n , α//β, m //α⇒n ⊥β ④m ⊥α, m //n , α//β⇒n ⊥β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 ①、④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6.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l ,P 是空间一点,PA ⊥α,垂足为A ,PB ⊥β, 垂足为B ,且PA=1,PB=2,若点A 在β内的射影与点B 在α内的射影重合, 则点P

到l 7.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a ,M 是BC 的中点,N 是CC 1

上一点,满足MN ⊥AB 1。

A 1

C 1 (1) 试确定点N 的位置;

(2) 求点C 1到平面AMN 的距离。

B 1 解 (1)∵M 是BC 中点,ABC —A 1B 1C 1为正三棱柱,

∴AM ⊥平面B 1BCC 1, ∴AM ⊥MN , N ∵MN ⊥AB 1, ∴MN ⊥平面B 1AM , ∴MN ⊥B 1N ,

A C 125222

设NC =x ,在RtΔB1BM 中,B 1M =a +a =a ,

44M

1222

在RtΔNCM中,MN =x +a ,

4

222222

在RtΔB 1C 1N 中,B 1N =a +(a -x ) , 在RtΔB1MN 中,B 1N =B 1M +MN ,

5212a 1222

∴a +(a -x ) =a +a +x , ∴x =, ∴N 在CC 1的处。

4444

(2)点C 1到平面AMN 的距离,即为三棱锥C 1—AMN 的高,

设为h ,则V A -MNC =V C 1-AMN =∵V A -MNC ∵AM=

1

1

h ⋅S ∆AMN ,

1

3

AM ⋅S ∆MNC 11

=AM ⋅S ∆MNC 1, ∴h =, 3S ∆AMN

S ∆MNC 1

152a ⋅a =a , a ,MN=a , ∴S ∆AMN =⨯2241624

11111335

=S ∆MCC 1-S ∆MCN =⨯a 2-⨯a ⨯a =a 2, ∴h =a .

222241610

8. 如图,直二面角D —AB —E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D (Ⅰ)求证AE ⊥平面BCE ;

(Ⅱ)求二面角B —AC —E 的大小; (Ⅲ)求点D 到平面ACE 的距离. 解:(I ) BF ⊥平面ACE , ∴BF ⊥AE ,

二面角D-AB-E 为直二面角, A ∴平面ABCD ⊥平面ABE ,

又BC ⊥AB ,∴BC ⊥平面ABE ,∴BC ⊥AE , 又BF ⊂平面BCE ,BF BC=B,∴AE ⊥平面BCE 。

B

(II )连结AC 、BD 交于G ,连结FG ,

∵ABCD 为正方形,∴BD ⊥AC , ∵BF ⊥平面ACE ,

∴FG ⊥AC ,∠FGB 为二面角B-AC-E 的平面角,由(I)可知,AE ⊥平面

BCE , ∴AE ⊥EB ,又AE=EB,AB=2,

BC ⋅BE

==CE BF

在正方形中,

BFG

中,sin

∠FGB ===

BG 在直角三角形BCE

中,

=

BF =

3

∴二面角B-AC-E 为D

(III )由(II )可知,在正方形ABCD 中,BG=DG, D 到平面ACB 的距离等于B 到平面ACE 的距离,BF ⊥平 面ACE ,线段BF 的长度就是点B 到平面

ACE 的距离,即 为D 到平面

ACE 的距离. 故D =

A

1

S ∆ACD ⋅EO . 3

另法:过点E 作EO ⊥AB 交AB 于点O. OE=1.

∵二面角D —AB —E 为直二面角,∴EO ⊥平面ABCD.

设D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h , V D -ACE =V E -ACD , ∴S ∆ACB ⋅h =

13

AE ⊥平面BCE , ∴AE ⊥EC .

11AD ⋅DC ⋅EO ⨯2⨯2⨯123 ∴h ===. 113AE ⋅EC 2⨯622

∴点D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23. 3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Ⅱ)以线段AB 的中点为原点O ,OE 所在直线为x 轴,AB 所在直线为y 轴,过O 点平行于A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

AE ⊥面BCE ,BE ⊂面BCE , ∴AE ⊥BE ,

在Rt ∆AEB 中, AB =2, O 为AB 的中点,

∴OE =1. ∴A (0, -1, 0), E (1, 0, 0), C (0, 1, 2).

=(1, 1, 0), =(0, 2, 2). 设平面AEC 的一个法向量为=(x , y , z ) , ⎧⎧y =-x , ⎪⋅=0, ⎧x +y =0, 即⎨则⎨ 解得⎨ 2y +2x =0. ⎪⎩z =x , ⎩AC ⋅n =0, ⎩

(III )∵AD//z轴,AD=2,∴=(0, 0, 2) ,

∴点D 到平面ACE 的距离 令x =1, 得=(1, -1, 1) 是平面AEC 的一个法向量. 又平面BAC 的一个法向量为=(1, 0, 0) , 3∴cos(, ) ===. 3∴二面角B —AC —E 的大小为1D . 3A d =||⋅|cos ==2

3=2. 3

专题15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高考在考什么

【考题回放】

1.已知平面α外不共线的三点A,B,C 到α的距离都相等, 则正确的结论是( B) A. 平面ABC 必平行于α B. 存在△ABC 的一条中位线平行于α或在α内 C. 平面ABC 必与α相交 D. 平面ABC C 1

2.如图,过平行六面体ABCD-A 1B 1C 1D 1点作直线, 其中与平面DBB 1D 1平行的直线共有( D ) A.4条 B.6条 C.8条 D.12条

3.设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P 、Q 分别

是侧棱AA 1、 CC 1 上的点,且PA=QC1,则

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 C )

A .1 B .1 C .1V D .1

3642

4.已知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 四个命题:①若m ⊥α, m ⊥β, 则α//β; ②若α⊥γ, β⊥α, 则α//β

③若m ⊂α, n ⊂β, m //n , 则α//β;

④若m 、n 是异面直线,m ⊂α, m //β, n ⊂β, n //α, 则α//β, 其中真命题是( D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5.在正方形ABCD -A ' B ' C ' D ' 中,过对角线BD 的一个平面交AA ' 于E ,交CC 于F ,则( ) ① ② ③

四边形BFD 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BFD E 有可能是正方形

四边形BFD 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

'

'

' ' '

'

'

④ 四边形BFD E 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 D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 ①③④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6.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BD 、BC 的中点, CA =CB =CD =BD =2,

_A AB =AD = (Ⅰ)求证:AO ⊥平面BCD ;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 【专家解答】

(I )证明:连结OC

BO =DO , AB =AD , ∴AO ⊥BD . BO =DO , BC =CD , ∴CO ⊥BD . _ B 在∆AOC 中,由已知得AO =1, CO = 而AC =2, ∴AO +CO =AC ,

2

2

2

O _ C

_ E

∴∠AOC =90o , 即AO ⊥OC . BD OC =O , ∴AO ⊥平面BCD

(II )取AC 的中点M ,连结OM 、ME 、OE ,由E 为BC 的中点知ME ∥AB,OE ∥DC ∴直线OE 与EM 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

11AB =OE =DC =1, 22

1

OM 是直角∆AOC 斜边AC 上的中线,∴OM =AC =

1,

2

∴cos ∠OEM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

44

(III )设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h .

11

V E -ACD =V A -CDE , ∴h . S ∆ACD =. AO . S ∆CDE .

33

在∆OME 中,

EM =

1=

21AO . S ∆CDE 12= =而AO =1, S ∆CDE =2=

∴h =

S ∆ACD 72 ∴点E 到平面ACD

在∆ACD 中

, CA =CD =2, AD =

∴S ∆ACD =

★★★高考要考什么

【考点透视】

判断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及多面体的体积。 【热点透析】 1. 转化思想:

①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线⊥线⇔线⊥面⇔面⊥面 ; ② 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转化为平行线面之间的距离,

平行线面、平行面面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与面的距离。 2.空间距离则主要是求点到面的距离主要方法: ①体积法; ②直接法, 找出点在平面内的射影

★★★高考将考什么

【范例1】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点O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面

CDE 是等边三角形,棱EF //

1

BC . =2

(1)证明FO //平面CDE ; (2

)设BC =,

证明EO ⊥平面CDF .

解析:(Ⅰ)取CD 中点M ,连结OM. 在矩形ABCD 中,OM //

M

11

BC ,又EF //BC ,则EF //OM, 22

连结EM ,于是四边形EFOM 为平行四边形. ∴FO //EM 又 FO ⊄平面CDE , EM ⊂平面CDE , ∴ FO ∥平面CDE (Ⅱ)证明:连结FM ,由(Ⅰ)和已知条件,在等边△CDE 中,

CM =DM , EM ⊥

CD 且EM =

1

=BC =EF . 2

因此平行四边形EFOM 为菱形,从而EO ⊥FM 而FM∩CD=M,

∴CD ⊥平面EOM ,从而CD ⊥EO. 而FM ⋂CD =M ,所以EO ⊥平面CDF. 【点晴】本小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等基础知识,注意线面平行和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使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为直角梯形, AD ∥BC ,∠BAD=90°,PA ⊥底面ABCD ,且PA =AD=AB =2BC,M 、N 分别为PC 、PB 的中点。

(Ⅰ) 求证:PB ⊥DM;

(Ⅱ) 求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解析:方法一:

(I )因为N 是PB 的中点,PA =PB ,所以AN ⊥PB .

因为AD ⊥平面PAB ,所以AD ⊥PB ,从而PB ⊥平面ADMN . 因为DM ⊂平面ADMN ,所以PB ⊥DM .

(II )取AD 的中点G ,连结BG 、NG ,则BG //CD ,

所以BG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和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相等. 因为PB ⊥平面ADMN ,所以∠BGN 是BG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BN . =

BG 故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是arcsin .

5

在Rt ∆

BGN 中,sin ∠BNG =

方法二: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BC =1,则

1

A (0,0,0),P (0,0,2), B (2,0,0),C (2,1,0),M (1,,1), D (0,2,0) .

2

3

(I ) 因为PB ⋅DM =(2,0,-2) ⋅(1,-,1) =0,所以PB ⊥DM .

2

(II ) 因为PB ⋅AD =(2,0,-2) ⋅(0,2,0)=0,所以PB ⊥AD , 又因为PB ⊥DM ,所以PB ⊥平面ADMN .

因此的余角即是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PB ⋅DC

=因为cos =,

|PB |⋅|DC |

所以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为. 【点晴】注意线线垂直常使用线面垂直得到解决,线面角关键是找到射影,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步骤。同时使用空间向量能降低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

【范例2】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AB=8,AD=4,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并且与底面所成二面角为60°.

(Ⅰ)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Ⅱ)证明PA ⊥BD. 解析:(Ⅰ)如图,取AD 的中点E , 连结PE ,则PE ⊥AD.

作PO ⊥平面在ABCD ,垂足为O ,连结OE. 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OE ⊥AD ,

所以∠PEO 为侧面PAD 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 的平面角,由已知条件可知∠PEO=60°,PE=6,所以PO=33,

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P —ABCD =⨯8⨯4⨯33=96.

(Ⅱ)法1 如图,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通过计算可得P(0,0,33) , A(2,-3,0) ,B(23,5,0) ,D(-2,-3,0)

所以=(2, -3, -), =(-43, -8, 0). 因为⋅=-24+24+0=0, 所以PA ⊥BD.

法2:连结AO ,延长AO 交BD 于点F. 通过计算 可得EO=3,AE=2,又知AD=43,AB=8, 得

13

EO AD

=. 所以Rt △AEO ∽Rt △BAD. 得∠EAO=∠ABD. AE AB

所以∠EAO+∠ADF=90° 所以 AF ⊥BD.

因为 直线AF 为直线PA 在平面ABCD 内的身影,所以PA ⊥BD.

【点晴】本小题主要考查棱锥的体积、二面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等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二面角的使用。使用空间向量能降低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但坐标系的位置不规则,注意点坐标的表示。

【文】在直三棱柱ABC -ABC 中,∠ABC =90, AB =BC =1. (1)求异面直线B 1C 1与AC 所成的角的大小;

ABC 所成角为45,求三棱锥A 1-ABC 的体积。 (2)若AC 1与平面

解析 (1) ∵ BC∥B 1C 1, ∴∠ACB 为异面直线B 1C 1与AC 所成角(或它的补角)

∵∠ABC=90°, AB=BC=1, ∴∠ACB=45°, ∴ 异面直线B 1C 1与AC 所成角为45°.

(2) ∵ AA1⊥平面ABC, ∠ACA 1是A 1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ACA =45°.

∵ ∠ABC=90°, AB=BC=1, AC=, ∴AA 1=2. ∴ 三棱锥A 1-ABC 的体积V=

16

S △ABC ×AA 1=. 32

【点晴】画图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基本要求,本题考查了线线角和体积等立几知识。

【范例3】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的长方体被截面AEC 1F 所截面而得到的,其中AB=4,BC=2,CC 1=3,BE=1.

(Ⅰ)求BF 的长;

(Ⅱ)求点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

解法1:(Ⅰ)过E 作EH//BC交CC 1于H ,则CH=BE=1,EH//AD,且EH=AD. ∵AF ∥EC 1,∴∠FAD=∠C 1EH. ∴Rt △ADF ≌Rt △EHC 1.

∴DF=C1H=2. ∴BF =BD +DF =26. (Ⅱ)延长C 1E 与CB 交于G ,连AG , 则平面AEC 1F 与平面ABCD 相交于AG . 过C 作CM ⊥AG ,垂足为M ,连C 1M ,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G ⊥C 1M. 由于AG ⊥面C 1MC , 且AG ⊂面AEC 1F ,所以平面AEC 1F ⊥面C 1MC.

在Rt △C 1CM 中,作CQ ⊥MC 1,垂足为Q ,则CQ 的长即为C 到面AEC 1F 的距离.

2

2

EB BG

=可得, BG =1, 从而AG =CC 1CG

AB 2+BG 2=.

4=12

, 由∠GAB =∠MCG 知, CM =3cos MCG =3cos GAB =3⨯

3⨯

2

12=4. 11

∴CQ =

CM ⨯CC 1

=

MC 1

122

3+

17

解法2:(I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B (2,4,0), A (2,0,0),C (0,4,0),E (2,4,1),C 1(0,4,3). 设F (0,0,z ).

∵AEC 1F 为平行四边形,

∴由AEC 1F 为平行四边形,

∴由AF =EC 1得, (-2, 0, z ) =(-2, 0, 2), ∴z =2. ∴F (0, 0, 2). ∴=(-2, -4, 2).

于是||=26, 即BF 的长为26.

(II )设n 1为面AEC 1F 的法向量,显然n 1不垂直于平面ADF , 故可设n 1=(x , y , 1)

⎧x =1, ⎧⎧4y +1=0, ⎪n 1⋅AE =0, ⎧0⨯x +4⨯y +1=0⎪由⎨得⎨即⎨∴⎨1

-2⨯x +0⨯y +2=0-2x +2=0, y =-. ⎪⎩⎪⎩n 1⋅=0, ⎩4⎩

CC 1⋅n 1=又CC 1=(0, 0, 3), 设CC 1与n 1的夹角为a

,则cos α=

|CC 1|⋅|n 1|

∴C 到平面AEC 1F 的距离为d =|CC 1|cos α=3⨯

44=. 3311

【点晴】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空间距离的求法等基础知识,空间距离也遵循

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步骤,但体积法是一种很好的求空间距离的方法,同学们不妨一试。

【文】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B 1C =10,D 是AC 的中点。

(1)求点B 1到直线AC 的距离. (2)求直线AB 1到平面C 1BD 的距离.

解:(1)连结BD ,B 1D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B 1D ⊥AC , 所以B 1D 就是B 1点到直线AC 的距离。 在Rt ∆B 1BD 中BB 1=

B 1C 2-BC 2=2-82=6, BD =43.

∴B 1D =

BD 2+B 1B 2=221. A 1

(2)因为AC 与平面BD C 1交于AC的中点D, 设B 1C ⋂BC 1=E ,则AB 1//DE,所以AB 1//平面C 1BD , 所以AB 1到平面BD C 1的距离等于A点到平面BD C 1 的距离,等于C点到平面BD C 1的距离,也就等于三棱 锥C -BDC 1的高, V C -B D C =V C -B D C ,

1

1

1

A

1

∴hS ∆BDC 1

3

B

1=S ∆BDC CC 1,∴h =,即直线AB 1到平面BD C 1的距离是.

31313

π

(3)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D 1—EC —D 的大小为.

4

解析:法1

(1)∵AE ⊥面AA 1DD 1,A 1D ⊥AD 1,∴A 1D ⊥D 1E

【点晴】求空间距离注意三点:

1.常规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的步骤; 2.多用转化的思想求线面和面面距离; 3.体积法是一种很好的求空间距离的方法.

【范例4】如图,在长方体AC 1中,AD=AA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

(1)证明:D 1E ⊥A 1D ; 1

(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E 到面ACD 1的距离; A

(2)设点E 到面ACD 1的距离为h ,在△ACD 1中,AC=CD1=,AD 1=2,

故S ∆AD 1C =

11311

⋅2⋅5-=, 而S ∆ACE =⋅AE ⋅BC =. 22222

11131S ∆AEC ⋅DD 1=S ∆AD 1C ⋅h , ∴⨯1=⨯h , ∴h =. 33223

1

∴V D 1-AEC =

(3)过D 作DH ⊥CE 于H ,连D 1H 、DE ,则D 1H ⊥CE

∴∠DHD 1为二面角D 1—EC —D 的平面角. 设AE=x ,则BE=2-x

在Rt ∆D 1DH 中, ∠DHD 1=

π

4

, ∴DH =1.

A 在Rt ∆ADE 中, DE =∴在Rt ∆DHE 中, EH =x ,

在Rt ∆DHC 中CH =∴x +3=

x 2-4x +5⇒x =2-.

3, 在Rt ∆CBE 中CE =x 2-4x +5.

∴AE =2-时, 二面角D 1-EC -D .

4

π

法2:以D 为坐标原点,直线DA 、DC 、DD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E=x ,则A 1(1,0,1) ,D 1(0,0,1) ,E(1,x ,0) ,A(1,0,0), C(0,2,0).

(1)因为DA , 0, 1), (1, x , -1) =0, 所以DA 1. 1, D 1E =(1

(2)因为E 为AB 的中点,则E (1,1,0), 从而D 1E =(1, 1, -1), AC =(-1, 2, 0) ,AD , 0, 1) , 1=(-1

设平面ACD 1的法向量为=(a , b , c ) ,

⎧⎧-a +2b =0⎧a =2b ⎪⋅=0,

则⎨也即⎨,得⎨,

-a +c =0a =c ⎪⎩⎩⋅AD =0, 1⎩

从而=(2, 1, 2) ,所以点E 到平面AD 1C 的距离为h =(3)设平面D 1EC 的法向量=(a , b , c ) , ∴=(1, x -2, 0), D 1=(0, 2, -1), DD 1=(0, 0, 1),

=

2+1-21

=. 33

⎧⎪⋅D 1=0, ⎧2b -c =0

⇒⎨由⎨ 令b =1, ∴c=2, a =2-x ,

a +b (x -2) =0. ⎪⎩⎩⋅=0,

∴=(2-x , 1, 2). 依题意cos

π

4

=

1=

222

⇒=.

222(x -2) +5

∴x 1=2+3(不合,舍去),x 2=2-3 . ∴AE=2-3时,二面角D 1—EC —D 的大小为

π

. 4

【点晴】由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寻找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位置,是一种新型题目,它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引起重视,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分析法寻找思路。

BD 与平 【文】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 -A ,AB =2, AA 1BC 11D 11=1,直线

AE 垂直BD 于E , F 为A 1B 1的中点. 面AA 1B 1B 所成的角为30,

(Ⅰ)求异面直线AE 与BF 所成的角;

(Ⅱ)求平面BDF 与平面AA 1B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Ⅲ)求点A 到平面BDF 解(Ⅰ)连结B 1D 1,过F 作B 1D 1的垂线,垂足为K ,

∵BB 1与两底面ABCD ,A 1B 1C 1D 1都垂直,

1

∴FK ⊥B 1D 1⎪⎬⇒FB ⊥平面BDD 1B 1 B 1D 1⋂BB 1=B 1⎪⎭又

AE ⊥BD ⎬⇒AE ⊥平面BDD 1B 1 BB 1⋂BD =B ⎪⎭

FB ⊥BB 1

AE ⊥BB 1

因此FK //AE

BFK 为异面直线BF 与AE 连结BK ,由FK ⊥面BDD 1B 1得FK ⊥BK ,从而∆BKF 为Rt ∆在 Rt ∆B 1KF 和Rt ∆B 1D 1A 1中,

1AD AB FK A 1D 1A 1D 1 B 1F 由得FK ====

B 1F B 1D 1B 1D 1BD

FK

=

BK ∴异面直线BF 与

AE

所成的角为

(Ⅱ)由于AD ⊥面AA t B 由A 作BF 的垂线 AG ,垂足为

G ,连结DG ,则BG ⊥DG ∴

B 所成二

又BF , ∴cos

1

1面角的平面角。且

11

AB , A 1F =AB , 22

F 分别为SA

、SB 的中点,即SA =2

A 1A =2=AB 。 ∴A 1、

∴ Rt ∆BAS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垂足G

点实为斜边SB 的中点F ,即F

、G 重合。

1。

易得AG =AF =SB =Rt ∆BAS 中,AD =

2AD ==∴tan

即平面BDF 于平面AA 1B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为 (Ⅲ)由(Ⅱ)知平面AFD 是平面BDF 与平面AAB 1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 ∴面AFD ⊥面BDF Rt ∆ADF 中,由A作 AH ⊥DF 于H ,则AH 即为点A 到平面BDF 的距离. 由AH·DF=AD·AF ,得

B 1所以点A 到平面BDF AD AF AH ==

DF

=【点晴】本题综合考查了立体几何的知识,异面直线之间的夹角,面面夹角及点与面的距离,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自我提升

1.设α、β 为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有如下的两个命题:①若α∥β,则l ∥m ;②若l ⊥m ,则α⊥β.那么( D ) (A) 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 (B) 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 (C) ①②都是真命题 (D) ①②都是假命题

2.设A 、B 、C 、D 是空间四个不同的点,在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 (C ) ...

(A )若AC 与BD 共面,则AD 与BC 共面 (B )若AC 与BD 是异面直线,则AD 与BC 是异面直线 (C) 若AB=AC,DB=DC,则AD=BC (D) 若AB=AC,DB=DC,则AD ⊥BC

3.一平面截一球得到直径是6cm 的圆面,球心到这个平 C

面的距离是4cm ,则该球的体积是( C )

100π3208π3500π3π3(A)cm (B) cm (C) cm (D) cm

3333

4.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 论中不成立的是(C ) ...(A )BC//平面PDF (B )DF ⊥平面PA E

(C )平面PDF ⊥平面ABC (D )平面PAE ⊥平面 ABC

5.m , n 是空间两条不同直线,α, β是两个不同平面,下面有四个命题: ①m ⊥α, n //β, α//β⇒m ⊥n ②m ⊥n , α//β, m ⊥α⇒n //β ③m ⊥n , α//β, m //α⇒n ⊥β ④m ⊥α, m //n , α//β⇒n ⊥β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 ①、④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6.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交于直线l ,P 是空间一点,PA ⊥α,垂足为A ,PB ⊥β, 垂足为B ,且PA=1,PB=2,若点A 在β内的射影与点B 在α内的射影重合, 则点P

到l 7.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为a ,M 是BC 的中点,N 是CC 1

上一点,满足MN ⊥AB 1。

A 1

C 1 (1) 试确定点N 的位置;

(2) 求点C 1到平面AMN 的距离。

B 1 解 (1)∵M 是BC 中点,ABC —A 1B 1C 1为正三棱柱,

∴AM ⊥平面B 1BCC 1, ∴AM ⊥MN , N ∵MN ⊥AB 1, ∴MN ⊥平面B 1AM , ∴MN ⊥B 1N ,

A C 125222

设NC =x ,在RtΔB1BM 中,B 1M =a +a =a ,

44M

1222

在RtΔNCM中,MN =x +a ,

4

222222

在RtΔB 1C 1N 中,B 1N =a +(a -x ) , 在RtΔB1MN 中,B 1N =B 1M +MN ,

5212a 1222

∴a +(a -x ) =a +a +x , ∴x =, ∴N 在CC 1的处。

4444

(2)点C 1到平面AMN 的距离,即为三棱锥C 1—AMN 的高,

设为h ,则V A -MNC =V C 1-AMN =∵V A -MNC ∵AM=

1

1

h ⋅S ∆AMN ,

1

3

AM ⋅S ∆MNC 11

=AM ⋅S ∆MNC 1, ∴h =, 3S ∆AMN

S ∆MNC 1

152a ⋅a =a , a ,MN=a , ∴S ∆AMN =⨯2241624

11111335

=S ∆MCC 1-S ∆MCN =⨯a 2-⨯a ⨯a =a 2, ∴h =a .

222241610

8. 如图,直二面角D —AB —E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D (Ⅰ)求证AE ⊥平面BCE ;

(Ⅱ)求二面角B —AC —E 的大小; (Ⅲ)求点D 到平面ACE 的距离. 解:(I ) BF ⊥平面ACE , ∴BF ⊥AE ,

二面角D-AB-E 为直二面角, A ∴平面ABCD ⊥平面ABE ,

又BC ⊥AB ,∴BC ⊥平面ABE ,∴BC ⊥AE , 又BF ⊂平面BCE ,BF BC=B,∴AE ⊥平面BCE 。

B

(II )连结AC 、BD 交于G ,连结FG ,

∵ABCD 为正方形,∴BD ⊥AC , ∵BF ⊥平面ACE ,

∴FG ⊥AC ,∠FGB 为二面角B-AC-E 的平面角,由(I)可知,AE ⊥平面

BCE , ∴AE ⊥EB ,又AE=EB,AB=2,

BC ⋅BE

==CE BF

在正方形中,

BFG

中,sin

∠FGB ===

BG 在直角三角形BCE

中,

=

BF =

3

∴二面角B-AC-E 为D

(III )由(II )可知,在正方形ABCD 中,BG=DG, D 到平面ACB 的距离等于B 到平面ACE 的距离,BF ⊥平 面ACE ,线段BF 的长度就是点B 到平面

ACE 的距离,即 为D 到平面

ACE 的距离. 故D =

A

1

S ∆ACD ⋅EO . 3

另法:过点E 作EO ⊥AB 交AB 于点O. OE=1.

∵二面角D —AB —E 为直二面角,∴EO ⊥平面ABCD.

设D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h , V D -ACE =V E -ACD , ∴S ∆ACB ⋅h =

13

AE ⊥平面BCE , ∴AE ⊥EC .

11AD ⋅DC ⋅EO ⨯2⨯2⨯123 ∴h ===. 113AE ⋅EC 2⨯622

∴点D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23. 3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Ⅱ)以线段AB 的中点为原点O ,OE 所在直线为x 轴,AB 所在直线为y 轴,过O 点平行于A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

AE ⊥面BCE ,BE ⊂面BCE , ∴AE ⊥BE ,

在Rt ∆AEB 中, AB =2, O 为AB 的中点,

∴OE =1. ∴A (0, -1, 0), E (1, 0, 0), C (0, 1, 2).

=(1, 1, 0), =(0, 2, 2). 设平面AEC 的一个法向量为=(x , y , z ) , ⎧⎧y =-x , ⎪⋅=0, ⎧x +y =0, 即⎨则⎨ 解得⎨ 2y +2x =0. ⎪⎩z =x , ⎩AC ⋅n =0, ⎩

(III )∵AD//z轴,AD=2,∴=(0, 0, 2) ,

∴点D 到平面ACE 的距离 令x =1, 得=(1, -1, 1) 是平面AEC 的一个法向量. 又平面BAC 的一个法向量为=(1, 0, 0) , 3∴cos(, ) ===. 3∴二面角B —AC —E 的大小为1D . 3A d =||⋅|cos ==2

3=2. 3


相关文章

  • 2017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纳完整版
  •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 集合 题型1-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题型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题型1-3 集合的运算 第二节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题型1-4 四种命题及关系 题型1-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查看


  • 近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2.3试卷分析
  • 2013----2017年高考全国卷2.3试卷分析 从2012年云南进入新课标高考至今,已有六年时间, 数 学因为容易拉分,加上难度变幻不定,可以说是我省考生最为害怕的一个学科,第一天下午开考的数学考得如何直接决定着考生第二天的考试情绪.近 ...查看


  • 2015年高考数学七大知识点
  • 2015年高考数学七大知识点 第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 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 ...查看


  • 上海数学高考零距离突破文科书简明版答案第49讲-第53讲
  • 第49讲 距离公式.中点公式.倾斜角和斜率 第50讲 直线的方程 例2 变式题 2x -2y -2=0 例3 变式题 x -2-(y -3) =0 5. 15x -8y -241=0 6. y -3=x +2 7. 1, -1;1 8. ( ...查看


  • 数学考纲解读与全国卷分析2015与2016比较
  • 数学 全国I 卷高考试题(理科)的分析 一.考试大纲的说明2015年与2016年的对比: 2016年的考试说明与2015年的考试说明没有任何区别 命题规律: 1. 函数与导数:2-3个小题,1个大题,客观题主要以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图像 ...查看


  • 高中数学专题--立体几何专题
  • 专题三 立体几何专题 [命题趋向]高考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集中体现在立体几何试题上,着重考查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及空间角等几何量的计算.既有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的试题,也有以解答题形式出现的试题.选择题.填空题大多考查概念辨析 ...查看


  • 2014高考数学必考题型
  • 2014高考数学必考题型 命题热点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这一知识点是高考每年的必考内容,对集合的考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集合的运算,二是集合间的关系,三是集合语言的运用. 在试卷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 集合知识经常与函 ...查看


  • 北京市高中数学课程架构与进度
  • 北京市高中数学课程架构与进度 一.教材使用 北京全市所有区县的数学教材总共分为两套,以中轴线为地理分界线东西各使用一套.东部区县使用人教A 版,如东城.朝阳.通州等.西部区县使用人教B 版,如西城.海淀.石景山.房山,昌平.门头沟.怀柔等. ...查看


  • 状元名师分析2012年高考数学考点及命题趋势
  • 周帅,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高考数学王牌讲师.曾获湖北省高考状元.四年钻研高考,总结出独到的解题技巧,经验丰富. 状元名师分析2012年高考数学考点及命题趋势 周帅,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高考数学王牌讲师.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