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
ChineseJoumalof
2001年第7卷第3期,18—23
AppliedPsychology
2001.V01.7.No.3.18—23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吴谅谅李宝仙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
摘要本研究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所包括的关键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结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职业动机、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初步模型”。
关键词职业期望影响因素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设计
中图分类号:B849:C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020(2001)一03—0018—06
本研究的目的,一是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期1
前言
望的新变化作一个描述,探讨职业期望的内部结构;二是对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做初步探职业期望是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索,从而提出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基本模型。
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对于职业2
方法
价值观的研究,通常是从职业兴趣、职业满意度和职业动机等角度进行的,如斯壮一康穆贝2.1专题访谈
尔的职业兴趣调查表(Strong—Campbellinterest为了为问卷设计作准备,我们先进行了’专inventory)、塞浦尔职业价值观量表(workval—
题访谈。访谈的主题包括:
ues
inventory)以及阿芒拜尔(Amabile,1994)等(1)你现在对工作的期望主要有哪些?
人的职业爱好量表workpreferenceinventory,(2)你认为有哪些人、哪些因素影响你对
WPI)等…。对于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构,早工作的期望?
期研究者塞浦尔(1957)提出了15项职业价值(3)你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计划?观的内容,O’connor和Kinnance(1961)将其缩2.2问卷结构
减为独立性和多样性、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
以上述专题访谈的结果为基础,我们设计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和创造性等6个维
出了本研究的问卷。
度。Larcebeau(1982)则抽取了名望、利他、满
问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职业期望量意和个人发展等4个因素¨o。我国心理学家
表,该量表以凌文辁等人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凌文辁等教授(1997)从22个条目里抽取了3为基础¨J,对一些不符合现实的提法作了一些个因素,分别是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
修改,共有21个职业期望项目。第二部分共展因素[3|。
16题,涉及一些人口统计学的基本情况(要求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吴谅谅等
19
被试填写)以及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要求被试选择)。其中,影响因素分为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两类,前者主要了解个人对自己所处家庭环境、就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把握,如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重要朋友的期望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后者主要了解个人对自身能力、兴趣和需求的客观评价。第三部分是关于自我意识中的能力评估因素的调查,本研究采用控制圈(spheresofcontr01)中的两个分量表∽1,分别是个人实力控制量表和人际关系控制量表,其结果用来表明个人实力和人际关系对职业期望的影响。2.3样本群体
本研究抽取杭州三所大学6个科系本科生共154名被试,其中男74名,女80名,来自
全国8个省,调查时间为2001年5月。
3
结果
3.1
职业期望
3.1.1职业期望的因素结构
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21个职业期望项目被分成三个主成分因素,分别是F1(声望地位、
稳定性因素)、F2(内在价值因素)和F3(外在价值因素)。FI大多涉及工作能带来的社会声望地位以及工作的稳定性感觉;F2大多涉及工作的内在价值,是工作本身给工作者带来的价值,如能发挥自己才能等;F3大多涉及工作的外在价值,是工作给工作者带来的直接报酬和提升发展的机会。结果列于表l。
表1职业期望的因素结构
3.1.2对职业期望项目重要性的排序要”五个等级。要求每个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在选择职业时是如何考虑各个项目的重要性的。排序的结果如表2所示。
在本研究中,每一个项目都被分为“很重要”、“重要”、“有些重要”、“一般”和“不太重
表2职业期望项目的重要性排序
被试芏俸
。
人数
154
项目的排序
…
另
V7、V1、V4、V11、V2、V10、V12、V18、V16、V15、V17、V9、V8、V21、V3、V6、V13、V5、V14、V20、V19
V17V7、V4、V117呢、矿10、V187V12,V15,V17、V16、V9、V8,V2』?V6、V3、∥13、V19、V20、V5、V14
≯7、V11tr4、VI?V2、V107}76V12、V18、V157£?-9,扩17、V8V21、£??V6、旷13
74
,—,
圣
竺监:y羔垒:3幽:Y12
能发挥自己的才能(V7)、收入高(V1)、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V4)、机会均等和公平竟争(V11)、福利好(V2)以及符合兴趣爱好
从表2可以看出,一方面大学生认为最重
要的前六个项目是一致的,但另一方面在具体
排序上不同性别之间有所不同。就全体被试
来说,职业期望中最重要的项目顺序依次是:(va0)。在这6项中,各有三项是属于外在价
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3期
值因素和内在价值因素,但没有一项属于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男生对收入更为重视,排在
第1位,而女生则排在第4位,但两者对收入的期望值大小没有显著的差异。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6个项目是
期望值存在显著影响的因素。其中,对职业发
展稳定性有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我意
识(个人实力控制力、主导需要)、职业发展计
划年限和环境因素(家庭和朋友的期望、家庭和朋友的影响、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内在价值有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我意识(个人实
容易成名成家(V19)、单位级别高(V20)、单位规模大(V14)、有出国机会(V5)、单位知名度高(V13)和较高社会地位(V6)。除有出国机会(V5)这一项外,其余都属于声望地位因素。男女生在最不重要的项目及具体顺序上有所
不同,但差别不大。
3.2
力控制力、人际关系控制力、主导需要)、职业计划对择业影响和环境意识(专业形势、家庭
和朋友的影响),对外在价值有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和朋友的期望。
根据三种职业期望各自的影响因素分别建模,各个因素的F值都达到显著水平(p<0.0001)。
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
我们对各种因素对三种职业期望值的影
三种职业期望的R-Squared模型解释分别达到
0.309、0.305和0.279,结果如表3所示。
响分别作单维方差分析。表3列出了对职业
表3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的作用
生存需要
52.63.0070“0.6669.3.82253.7750
0.52580.4362
——…
主导需要嚣纛嚣茎
自我实现需要
::;
三2
;..95312,i:.。64294。:
2:笪鱼2
Q!Z生85
4.2083“0.4378
—3:§旦9互Q:5曼窆!
R一&luared模型解释
一——
0.279
该列为行变量各组在列变量的平均期望值;2.陔列为行变量各组在列变量的期望值的标准误差:表示行变量各组对列变量影响达到0.05的硅著水平。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吴谅谅等
21
3.3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模型
本研究根据以上结果得出如下职业期望影响模型图。其中,能力评估包括个人实力控制力和人际关系控制力,市场需求在这里指的是专业形势,有关家庭和朋友的影响都归入家庭和朋友的期望中,职业发展计划包括计划年限及对择业影响。另外,本研究虽然并没有涉及兴趣类型,但兴趣类型与职业价值观之间的重要关系已得到相关研究的支持¨1,因此也被纳入这一模型中。
图1
职业期望影响模型图
4讨
论
4.1
职业期望的因素结构和职业的内外动机
心理学家凌文辁等人(1997)从22个条目
里抽取了3个因素,分别是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与人类的四种需要相对应,即声望地位因素与尊重需要相对应,保健因素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相对应,发展因素
与自我需要相对应。而本研究所得出的三个因素与职业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相联系,即
内在价值因素与内在动机相对应,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和外在价值因素与外在动机相联系。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属于保障性内容,工作者没有明显直接的受益,外在价值指工作带来的
报酬和提升机会,对于工作者来说有直接的收
益。体现内外在动机的因素与张进辅等人(1989)对我国青年的择业标准与动机的研究
结果是相一致的∞J。
在现代动机理论中,内、外动机是对立的,
如Lepper和Greene(1978)指出,随着外在动机的增加,个体内在动机减少,减少的程度相当于增加的程度0但是这种观点受到了质疑。Deci等(1978)的研究指出,内、外在动机未必是对立的。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体的内、外在
动机是可以并存的。阿芒拜尔等人在1994年运用自编的WPI量表对1000名美国大学生和1000名美国工作成人的调查发现,有些在择业动机倾向表上得高分的人,在外在择业动机倾向量表上也得了高分…。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通过内外在动机很好地得到解释。就全体大学生被试来说,职业期望
中最重要的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V7)、收人高
(V1)、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V4)、机会
均等和公平竞争(V11)、福利好(V2)和符合兴
趣爱好(Ⅵ0)。在这6项中,属于外在价值因素
和内在价值因素的各有三项,但没有一项属于
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当代大学毕
业生的职业期望中最看重的既有反映外在动机
倾向的,又有反映内在动机倾向的内容。这个
结果与阿芒拜尔研究也是不矛盾的,尽管两国
学生反映内外在动机的具体因素有所不同。,
对于工作的外在价值,我们认为这是大学
生们共同的职业期望,不同性别、具有不同实
力以及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对于这个因素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有家庭和朋友期望的高低对这个因素有所影响。对于I作的内在价值,我们认为只有当个人具有实力和所学专业供不应求时会着重考虑。在研究中发现专业形势较好的学生对工作的内在价值的
期望值远高于其他学生,对个人实力有自信的学生在该项上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另外我们
发现以归属需要为主导需要的学生在该项的要求最高,而以自我实现为主导需要的学生反
而要求最低。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所理解的自
我实现与工作的内在价值联系较少,而更多地体现在工作的外在价值中。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
4.2不同时期大学生职业期望的重心变化
22
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3期
在本研究中,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中最突出的六项维度的排列次序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V7)、收入高(V1)、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V4)、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V11)、福利好(V2)、符合兴趣爱好(VlO)。如果将它与1996年凌文辁等教授把学以致用(V7、V10、V11、V1、V4、V15)排在第一位的研究结果相
计划,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对于工作内在价值和声望地位稳定性的期望值最低,与有职业计划并对择业产
生影响的学生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总的看来,
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但是在这当中,绝大部分的学生的职业发展计
划都是短期的(5年以内)。其中原因,一个方面
比较,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变(1)随着经济收入的差距拉大,高收入不(2)随着双向选择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着的挑战,他们不自觉地降低了对专业兴趣对口
(3)社会上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大学
(4)处于职业生涯前期的大学生,对于自
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
本研究说明,对个人实力控制力(自信)较自己能力比较自信以及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的本研究发现,具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职业发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
深度了解,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变化很快,大多数大学生只能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
5
总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1)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因素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声望地位和稳定性因素(F1)、内在价值因素(F2)以及外在价值因素(F3);(2)与前人的研究相比,当代
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收入和福利,而对工
作适合兴趣及所学专业的要求则降低。以此为基础,我们从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等方面建立r当代大学生职
业期望的初步模型。
参考文献
[1]Amabile
T
M,Hill
KG,Hennessey13A,
TigheE
M.Thework
preferenceinventory
assessingintrinsicandextrinsic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4,66(5):950~976
[2]丁雪红.职业动机的研究与评定.社会心理
研究,1997,(1):54~56
[3]凌文辁等.我国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观研
究.社会心理研究,1997,(2):11~15
[4]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270~272
[5]张进辅,张蜀林.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职
业价值观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查.心理学杂
志,1989,4(1):9~17
化轨迹,即2001的大学生比1996年的大学生
更注重经济收入与福利条件,而对个人兴趣、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的要求则降低了。面谈反馈获得的信息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主要有如下四方面:
仅直接与人的生活质量挂钩,而且也成为体现人的聪明才智和人生价值的标志,因此,大学生追求高收入的心理内容变复杂了。
接受社会选择的严峻现实,为了适应市场经济
等方面的要求。
生的价值观有影响。
身的特点、职业的特点以及如何在人与职业之间达到合理匹配等方面尚处于尝试一探索阶段。就如一位大学生说的,要“干一行爱一
行”,慢慢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
低的学生关注于职业的声望地位,即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而对工作的内在价值没有什么期望;对人际关系比较自信的学生对工作的内在价值期望较高。工作的内在价值通常仅是对
4.3
学生的“奢侈”期望。
展计划的学生在职业期望上与其他学生会有所差异。6.4%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没什么职业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吴谅谅等
23
UniversityGraduates
7
OccupationExpectation
andItsRelevantFactors
、vULiang-liang,LIBao-xian
、
(DepartmentofPsychologyandBehavioralScienc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
Abstract
Thisstudyexaminedthestructureofuniversitygradu—ates’occupationexpectation.Fourcomponentsofpationexpectationtional
OCCU.
university
graduateoccupationexpectation
wasthere—
fore
proposed.
Keywords:occupationexpectation,influencing
designation
wereidentified.Theywereoccupa—
motivation,self-consciousness,environment.con—
career
factors,occupationvalue,career
sciousnessandpersonaldevelopment.Amodelof
(上接第6页)
intelligence.Minnesotasymtx)sium
on
[5]Lehr
childdevdop—
ment
U,OlbrichE.Ecologicalcorrelatesofadjust.
to
aging.In:ThomasH,ed.Patternsofaging:
ment.Hillsdale,Ⅻ:Edbaum,1986,21[3]Gribbin
K,SchaieK
findingsfromtheBonnLongitudinalStudy.Basel.
W,Parham
I.ComplexityofNewYork:S.Karger,1976,81~92
lirestyleandmaintenanceofintellectualabilities.[6]O’Harllon
A
M.Inter-individual
patterrts
ofintellectual
JournalofSocialIssues,1980,36(2):47~61aging:theinfluenceofenvironmentalfactors:[doctoral
[4]SeymourH,Miller—Jones
D.Languageandcognitivedissertation].Pennsylvania:PercrⅡsylvaniaStateUniver.
sit'v,1993
assessmentofblackchildren.In:LassL,ed.Speech
andlanguage:advancesin
basicresearchandprac—
[7JSchaie
K
W.Intellectualdevelopment
in
adulthoc)Ct:
tices.New-ybrk:AcademitPress,1981,6:203~263
theseattlelongitudinaIstudy.NY:CambridgeUni—
versityPress,1996
RelationshipBetween
EnvironmentalFactorsand
AmongAdults
CognitiveFunctioning
YUEGao-anl,CHENShi.ping『2
(1.Psychological
ResearchCenter,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
2.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Tianjin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073)
Abstract
Thepresentresearchwasdesignedtoexaminetheinflu—
ence
cognitiveability.Young
score
subjectsseemed
to
havehigher
ofenvironmentvariables
on
thecognitivedevelop—80wereasked
to
ofcognitiveabilitythanoldones.Primarycogni—
ment.121adultsagedfrom20
in
a
to
fill
a—
tireability
alsorelatedclosely
withenvironmentvari.
questionnairemeasuringtheelementarycognitive
ables.
Key
cross—c1
bilityandenvironmentalvariables.ItWaSfoundthatthereweresignificantagedifferencesintheprimary
words:environmentalfactors,
cognition,
lItlire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吴谅谅, 李宝仙, WU Liang-liang, LI Bao-xian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应用心理学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7(3)34次
参考文献(5条)
1. Amabile T M;Hill K G;Hennessey B A;Tighe E M 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外文期刊] 1994(05)2. 丁雪红 职业动机的研究与评定 1997(01)3. 凌文辁 我国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1997(02)4.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1993(01)
5. 张进辅;张蜀林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查 1989(01)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韩翼祥. 翁杰. 周必彧. Han Yixiang. Weng Jie. Zhou Biyu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决策和职业期望——以浙江省为例[期刊论文]-中国人口科学2007(3)
2. 李飞 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部分高校为例)[学位论文]20083. 车恩利 大学生职业期望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2006届毕业生为例[学位论文]20074. 王锐 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会议论文]-2007
引证文献(36条)
1. 张黎. 刘丽红 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调查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5)
2. 陈友强 浅谈地方院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期刊论文]-陕西教育(高教) 2010(6)3. 唐莹. 张静平 护理本科生职业期望与专业观探讨[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8(2)4. 陈佩丽. 王萍 基于在杭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8(7)
5. 周小怡. 栗玉菡. 李源安. 史瑞芬 运用多学科视角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期望状况[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教育2011(8)
6. 胡云君. 崔冠宇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期望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6)7. 李飞 医学本科毕业生职业期望现状分析与思考[期刊论文]-科学咨询 2008(15)8. 杨琰 地方学院大学生生涯教育的现状探究[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08(22)
9. 刘雪莲. 张平 普通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职业期望研究[期刊论文]-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10. 王玲. 沈娇 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期刊论文]-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7(6)11. 蒋阳飞 高校毕业生待业原因的解释及相关政策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2. 杨宏飞. 陈慕琳 大学生的择业完美主义及其形成机制[期刊论文]-应用心理学 2011(4)
13. 罗晓. 罗石 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期刊论文]-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14. 张聪. 张平. 宋福艳. 舒雅蕾. 朱琳 地方院校低年级护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调查[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2010(1)
15. 杨江涛 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
16. 林良章. 蒋小燕 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现状调查研究[期刊论文]-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9(2)17. 郑全全. 赵立 当代农民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心理学 2006(1)18. 闫锋. 白玲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期刊论文]-辽宁教育研究 2007(11)19. 李强. 姚琦. 乐国安 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与入职期望研究[期刊论文]-南开管理评论 2006(3)
20. 肖非. 陈墨 北京市聋校毕业班聋生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特殊教育 2008(1)21. 张梓英 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1(3)22. 张娜 情绪智力在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623. 张梓英 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1(3)
24. 贺伟婕 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初探[期刊论文]-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25. 梁晓燕. 梁栋青 大学生职业期望、应对方式和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期刊论文]-高教探索 2012(3)26. 吕倩倩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0(8)
27. 陆楠. 王欲晓 国内外关于职业期待的研究简述[期刊论文]-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0(9)28. 肖华茵. 占佳 基于大学生职业态度的旅游业人才流失分析[期刊论文]-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2)29. 于泳红 职业生涯决策整合模型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30. 陆根书. 张晓磊 大学生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期刊论文]-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31. 宋磊 大学生生涯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2. 李雪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与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的关系[学位论文]硕士 200533. 杨克旭 理工科重点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与实现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4. 陈琳 培智学校学生职业期望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5. 于伟 我国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6. 廉串德 希望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适用性的中英对比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yxlx200103004.aspx
应用心理学
ChineseJoumalof
2001年第7卷第3期,18—23
AppliedPsychology
2001.V01.7.No.3.18—23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吴谅谅李宝仙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
摘要本研究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所包括的关键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结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职业动机、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初步模型”。
关键词职业期望影响因素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设计
中图分类号:B849:C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020(2001)一03—0018—06
本研究的目的,一是对当代大学生职业期1
前言
望的新变化作一个描述,探讨职业期望的内部结构;二是对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做初步探职业期望是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索,从而提出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基本模型。
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对于职业2
方法
价值观的研究,通常是从职业兴趣、职业满意度和职业动机等角度进行的,如斯壮一康穆贝2.1专题访谈
尔的职业兴趣调查表(Strong—Campbellinterest为了为问卷设计作准备,我们先进行了’专inventory)、塞浦尔职业价值观量表(workval—
题访谈。访谈的主题包括:
ues
inventory)以及阿芒拜尔(Amabile,1994)等(1)你现在对工作的期望主要有哪些?
人的职业爱好量表workpreferenceinventory,(2)你认为有哪些人、哪些因素影响你对
WPI)等…。对于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构,早工作的期望?
期研究者塞浦尔(1957)提出了15项职业价值(3)你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计划?观的内容,O’connor和Kinnance(1961)将其缩2.2问卷结构
减为独立性和多样性、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
以上述专题访谈的结果为基础,我们设计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和创造性等6个维
出了本研究的问卷。
度。Larcebeau(1982)则抽取了名望、利他、满
问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职业期望量意和个人发展等4个因素¨o。我国心理学家
表,该量表以凌文辁等人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凌文辁等教授(1997)从22个条目里抽取了3为基础¨J,对一些不符合现实的提法作了一些个因素,分别是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
修改,共有21个职业期望项目。第二部分共展因素[3|。
16题,涉及一些人口统计学的基本情况(要求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吴谅谅等
19
被试填写)以及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要求被试选择)。其中,影响因素分为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两类,前者主要了解个人对自己所处家庭环境、就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把握,如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和重要朋友的期望以及家庭社会关系等,后者主要了解个人对自身能力、兴趣和需求的客观评价。第三部分是关于自我意识中的能力评估因素的调查,本研究采用控制圈(spheresofcontr01)中的两个分量表∽1,分别是个人实力控制量表和人际关系控制量表,其结果用来表明个人实力和人际关系对职业期望的影响。2.3样本群体
本研究抽取杭州三所大学6个科系本科生共154名被试,其中男74名,女80名,来自
全国8个省,调查时间为2001年5月。
3
结果
3.1
职业期望
3.1.1职业期望的因素结构
根据主成分分析方法,21个职业期望项目被分成三个主成分因素,分别是F1(声望地位、
稳定性因素)、F2(内在价值因素)和F3(外在价值因素)。FI大多涉及工作能带来的社会声望地位以及工作的稳定性感觉;F2大多涉及工作的内在价值,是工作本身给工作者带来的价值,如能发挥自己才能等;F3大多涉及工作的外在价值,是工作给工作者带来的直接报酬和提升发展的机会。结果列于表l。
表1职业期望的因素结构
3.1.2对职业期望项目重要性的排序要”五个等级。要求每个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在选择职业时是如何考虑各个项目的重要性的。排序的结果如表2所示。
在本研究中,每一个项目都被分为“很重要”、“重要”、“有些重要”、“一般”和“不太重
表2职业期望项目的重要性排序
被试芏俸
。
人数
154
项目的排序
…
另
V7、V1、V4、V11、V2、V10、V12、V18、V16、V15、V17、V9、V8、V21、V3、V6、V13、V5、V14、V20、V19
V17V7、V4、V117呢、矿10、V187V12,V15,V17、V16、V9、V8,V2』?V6、V3、∥13、V19、V20、V5、V14
≯7、V11tr4、VI?V2、V107}76V12、V18、V157£?-9,扩17、V8V21、£??V6、旷13
74
,—,
圣
竺监:y羔垒:3幽:Y12
能发挥自己的才能(V7)、收入高(V1)、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V4)、机会均等和公平竟争(V11)、福利好(V2)以及符合兴趣爱好
从表2可以看出,一方面大学生认为最重
要的前六个项目是一致的,但另一方面在具体
排序上不同性别之间有所不同。就全体被试
来说,职业期望中最重要的项目顺序依次是:(va0)。在这6项中,各有三项是属于外在价
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3期
值因素和内在价值因素,但没有一项属于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男生对收入更为重视,排在
第1位,而女生则排在第4位,但两者对收入的期望值大小没有显著的差异。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6个项目是
期望值存在显著影响的因素。其中,对职业发
展稳定性有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我意
识(个人实力控制力、主导需要)、职业发展计
划年限和环境因素(家庭和朋友的期望、家庭和朋友的影响、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内在价值有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我意识(个人实
容易成名成家(V19)、单位级别高(V20)、单位规模大(V14)、有出国机会(V5)、单位知名度高(V13)和较高社会地位(V6)。除有出国机会(V5)这一项外,其余都属于声望地位因素。男女生在最不重要的项目及具体顺序上有所
不同,但差别不大。
3.2
力控制力、人际关系控制力、主导需要)、职业计划对择业影响和环境意识(专业形势、家庭
和朋友的影响),对外在价值有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和朋友的期望。
根据三种职业期望各自的影响因素分别建模,各个因素的F值都达到显著水平(p<0.0001)。
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
我们对各种因素对三种职业期望值的影
三种职业期望的R-Squared模型解释分别达到
0.309、0.305和0.279,结果如表3所示。
响分别作单维方差分析。表3列出了对职业
表3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的作用
生存需要
52.63.0070“0.6669.3.82253.7750
0.52580.4362
——…
主导需要嚣纛嚣茎
自我实现需要
::;
三2
;..95312,i:.。64294。:
2:笪鱼2
Q!Z生85
4.2083“0.4378
—3:§旦9互Q:5曼窆!
R一&luared模型解释
一——
0.279
该列为行变量各组在列变量的平均期望值;2.陔列为行变量各组在列变量的期望值的标准误差:表示行变量各组对列变量影响达到0.05的硅著水平。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吴谅谅等
21
3.3影响职业期望的因素模型
本研究根据以上结果得出如下职业期望影响模型图。其中,能力评估包括个人实力控制力和人际关系控制力,市场需求在这里指的是专业形势,有关家庭和朋友的影响都归入家庭和朋友的期望中,职业发展计划包括计划年限及对择业影响。另外,本研究虽然并没有涉及兴趣类型,但兴趣类型与职业价值观之间的重要关系已得到相关研究的支持¨1,因此也被纳入这一模型中。
图1
职业期望影响模型图
4讨
论
4.1
职业期望的因素结构和职业的内外动机
心理学家凌文辁等人(1997)从22个条目
里抽取了3个因素,分别是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与人类的四种需要相对应,即声望地位因素与尊重需要相对应,保健因素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相对应,发展因素
与自我需要相对应。而本研究所得出的三个因素与职业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相联系,即
内在价值因素与内在动机相对应,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和外在价值因素与外在动机相联系。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属于保障性内容,工作者没有明显直接的受益,外在价值指工作带来的
报酬和提升机会,对于工作者来说有直接的收
益。体现内外在动机的因素与张进辅等人(1989)对我国青年的择业标准与动机的研究
结果是相一致的∞J。
在现代动机理论中,内、外动机是对立的,
如Lepper和Greene(1978)指出,随着外在动机的增加,个体内在动机减少,减少的程度相当于增加的程度0但是这种观点受到了质疑。Deci等(1978)的研究指出,内、外在动机未必是对立的。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体的内、外在
动机是可以并存的。阿芒拜尔等人在1994年运用自编的WPI量表对1000名美国大学生和1000名美国工作成人的调查发现,有些在择业动机倾向表上得高分的人,在外在择业动机倾向量表上也得了高分…。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通过内外在动机很好地得到解释。就全体大学生被试来说,职业期望
中最重要的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V7)、收人高
(V1)、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V4)、机会
均等和公平竞争(V11)、福利好(V2)和符合兴
趣爱好(Ⅵ0)。在这6项中,属于外在价值因素
和内在价值因素的各有三项,但没有一项属于
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当代大学毕
业生的职业期望中最看重的既有反映外在动机
倾向的,又有反映内在动机倾向的内容。这个
结果与阿芒拜尔研究也是不矛盾的,尽管两国
学生反映内外在动机的具体因素有所不同。,
对于工作的外在价值,我们认为这是大学
生们共同的职业期望,不同性别、具有不同实
力以及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对于这个因素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只有家庭和朋友期望的高低对这个因素有所影响。对于I作的内在价值,我们认为只有当个人具有实力和所学专业供不应求时会着重考虑。在研究中发现专业形势较好的学生对工作的内在价值的
期望值远高于其他学生,对个人实力有自信的学生在该项上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另外我们
发现以归属需要为主导需要的学生在该项的要求最高,而以自我实现为主导需要的学生反
而要求最低。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所理解的自
我实现与工作的内在价值联系较少,而更多地体现在工作的外在价值中。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
4.2不同时期大学生职业期望的重心变化
22
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7卷第3期
在本研究中,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中最突出的六项维度的排列次序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V7)、收入高(V1)、能提供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V4)、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V11)、福利好(V2)、符合兴趣爱好(VlO)。如果将它与1996年凌文辁等教授把学以致用(V7、V10、V11、V1、V4、V15)排在第一位的研究结果相
计划,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对于工作内在价值和声望地位稳定性的期望值最低,与有职业计划并对择业产
生影响的学生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总的看来,
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但是在这当中,绝大部分的学生的职业发展计
划都是短期的(5年以内)。其中原因,一个方面
比较,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变(1)随着经济收入的差距拉大,高收入不(2)随着双向选择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着的挑战,他们不自觉地降低了对专业兴趣对口
(3)社会上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对大学
(4)处于职业生涯前期的大学生,对于自
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
本研究说明,对个人实力控制力(自信)较自己能力比较自信以及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的本研究发现,具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职业发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
深度了解,另一个方面是社会变化很快,大多数大学生只能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
5
总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1)当代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因素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声望地位和稳定性因素(F1)、内在价值因素(F2)以及外在价值因素(F3);(2)与前人的研究相比,当代
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收入和福利,而对工
作适合兴趣及所学专业的要求则降低。以此为基础,我们从自我意识、环境意识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等方面建立r当代大学生职
业期望的初步模型。
参考文献
[1]Amabile
T
M,Hill
KG,Hennessey13A,
TigheE
M.Thework
preferenceinventory
assessingintrinsicandextrinsic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4,66(5):950~976
[2]丁雪红.职业动机的研究与评定.社会心理
研究,1997,(1):54~56
[3]凌文辁等.我国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观研
究.社会心理研究,1997,(2):11~15
[4]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270~272
[5]张进辅,张蜀林.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职
业价值观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查.心理学杂
志,1989,4(1):9~17
化轨迹,即2001的大学生比1996年的大学生
更注重经济收入与福利条件,而对个人兴趣、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的要求则降低了。面谈反馈获得的信息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主要有如下四方面:
仅直接与人的生活质量挂钩,而且也成为体现人的聪明才智和人生价值的标志,因此,大学生追求高收入的心理内容变复杂了。
接受社会选择的严峻现实,为了适应市场经济
等方面的要求。
生的价值观有影响。
身的特点、职业的特点以及如何在人与职业之间达到合理匹配等方面尚处于尝试一探索阶段。就如一位大学生说的,要“干一行爱一
行”,慢慢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
低的学生关注于职业的声望地位,即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而对工作的内在价值没有什么期望;对人际关系比较自信的学生对工作的内在价值期望较高。工作的内在价值通常仅是对
4.3
学生的“奢侈”期望。
展计划的学生在职业期望上与其他学生会有所差异。6.4%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没什么职业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吴谅谅等
23
UniversityGraduates
7
OccupationExpectation
andItsRelevantFactors
、vULiang-liang,LIBao-xian
、
(DepartmentofPsychologyandBehavioralScienc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
Abstract
Thisstudyexaminedthestructureofuniversitygradu—ates’occupationexpectation.Fourcomponentsofpationexpectationtional
OCCU.
university
graduateoccupationexpectation
wasthere—
fore
proposed.
Keywords:occupationexpectation,influencing
designation
wereidentified.Theywereoccupa—
motivation,self-consciousness,environment.con—
career
factors,occupationvalue,career
sciousnessandpersonaldevelopment.Amodelof
(上接第6页)
intelligence.Minnesotasymtx)sium
on
[5]Lehr
childdevdop—
ment
U,OlbrichE.Ecologicalcorrelatesofadjust.
to
aging.In:ThomasH,ed.Patternsofaging:
ment.Hillsdale,Ⅻ:Edbaum,1986,21[3]Gribbin
K,SchaieK
findingsfromtheBonnLongitudinalStudy.Basel.
W,Parham
I.ComplexityofNewYork:S.Karger,1976,81~92
lirestyleandmaintenanceofintellectualabilities.[6]O’Harllon
A
M.Inter-individual
patterrts
ofintellectual
JournalofSocialIssues,1980,36(2):47~61aging:theinfluenceofenvironmentalfactors:[doctoral
[4]SeymourH,Miller—Jones
D.Languageandcognitivedissertation].Pennsylvania:PercrⅡsylvaniaStateUniver.
sit'v,1993
assessmentofblackchildren.In:LassL,ed.Speech
andlanguage:advancesin
basicresearchandprac—
[7JSchaie
K
W.Intellectualdevelopment
in
adulthoc)Ct:
tices.New-ybrk:AcademitPress,1981,6:203~263
theseattlelongitudinaIstudy.NY:CambridgeUni—
versityPress,1996
RelationshipBetween
EnvironmentalFactorsand
AmongAdults
CognitiveFunctioning
YUEGao-anl,CHENShi.ping『2
(1.Psychological
ResearchCenter,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
2.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Tianjin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073)
Abstract
Thepresentresearchwasdesignedtoexaminetheinflu—
ence
cognitiveability.Young
score
subjectsseemed
to
havehigher
ofenvironmentvariables
on
thecognitivedevelop—80wereasked
to
ofcognitiveabilitythanoldones.Primarycogni—
ment.121adultsagedfrom20
in
a
to
fill
a—
tireability
alsorelatedclosely
withenvironmentvari.
questionnairemeasuringtheelementarycognitive
ables.
Key
cross—c1
bilityandenvironmentalvariables.ItWaSfoundthatthereweresignificantagedifferencesintheprimary
words:environmentalfactors,
cognition,
lItlire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吴谅谅, 李宝仙, WU Liang-liang, LI Bao-xian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310028应用心理学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7(3)34次
参考文献(5条)
1. Amabile T M;Hill K G;Hennessey B A;Tighe E M 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外文期刊] 1994(05)2. 丁雪红 职业动机的研究与评定 1997(01)3. 凌文辁 我国青年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1997(02)4.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1993(01)
5. 张进辅;张蜀林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查 1989(01)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韩翼祥. 翁杰. 周必彧. Han Yixiang. Weng Jie. Zhou Biyu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决策和职业期望——以浙江省为例[期刊论文]-中国人口科学2007(3)
2. 李飞 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部分高校为例)[学位论文]20083. 车恩利 大学生职业期望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2006届毕业生为例[学位论文]20074. 王锐 大学生职业期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会议论文]-2007
引证文献(36条)
1. 张黎. 刘丽红 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调查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5)
2. 陈友强 浅谈地方院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期刊论文]-陕西教育(高教) 2010(6)3. 唐莹. 张静平 护理本科生职业期望与专业观探讨[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8(2)4. 陈佩丽. 王萍 基于在杭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8(7)
5. 周小怡. 栗玉菡. 李源安. 史瑞芬 运用多学科视角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就业期望状况[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教育2011(8)
6. 胡云君. 崔冠宇 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期望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6)7. 李飞 医学本科毕业生职业期望现状分析与思考[期刊论文]-科学咨询 2008(15)8. 杨琰 地方学院大学生生涯教育的现状探究[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08(22)
9. 刘雪莲. 张平 普通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职业期望研究[期刊论文]-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10. 王玲. 沈娇 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期刊论文]-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07(6)11. 蒋阳飞 高校毕业生待业原因的解释及相关政策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2. 杨宏飞. 陈慕琳 大学生的择业完美主义及其形成机制[期刊论文]-应用心理学 2011(4)
13. 罗晓. 罗石 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期刊论文]-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14. 张聪. 张平. 宋福艳. 舒雅蕾. 朱琳 地方院校低年级护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调查[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2010(1)
15. 杨江涛 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
16. 林良章. 蒋小燕 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现状调查研究[期刊论文]-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9(2)17. 郑全全. 赵立 当代农民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期刊论文]-应用心理学 2006(1)18. 闫锋. 白玲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期刊论文]-辽宁教育研究 2007(11)19. 李强. 姚琦. 乐国安 新员工组织社会化与入职期望研究[期刊论文]-南开管理评论 2006(3)
20. 肖非. 陈墨 北京市聋校毕业班聋生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特殊教育 2008(1)21. 张梓英 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1(3)22. 张娜 情绪智力在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623. 张梓英 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1(3)
24. 贺伟婕 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初探[期刊论文]-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25. 梁晓燕. 梁栋青 大学生职业期望、应对方式和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期刊论文]-高教探索 2012(3)26. 吕倩倩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0(8)
27. 陆楠. 王欲晓 国内外关于职业期待的研究简述[期刊论文]-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0(9)28. 肖华茵. 占佳 基于大学生职业态度的旅游业人才流失分析[期刊论文]-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2)29. 于泳红 职业生涯决策整合模型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30. 陆根书. 张晓磊 大学生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期刊论文]-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31. 宋磊 大学生生涯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2. 李雪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与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的关系[学位论文]硕士 200533. 杨克旭 理工科重点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与实现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4. 陈琳 培智学校学生职业期望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35. 于伟 我国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6. 廉串德 希望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适用性的中英对比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yxlx20010300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