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是宋代学者罗大经。他在《鹤林玉露》一书中这样写道:“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学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
由此可见,“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有着特殊的背景,那就是:面对赵普的重返朝廷,其政敌对他的诋毁以及由此引发的皇帝的质疑。赵普的回答巧妙睿智,他并没有直接否认自己“所学止《论语》”,而是顺水推舟地把这个前提假定为真,然后再举重若轻地将此书一分为二,答曰自己曾经以“半部《论语》”辅宋太祖,日后将以另“半部《论语》”佐宋太宗。一席话将政敌居心叵测的诽谤换成了对《论语》博大精深的赞美,其政治家的素质由此可见一斑。
读到这里,人们也许会问:是谁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公然挑衅备受两任皇帝敬重的首席宰相赵普呢?翻开《宋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副宰相卢多逊。
卢多逊出身于名门望族,进士及第。他走的是科举成才之路,主抓的也是文化、科举方面的工作。如果单从学问上来讲,他当然比赵普高出许多。他不但博学多才、文思敏捷,而且也和赵普一样长于智谋,精通政治韬略。比如他曾敏锐地觉察到宋太祖征战之余喜爱读书,经常手不释卷,并常常到史馆借书,于是他便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每逢皇帝来取书时,不但亲自陪同,而且暗自记下书名,然后通宵浏览。所以,每逢皇帝引经据典地问及时事,卢多逊总是对答如流,而赵普则每每不及。因此,卢多逊心里十分得意,总想找机会把赵普彻底比下去。
机会终于被他等来了。乾德三年(965年)春天的某日,宋太祖因伐蜀一度受阻而心情不爽,便在宦侍的陪同下来到观文殿散心。在摆满宝物的雕螭案架上,他发现一面雕龙镌凤的精美铜镜,背面刻着“乾德四年铸造”的字样,心中不免疑惑。因为自他改年号“乾德”至今才历时三年,怎么会出现“乾德四年铸造”的器物?答案只有一个:历史上有别的朝代使用过同样的年号。可他清楚地记得选定此年号时,自己曾慎重地征求过宰相赵普的意见。他说:“乾”即天之意,“德”即美德,用此年号是希望大宋继“建隆”之后,能够顺天之德,携天下之大势,迅速完成统一。当时赵普听了,连连称赞此年号起得好,叫起来响亮、大气,并引用陈子昂的诗说此年号好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用之一定会大吉大利。怎么这才过了三年,就出现了这样的纰漏?宋太祖拿了铜镜匆匆返回迩英殿,遣太监立即去找赵普前来盘问。
恰逢此时,卢多逊刚刚写好了一篇诰制,送来让宋太祖过目。宋太祖便按捺不住,把铜镜拿出,让卢多逊识别。卢多逊只看了片刻,就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此镜系前蜀所造,因为前蜀后主王衍使用过此年号。但自他使用此年号起,前后不过六年,前蜀就灭亡了。”宋太祖听了,脸色骤变。他知道,前蜀灭亡,迄今不过40年的时间。这样看起来,袭用这个短命王国的年号简直是晦气之极。联想到如今恰恰是攻后蜀受阻,他便料定这与此年号有脱不开的干系。宋太祖越想越气,等到宦侍报告赵普已到时,他正气急败坏地手执狼毫狂写“宰相误国”几字,看见赵普一脸肃穆地疾步走来,便掷出那面铜镜让他解释。赵普手拿铜镜翻来覆去地察看,却不知所以。忍无可忍的宋太祖见状便站起身来,用饱蘸墨汁的毛笔,涂向赵普苍白如纸的面庞,而且一边随意涂抹,一边义愤填膺地训斥:“堂堂宰相,疏于文事,坏我国事,罪当何论?看来做宰相还需要读书人!”把赵普惊得灵魂出壳,面如土色。
赵普从此失宠,并与卢多逊结为死敌。加上他有收受贿赂的嫌疑,不久就被太祖贬到了河阳。卢多逊取而代之。
对赵普而言,从何处跌倒,就意味着一定会从哪里站起。之后的公务之余,他发愤读书,结交当地的文士名流,聘请国学大师定时为自己讲习经义,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弟承兄位的宋太宗备感自己皇位得来之微妙,考虑到可能由此引发的政治暗流,便把斗争经验丰富的赵普重又召回朝廷,任为宰相。“卢多逊不自安”,于是朝廷之上就出现了“普所学止《论语》”的流言蜚语。赵普当然懂得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便揪住卢多逊曾经派遣堂吏结交秦王廷美之事大做文章,致使此时对宋太祖势力极为敏感的宋太宗龙颜大怒,下诏数卢多逊不忠之罪,将其逐出朝廷,永不录用。
所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语的确曾从赵普的口中说出,但此时的他早已文韬武略、今非昔比,这里有他离世之后宋太宗亲笔所书的《神道碑》为证:“(赵普)及至晚岁,酷爱读书,经史百家常存几案,强记默识,经目谙心,硕学老儒,宛有不及,既博达于今古,尤雅善于谈谐。”从此掷地有声的语言中不难看出他对两任皇帝的得力辅佐何止于“半部《论语》”,简直是倾尽所有智慧对其平生所学与实践经验的融汇贯通!
编 辑/汪微微
最早提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是宋代学者罗大经。他在《鹤林玉露》一书中这样写道:“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学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
由此可见,“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有着特殊的背景,那就是:面对赵普的重返朝廷,其政敌对他的诋毁以及由此引发的皇帝的质疑。赵普的回答巧妙睿智,他并没有直接否认自己“所学止《论语》”,而是顺水推舟地把这个前提假定为真,然后再举重若轻地将此书一分为二,答曰自己曾经以“半部《论语》”辅宋太祖,日后将以另“半部《论语》”佐宋太宗。一席话将政敌居心叵测的诽谤换成了对《论语》博大精深的赞美,其政治家的素质由此可见一斑。
读到这里,人们也许会问:是谁竟敢如此胆大包天,公然挑衅备受两任皇帝敬重的首席宰相赵普呢?翻开《宋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副宰相卢多逊。
卢多逊出身于名门望族,进士及第。他走的是科举成才之路,主抓的也是文化、科举方面的工作。如果单从学问上来讲,他当然比赵普高出许多。他不但博学多才、文思敏捷,而且也和赵普一样长于智谋,精通政治韬略。比如他曾敏锐地觉察到宋太祖征战之余喜爱读书,经常手不释卷,并常常到史馆借书,于是他便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每逢皇帝来取书时,不但亲自陪同,而且暗自记下书名,然后通宵浏览。所以,每逢皇帝引经据典地问及时事,卢多逊总是对答如流,而赵普则每每不及。因此,卢多逊心里十分得意,总想找机会把赵普彻底比下去。
机会终于被他等来了。乾德三年(965年)春天的某日,宋太祖因伐蜀一度受阻而心情不爽,便在宦侍的陪同下来到观文殿散心。在摆满宝物的雕螭案架上,他发现一面雕龙镌凤的精美铜镜,背面刻着“乾德四年铸造”的字样,心中不免疑惑。因为自他改年号“乾德”至今才历时三年,怎么会出现“乾德四年铸造”的器物?答案只有一个:历史上有别的朝代使用过同样的年号。可他清楚地记得选定此年号时,自己曾慎重地征求过宰相赵普的意见。他说:“乾”即天之意,“德”即美德,用此年号是希望大宋继“建隆”之后,能够顺天之德,携天下之大势,迅速完成统一。当时赵普听了,连连称赞此年号起得好,叫起来响亮、大气,并引用陈子昂的诗说此年号好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用之一定会大吉大利。怎么这才过了三年,就出现了这样的纰漏?宋太祖拿了铜镜匆匆返回迩英殿,遣太监立即去找赵普前来盘问。
恰逢此时,卢多逊刚刚写好了一篇诰制,送来让宋太祖过目。宋太祖便按捺不住,把铜镜拿出,让卢多逊识别。卢多逊只看了片刻,就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此镜系前蜀所造,因为前蜀后主王衍使用过此年号。但自他使用此年号起,前后不过六年,前蜀就灭亡了。”宋太祖听了,脸色骤变。他知道,前蜀灭亡,迄今不过40年的时间。这样看起来,袭用这个短命王国的年号简直是晦气之极。联想到如今恰恰是攻后蜀受阻,他便料定这与此年号有脱不开的干系。宋太祖越想越气,等到宦侍报告赵普已到时,他正气急败坏地手执狼毫狂写“宰相误国”几字,看见赵普一脸肃穆地疾步走来,便掷出那面铜镜让他解释。赵普手拿铜镜翻来覆去地察看,却不知所以。忍无可忍的宋太祖见状便站起身来,用饱蘸墨汁的毛笔,涂向赵普苍白如纸的面庞,而且一边随意涂抹,一边义愤填膺地训斥:“堂堂宰相,疏于文事,坏我国事,罪当何论?看来做宰相还需要读书人!”把赵普惊得灵魂出壳,面如土色。
赵普从此失宠,并与卢多逊结为死敌。加上他有收受贿赂的嫌疑,不久就被太祖贬到了河阳。卢多逊取而代之。
对赵普而言,从何处跌倒,就意味着一定会从哪里站起。之后的公务之余,他发愤读书,结交当地的文士名流,聘请国学大师定时为自己讲习经义,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弟承兄位的宋太宗备感自己皇位得来之微妙,考虑到可能由此引发的政治暗流,便把斗争经验丰富的赵普重又召回朝廷,任为宰相。“卢多逊不自安”,于是朝廷之上就出现了“普所学止《论语》”的流言蜚语。赵普当然懂得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便揪住卢多逊曾经派遣堂吏结交秦王廷美之事大做文章,致使此时对宋太祖势力极为敏感的宋太宗龙颜大怒,下诏数卢多逊不忠之罪,将其逐出朝廷,永不录用。
所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语的确曾从赵普的口中说出,但此时的他早已文韬武略、今非昔比,这里有他离世之后宋太宗亲笔所书的《神道碑》为证:“(赵普)及至晚岁,酷爱读书,经史百家常存几案,强记默识,经目谙心,硕学老儒,宛有不及,既博达于今古,尤雅善于谈谐。”从此掷地有声的语言中不难看出他对两任皇帝的得力辅佐何止于“半部《论语》”,简直是倾尽所有智慧对其平生所学与实践经验的融汇贯通!
编 辑/汪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