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鉴定类实验总结

鉴定类实验(2个)

1.实验原理

2. 物质鉴定实验中的7个易错问题

(1)还原糖鉴定的实验材料要求

①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

②还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马铃薯(富含淀粉) 、甘蔗、甜菜(富含蔗糖) 。

(2)唯一需要加热——

还原糖鉴定,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水浴(3)非还原糖(如蔗糖) +斐林试剂――→加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4)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

(5)记准: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后加B 液,且B 液不能过量) 。两者成分相同,但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

(6)若用大豆做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粘在试管壁上不易刷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做对比。

(7)易写错别字提示:“斐林试剂”中的“斐”不可错写成“非”,双缩脲试剂中“脲”不可错写成“尿” 1.原理解读

(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3.注意事项

(1)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

(2)提取色素:研磨要迅速、充分,且加入各物质的量要成比例,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和色素

浓度适宜。

(3)画滤液细线:用力要均匀,快慢要适中。滤液细线要细、直且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使滤液细线既有较多的色素,又使各色素扩散的起点相同。

(4)色素分离:滤液细线不要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分子将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4.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 ,研磨不充分。②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 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未画成一条细线。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

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即时巩固】

1.(2013·江苏高考)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 .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D .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2.学生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下列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B .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 .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 .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鉴定类实验(2个)

1.实验原理

2. 物质鉴定实验中的7个易错问题

(1)还原糖鉴定的实验材料要求

①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

②还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马铃薯(富含淀粉) 、甘蔗、甜菜(富含蔗糖) 。

(2)唯一需要加热——

还原糖鉴定,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水浴(3)非还原糖(如蔗糖) +斐林试剂――→加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4)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实验用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

(5)记准: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后加B 液,且B 液不能过量) 。两者成分相同,但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

(6)若用大豆做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粘在试管壁上不易刷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做对比。

(7)易写错别字提示:“斐林试剂”中的“斐”不可错写成“非”,双缩脲试剂中“脲”不可错写成“尿” 1.原理解读

(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3.注意事项

(1)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

(2)提取色素:研磨要迅速、充分,且加入各物质的量要成比例,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和色素

浓度适宜。

(3)画滤液细线:用力要均匀,快慢要适中。滤液细线要细、直且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使滤液细线既有较多的色素,又使各色素扩散的起点相同。

(4)色素分离:滤液细线不要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分子将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4.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 ,研磨不充分。②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 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未画成一条细线。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

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即时巩固】

1.(2013·江苏高考)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 .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D .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2.学生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下列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B .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 .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D .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相关文章

  •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2010-2011下学期高三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是高三的最后一学期,还有100多天的时间,高三的孩子即将走进高考的考场接受高考的检阅.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 ...查看


  • 人民教师方方面的
  • (2011-11-28 14:41:25) 转载▼ 标签: 杂谈 语文: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http://www.docin.com/p-46752105.html 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http://www.docin.c ...查看


  • 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 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查看


  • 2014年高三生物复习总结交流发言稿
  • 2014高三生物学科复习工作汇报 高考,是一个历练的过程,我们不得不面对复习的艰辛,解题的繁难,兄弟院校的竞争,多变的惰绪,作为教学一线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复习的进度和效率达到最理想的程度,怎样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以下仅就2014高考复 ...查看


  • 2016高考生物备考计划(寿晓晖)
  • 2016高考生物备考计划 作为一名带高三生物的年轻教师来说,遇到的问题很多,除了经常向老教师请教问题外,自己还需要不断的努力.高三生如何制定复习计划?如何规划高三学习方案一直都是学生们以及老师们关注的话题. 随着这几年本学校高考成绩逐年徘徊 ...查看


  • 高三生物备考计划
  • 定远三中2015级高三生物备考计划 高三生物组 一.指导思想 积极研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生物的新变化及特点,及时收集整理各方信息,争取不走或少走弯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现根据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查看


  • 二轮复习策略
  • 二轮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怎样才能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我们认为应从整合教材知识和提升解题能力两方面进行. 一.整合教材知识 1.精读教材,理清概念 高中生物概念多而杂,若把教材概念集中复习,作为整合教材的第一步,能在较短时间内夯实基础, ...查看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一)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 绩,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重要,高三有效的复习方法也非常重要.临 考阶段的复习,应分清轻重缓急,不断总结提高.轻重缓急,指属于 记忆方面的内容, 如名句名篇, 可 ...查看


  • [金版教程]2016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习题第一编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易错题训练7
  • 专题易错题训练(七) 1. 下列关于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 B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用淀粉酶,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 C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温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