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王雪梅 刘秀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3期
摘 要:本文阐述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生 要求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158-01
职业道德是思想政治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在履行职业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又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对于医学生,更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1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对于医学生来说,在具备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生面对的活生生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要求其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观及道德观,这样才能学好医学本领。
在我国,各种职业在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同时,每一职业都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对各自特殊的职业道德提出相应的要求,以制约和规范职业行为。作为医学职业道德,第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对患者满腔热忱,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第二,要坚持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服务内容,在学术上刻苦钻研,对技术精益求精,第三,要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行为要求,在医疗实践中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一视同仁地对待病人,视病人如亲人,对病人的全面健康负责。
2 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狠抓落实,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统一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体系,努力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增加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工作条件,优化教育手段,逐步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支持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稳定的考核与评估制度。
2.2 立足课堂,层层深入
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及时根据国家政策的新要求和当前的具体实际状况,不断改进和深化,要不断地拓宽培养途径,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要开设医学职业道德课程,并适时安排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理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内容。这是对医学生系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园地和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单靠职业道德课是不够的,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育人效果;同时,教师更要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是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实践,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以实践作为起始点和落脚点,按照职业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医学生,将职业道德素养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实验实习课程不仅是培养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本环节,更是培养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习惯等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开展第二课堂,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根据医学生生的专业特点和不同的教学阶段,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外活动,使医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职业道德教育。要适时组织医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逐渐培养了医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达成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目的的同时,使之理解和了解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相关医疗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从而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人文教化,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通过美化环境和提高校园文化氛围,来促进医学生良好品德的和高尚思想品质的形成,努力创造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使医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
2.3 依靠家庭,共同协作
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还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积极与家长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商育人策略。
2.4 内外联系,走向社会
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对医学生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职道德教育。邀请卫生系统内的先进人物来校作报告,将其先进事迹融于课堂教学之中;请有成就的校友回校谈从业后的亲身感受和经历,用他们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来启发和教育学生,使之自觉养成职业道德规范。 3 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浅谈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王雪梅 刘秀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3期
摘 要:本文阐述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生 要求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b)-0158-01
职业道德是思想政治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在履行职业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又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对于医学生,更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1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对于医学生来说,在具备良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生面对的活生生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要求其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观及道德观,这样才能学好医学本领。
在我国,各种职业在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同时,每一职业都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对各自特殊的职业道德提出相应的要求,以制约和规范职业行为。作为医学职业道德,第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对患者满腔热忱,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第二,要坚持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服务内容,在学术上刻苦钻研,对技术精益求精,第三,要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行为要求,在医疗实践中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一视同仁地对待病人,视病人如亲人,对病人的全面健康负责。
2 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狠抓落实,从实际出发,坚持统一要求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统一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体系,努力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增加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工作条件,优化教育手段,逐步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支持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稳定的考核与评估制度。
2.2 立足课堂,层层深入
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及时根据国家政策的新要求和当前的具体实际状况,不断改进和深化,要不断地拓宽培养途径,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要开设医学职业道德课程,并适时安排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理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内容。这是对医学生系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园地和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单靠职业道德课是不够的,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育人效果;同时,教师更要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是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实践,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以实践作为起始点和落脚点,按照职业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医学生,将职业道德素养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实验实习课程不仅是培养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基本环节,更是培养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习惯等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开展第二课堂,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根据医学生生的专业特点和不同的教学阶段,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外活动,使医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职业道德教育。要适时组织医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逐渐培养了医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达成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目的的同时,使之理解和了解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相关医疗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从而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人文教化,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通过美化环境和提高校园文化氛围,来促进医学生良好品德的和高尚思想品质的形成,努力创造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使医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
2.3 依靠家庭,共同协作
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仅靠学校是不够的,还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积极与家长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商育人策略。
2.4 内外联系,走向社会
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对医学生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职道德教育。邀请卫生系统内的先进人物来校作报告,将其先进事迹融于课堂教学之中;请有成就的校友回校谈从业后的亲身感受和经历,用他们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来启发和教育学生,使之自觉养成职业道德规范。 3 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