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经典解题方法(1)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难点1 . 守恒法

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系统学习守恒法的应用,对提高解题速率和破解高考难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现有19.7 g 由Fe 、FeO 、Al 、Al 2O 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 mL 2.00 -1

mol ·L 的H 2SO 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 L 。已知混合物中,Fe 、FeO 、Al 、Al 2O 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 mol ·L -1的NaOH(aq)体积是________。

●案例探究

[例题]将 CaCl2 和 CaBr2 的混合物 13.400 g溶于水配成 500.00 mL 溶液,再通入过量的 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 11.175 g。则原配溶液中,c (Ca2+) ∶c (Cl-) ∶c (Br-) 为

A.3∶2∶1 B.1∶2∶3 C.1∶3∶2 D.2∶3∶1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电荷守恒的认识。属化学教学中要求理解的内容。 知识依托:溶液等有关知识。 错解分析:误用电荷守恒:

n (Ca2+ )= n (Cl-) + n (Br-) ,错选A 。

解题思路:1个 Ca2+ 所带电荷数为2,则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知原溶液中:

2n (Ca2+) = n (Cl-) + n (Br-)

将各备选项数值代入上式进行检验可知答案。 答案:D ●锦囊妙计

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电荷守恒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 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 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2. 电子守恒

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 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

3. 原子守恒

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 个数(或物质的量) 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 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 。

4. 质量守恒 包含两项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 的质量

不变。

此外,还有物料平衡,将编排在第16篇——水的电离中。 ●歼灭难点训练

1.(★★★) 将 3.48 g Fe3O 4 完全溶解在 100 mL 1.00 mol/L 的 H2SO 4(aq)

2-

中,然后加入 K2Cr 2O 7(aq)25.00 mL ,恰好使 Fe2+全部转化为 Fe3+,且 Cr2O 7全部

转化为 Cr3+。则 K2Cr 2O 7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 某露置的苛性钾经分析含水:7.62%(质量分数,下同) 、K 2CO 3:2.38%、KOH :90.00%。取此样品 1.00 g 放入 46.00 mL 1.00 mol ·L -1 的 HCl(aq) 中,过量的 HCl 可用 1.070 mol/L K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______克。

3.(★★★★)A 、B 、C 三种物质各15 g,发生如下反应:

A +B +C −−→D

反应后生成D 的质量为30 g。然后在残留物中加入10 g A,反应又继续进行,待反应再次停止,反应物中只剩余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B 9 g B. 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C 6 g C.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5∶3 D. 第二次反应后,C 剩余5 g 4.(★★★★★)

(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l 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NiO(氧化镍) 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Ni 2+与最近O 2-的核间距离为a ×10-8cm ,计算NiO 晶体的密度(已知NiO 摩尔质量为74.7 g·mol -1) 。

图1—1

(2)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NiO 晶体中就存在如图1—1所示的缺陷:一个Ni 2+空缺,另有两个Ni 2+被两个Ni 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 和O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 0.97O ,试计算该晶体中Ni 3+与Ni 2+的离子数之比。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

提示:根据 Na 原子守恒和 SO24守恒得如下关系:

2NaOH ~ Na2SO 4~ H2SO 4 则:n (NaOH) = 2n (H2SO 4

)

c (NaOH)·V [NaOH(aq)] = 2c (H2SO 4) ·V [H2SO 4(aq)] V [NaOH(aq)]可求。 答案:800 mL 歼灭难点训练

2-

1. 提示:Fe 3O 4中 +2 价铁所失电子物质的量与 Cr2O 7 中+6 价铬所得电

子物质的量相等。

3. 48g 2-

×(3-2)= 0.02500 L×c (Cr2O 7) ×(6-3) ×2。

232g ⋅mol -1

答案:0.100 mol·L -1

2. 提示:根据 Cl 原子守恒得:

n (KCl) = n (HCl) = 1.00 mol·L -1×0.04600 L = 4.60×10-2 mol ,m (KCl) 易求。

答案:3.43 g 3. 解析:第一次反应 A 不足,因为第一次反应后加入 A 又能进行第二次反应。第二次反应后,只剩余 C,说明 A、B 恰好完全反应。则:

m 反(A)∶m 反(B) = (15 g+10 g)∶15 g = 5∶3

第一次反应耗 B 的质量m B 为:15 g∶m B =5∶3,m B =9 g 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B 质量为:15 g-9 g=6 g。 可见(A)选项不正确。

根据m A +m B +m C =m D ,可知生成30 g D时消耗C 的质量。 m C =30 g-15 g-9 g=6 g

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C 质量为:15 g-6g=9g。 又见(B)选项不正确。

易见反应消耗A 、B 、C 质量之比为:m A ∶m B ∶m C =15 g∶9 g∶6g=5∶3∶2 (C)选项不正确。 答案:D

4. 提示:由题得 NiO 晶体结构(如右图) 。其体积为:

V = (a ×10-8cm) 3

右图向三维空间延伸,它平均拥有的 Ni2+、O 2-数目为:

11

N (Ni2+) =N (O2-) =×4 ==N (NiO)

82

由密度公式得:

74. 7g ⋅mol -1m (NiO ) M (NiO )

==ρ(NiO) =。

V (NiO ) V m (NiO ) (a⨯10-8cm ) 3⨯2N A

(2)(电荷守恒法) 设 1 mol Ni 0.97O 中含Ni 3+物质的量为x ,则Ni 2+的物质的量为(0.97 mol-x ) ;根据电荷守恒得:

3x +2×(0.97 mol-x )=1 mol×2 x =0.06 mol

N (Ni3+) ∶N (Ni2+)=0.06 mol∶(0.97 mol-0.06 mol)=6∶

91

74. 7g ⋅mol -1

答案:(1) (2)6∶91 -83

(a ⨯10cm ) ⨯2N A

难点2 .估算法

估算就是不算,估算法是通过推理、猜测得出答案的一种方法。 ●难点磁场

不要计算,请推测下列题目的答案,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 、Y 两种元素,甲、乙中 X 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 30.4% 和 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 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

A.XY B.X 2Y C.X 2Y 3 D.X 2Y 5 ●案例探究 [例题]在 100 mL 0.10 mol ·L -1的 AgNO3(aq) 中,加入 100 mL 溶有 2.08 g BaCl2 的溶液,再加入 100 mL 溶有 2.50 g CuSO4·5H 2O 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 混合过程中,逸出无色气体

D.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 (Cu2+) = 0.01 mol·L -1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及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

知识依托:Ba 2+ 与 SO24、Ag 与 Cl 的反应及过量计算。

错解分析:数字运算失误。

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

方法1(计算法) :n (Ag+) = 0.100 L×0.10 mol·L -1 = 0.010 mol

n (Ba2+) = n (BaCl2) =

2. 08g

= 0.0100 mol -1

208 g ⋅mol

n (Cl-) = 2n (BaCl2) = 0.0200 mol

-

n (SO24) = n (CuSO4·5H 2O) =

2. 50g

= 0.0100 mol

250 g ⋅mol -1

首先 Cl- 与 Ag+ 发生反应生成白色 AgCl 沉淀: Ag + + Cl- ==== AgCl↓ 0.010 mol 0.010 mol 0.010 mol

-

反应后剩余 Cl-:0.0200 mol -0.010 mol = 0.010 mol 。其次 Ba2+ 与 SO24

发生反应生成白色 BaSO4 沉淀:

-Ba 2+ + SO24==== BaSO4↓

0.010 mol 0.010 mol 0.010mol

生成BaSO 4 0.010 mol。反应后溶液中含 Cu2+,其浓度为:

c (Cu2+) =

0. 010mol

= 0.033 mol·L -1

0.100L ⨯3

与备选项对照,可知答案。

方法2(估算法) :最后 Cu2+留在溶液中,溶液浅蓝色,A 项不可选。由 CuSO 4·5H 2O 的质量是3位有效数字,及溶液的体积也是3位有效数字可推知c (Cu2+

) 应为3位有效数字,D 项不可选。由于溶液混合时,只发生 Ag+ 与 Cl-、Ba 2

-

与SO 24的反应,所以也不会逸出气体,C 项不可选。

答案:B

评注:就解题效率而言,估算法大大优于计算法。 ●锦囊妙计

估算法虽可大大提高解题效率,但其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绝大多数计算题是不能用估算法解决的。尝试用估算法解题是好的,但面对每一个题都想用估算法解决,有时也会贻误时间。

●歼灭难点训练

1.(★★★) 有规律称:强酸溶液每稀释 10 倍 pH 增加 1 ,强碱溶液每稀释 10 倍 pH 减小 1,但此规律有一定的局限性。试问将 pH = 3 的 H2SO 4(aq) 稀释 105 ,其 pH 为( )

A.8 B.7 C.2 D.3

2.(★★★★) 将质量分数为 0.052(5.2%)的 NaOH(aq)1 L(密度为 1.06 g ·cm -3) 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 NaOH 的质量分数改变了 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

3.(★★★★) 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反应可用下式表示:2R — H +

M 2+−−→MR 2 + 2H

,若将 100 mL 水经过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后,流出液用

0.10 mol·L -1的 NaOH 溶液中和,完全反应后用去 NaOH 溶液 20 mL,若此水中存在的阳离子只有 Ca2+,则 100 mL 水中含有 Ca2+为( )

A.20.03 mg B.40 mg C.80.16 mg D.160.32 mg

4.(★★★★★) 图2—1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 X(X = A 、B 、C) 的物质的量 n (X),纵坐标表示消耗 O2 的物质的量 n (O2) ,A 、B 是两种可燃性气体 ,C 是 A、B 的混合气体,则 C 中:n (A)∶n (B)为( )

A.2∶1 B.1∶2 C.1∶1 D.任意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图2—1

解析:由于甲分子中含 X:30.4%,且 N (X)∶N (Y) = 1∶2,现乙分子中含X :25.9%,小于 A 中 X 的百分含量,故可估算出乙分子中,N (X)∶N (Y)必小于1∶2,只有 D 选项中N (X)∶N (Y) = 1∶2.5 符合题意。

答案:D

歼灭难点训练

1. 提示:酸不可能稀释为碱,也不可能稀释后 pH 变小或不变。 答案:B

2. 解析:电解 NaOH(aq) 的实质是电解水。随溶液中水的减少,w (NaOH)逐渐增大,因而 C、D 项不可选。电解时阳极产生 O2,阴极产生 H2,其质量前者大,后者小,故 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11

3. 提示:由题意:n (Ca2+) =n (H+) =n (NaOH),根据数据可断定n (Ca2+)

222+2+

数值为两位有效数字。又:m (Ca) = n (Ca) ×M (Ca2+) ,则m (Ca2+) 数值为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B

4. 提示:首先排除任意比。由图可知: 1 mol A 耗用 0.5 mol O2,1 mol B 耗用2 mol O 2;若 A、B 以1∶1混合,则 1 mol C 耗用 1.25 mol O 2,而图中 1 mol C 耗用1 mol O 2,可见 A、B 混合物中,n (A)∶n (B)>1∶1。观察备选项可知答案。

答案:A 难点3. 差量法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所出现象的差量关系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就是差量法。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同等规格的烧杯,烧杯内均盛有 1.00 mol· L-1

的 H2SO 4(aq )100.0 mL,调节天平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向两只烧杯内分别放入少量的镁粉和铝粉(设镁、铝的质量分别为a g和b g ),假定反应后天平..仍处于平衡状态,则:

(1)a 、b 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2)a 、b 的取值范围为 。 ●案例探究

[例题]将上题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改为:少量镁粉、过量铝粉,其..他不变,试求之。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应用差量进行过量计算的能力。 知识依托:Mg 、Al 与 H2SO 4 的反应;过量计算。 错解分析:应用过量物质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错误的结果,忽视有效计算得出不确切的答案。

解题思路:反应前后天平都平衡,表明两烧杯内质量净增数值相等。则可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进行计算。

n (H2SO 4) = 1.00 mol·L -1×0.100 L = 0.100 mol Mg + H2SO 4 ==== MgSO4 + H2↑ Δm

24 g 1 mol 2 g 22 g

a g

a

mol 24

11a

g 12

2 Al + 3 H2SO 4 ====Al2(SO4) 3 + 3 H2↑ 54 g 3 mol 6 g

1. 80g 0.100 mol

0. 200g

(波纹线上为求出数值,下同) 。根据题意: a ①< 0.100 (H2SO 4 过量) 24

②b >1.80 (Al 过量)

11a

③b g-0.200 g =g (净增值相等)

12

由①③得:b <2.40,结合②可知 b 的范围。 由②③得:a >1.75,结合①可知 a 的范围。 答案:(1)11 a = 12 b - 2.40 (2)1.75<a <2.40,1.80<b <2.40 ●锦囊妙计

遇到下列情形,可尝试用“差量法”解题: 1. 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

2. 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时。 ●歼灭难点训练

1.(★★★)10.0 mL 某气态烃在 50.0 mL O2 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 35.0 mL 的气体混合物(所有气体的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得的) ,则该气态烃可能是( )

A.CH 4 B.C 2H 6 C.C 3H 8 D.C 3H 6

2.(★★★★) 用 H2 还原 x g CuO,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得残留固体y g ,共用掉z g H2,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

899A. (x -y ) g B. (x - y ) g C.9 z g D. 9840

z g

3.(★★★★) 总压强为 3.0×107 Pa 时,N 2、H 2 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 1∶3) 通入合成塔中,反应达平衡时,压强降为 2.5×107 Pa ,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

11 D. 45

4.(★★★★★) 已知 NH3 和 Cl2 相遇,发生下列反应: ①8NH 3+3Cl 2 ==== N2+6NH 4Cl (NH3过量) ②2NH 3+3Cl 2==== N2+6HCl (Cl2过量)

今向过量的 NH3 中通入少量的 Cl2。若开始时 Cl2、NH 3 混和气体中 Cl2 的体积分数为 x ,混合气体反应前后的体积分别是 a L 和 y L。则:

A.35% B.30% C.

(1)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提示:题设条件下,H 2SO 4过量,则: Mg + H 2SO 4====MgSO4+ H2↑ Δm 24 g 1 mol 2 g 22 g

a g

a

11a

24

mol

12

g 2 Al + 3 H2SO 4====Al2(SO4) 3+3H 2↑ Δm 54 g 3 mol 6 g 48 g

b g

b

8b 18

mol 9

g 由反应前后天平都平衡得:

8b 9=11

12

a ,即:32 b = 33 a a

24

< 0.100 ① 由 H2SO 4

b

18

<0.100 ② ①②联立,解得:b <2.48。不满足③,舍去。

①③联立,解得:a <1.75。满足②,为正确答案。 答案:(1)32 b = 33 a (2)a <1.75 b <1.80 歼灭难点训练

1. 提示:用体积差进行计算:

C y x H y (g)+(x +4)O 2(g)−点燃−→−点燃x COy

2(g)+2

H 2O(l)

1 L

10.0 L

25.0 L

y = 6。 答案:BD

2. 提示:用固体质量差进行计算: H ∆

2+CuO ====Cu +H 2O

Δm

① V 前-V 后 1+

y 4

80 g 64 g 18 g 16 g

9

(x -y ) g x g-y g 8

不可用 z g H 2 进行计算,因为用掉的 H2 并非全都参加了反应;不可只用 x g 进行计算,因为 CuO未全部参加反应;不可只用 y g 进行计算,因为 y g 是 CuO 和 Cu 的质量和。

答案:B

3. 提示:本题有多种解法,根据压强差计算尤为简捷:由于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所以:

高温、高压 N 2+3 H2 2 NH3 Δp 催化剂

1 3 2 2

p (NH3) 3.0×107 Pa -2.5×107 Pa ,

p (NH3) = 0.5×107 Pa ,

0. 5⨯107Pa 1

=。 ϕ(NH3)=7

2.5⨯10Pa 5

答案:D

4. 解析:NH 3 过量,Cl 2 不足,只发生反应①: 8 NH3+3 Cl2==== N2+6NH 4Cl ΔV 8 L 3 L 1 L 10 L

ax 8ax

L a L·x L 33

10ax

L 33 11

8ax

<a (1-x )L 3

10ax

y L = a L-L 。

3

则:x <

答案:(1)0<x <3/11 (2)y =a -

10ax

3

难点4 . 和量法

与差量法相反,为解决问题方便,有时需要将多个反应物(或生成物) 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难点磁场

用和量法尝试解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NH4) 2CO 3 和 NaOH 的固体混合物共 19.6 g ,将容器加热到 250℃,充分反应后,排出容器中的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2.6 g 。则原混合物中(NH4) 2CO 3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1∶2

C. <1∶2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案例探究

[例题]18.4 g NaOH 和 NaHCO3 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

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6.6 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 NaOH 的质量分数。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过量判断能力,及计算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的能力。

知识依托:NaHCO 3 的不稳定性及碱与酸性气体的反应。 错解分析:过量判断失误,导致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错误。

解题思路:发生的反应有:①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②2NaOH +CO 2====Na 2CO 3+H 2O(加热条件下,不生成 NaHCO3)

通过极限思维可知,原固体混合物中,NaHCO 3 含量越大,固体失重越大,NaOH 含量越大,固体失重越小。

判断 NaHCO3 受热分解产生的 CO2 能否被 NaOH 完全吸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首先需要写出 NaHCO3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设条件下,固体失重:18.4 g-16.6 g = 1.8 g。

设固体失重 1.8 g 需恰好完全反应的 NaHCO3 和 NaOH 混合物质量为 x ,则:

NaHCO 3+NaOH ====Na 2CO 3+H 2O 124 g

18 g 1.8 g

∆∆

x x =

124g ⨯1.8g

= 12.4 g<18.4 g

18g

可见,题设条件下反应发生后 NaOH 过量,过量 NaOH 质量为: 18.4 g-12.4 g = 6.0 g, 参加反应的 NaOH 质量为:

12. 4g -1

×40.0 g·mol = 4.00 g, -1

124 g ⋅mol

原混合物中 NaOH 质量为:6.0 g+4.00 g = 10.0 g,

w (NaOH) =

10.0g

×100% = 54.3%。 18.4g

答案:54.3% 。 ●锦囊妙计

遇到以下情形,可尝试用和量法解题:

1. 已知混合物反应前后质量,求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时; 2. 已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体积,求混合物所含成分体积分数时; 3. 求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比、物质的量比或体积比时。 ●歼灭难点训练

1.(★★★) 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 NH3(g) 和 Cl2(g) 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 N2(g) 和 NH4Cl(s),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于( )

A.1∶11 7

B.11∶1 C.7∶1 D.11∶

2.(★★★)Na 2CO 3(s) 和 NaHCO3(s) 的混合物 190.0 g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 128.0 g。则原混合物中 Na2CO 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 取 6.60 g NaHCO3 和 Na2O 2 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 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5.30 g。计算原混合物中 Na2O 2 的质量分数。

4.(★★★★★)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NH4) 2CO 3 和 NaOH 两种固体共 A g 将容器加热到 2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其中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B g

难点磁场

提示:固体混合物失重:19.6 g-12.6 g = 7.0 g,题设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

(NH4) 2CO 3====2 NH3↑+H 2O ↑+CO 2↑ 2 NaOH+CO 2====Na 2CO 3+H 2O ↑

当(NH4) 2CO 3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固体失重 7.0 g,所需混合物的质量可求:

∆∆

因为 17.6 g<19.6 g,所以 NaOH 过量。 答案:C

歼灭难点训练

w (Na2CO 3) =

190.0g -168.0g

= 11.58%。

190.0g

答案:11.58%

3. 解析:发生的反应有: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2Na 2O 2+2 CO2====2Na2CO 3+O 2↑;2Na 2O 2+2H 2O====4NaOH+O 2。 若 Na2O 2 不足,则 Na2O 2 先吸收 CO2,再吸收 H2O 。 首先确定水是否参加了反应。

题设条件下,固体失重:6.60 g-5.30 g = 1.30 g。

当 Na2O 2 与 NaHCO3 分解生成的CO 2 恰好完全反应时,设固体失重 1.30 g 需这样的混合物质量为 x 。则:

可见,原混合物中 Na2O 2 并未将 NaHCO3 分解生成的 CO2 全部吸收,也就未吸收 H2O 。

设原混合物中 NaHCO3、Na 2O 2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 、b ,则:

a +2b a -2b a b

a NaHCO 3+b Na 2O 2====Na 2CO 3+CO 2↑+H 2O +O 2↑

2222

84.0a +78.0b =6.60 (原混合物质量)

×a +2b 2=5.30 (剩余固体质量)

解得:b =0.0200 mol (a 可不求出)

78.0g ⋅mol -1⨯0.0200mol

w (Na2O 2)=×100%=23.6%。

6.60g

答案:23.6%

4. 解析:加热时,容器内发生以下反应: (NH4) 2CO 3====2NH 3↑+H 2O +CO 2↑

2NaOH +CO 2====Na2CO 3+H 2O ②

当①反应生成的 CO2 与 NaOH 固体完全反应时,可认为发生了以下反应: (NH4) 2CO 3+2NaOH ====2NH 3↑+2H 2O +Na 2CO 3 ③

(1)当③反应发生,且(NH4) 2CO 3 和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

88B

g 时: 53

96A 6A 96B 48

m [(NH4) 2CO 3]=g=g ,或m [(NH4) 2CO 3]=g=B g;

1153176106

80B 40B 80A 5A

m [NaOH]=g=g 或 m (NaOH)=g 。 g =

[1**********]8B

(2)当A >时,③反应发生,(NH4) 2CO 3过量,这时同时有①反应单独发

53

生。

即当A =

(NH4) 2CO 3+2NaOH ====2NH 3↑+2H 2O +Na 2CO 3

80 g 106 g 80B

g B g 106

40B 80B 40B

m (NaOH)= g=g ;m [(NH4) 2CO 3]=(A-) g。

5353106

88B

(3)当 A<时,③反应发生,且 NaOH 过量。

53(NH4) 2CO 3+2NaOH ====2NH 3↑+2H 2O ↑+Na 2CO 3 96 g 96(A -B )

g 70

80 g

Δm

70 g

(A -B ) g

106 g

96(A -B ) 48(A -B )

g=g ; 7035

48(A -B ) 48B -13A

m (NaOH)=A g -g=g 。

3535

答案:

m [(NH4) 2CO 3]=

高中化学解题方法

难点1 . 守恒法

守恒法是高考中常考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系统学习守恒法的应用,对提高解题速率和破解高考难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现有19.7 g 由Fe 、FeO 、Al 、Al 2O 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 mL 2.00 -1

mol ·L 的H 2SO 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 L 。已知混合物中,Fe 、FeO 、Al 、Al 2O 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 mol ·L -1的NaOH(aq)体积是________。

●案例探究

[例题]将 CaCl2 和 CaBr2 的混合物 13.400 g溶于水配成 500.00 mL 溶液,再通入过量的 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 11.175 g。则原配溶液中,c (Ca2+) ∶c (Cl-) ∶c (Br-) 为

A.3∶2∶1 B.1∶2∶3 C.1∶3∶2 D.2∶3∶1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电荷守恒的认识。属化学教学中要求理解的内容。 知识依托:溶液等有关知识。 错解分析:误用电荷守恒:

n (Ca2+ )= n (Cl-) + n (Br-) ,错选A 。

解题思路:1个 Ca2+ 所带电荷数为2,则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知原溶液中:

2n (Ca2+) = n (Cl-) + n (Br-)

将各备选项数值代入上式进行检验可知答案。 答案:D ●锦囊妙计

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电荷守恒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 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 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2. 电子守恒

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 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

3. 原子守恒

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 个数(或物质的量) 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 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 。

4. 质量守恒 包含两项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 的质量

不变。

此外,还有物料平衡,将编排在第16篇——水的电离中。 ●歼灭难点训练

1.(★★★) 将 3.48 g Fe3O 4 完全溶解在 100 mL 1.00 mol/L 的 H2SO 4(aq)

2-

中,然后加入 K2Cr 2O 7(aq)25.00 mL ,恰好使 Fe2+全部转化为 Fe3+,且 Cr2O 7全部

转化为 Cr3+。则 K2Cr 2O 7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 某露置的苛性钾经分析含水:7.62%(质量分数,下同) 、K 2CO 3:2.38%、KOH :90.00%。取此样品 1.00 g 放入 46.00 mL 1.00 mol ·L -1 的 HCl(aq) 中,过量的 HCl 可用 1.070 mol/L K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______克。

3.(★★★★)A 、B 、C 三种物质各15 g,发生如下反应:

A +B +C −−→D

反应后生成D 的质量为30 g。然后在残留物中加入10 g A,反应又继续进行,待反应再次停止,反应物中只剩余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B 9 g B. 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C 6 g C. 反应中A 和C 的质量比是5∶3 D. 第二次反应后,C 剩余5 g 4.(★★★★★)

(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l 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NiO(氧化镍) 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Ni 2+与最近O 2-的核间距离为a ×10-8cm ,计算NiO 晶体的密度(已知NiO 摩尔质量为74.7 g·mol -1) 。

图1—1

(2)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NiO 晶体中就存在如图1—1所示的缺陷:一个Ni 2+空缺,另有两个Ni 2+被两个Ni 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 和O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为Ni 0.97O ,试计算该晶体中Ni 3+与Ni 2+的离子数之比。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

提示:根据 Na 原子守恒和 SO24守恒得如下关系:

2NaOH ~ Na2SO 4~ H2SO 4 则:n (NaOH) = 2n (H2SO 4

)

c (NaOH)·V [NaOH(aq)] = 2c (H2SO 4) ·V [H2SO 4(aq)] V [NaOH(aq)]可求。 答案:800 mL 歼灭难点训练

2-

1. 提示:Fe 3O 4中 +2 价铁所失电子物质的量与 Cr2O 7 中+6 价铬所得电

子物质的量相等。

3. 48g 2-

×(3-2)= 0.02500 L×c (Cr2O 7) ×(6-3) ×2。

232g ⋅mol -1

答案:0.100 mol·L -1

2. 提示:根据 Cl 原子守恒得:

n (KCl) = n (HCl) = 1.00 mol·L -1×0.04600 L = 4.60×10-2 mol ,m (KCl) 易求。

答案:3.43 g 3. 解析:第一次反应 A 不足,因为第一次反应后加入 A 又能进行第二次反应。第二次反应后,只剩余 C,说明 A、B 恰好完全反应。则:

m 反(A)∶m 反(B) = (15 g+10 g)∶15 g = 5∶3

第一次反应耗 B 的质量m B 为:15 g∶m B =5∶3,m B =9 g 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B 质量为:15 g-9 g=6 g。 可见(A)选项不正确。

根据m A +m B +m C =m D ,可知生成30 g D时消耗C 的质量。 m C =30 g-15 g-9 g=6 g

即第一次反应后剩余C 质量为:15 g-6g=9g。 又见(B)选项不正确。

易见反应消耗A 、B 、C 质量之比为:m A ∶m B ∶m C =15 g∶9 g∶6g=5∶3∶2 (C)选项不正确。 答案:D

4. 提示:由题得 NiO 晶体结构(如右图) 。其体积为:

V = (a ×10-8cm) 3

右图向三维空间延伸,它平均拥有的 Ni2+、O 2-数目为:

11

N (Ni2+) =N (O2-) =×4 ==N (NiO)

82

由密度公式得:

74. 7g ⋅mol -1m (NiO ) M (NiO )

==ρ(NiO) =。

V (NiO ) V m (NiO ) (a⨯10-8cm ) 3⨯2N A

(2)(电荷守恒法) 设 1 mol Ni 0.97O 中含Ni 3+物质的量为x ,则Ni 2+的物质的量为(0.97 mol-x ) ;根据电荷守恒得:

3x +2×(0.97 mol-x )=1 mol×2 x =0.06 mol

N (Ni3+) ∶N (Ni2+)=0.06 mol∶(0.97 mol-0.06 mol)=6∶

91

74. 7g ⋅mol -1

答案:(1) (2)6∶91 -83

(a ⨯10cm ) ⨯2N A

难点2 .估算法

估算就是不算,估算法是通过推理、猜测得出答案的一种方法。 ●难点磁场

不要计算,请推测下列题目的答案,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 、Y 两种元素,甲、乙中 X 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 30.4% 和 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 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

A.XY B.X 2Y C.X 2Y 3 D.X 2Y 5 ●案例探究 [例题]在 100 mL 0.10 mol ·L -1的 AgNO3(aq) 中,加入 100 mL 溶有 2.08 g BaCl2 的溶液,再加入 100 mL 溶有 2.50 g CuSO4·5H 2O 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 混合过程中,逸出无色气体

D. 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 (Cu2+) = 0.01 mol·L -1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及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

知识依托:Ba 2+ 与 SO24、Ag 与 Cl 的反应及过量计算。

错解分析:数字运算失误。

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

方法1(计算法) :n (Ag+) = 0.100 L×0.10 mol·L -1 = 0.010 mol

n (Ba2+) = n (BaCl2) =

2. 08g

= 0.0100 mol -1

208 g ⋅mol

n (Cl-) = 2n (BaCl2) = 0.0200 mol

-

n (SO24) = n (CuSO4·5H 2O) =

2. 50g

= 0.0100 mol

250 g ⋅mol -1

首先 Cl- 与 Ag+ 发生反应生成白色 AgCl 沉淀: Ag + + Cl- ==== AgCl↓ 0.010 mol 0.010 mol 0.010 mol

-

反应后剩余 Cl-:0.0200 mol -0.010 mol = 0.010 mol 。其次 Ba2+ 与 SO24

发生反应生成白色 BaSO4 沉淀:

-Ba 2+ + SO24==== BaSO4↓

0.010 mol 0.010 mol 0.010mol

生成BaSO 4 0.010 mol。反应后溶液中含 Cu2+,其浓度为:

c (Cu2+) =

0. 010mol

= 0.033 mol·L -1

0.100L ⨯3

与备选项对照,可知答案。

方法2(估算法) :最后 Cu2+留在溶液中,溶液浅蓝色,A 项不可选。由 CuSO 4·5H 2O 的质量是3位有效数字,及溶液的体积也是3位有效数字可推知c (Cu2+

) 应为3位有效数字,D 项不可选。由于溶液混合时,只发生 Ag+ 与 Cl-、Ba 2

-

与SO 24的反应,所以也不会逸出气体,C 项不可选。

答案:B

评注:就解题效率而言,估算法大大优于计算法。 ●锦囊妙计

估算法虽可大大提高解题效率,但其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绝大多数计算题是不能用估算法解决的。尝试用估算法解题是好的,但面对每一个题都想用估算法解决,有时也会贻误时间。

●歼灭难点训练

1.(★★★) 有规律称:强酸溶液每稀释 10 倍 pH 增加 1 ,强碱溶液每稀释 10 倍 pH 减小 1,但此规律有一定的局限性。试问将 pH = 3 的 H2SO 4(aq) 稀释 105 ,其 pH 为( )

A.8 B.7 C.2 D.3

2.(★★★★) 将质量分数为 0.052(5.2%)的 NaOH(aq)1 L(密度为 1.06 g ·cm -3) 用铂电极电解,当溶液中 NaOH 的质量分数改变了 0.010(1.0%)时停止电解,则此时溶液中应符合的关系是( )

3.(★★★★) 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反应可用下式表示:2R — H +

M 2+−−→MR 2 + 2H

,若将 100 mL 水经过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后,流出液用

0.10 mol·L -1的 NaOH 溶液中和,完全反应后用去 NaOH 溶液 20 mL,若此水中存在的阳离子只有 Ca2+,则 100 mL 水中含有 Ca2+为( )

A.20.03 mg B.40 mg C.80.16 mg D.160.32 mg

4.(★★★★★) 图2—1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 X(X = A 、B 、C) 的物质的量 n (X),纵坐标表示消耗 O2 的物质的量 n (O2) ,A 、B 是两种可燃性气体 ,C 是 A、B 的混合气体,则 C 中:n (A)∶n (B)为( )

A.2∶1 B.1∶2 C.1∶1 D.任意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图2—1

解析:由于甲分子中含 X:30.4%,且 N (X)∶N (Y) = 1∶2,现乙分子中含X :25.9%,小于 A 中 X 的百分含量,故可估算出乙分子中,N (X)∶N (Y)必小于1∶2,只有 D 选项中N (X)∶N (Y) = 1∶2.5 符合题意。

答案:D

歼灭难点训练

1. 提示:酸不可能稀释为碱,也不可能稀释后 pH 变小或不变。 答案:B

2. 解析:电解 NaOH(aq) 的实质是电解水。随溶液中水的减少,w (NaOH)逐渐增大,因而 C、D 项不可选。电解时阳极产生 O2,阴极产生 H2,其质量前者大,后者小,故 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11

3. 提示:由题意:n (Ca2+) =n (H+) =n (NaOH),根据数据可断定n (Ca2+)

222+2+

数值为两位有效数字。又:m (Ca) = n (Ca) ×M (Ca2+) ,则m (Ca2+) 数值为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B

4. 提示:首先排除任意比。由图可知: 1 mol A 耗用 0.5 mol O2,1 mol B 耗用2 mol O 2;若 A、B 以1∶1混合,则 1 mol C 耗用 1.25 mol O 2,而图中 1 mol C 耗用1 mol O 2,可见 A、B 混合物中,n (A)∶n (B)>1∶1。观察备选项可知答案。

答案:A 难点3. 差量法

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所出现象的差量关系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就是差量法。

●难点磁场

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同等规格的烧杯,烧杯内均盛有 1.00 mol· L-1

的 H2SO 4(aq )100.0 mL,调节天平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向两只烧杯内分别放入少量的镁粉和铝粉(设镁、铝的质量分别为a g和b g ),假定反应后天平..仍处于平衡状态,则:

(1)a 、b 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2)a 、b 的取值范围为 。 ●案例探究

[例题]将上题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改为:少量镁粉、过量铝粉,其..他不变,试求之。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应用差量进行过量计算的能力。 知识依托:Mg 、Al 与 H2SO 4 的反应;过量计算。 错解分析:应用过量物质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错误的结果,忽视有效计算得出不确切的答案。

解题思路:反应前后天平都平衡,表明两烧杯内质量净增数值相等。则可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进行计算。

n (H2SO 4) = 1.00 mol·L -1×0.100 L = 0.100 mol Mg + H2SO 4 ==== MgSO4 + H2↑ Δm

24 g 1 mol 2 g 22 g

a g

a

mol 24

11a

g 12

2 Al + 3 H2SO 4 ====Al2(SO4) 3 + 3 H2↑ 54 g 3 mol 6 g

1. 80g 0.100 mol

0. 200g

(波纹线上为求出数值,下同) 。根据题意: a ①< 0.100 (H2SO 4 过量) 24

②b >1.80 (Al 过量)

11a

③b g-0.200 g =g (净增值相等)

12

由①③得:b <2.40,结合②可知 b 的范围。 由②③得:a >1.75,结合①可知 a 的范围。 答案:(1)11 a = 12 b - 2.40 (2)1.75<a <2.40,1.80<b <2.40 ●锦囊妙计

遇到下列情形,可尝试用“差量法”解题: 1. 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发生变化时;

2. 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密度、物质的量、体积等发生变化时。 ●歼灭难点训练

1.(★★★)10.0 mL 某气态烃在 50.0 mL O2 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 35.0 mL 的气体混合物(所有气体的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得的) ,则该气态烃可能是( )

A.CH 4 B.C 2H 6 C.C 3H 8 D.C 3H 6

2.(★★★★) 用 H2 还原 x g CuO,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得残留固体y g ,共用掉z g H2,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

899A. (x -y ) g B. (x - y ) g C.9 z g D. 9840

z g

3.(★★★★) 总压强为 3.0×107 Pa 时,N 2、H 2 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 1∶3) 通入合成塔中,反应达平衡时,压强降为 2.5×107 Pa ,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

11 D. 45

4.(★★★★★) 已知 NH3 和 Cl2 相遇,发生下列反应: ①8NH 3+3Cl 2 ==== N2+6NH 4Cl (NH3过量) ②2NH 3+3Cl 2==== N2+6HCl (Cl2过量)

今向过量的 NH3 中通入少量的 Cl2。若开始时 Cl2、NH 3 混和气体中 Cl2 的体积分数为 x ,混合气体反应前后的体积分别是 a L 和 y L。则:

A.35% B.30% C.

(1)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2)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提示:题设条件下,H 2SO 4过量,则: Mg + H 2SO 4====MgSO4+ H2↑ Δm 24 g 1 mol 2 g 22 g

a g

a

11a

24

mol

12

g 2 Al + 3 H2SO 4====Al2(SO4) 3+3H 2↑ Δm 54 g 3 mol 6 g 48 g

b g

b

8b 18

mol 9

g 由反应前后天平都平衡得:

8b 9=11

12

a ,即:32 b = 33 a a

24

< 0.100 ① 由 H2SO 4

b

18

<0.100 ② ①②联立,解得:b <2.48。不满足③,舍去。

①③联立,解得:a <1.75。满足②,为正确答案。 答案:(1)32 b = 33 a (2)a <1.75 b <1.80 歼灭难点训练

1. 提示:用体积差进行计算:

C y x H y (g)+(x +4)O 2(g)−点燃−→−点燃x COy

2(g)+2

H 2O(l)

1 L

10.0 L

25.0 L

y = 6。 答案:BD

2. 提示:用固体质量差进行计算: H ∆

2+CuO ====Cu +H 2O

Δm

① V 前-V 后 1+

y 4

80 g 64 g 18 g 16 g

9

(x -y ) g x g-y g 8

不可用 z g H 2 进行计算,因为用掉的 H2 并非全都参加了反应;不可只用 x g 进行计算,因为 CuO未全部参加反应;不可只用 y g 进行计算,因为 y g 是 CuO 和 Cu 的质量和。

答案:B

3. 提示:本题有多种解法,根据压强差计算尤为简捷:由于恒温恒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所以:

高温、高压 N 2+3 H2 2 NH3 Δp 催化剂

1 3 2 2

p (NH3) 3.0×107 Pa -2.5×107 Pa ,

p (NH3) = 0.5×107 Pa ,

0. 5⨯107Pa 1

=。 ϕ(NH3)=7

2.5⨯10Pa 5

答案:D

4. 解析:NH 3 过量,Cl 2 不足,只发生反应①: 8 NH3+3 Cl2==== N2+6NH 4Cl ΔV 8 L 3 L 1 L 10 L

ax 8ax

L a L·x L 33

10ax

L 33 11

8ax

<a (1-x )L 3

10ax

y L = a L-L 。

3

则:x <

答案:(1)0<x <3/11 (2)y =a -

10ax

3

难点4 . 和量法

与差量法相反,为解决问题方便,有时需要将多个反应物(或生成物) 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难点磁场

用和量法尝试解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NH4) 2CO 3 和 NaOH 的固体混合物共 19.6 g ,将容器加热到 250℃,充分反应后,排出容器中的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2.6 g 。则原混合物中(NH4) 2CO 3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1∶2

C. <1∶2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案例探究

[例题]18.4 g NaOH 和 NaHCO3 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

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6.6 g 。试计算原混合物中 NaOH 的质量分数。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过量判断能力,及计算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的能力。

知识依托:NaHCO 3 的不稳定性及碱与酸性气体的反应。 错解分析:过量判断失误,导致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错误。

解题思路:发生的反应有:①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②2NaOH +CO 2====Na 2CO 3+H 2O(加热条件下,不生成 NaHCO3)

通过极限思维可知,原固体混合物中,NaHCO 3 含量越大,固体失重越大,NaOH 含量越大,固体失重越小。

判断 NaHCO3 受热分解产生的 CO2 能否被 NaOH 完全吸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首先需要写出 NaHCO3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设条件下,固体失重:18.4 g-16.6 g = 1.8 g。

设固体失重 1.8 g 需恰好完全反应的 NaHCO3 和 NaOH 混合物质量为 x ,则:

NaHCO 3+NaOH ====Na 2CO 3+H 2O 124 g

18 g 1.8 g

∆∆

x x =

124g ⨯1.8g

= 12.4 g<18.4 g

18g

可见,题设条件下反应发生后 NaOH 过量,过量 NaOH 质量为: 18.4 g-12.4 g = 6.0 g, 参加反应的 NaOH 质量为:

12. 4g -1

×40.0 g·mol = 4.00 g, -1

124 g ⋅mol

原混合物中 NaOH 质量为:6.0 g+4.00 g = 10.0 g,

w (NaOH) =

10.0g

×100% = 54.3%。 18.4g

答案:54.3% 。 ●锦囊妙计

遇到以下情形,可尝试用和量法解题:

1. 已知混合物反应前后质量,求混合物所含成分质量分数时; 2. 已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体积,求混合物所含成分体积分数时; 3. 求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比、物质的量比或体积比时。 ●歼灭难点训练

1.(★★★) 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 NH3(g) 和 Cl2(g) 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 N2(g) 和 NH4Cl(s),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于( )

A.1∶11 7

B.11∶1 C.7∶1 D.11∶

2.(★★★)Na 2CO 3(s) 和 NaHCO3(s) 的混合物 190.0 g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 128.0 g。则原混合物中 Na2CO 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 取 6.60 g NaHCO3 和 Na2O 2 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 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5.30 g。计算原混合物中 Na2O 2 的质量分数。

4.(★★★★★)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NH4) 2CO 3 和 NaOH 两种固体共 A g 将容器加热到 2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其中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B g

难点磁场

提示:固体混合物失重:19.6 g-12.6 g = 7.0 g,题设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

(NH4) 2CO 3====2 NH3↑+H 2O ↑+CO 2↑ 2 NaOH+CO 2====Na 2CO 3+H 2O ↑

当(NH4) 2CO 3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固体失重 7.0 g,所需混合物的质量可求:

∆∆

因为 17.6 g<19.6 g,所以 NaOH 过量。 答案:C

歼灭难点训练

w (Na2CO 3) =

190.0g -168.0g

= 11.58%。

190.0g

答案:11.58%

3. 解析:发生的反应有: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2Na 2O 2+2 CO2====2Na2CO 3+O 2↑;2Na 2O 2+2H 2O====4NaOH+O 2。 若 Na2O 2 不足,则 Na2O 2 先吸收 CO2,再吸收 H2O 。 首先确定水是否参加了反应。

题设条件下,固体失重:6.60 g-5.30 g = 1.30 g。

当 Na2O 2 与 NaHCO3 分解生成的CO 2 恰好完全反应时,设固体失重 1.30 g 需这样的混合物质量为 x 。则:

可见,原混合物中 Na2O 2 并未将 NaHCO3 分解生成的 CO2 全部吸收,也就未吸收 H2O 。

设原混合物中 NaHCO3、Na 2O 2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a 、b ,则:

a +2b a -2b a b

a NaHCO 3+b Na 2O 2====Na 2CO 3+CO 2↑+H 2O +O 2↑

2222

84.0a +78.0b =6.60 (原混合物质量)

×a +2b 2=5.30 (剩余固体质量)

解得:b =0.0200 mol (a 可不求出)

78.0g ⋅mol -1⨯0.0200mol

w (Na2O 2)=×100%=23.6%。

6.60g

答案:23.6%

4. 解析:加热时,容器内发生以下反应: (NH4) 2CO 3====2NH 3↑+H 2O +CO 2↑

2NaOH +CO 2====Na2CO 3+H 2O ②

当①反应生成的 CO2 与 NaOH 固体完全反应时,可认为发生了以下反应: (NH4) 2CO 3+2NaOH ====2NH 3↑+2H 2O +Na 2CO 3 ③

(1)当③反应发生,且(NH4) 2CO 3 和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

88B

g 时: 53

96A 6A 96B 48

m [(NH4) 2CO 3]=g=g ,或m [(NH4) 2CO 3]=g=B g;

1153176106

80B 40B 80A 5A

m [NaOH]=g=g 或 m (NaOH)=g 。 g =

[1**********]8B

(2)当A >时,③反应发生,(NH4) 2CO 3过量,这时同时有①反应单独发

53

生。

即当A =

(NH4) 2CO 3+2NaOH ====2NH 3↑+2H 2O +Na 2CO 3

80 g 106 g 80B

g B g 106

40B 80B 40B

m (NaOH)= g=g ;m [(NH4) 2CO 3]=(A-) g。

5353106

88B

(3)当 A<时,③反应发生,且 NaOH 过量。

53(NH4) 2CO 3+2NaOH ====2NH 3↑+2H 2O ↑+Na 2CO 3 96 g 96(A -B )

g 70

80 g

Δm

70 g

(A -B ) g

106 g

96(A -B ) 48(A -B )

g=g ; 7035

48(A -B ) 48B -13A

m (NaOH)=A g -g=g 。

3535

答案:

m [(NH4) 2CO 3]=


相关文章

  • 高中生的教育: 10道经典题, 吃透"向量与四心"!
  • 很多同学都说高中数学很难学,成绩也一直提不上去,高中数学真的有那么难吗?同学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技巧了吗?今天,我选取了高中数学中的10送分题给大家做分享,虽说是送分题,但是也是同学们最易错的.得分率最低的10道题.如果说连这10道题 ...查看


  • 英语老师盘点2018高中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可打印
  • Hello,大家好,我是洪老师,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老师! 在英语考题中,阅读理解占分是非常大的.但是也是最耗理解的精力和时间! 说个题外话:洪老师以前高考复习的时候,最不喜欢做英语阅读题,感觉好像太浪费时间了!要去理解一篇又臭又长的阅 ...查看


  • 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 镇海中学名师解读<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03-02 06:45:5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记者陈敏)记者昨日从市教 ...查看


  •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程度,有效检测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的特点,代表了教材改革和中考改革的方向,在近几年中 ...查看


  • 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技巧和方法
  • 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技巧和方法 1 差量法 例题. 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 量变为100.8克.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解析: Fe + CuSO4= FeSO4+Cu 棒的质量增加56 ...查看


  • 大学生个人家教方案(数理化)
  • 家教方案 一.家教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总结 1.即将由高二升高三 2.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数理化基础较差 二.本身具备的家教优势 1.系高考过来人,为2013届湖南考生,现今为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学生,熟悉湖南高考的基本情况,试卷结构以及 ...查看


  • 含参数及绝对值的二次函数解题策略初探
  • 2013年1月 解法探究 教学参谋 含参数及绝对值的二次函数解题策略初探 筅江苏省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张 超 高中数学以函数为主线,而二次函数作为中学阶段函数的典型代表,其应用十分广泛.纵观近十年高考题,有关含参数及绝对值的二次函数综合性试题 ...查看


  • 高中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姚振飞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5期 摘 要: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解析几何最值问 ...查看


  • 地理教学投稿指南
  • 地理教学投稿指南 <新课程报· 地理 导刊>2010年第27-42期约稿计划 1.二轮综合专题及综合测试卷的约稿作者 综合专题目录: 专题1 地理图像判读与综合分析 专题2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专题3 地理计算方法与技巧 专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