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样的气候
城南学校 朱桂容
教学目标:
1、中国气温分布特点与温度带的分布;1月0℃等温线的分布。
2、中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季节变化以及干湿地区分布;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分布。
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学会利用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图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1、我国的气候特点。
2、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那么,我国的气候是怎样的呢?先来研究我国气温的特点。
二、我国气温的特点
看图2.27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28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①我国哪些地区7月气温超过28℃?
②哪些地区1月气温低于-24℃?
③0℃等温线通过哪里?
④填表
最南气温 最北气温 温差 温差大小 全国最冷
1月平均气温 16℃ -32 48 南北温差大 漠河
7月平均气温 28 16 12 温差小 青藏高原
为什么1月漠河温度最低?(纬度高)为什么7月青藏高原温度最低?(地势高) ⑤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
②北方白昼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的光热少。
③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翻山越岭到达南方时,风力大大减弱。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与南方相比,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偏低,但是白昼却长,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比南方少不了多少。
⑥我国有哪些温度带?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⑦不同的温度带的农业状况是怎样的?
热带 大于8000℃ 一年三熟 海南、台湾南部、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或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宁南部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 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等
寒温带 小于1600℃ 一年一熟 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地区
二、重难点知识讲解
1、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活动:
3、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分为5个温度带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把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期,叫做作物的生长期。将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活动积温。积温数值越大,反映作物的生长期越长。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以高寒为特征的青藏高原气候区。不同温度带内活动积温不同,农作物生长期长短不同,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也不同。
温度带 ≥10℃积温 农作物熟制 范围
热带 大于8000℃ 一年三熟 海南全省、台湾的南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或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宁省南部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 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等
寒温带 小于1600℃ 一年一熟 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地区
4、我国的降水特点
活动:
①读图2-17,找出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看看它们经过了哪些省区?
②说一说中国降水量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案:
①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了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山东、辽宁、吉林、海南等;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
②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1)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越往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
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雨水要少一些。
5、我国的四个干湿地区
科学家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活动: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请在图2-19中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布界线。看一看,它们与哪些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答案:
它们大致分别与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6、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东部主要是季风气候,从南到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得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活动:
①读图2-17和2-21,并对照图2-14、2-15,完成下表:
气候类型 年降水量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武汉
哈尔滨
海口
呼和浩特
广州
②讨论一下,为什么中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类型?
③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区域都在北方吗?
④将下列的相关项目用直线连接起来。
地区 气候类型 农产品
长江三角洲 热带季风气候 羊毛
内蒙古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香蕉
海南岛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答案:
①武汉--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于800毫米 4℃左右 28℃以上
哈尔滨--温带季风气候 大于400毫米 -20℃左右 20℃左右
海口--热带季风气候 1600毫米左右 20℃左右 28℃左右
呼和浩特--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于400毫米 -10℃左右 22℃左右
广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于1600毫米 12℃左右 28℃左右
②因为我国的西面是与大陆相连而不邻海。
③夏季气温最低的区域不在北方,而在青藏高原。
④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
内蒙古草原-温带大陆性气候-羊毛
海南岛-热带季风气候-香蕉。
1、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气候特征之二。
2、多特殊天气:梅雨、寒潮、台风、沙尘暴。
3、多旱涝灾害。
重难点知识讲解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气候特征之二。
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
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我国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或影响不到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季风区降水较多,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2、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
季风名称 发源地 风向 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 性质
冬季风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偏北(西北、东北) 从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偏南(东南、西南) 从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湿润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经过广阔洋面的夏季风,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雨水,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从4月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这一带),稳定少动。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月下旬,9月份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
夏季风与雨带的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洪涝灾害。如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会出现"北涝南旱"。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活动:
想一想,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答案:
因为我国各地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由夏季风从海洋上空吹来,所以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降水较少;这样就产生了降水的季节变化;又由于各地每年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就产生了降水的年际变化;再加上夏季风对不同
地区影响的时间早晚和强弱都不同,因而形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岸,海陆之间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5、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的有利影响: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西亚与我国珠江流域纬度大体相当,西亚是沙漠连绵,降水稀少,荒漠广布。而珠江流域一带绿野相连,人口密集,这里夏季高温多雨。这种差异的形成,季风起了巨大的作用。 季风气候的不利影响:
夏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容易造成旱灾;夏季风来得早或退得迟,停留时间长,容易造成涝灾。冬春季节的寒潮常使得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到损害。
活动:
读以下4个城市的降水量逐月分配图,讨论问题:
①4个城市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什么样的降水分布趋势?
②4个城市在降水量的逐月分配方面有什么共同点?主要差异在什么地方?讨论后,将结论填入下面的表格:
银川、哈尔滨、拉萨、武汉降水状况的比较
城市 主要差异 共同点
银川
哈尔滨
拉萨
武汉
答案:
①武汉最多,银川最少。反映我国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②共同点:降水量的月份分配都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主要差异:
银川--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以8月最多
哈尔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以7月最多
拉萨--绝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5~10月,以7、8月份最多
武汉--与其他三城市相比,各月降水量都比较多
(二)多特殊天气
1、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绵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被称为"霉雨"。其天气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者阵性降雨。
梅雨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要雨带向北移动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滞的反映。
若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生长非常有利。若梅雨来得过早或者过迟,雨期过短或者过长,
雨量过少或者过多,都会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的生长。
2、寒潮
寒潮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则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会带来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寒潮带来的危害:使得长江以南地区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冻害;覆盖草原牧区的草场,断绝饲料来源,使得体弱的牲畜受冻致死;在干旱地区引起"沙暴",刮走地面细土,损耗土地肥力,湮埋田园。
3、台风
定义: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形成: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太平洋的热带洋面上,每年 5-10月,当洋面出现低压中心时,中心部分气流大量上升,四周空气涌入低压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气漩涡。我国平均每年有6-8次台风登陆。我国福建、广东、台湾、海南沿海是容易遭受台风袭击的地区。 分级:
热带低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6-7级
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8-9级
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0-11级
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
影响:台风过境时通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一方面可解除或缓解盛夏期间的旱情,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引发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颠覆船只、破坏港口设施。
4、沙尘暴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 度小于 1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 地表异常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暴天气。
经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我国的沙尘天气路径可分为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和偏北路径:西北1路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高原中西部或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西北2路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或内蒙古中西部,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偏西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偏北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
活动:
①有人发出警告:"一旦内蒙古东部的草原没有了,北京和天津也就没有了!"这是不是危言耸听?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②请你出谋划策,谈谈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答案:
①这不是危言耸听,一旦内蒙古东部的草原没了,大片的土地将面临沙化,北京和天津
将经常受到风沙的侵袭,人们将难以在这里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
②退耕还牧,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建立防护林,加强生态管理,建立法规。
(三)多旱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我国频繁发生、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季、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灾严重,而且东部季风区旱灾也常出现。
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华北地区尤为严重;初夏干旱出现在北方;伏旱主要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南;秋旱主要出现在湘、鄂、赣、皖等省;冬旱主要出现在华南地区。旱灾严重时,往往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复杂多样的气候
城南学校 朱桂容
教学目标:
1、中国气温分布特点与温度带的分布;1月0℃等温线的分布。
2、中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季节变化以及干湿地区分布;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分布。
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学会利用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图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1、我国的气候特点。
2、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影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那么,我国的气候是怎样的呢?先来研究我国气温的特点。
二、我国气温的特点
看图2.27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28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①我国哪些地区7月气温超过28℃?
②哪些地区1月气温低于-24℃?
③0℃等温线通过哪里?
④填表
最南气温 最北气温 温差 温差大小 全国最冷
1月平均气温 16℃ -32 48 南北温差大 漠河
7月平均气温 28 16 12 温差小 青藏高原
为什么1月漠河温度最低?(纬度高)为什么7月青藏高原温度最低?(地势高) ⑤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①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
②北方白昼比南方短,得到的太阳的光热少。
③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翻山越岭到达南方时,风力大大减弱。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与南方相比,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偏低,但是白昼却长,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比南方少不了多少。
⑥我国有哪些温度带?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⑦不同的温度带的农业状况是怎样的?
热带 大于8000℃ 一年三熟 海南、台湾南部、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或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宁南部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 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等
寒温带 小于1600℃ 一年一熟 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地区
二、重难点知识讲解
1、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活动:
3、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分为5个温度带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把日平均气温≥10℃的持续期,叫做作物的生长期。将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活动积温。积温数值越大,反映作物的生长期越长。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以高寒为特征的青藏高原气候区。不同温度带内活动积温不同,农作物生长期长短不同,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也不同。
温度带 ≥10℃积温 农作物熟制 范围
热带 大于8000℃ 一年三熟 海南全省、台湾的南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或三熟 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宁省南部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 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等
寒温带 小于1600℃ 一年一熟 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地区
4、我国的降水特点
活动:
①读图2-17,找出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看看它们经过了哪些省区?
②说一说中国降水量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案:
①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了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山东、辽宁、吉林、海南等;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
②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1)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越往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
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节雨水要少一些。
5、我国的四个干湿地区
科学家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活动: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请在图2-19中找出不同干湿地区的分布界线。看一看,它们与哪些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答案:
它们大致分别与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6、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东部主要是季风气候,从南到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得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活动:
①读图2-17和2-21,并对照图2-14、2-15,完成下表:
气候类型 年降水量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武汉
哈尔滨
海口
呼和浩特
广州
②讨论一下,为什么中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类型?
③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区域都在北方吗?
④将下列的相关项目用直线连接起来。
地区 气候类型 农产品
长江三角洲 热带季风气候 羊毛
内蒙古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香蕉
海南岛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答案:
①武汉--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于800毫米 4℃左右 28℃以上
哈尔滨--温带季风气候 大于400毫米 -20℃左右 20℃左右
海口--热带季风气候 1600毫米左右 20℃左右 28℃左右
呼和浩特--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于400毫米 -10℃左右 22℃左右
广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于1600毫米 12℃左右 28℃左右
②因为我国的西面是与大陆相连而不邻海。
③夏季气温最低的区域不在北方,而在青藏高原。
④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
内蒙古草原-温带大陆性气候-羊毛
海南岛-热带季风气候-香蕉。
1、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气候特征之二。
2、多特殊天气:梅雨、寒潮、台风、沙尘暴。
3、多旱涝灾害。
重难点知识讲解
(一)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气候特征之二。
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
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我国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或影响不到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季风区降水较多,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2、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
季风名称 发源地 风向 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 性质
冬季风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偏北(西北、东北) 从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偏南(东南、西南) 从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湿润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经过广阔洋面的夏季风,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雨水,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从4月到6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这一带),稳定少动。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7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月下旬,9月份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
夏季风与雨带的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洪涝灾害。如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会出现"北涝南旱"。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活动:
想一想,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答案:
因为我国各地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由夏季风从海洋上空吹来,所以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降水较少;这样就产生了降水的季节变化;又由于各地每年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就产生了降水的年际变化;再加上夏季风对不同
地区影响的时间早晚和强弱都不同,因而形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4、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岸,海陆之间热力性质差异大,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5、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的有利影响: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西亚与我国珠江流域纬度大体相当,西亚是沙漠连绵,降水稀少,荒漠广布。而珠江流域一带绿野相连,人口密集,这里夏季高温多雨。这种差异的形成,季风起了巨大的作用。 季风气候的不利影响:
夏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容易造成旱灾;夏季风来得早或退得迟,停留时间长,容易造成涝灾。冬春季节的寒潮常使得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到损害。
活动:
读以下4个城市的降水量逐月分配图,讨论问题:
①4个城市的年降水量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什么样的降水分布趋势?
②4个城市在降水量的逐月分配方面有什么共同点?主要差异在什么地方?讨论后,将结论填入下面的表格:
银川、哈尔滨、拉萨、武汉降水状况的比较
城市 主要差异 共同点
银川
哈尔滨
拉萨
武汉
答案:
①武汉最多,银川最少。反映我国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②共同点:降水量的月份分配都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主要差异:
银川--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以8月最多
哈尔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以7月最多
拉萨--绝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5~10月,以7、8月份最多
武汉--与其他三城市相比,各月降水量都比较多
(二)多特殊天气
1、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绵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被称为"霉雨"。其天气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者阵性降雨。
梅雨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要雨带向北移动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滞的反映。
若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生长非常有利。若梅雨来得过早或者过迟,雨期过短或者过长,
雨量过少或者过多,都会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的生长。
2、寒潮
寒潮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则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会带来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寒潮带来的危害:使得长江以南地区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冻害;覆盖草原牧区的草场,断绝饲料来源,使得体弱的牲畜受冻致死;在干旱地区引起"沙暴",刮走地面细土,损耗土地肥力,湮埋田园。
3、台风
定义: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形成:影响我国的台风发源于太平洋的热带洋面上,每年 5-10月,当洋面出现低压中心时,中心部分气流大量上升,四周空气涌入低压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气漩涡。我国平均每年有6-8次台风登陆。我国福建、广东、台湾、海南沿海是容易遭受台风袭击的地区。 分级:
热带低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6-7级
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8-9级
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0-11级
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
影响:台风过境时通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一方面可解除或缓解盛夏期间的旱情,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引发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颠覆船只、破坏港口设施。
4、沙尘暴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 度小于 1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干旱区降水甚少, 地表异常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在有大风刮过时,就会将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暴天气。
经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我国的沙尘天气路径可分为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和偏北路径:西北1路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高原中西部或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西北2路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或内蒙古中西部,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偏西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偏北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
活动:
①有人发出警告:"一旦内蒙古东部的草原没有了,北京和天津也就没有了!"这是不是危言耸听?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②请你出谋划策,谈谈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答案:
①这不是危言耸听,一旦内蒙古东部的草原没了,大片的土地将面临沙化,北京和天津
将经常受到风沙的侵袭,人们将难以在这里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
②退耕还牧,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建立防护林,加强生态管理,建立法规。
(三)多旱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我国频繁发生、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季、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灾严重,而且东部季风区旱灾也常出现。
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华北地区尤为严重;初夏干旱出现在北方;伏旱主要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南;秋旱主要出现在湘、鄂、赣、皖等省;冬旱主要出现在华南地区。旱灾严重时,往往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