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 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A. 混合气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 混合气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 混合气通过盛水的洗气瓶 D. 混合气跟氯化氢混合
2.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 乙烷与氯气混合 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 乙烯与氯气混合 D. 乙烯通入浓盐酸
3. (双选) 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 点燃前都应验纯
C. 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 D. 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4. 下列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烷 B. 环丙烷 C. 乙烯 D.聚乙烯
5. 某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如右图,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6. 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27g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 2H 3 B. 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C. 该有机物不可能是乙烯 D. 该有机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7. 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如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 )
A. 1:1:1 B. 1:2:1 C. 2:1:1 D. 2:1:2
8. (双选)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完全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A. 甲烷和乙烷 B. 乙烯和丙烯 C. 甲烷和乙烯 D. 乙烷和丙烯
9. (双选)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体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 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A. CH4B.C 2H 6 C. C2H 4 D. C3H 6
10. 某气态烃0.5mol 能与1molHCl 完全加成,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Cl 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 可能是 ( )
A.HC ≡CH B.CH2=CH2 C.HC≡C —CH 3 D.CH2=C(CH 3)CH 3
11. (双选)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双选) ( )
A. 酒精灯 B.分液漏斗 C.烧瓶 D.启普发生器
12. 下列除杂志过程中,选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A.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加氯气光照 B.除去乙烯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 2S 和水蒸气,通过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D.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 2,通过KMnO 4酸性溶液后再干燥
18. (双选)近年发现一种新的星际分子,结构式:HC ≡C —C ≡C —C ≡C —C ≡C —C ≡N 。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其分子中的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B.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13、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CaC 2+2H2O=C2H 2↑+Ca(OH)2
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从而可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
(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
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
是( )接( )接( )接( )接( )接( )。
(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
项操作只进行一次) :
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
④待仪器3恢复到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的水忽略不计) 。⑤慢慢开启仪器6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时,关闭活塞。
正确的操作顺序(用操作编号填写) 是。
(3)若实验产生的气体有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杂质。
(4)若实验时称取的电石1.60克,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为448毫升,此电石中碳化钙的百分含量是____%。
14、按左右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把少量苯和液态溴放在烧瓶里. 同时加入 少量铁粉. 在常温下, 很快就会看到实验现象.
(1)实验开始后, 可以看到哪些现象?
(2)Fe 屑的作用是什么?
(3)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导管末端不插入液面下?
(5)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6)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么所得溴苯为褐色?怎样使之恢复本来的面目?
(7)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5、硝基苯的制取步骤如下:
①先将1.5mL 浓硝酸注入大试管中, 再慢慢注入2mL 浓硫酸, 并及时摇匀和冷却. ②向冷却后的酸中逐滴加入1mL 苯, 充分振荡, 混和均匀.
③将混合物控制在50-60℃的条件下约10min, 实验装置如左图.
④将反应后的液体到入盛冷水的烧杯中, 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黄色油状物生成, 经过分离得 粗硝基苯.
⑤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 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
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 得到纯硝基苯.
(1)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 是否可以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 为什么?
(2)步骤③中, 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 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使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5)敞口玻璃管的作用是什么? 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1. 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 又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
A. 混合气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 混合气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 混合气通过盛水的洗气瓶 D. 混合气跟氯化氢混合
2.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 乙烷与氯气混合 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 乙烯与氯气混合 D. 乙烯通入浓盐酸
3. (双选) 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 点燃前都应验纯
C. 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 D. 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4. 下列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 乙烷 B. 环丙烷 C. 乙烯 D.聚乙烯
5. 某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如右图,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6. 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27g 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 2H 3 B. 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C. 该有机物不可能是乙烯 D. 该有机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7. 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如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 )
A. 1:1:1 B. 1:2:1 C. 2:1:1 D. 2:1:2
8. (双选)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完全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A. 甲烷和乙烷 B. 乙烯和丙烯 C. 甲烷和乙烯 D. 乙烷和丙烯
9. (双选)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体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 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A. CH4B.C 2H 6 C. C2H 4 D. C3H 6
10. 某气态烃0.5mol 能与1molHCl 完全加成,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Cl 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 可能是 ( )
A.HC ≡CH B.CH2=CH2 C.HC≡C —CH 3 D.CH2=C(CH 3)CH 3
11. (双选)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双选) ( )
A. 酒精灯 B.分液漏斗 C.烧瓶 D.启普发生器
12. 下列除杂志过程中,选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A.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加氯气光照 B.除去乙烯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C. 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 2S 和水蒸气,通过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D.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 2,通过KMnO 4酸性溶液后再干燥
18. (双选)近年发现一种新的星际分子,结构式:HC ≡C —C ≡C —C ≡C —C ≡C —C ≡N 。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其分子中的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B.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
13、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能完全反应:CaC 2+2H2O=C2H 2↑+Ca(OH)2
使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水,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从而可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含量。
(1)若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如果所制气体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仪器和导管从
左到右直接连接的顺序(填各仪器、导管的序号)
是( )接( )接( )接( )接( )接( )。
(2)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每
项操作只进行一次) :
①称取一定量电石,置于仪器3中,塞紧橡皮塞。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在仪器6和5中注入适量水。
④待仪器3恢复到室温时,量取仪器4中水的体积(导管2中的水忽略不计) 。⑤慢慢开启仪器6的活塞,使水逐滴滴下,至不发生气体时,关闭活塞。
正确的操作顺序(用操作编号填写) 是。
(3)若实验产生的气体有难闻的气味,且测定结果偏大,这是因为电石中含有杂质。
(4)若实验时称取的电石1.60克,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乙炔的体积为448毫升,此电石中碳化钙的百分含量是____%。
14、按左右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把少量苯和液态溴放在烧瓶里. 同时加入 少量铁粉. 在常温下, 很快就会看到实验现象.
(1)实验开始后, 可以看到哪些现象?
(2)Fe 屑的作用是什么?
(3)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导管末端不插入液面下?
(5)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6)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么所得溴苯为褐色?怎样使之恢复本来的面目?
(7)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5、硝基苯的制取步骤如下:
①先将1.5mL 浓硝酸注入大试管中, 再慢慢注入2mL 浓硫酸, 并及时摇匀和冷却. ②向冷却后的酸中逐滴加入1mL 苯, 充分振荡, 混和均匀.
③将混合物控制在50-60℃的条件下约10min, 实验装置如左图.
④将反应后的液体到入盛冷水的烧杯中, 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黄色油状物生成, 经过分离得 粗硝基苯.
⑤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 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
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 得到纯硝基苯.
(1)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 是否可以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 为什么?
(2)步骤③中, 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 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使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5)敞口玻璃管的作用是什么? 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