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尹雪艳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共19分)

看花的姿态  迟子健

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尹雪艳是株梅花,而且是雪光中的,极端的娇艳,又极端的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金大班呢,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那在月夜下闪烁的花朵,恰如多情的眼,在半梦半醒间,温暖着迷茫的人。梅花不管多么经得起风霜,它终有花容不再的时候;夜来香呢,它也终归有寂灭的一天。可是白先勇先生用那枝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人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人字呢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同性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是不一样的。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那儿的市民爱好音乐。白先生笑着说,抗战时,他父亲(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打到了东北,可是蒋介石不让打!他说自己没有去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那里演出。

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去年十一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时,郑愁予先生刚好由耶鲁大学到香港大学讲学。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我在爱荷华时,聂华苓老师就跟我讲过他不少“醉酒”的趣闻。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在那家俄罗斯人开的酒吧,他先是给我叫了杯鸡尾酒,然后又拉我进“冰屋子”,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品尝威士忌。梅芳女士悄悄对我说,愁予先生几年前做过心脏手术,医生建议他少饮酒,可他改不了。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有一天晚上,他请我和台湾作家刘克襄到港大他暂居的寓所去坐坐,一进去,他就举着一瓶酒对我说:“这是金门高粱酒,给你准备的,你带回哈尔滨吧!”我说我从香港出发,还要到北京开会,托运酒又麻烦,不如喝掉。愁予先生豪爽地说:“就听你的。”梅芳女士早已准备了几样下酒菜,我们围聚到桌旁,喝酒谈天。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彳亍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的状态:“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微醺是左手二指拈花,右手八指操琴;微醺,抬头满天的灯,低头满座的美人”,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所致的。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作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

19.文章实写和虚写了哪些花?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条概括。(5分)

20.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手法及其内含。(3分)

21.联系全文,分析“看花的姿态”的含义。(6分)

22.作者在文末引用郑愁予的诗有何作用,请作简要评析。(5分)

阅读答案:

19.实写的“花”:中国海洋大学校园中的樱花,开得茂盛;崂山太清宫的牡丹,鲜润,飘洒,浓艳,馥郁,蓬勃。(2分)

虚写的“花”: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是株雪光中的梅花,娇艳,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白先勇笔下的金大班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在月夜下闪烁,温暖着迷茫的人。白先勇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郑愁予的歌声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3分)

20.“春”语意双关,指的不仅仅是自然的春天,也喻指人间的繁华、荣华富贵。由此表现出白先勇先生在阅尽人世沧桑变幻之后,荣辱不惊豁达超然的生活态度。(3分)

21.“看花的姿态”在文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①白先勇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内心的苍凉之情也在春光中超然、安详。②白先勇看花时的顾眷的神色。③从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到白先勇和郑愁予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6分)

22.在内容上,是为了说明“我们这一代人”与白先勇和郑愁与看花姿态的不同及其原因:“我们”用眼睛看花,而他们则用寂寞、沧桑的心看花;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浅,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3分)

在形式上,篇末用哲理性的诗句点题,含蓄深沉,发人深思;同时,又题文照应,结构严谨。(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共19分)

看花的姿态  迟子健

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他的《永远的尹雪艳》和《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在我眼里就像两棵灿烂的花树。尹雪艳是株梅花,而且是雪光中的,极端的娇艳,又极端的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金大班呢,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那在月夜下闪烁的花朵,恰如多情的眼,在半梦半醒间,温暖着迷茫的人。梅花不管多么经得起风霜,它终有花容不再的时候;夜来香呢,它也终归有寂灭的一天。可是白先勇先生用那枝生花妙笔,让尹雪艳和金大班这两个花树般的人物,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在那里给人文学院的学生讲《额尔古纳河右岸》,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王蒙先生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人字呢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我曾经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的同性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白先生家花园中的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的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的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的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着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是不一样的。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白先勇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我对他说,将来第一百零一场的《牡丹亭》,去哈尔滨演出吧,那儿的市民爱好音乐。白先生笑着说,抗战时,他父亲(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打到了东北,可是蒋介石不让打!他说自己没有去过哈尔滨,当然希望有一天能带着《牡丹亭》到那里演出。

今年的哈尔滨酷热难当。这个时候,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的。

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赠送的三本诗集取下。去年十一月我在香港浸会大学时,郑愁予先生刚好由耶鲁大学到香港大学讲学。愁予先生的诗歌,韵律优美,婉约惆怅,在港台影响极大。他与白先勇先生一样,根扎在台湾,后来到美国发展,执教于名校。愁予先生爱酒,我在爱荷华时,聂华苓老师就跟我讲过他不少“醉酒”的趣闻。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在那家俄罗斯人开的酒吧,他先是给我叫了杯鸡尾酒,然后又拉我进“冰屋子”,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的环境中,品尝威士忌。梅芳女士悄悄对我说,愁予先生几年前做过心脏手术,医生建议他少饮酒,可他改不了。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有一天晚上,他请我和台湾作家刘克襄到港大他暂居的寓所去坐坐,一进去,他就举着一瓶酒对我说:“这是金门高粱酒,给你准备的,你带回哈尔滨吧!”我说我从香港出发,还要到北京开会,托运酒又麻烦,不如喝掉。愁予先生豪爽地说:“就听你的。”梅芳女士早已准备了几样下酒菜,我们围聚到桌旁,喝酒谈天。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彳亍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的状态:“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微醺是左手二指拈花,右手八指操琴;微醺,抬头满天的灯,低头满座的美人”,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所致的。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作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

19.文章实写和虚写了哪些花?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条概括。(5分)

20.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手法及其内含。(3分)

21.联系全文,分析“看花的姿态”的含义。(6分)

22.作者在文末引用郑愁予的诗有何作用,请作简要评析。(5分)

阅读答案:

19.实写的“花”:中国海洋大学校园中的樱花,开得茂盛;崂山太清宫的牡丹,鲜润,飘洒,浓艳,馥郁,蓬勃。(2分)

虚写的“花”:白先勇笔下的尹雪艳是株雪光中的梅花,娇艳,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白先勇笔下的金大班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在月夜下闪烁,温暖着迷茫的人。白先勇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郑愁予的歌声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3分)

20.“春”语意双关,指的不仅仅是自然的春天,也喻指人间的繁华、荣华富贵。由此表现出白先勇先生在阅尽人世沧桑变幻之后,荣辱不惊豁达超然的生活态度。(3分)

21.“看花的姿态”在文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①白先勇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内心的苍凉之情也在春光中超然、安详。②白先勇看花时的顾眷的神色。③从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到白先勇和郑愁予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6分)

22.在内容上,是为了说明“我们这一代人”与白先勇和郑愁与看花姿态的不同及其原因:“我们”用眼睛看花,而他们则用寂寞、沧桑的心看花;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浅,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3分)

在形式上,篇末用哲理性的诗句点题,含蓄深沉,发人深思;同时,又题文照应,结构严谨。(2分)


相关文章

  • 师恩永远阅读答案大全
  • 篇一:师恩永远阅读答案大全 敬业的王老师,一丝不苟的王老师阔别:作者长时间离开白腊村小学聆听:作者静静地认真地听老师讲课①不能去掉.因为"辉煌"是作者以前的认为,引号在这表示特殊含义,在被王老师感动后,他觉得这些并不&q ...查看


  •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阅读答案.
  • 篇一: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阅读答案. 篇二: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阅读答案. 18.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4分)19.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 ...查看


  • 永远站着的妈妈阅读答案
  • 篇一:永远站着的妈妈阅读答案 呼应标题,点明写作内容是"站着的妈妈": 自然引发下文:"微笑"着面对妈妈,这是作者的主观愿望,而下文写孩子的不懂尊重,二者形成对比:开篇简明通俗而带有悬念,激发读者的阅 ...查看


  •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9分)错过就会永远失去①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又 ...查看


  • 远山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远山 严阵 ⑴在我的窗口的远方,有一片远山. ⑵晴朗的日子,当我在晨光澄明间第一次打开窗子,我会发现,它是在一片无边的浅蓝中的一缕静悄无声的黛青,而在黄昏,当我最后一次把窗子关上以前,映入我眼帘的它,却是 ...查看


  • 永远的蝴蝶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25分) 永远的蝴蝶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 ...查看


  • 追赶太阳阅读答案
  • 追赶太阳 ①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②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可那总有一 ...查看


  • 永远的"二泉映月"阅读答案
  • 阅读分析 永远的"二泉映月" [薛汉忠] 一把普通的二胡,普通的琴弦,普通的拉弓,普通的琴架,由于岁月的沧桑,会显得陈旧而平淡无奇. 然而,如果这把普通的二胡能同一个不普通的人物--华彦钧(俗称"瞎子阿炳&qu ...查看


  • [师恩永远]阅读答案
  • <师恩永远> 阅读答案 去年冬天,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我回到了阔别15年的母校--白蜡村小学.大学中的学校犹如一朵雪白的蘑菇.当年教我们的王老师正在上课,我便静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聆听老师上课,犹如会为一首幽远的歌曲. 老是 ...查看


  • 露珠赞阅读答案
  • 篇一:露珠赞阅读答案 <露珠赞>阅读答案_五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露珠赞>阅读答案_五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露珠赞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