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论 文
(2012届中加合作经济学专业)
题目: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学生姓名:_甄幻__
学校名称:山东财经大学
2015年5月
内容提要: 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至关重要。它不仅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随着海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两岸关系经历了从军事上对抗、政治上对峙、人员彼此隔离走向了军事上停止对抗、政治上局部对话、文化交流和人员逐步往来的互动过程。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两岸关系也会面临新的挑战与变量,未来两岸关系所涉及的议题将更为复杂与艰难。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但同时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且很严峻.两岸的决策当局都要投入更大心力,来迎面破解政治难度更高的协商议题。
关键词: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现状;挑战
2009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省博鳌会见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一行,就全面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五项举措。4月26日,第三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在南京举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三项协议,并就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达成原则共识。
11月16日,两岸银行、证券及期货、保险监管合作备忘录(MOU)顺利完成签署。这标志着两岸金融监管机构将据此建立监管合作机制,为进一步深化两岸金融业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预示着两岸金融合作将进入实质阶段,有利于促进两岸金融业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环境,在两岸金融合作历程上具有重要意义。
12月22日,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在台中举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三项协议,并就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则性交换意见,双方同意将此议题作为明年两会会谈重点推动的协商议题。
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意见明确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5月16日至22日,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行。论坛由两岸50多个部门和民间团体联合举办,主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共举办18场活动。台湾25个县市20多个界别、近9000人与会,是迄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台湾各界参与最广泛的一次盛况空前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
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并与吴伯雄主席举行会谈。双方回顾了一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就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
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教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教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就加强两岸文教交流合作达成29项共同建议。 7月11日至12日,首次以加强两岸文教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两岸各界530多名代表经过两天研讨,达成29项“共同建议”,并指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共同财富,是维系两岸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新形势下,应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缔造中华民族的新时代。 8月8日,“莫拉克”台风致使台湾中南部多个县市严重受灾。大陆同胞感同身受,慰问受灾台湾同胞,积极开展捐助救援活动,捐款共达9.68亿元人民币,体现了两岸同胞患难与共的骨肉亲情。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来访的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时表示,将继续向台湾同胞提供救灾援助,支持台湾同胞重建家园。
6月,台湾当局公布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相关规定。7月28日,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商务部批准,成为首家大陆正式核准的赴台投资企业。8月31日,两岸航空运输步入定期化阶段,两岸客运航空运输每周往返班次数由常态包机阶段的108班增至270班,两岸开通定期航线共计32条,开通包机航线共计14条。
5月21日至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率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赴台访问。11月9日至14日,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率领江苏代表团赴台访问,并参加“台湾江苏周”活动。12月14日至21日,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率领河南代表团赴台访问,举办为期6天的“中原文化宝岛行”活动。截至12月29日,今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累计达60.3万人次,实现了全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60万人次的预期目标。两岸交流热络而广泛,向更广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发展。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强劲势头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实现两岸共同繁荣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0 年新年贺词,表示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胞.2010 年元旦,胡锦涛又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重申,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加强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局面。
二、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
1.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两岸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
2.以弘扬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两岸文教交流活动丰富多彩。
3.在过去的2009 年中,两岸经贸交流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便是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冲击,由于两岸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结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自然亦无法置身事外,因此,两岸均采取一系列振兴经济方案。
三、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
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有序推进大陆方面通过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了两次会谈,又签订了6 项新协议,并达成陆资入岛共识。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30 年之久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取得实质进展。同时,两岸就推动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一致,使两岸经济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迈出重要步伐。
四、展望2010 年的两岸关系
在未来,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不断强化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使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惠及更多基层民众,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有序推进各项议程,着眼未来,为今后破解政治难题积累共识、创造条件。要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稳,扎扎实实地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要加强交流,加深理解,消除敌意,增进互信,尽早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框架,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向前发展,以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
毕 业 论 文
(2012届中加合作经济学专业)
题目: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学生姓名:_甄幻__
学校名称:山东财经大学
2015年5月
内容提要: 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至关重要。它不仅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随着海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两岸关系经历了从军事上对抗、政治上对峙、人员彼此隔离走向了军事上停止对抗、政治上局部对话、文化交流和人员逐步往来的互动过程。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两岸关系也会面临新的挑战与变量,未来两岸关系所涉及的议题将更为复杂与艰难。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但同时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且很严峻.两岸的决策当局都要投入更大心力,来迎面破解政治难度更高的协商议题。
关键词: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现状;挑战
2009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省博鳌会见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一行,就全面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五项举措。4月26日,第三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在南京举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三项协议,并就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达成原则共识。
11月16日,两岸银行、证券及期货、保险监管合作备忘录(MOU)顺利完成签署。这标志着两岸金融监管机构将据此建立监管合作机制,为进一步深化两岸金融业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预示着两岸金融合作将进入实质阶段,有利于促进两岸金融业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环境,在两岸金融合作历程上具有重要意义。
12月22日,第四次两会领导人会谈在台中举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三项协议,并就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原则性交换意见,双方同意将此议题作为明年两会会谈重点推动的协商议题。
5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意见明确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5月16日至22日,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举行。论坛由两岸50多个部门和民间团体联合举办,主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共举办18场活动。台湾25个县市20多个界别、近9000人与会,是迄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台湾各界参与最广泛的一次盛况空前的两岸民间交流盛会。
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并与吴伯雄主席举行会谈。双方回顾了一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就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
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教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教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就加强两岸文教交流合作达成29项共同建议。 7月11日至12日,首次以加强两岸文教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两岸各界530多名代表经过两天研讨,达成29项“共同建议”,并指出,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共同财富,是维系两岸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新形势下,应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缔造中华民族的新时代。 8月8日,“莫拉克”台风致使台湾中南部多个县市严重受灾。大陆同胞感同身受,慰问受灾台湾同胞,积极开展捐助救援活动,捐款共达9.68亿元人民币,体现了两岸同胞患难与共的骨肉亲情。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来访的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时表示,将继续向台湾同胞提供救灾援助,支持台湾同胞重建家园。
6月,台湾当局公布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相关规定。7月28日,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商务部批准,成为首家大陆正式核准的赴台投资企业。8月31日,两岸航空运输步入定期化阶段,两岸客运航空运输每周往返班次数由常态包机阶段的108班增至270班,两岸开通定期航线共计32条,开通包机航线共计14条。
5月21日至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率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赴台访问。11月9日至14日,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率领江苏代表团赴台访问,并参加“台湾江苏周”活动。12月14日至21日,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率领河南代表团赴台访问,举办为期6天的“中原文化宝岛行”活动。截至12月29日,今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累计达60.3万人次,实现了全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60万人次的预期目标。两岸交流热络而广泛,向更广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发展。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强劲势头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实现两岸共同繁荣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0 年新年贺词,表示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胞.2010 年元旦,胡锦涛又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重申,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加强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局面。
二、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
1.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两岸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
2.以弘扬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两岸文教交流活动丰富多彩。
3.在过去的2009 年中,两岸经贸交流的重大影响因素之一便是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冲击,由于两岸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结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自然亦无法置身事外,因此,两岸均采取一系列振兴经济方案。
三、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
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有序推进大陆方面通过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了两次会谈,又签订了6 项新协议,并达成陆资入岛共识。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30 年之久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取得实质进展。同时,两岸就推动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一致,使两岸经济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迈出重要步伐。
四、展望2010 年的两岸关系
在未来,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不断强化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使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惠及更多基层民众,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有序推进各项议程,着眼未来,为今后破解政治难题积累共识、创造条件。要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稳,扎扎实实地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要加强交流,加深理解,消除敌意,增进互信,尽早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框架,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向前发展,以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