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表达自己的立场的最好工具。 近年来许多英文考试,不管是CET4(6)、研究生入学考试、PETS、GRE、TOEFL等考试中的 作文题越来越重视挖掘考生的思想内涵,测试考试的思考能力了。要求考生表达个人观点的 作文命题越来越多了,因此掌握住英文议论文的特点是写好此文体的关键。英语作为门外语 ,中国人在写作时多少都会受到汉语写作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与汉语写作习惯的一 些对比来阐述英语议论文的特点。
一般来说,一篇成功的英语议论文应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 鲜明的观点。
从某种意义来说,鲜明的观点和立场是议论文的灵魂。但由于英汉语的写作章法各不相同。我们在写作中应该要自觉的摆脱汉语章法的影响,按英语章法去谋篇布局。1996年,美国人Robert Kaplan 提出,英美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的。譬 如在议论文的段落中,点题的句子往往作为先导,然后以论据相辅,这种演绎思维法与它的 对立面归纳思维法被认为是英文议论文的最基本模式。然而,Kaplan指出其它语言在议论文 的宏观结构方面有所不同。与英文相比,中文的段落发展则呈螺旋型,即作者喜欢先间接地 讨论主题,然后再渐渐地接近主题。在研究中,他发现中国学生往往在英文作文中也使用螺 旋型段落结构,在他看来,这种游离主题的手段是不必要的,同时也偏离了英文作文的规范 。
中国古代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由浅入深,水到渠成,观点在最后“合”的部分, 才告诉读者,非常含蓄。 而英文是倒过来的,一开始就旗帜鲜明,挑明主题thesis,并且每一 段的第一句一般都是top sentence,然后再逐步展开,借用金融上的一句话,叫Bottom line f irst。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难免这种问题:对于事物的复杂性了解越多、思考越深刻 ,就越难下决心是该肯定和支持或否定和反对了。这正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思考过多 而失去果断行动之勇气的原因所在。例如六级考试从1993年起每年必考一次“一些人认为„ „.;另一些人认为„„;我的看法”模式的看法。此类作文需要考生自由发挥自己的看法 。你或许同意前者,或许同意后者,或中和两者的看法。没有标准的答案,只需自圆其说即 可。因此,一篇好的议论文的立场不一定非得不是要肯定,就是否定。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独 到见解阐述清楚。
2、 合情合理的阐述和论证
一篇议论文的效果如何,不仅在于它持的观点是什么,而且在于该论点是否得到了充 分的,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证明。这部分内容也可算是文章的正文。英语的正文,按亚里士多 德的理论,应是诉诸理性的部分。所谓所以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合乎逻辑、言之有理,不可自 相矛盾。
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出相关的理由来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些理 由旨在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即:Why do you think so? 例如,有人可能认为假期出门旅游是件很有意义的一件事,理由是:一是,旅游使人观赏景色,赏心悦目;二是,旅游有助于 身心健康;三是,旅游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但是,仅仅提出这些理由是不够的,你必 须拿出论据来支持这些理由。可以用来支持的理由论据包括facts(事实), statistics( 调查数据),authorities(权威), anecdotes(故事), cases(案例), scenarios(设 想), or analogy(类比)ect.
但是,在提供支持材料时,中文喜欢引经据典,使用名人的故事,如讲到忧国忧民就一定 提到范仲淹,讲到尊重人才就一定提到三顾茅庐,而精忠报国非岳飞不可说明问题。而英文则提倡引用统计数字和普通人的例子来作证,如为让读者意识到毒品交易问题的严肃性是,有位学生陈述了一连串另人触目惊心的毒品交易数据。
The volume of the drug business in the U.S has grown by 100%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20 tons of aspirin are consumed per year, about 225 tablets per person . Central-nervous-system agent is the fastest-growing sector of the pharmaceutic al market, now making up 31% of the total sales. Dependence on prescribed tranqu ilizers has risen about 290% since 1962.
3、 恰当的语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除了鲜明的主题,以及清晰的框架结构要求以外,就是具 体的句子了。英文讲究语言的逻辑性,因此议论文的词句方面应该要遵照此特点。在词方面 ,选择能够表达强烈感情色彩的精确的词语,但同时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华丽的辞藻及我们 所谓的大词(big words),以免导致以辞害意。
中英文在词汇上也有很大区别。中文是象形文字,二维表现方式,表达信息的效率很高。 而英文是拼音文字,一维的表现方式,效率没有中文高。中国理工科的大学生掌握3000-4000 个汉字,就可以读懂许多报纸杂志了,而英文知道10,000个词还远远不够。这就意味着中文词 的使用重复率相对于英文来说非常高。例如
看电视,看电影,看书,看父母,看问题。同样是“看”,在英文中则用不同的词表达:wat ch TV, see a movie, read a book, visit parents, look at an issue。这对写作来说, 我们就要从中文的习惯中转换过来,在文章中尽量用不同的词。请看下面一篇中国学生以中 文的思路翻译过来的作文:
Retirement often brings people many problems such as “What shall I do today ”problem, though they may not have economic problems. People observe that apar t from economic problems, retirement also brings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a ny people often get problems,like illnesses and even deteriorate when they are retired.
一段文字里那么多的“ problem”,你会觉得这个人一定有“问题”了。 反之,如果用 不同具体的词来表述,文章就生动得多了。
Retirement often brings many problems surrounding the“What shall I do toda y﹖”question, even though they may not have economic concerns. It has been obse rved that withdrawal from work, aside from exerting financial pressures, causes enormous psychological stress.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tend to get some illnesse s and even deteriorate rapidly when jobless.
此外,英语议论文讲究辩论推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因此,往往较多地使用这类性质的 过渡词和连接词。常用的包括:since (既然),now that(既然),therefore(因而),conse quently(因此),hence(因而),in that case(在那种情况下),because(因为),so(所以) 。另外,还有些句型也常出现在英语议论文中,比如: It follows that„(因而„„),If „, we may conclude that„(如果„„,我们可以这样下结论„„),? Should it be th e case(如果是这样的话„„),If you admit„,then„(如果你承认„„,那么„„), It is true that„, but„(诚然„„,但是„„),Even? if„(即使„„)等。
在句式方面,也是很注意句式多样性,用生动灵巧的句子结构。对于一篇好的论述文来 说,句子在句式、长短和结构多样性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篇文章全采用同样的句子,不仅 文章没有吸引力,而且会令人觉得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要使句子多样话可以在长句中加入短 句,时而采用复句,时而采用短句。在陈述中偶尔用一下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综上所述是本人对英文议论文的特点的一些总结,希望读者有所启示。一篇好的议论文 ,总是在结构、逻辑和语言等方面略胜一筹。中文议论文是如此,英文议论文也是如此。
中 英文的议论文目的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及文化的差距,是各具特点的。有 些国内英语学习者顺着汉语的思维,或写出篇汉语的文章再译为英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 们应要遵循英文写作的特点,以恰当的句子,写出精彩的英语议论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墨希.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大学出版社,1993.
[4]张在新.新思路 单项技能教材(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议论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表达自己的立场的最好工具。 近年来许多英文考试,不管是CET4(6)、研究生入学考试、PETS、GRE、TOEFL等考试中的 作文题越来越重视挖掘考生的思想内涵,测试考试的思考能力了。要求考生表达个人观点的 作文命题越来越多了,因此掌握住英文议论文的特点是写好此文体的关键。英语作为门外语 ,中国人在写作时多少都会受到汉语写作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与汉语写作习惯的一 些对比来阐述英语议论文的特点。
一般来说,一篇成功的英语议论文应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1、 鲜明的观点。
从某种意义来说,鲜明的观点和立场是议论文的灵魂。但由于英汉语的写作章法各不相同。我们在写作中应该要自觉的摆脱汉语章法的影响,按英语章法去谋篇布局。1996年,美国人Robert Kaplan 提出,英美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型的。譬 如在议论文的段落中,点题的句子往往作为先导,然后以论据相辅,这种演绎思维法与它的 对立面归纳思维法被认为是英文议论文的最基本模式。然而,Kaplan指出其它语言在议论文 的宏观结构方面有所不同。与英文相比,中文的段落发展则呈螺旋型,即作者喜欢先间接地 讨论主题,然后再渐渐地接近主题。在研究中,他发现中国学生往往在英文作文中也使用螺 旋型段落结构,在他看来,这种游离主题的手段是不必要的,同时也偏离了英文作文的规范 。
中国古代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由浅入深,水到渠成,观点在最后“合”的部分, 才告诉读者,非常含蓄。 而英文是倒过来的,一开始就旗帜鲜明,挑明主题thesis,并且每一 段的第一句一般都是top sentence,然后再逐步展开,借用金融上的一句话,叫Bottom line f irst。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难免这种问题:对于事物的复杂性了解越多、思考越深刻 ,就越难下决心是该肯定和支持或否定和反对了。这正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思考过多 而失去果断行动之勇气的原因所在。例如六级考试从1993年起每年必考一次“一些人认为„ „.;另一些人认为„„;我的看法”模式的看法。此类作文需要考生自由发挥自己的看法 。你或许同意前者,或许同意后者,或中和两者的看法。没有标准的答案,只需自圆其说即 可。因此,一篇好的议论文的立场不一定非得不是要肯定,就是否定。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独 到见解阐述清楚。
2、 合情合理的阐述和论证
一篇议论文的效果如何,不仅在于它持的观点是什么,而且在于该论点是否得到了充 分的,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证明。这部分内容也可算是文章的正文。英语的正文,按亚里士多 德的理论,应是诉诸理性的部分。所谓所以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合乎逻辑、言之有理,不可自 相矛盾。
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提出相关的理由来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些理 由旨在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即:Why do you think so? 例如,有人可能认为假期出门旅游是件很有意义的一件事,理由是:一是,旅游使人观赏景色,赏心悦目;二是,旅游有助于 身心健康;三是,旅游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但是,仅仅提出这些理由是不够的,你必 须拿出论据来支持这些理由。可以用来支持的理由论据包括facts(事实), statistics( 调查数据),authorities(权威), anecdotes(故事), cases(案例), scenarios(设 想), or analogy(类比)ect.
但是,在提供支持材料时,中文喜欢引经据典,使用名人的故事,如讲到忧国忧民就一定 提到范仲淹,讲到尊重人才就一定提到三顾茅庐,而精忠报国非岳飞不可说明问题。而英文则提倡引用统计数字和普通人的例子来作证,如为让读者意识到毒品交易问题的严肃性是,有位学生陈述了一连串另人触目惊心的毒品交易数据。
The volume of the drug business in the U.S has grown by 100%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20 tons of aspirin are consumed per year, about 225 tablets per person . Central-nervous-system agent is the fastest-growing sector of the pharmaceutic al market, now making up 31% of the total sales. Dependence on prescribed tranqu ilizers has risen about 290% since 1962.
3、 恰当的语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除了鲜明的主题,以及清晰的框架结构要求以外,就是具 体的句子了。英文讲究语言的逻辑性,因此议论文的词句方面应该要遵照此特点。在词方面 ,选择能够表达强烈感情色彩的精确的词语,但同时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华丽的辞藻及我们 所谓的大词(big words),以免导致以辞害意。
中英文在词汇上也有很大区别。中文是象形文字,二维表现方式,表达信息的效率很高。 而英文是拼音文字,一维的表现方式,效率没有中文高。中国理工科的大学生掌握3000-4000 个汉字,就可以读懂许多报纸杂志了,而英文知道10,000个词还远远不够。这就意味着中文词 的使用重复率相对于英文来说非常高。例如
看电视,看电影,看书,看父母,看问题。同样是“看”,在英文中则用不同的词表达:wat ch TV, see a movie, read a book, visit parents, look at an issue。这对写作来说, 我们就要从中文的习惯中转换过来,在文章中尽量用不同的词。请看下面一篇中国学生以中 文的思路翻译过来的作文:
Retirement often brings people many problems such as “What shall I do today ”problem, though they may not have economic problems. People observe that apar t from economic problems, retirement also brings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Ma ny people often get problems,like illnesses and even deteriorate when they are retired.
一段文字里那么多的“ problem”,你会觉得这个人一定有“问题”了。 反之,如果用 不同具体的词来表述,文章就生动得多了。
Retirement often brings many problems surrounding the“What shall I do toda y﹖”question, even though they may not have economic concerns. It has been obse rved that withdrawal from work, aside from exerting financial pressures, causes enormous psychological stress.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tend to get some illnesse s and even deteriorate rapidly when jobless.
此外,英语议论文讲究辩论推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因此,往往较多地使用这类性质的 过渡词和连接词。常用的包括:since (既然),now that(既然),therefore(因而),conse quently(因此),hence(因而),in that case(在那种情况下),because(因为),so(所以) 。另外,还有些句型也常出现在英语议论文中,比如: It follows that„(因而„„),If „, we may conclude that„(如果„„,我们可以这样下结论„„),? Should it be th e case(如果是这样的话„„),If you admit„,then„(如果你承认„„,那么„„), It is true that„, but„(诚然„„,但是„„),Even? if„(即使„„)等。
在句式方面,也是很注意句式多样性,用生动灵巧的句子结构。对于一篇好的论述文来 说,句子在句式、长短和结构多样性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篇文章全采用同样的句子,不仅 文章没有吸引力,而且会令人觉得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要使句子多样话可以在长句中加入短 句,时而采用复句,时而采用短句。在陈述中偶尔用一下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综上所述是本人对英文议论文的特点的一些总结,希望读者有所启示。一篇好的议论文 ,总是在结构、逻辑和语言等方面略胜一筹。中文议论文是如此,英文议论文也是如此。
中 英文的议论文目的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及文化的差距,是各具特点的。有 些国内英语学习者顺着汉语的思维,或写出篇汉语的文章再译为英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 们应要遵循英文写作的特点,以恰当的句子,写出精彩的英语议论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墨希.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大学出版社,1993.
[4]张在新.新思路 单项技能教材(写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