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2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因为这些学生思考和领悟比较缓慢,为了使他们理解教材的实质,必须给以较多的事实和较长的时间。”

其实,任何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当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知识的时候,都应该力求让每个学生把每一个知识点消化,但是因为认知能力的差异,学生的接受能力表现出差异,于是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对每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上课。但是,有时候,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因为时间的关系、班级授课制学生人数太多等等原因,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在第一次学习新知识时把所有的错误都消除,于是,一次次的累积,就会使一部分落后的学生知识的盲点堆积的越多,最后就更加跟不上其他孩子学习的步伐。

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怎么做就变得异常重要。说实话,教师工作是良心工作,每个教师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掉队,只是有时候碰到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只能放弃。所以,如何在第一次学习新知识时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继续往下读,所幸的是,文中也给出了答案:“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作业,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走到他们每个人跟前去,看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给他们完成与此相关的作业题,并且当堂就增加这类题型的训练。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他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即当堂能否正常地、有系统地工作;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人的流利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是啊,这样的做法不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吗?有时候,为了赶进度,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即使知道落后的孩子接受不了自己所教授的东西,但是有时候不得不反其道而为之。于是。掉队的孩子只能依靠其他时间恶补,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写得很美,我是读了又读,散文化的语言,浅显的事例,有条不紊的讲解使我坚信每一个教师都应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如何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我读后梳理如下:

首先 ,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很难驾驭课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科,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很难想象一个根本不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把教学当成是任务,碌碌无为,毫无激情,自然不能让学生喜欢上你的学科,不讨厌都难,说的严重些是误人子弟。

二 、教师要运用智慧,善于点燃学生对自己学科的热爱的火花,争取学生的思想与心灵,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一学科。 教师要心中有“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学校。苏翁通过“思考之角”“难事之角”“幻想之角”“图书之角”建构自己的物理学校,为学生创设了空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培养了学生爱思考爱探究的能力。苏翁用生动的例子诠释了如何让学生热爱上自己的学科,把学生引导上思考之路,他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志趣。教师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志趣是多么重要呀,有了这个志趣,学生就会自主探究,谁能说若干年后 ,爱迪生、牛顿、老舍、冰心不会出现。

苏翁还不忘关注另一部分学生,千方百计地唤醒学生那些无动于衷、态度冷漠的学生们,强调只有思考才能唤醒思考,教师要运用智慧把学生从智力的惰性中挽救出来,使学生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体会到做一个思想家的自豪感。

我从教13年了,前三年从事学前教育,后十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我喜欢语文这个学科,得感谢我的语文老师们,是他们让我喜欢上了语文,这就是潜移默化吧。就目前来看,我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语文的,但由于读书少常令我羞愧。“思考——这是一种艰巨的、不轻松的、异常复杂的、有时竟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是它向你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认识的欢乐、以及意识到自己能够驾驭知识的智力的自豪感。”我一遍遍读着这句话,真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或许从前我只是一个不懂得思考的平庸之辈!与大师对话,感受经典,汲取智慧,何乐而不为?

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兴趣的秘密何在”,我对其中的这两段话感触很深:

1、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连起来的那些线索。

2、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深深的感到自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还非常的欠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了兴趣,根本就谈不上愿意学了。对此这段时间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地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布置任务要说清楚,让孩子们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2、给与孩子们必要的指导,让他们知道自己该怎样做;3、及时的反馈表扬,让孩子们有自己完成任务后的成功感,愿意再做。

我喜欢做的事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细细考虑我班上的49位孩子,思考着他们可能有的答案,一小部分学生,我估计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因为她们习惯于被安排好的生活;班上绝大多数孩子的回答可能是他们自己喜爱的各种游戏。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二十七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中说:“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门学科(文学或历史、物理或制图、生物或化学) ,你都应当(只要你想成为学生的真正的教育者) 使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看看孩子们喜欢做的事,又有那一件事能打动学生的思想和心。孩子们的课外时间都是被一些毫无益处的玩耍抢走了。

反思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深地明白阅读能充实灵魂,滋养心灵,润泽生命。拼音学完后,我曾兴致勃勃地成立班旦的图书角,让孩子们从家里拿来

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的拼音读物,安排孩子们利用每天吃过饭后的时间来读课外书,效果却不怎么好,只有一小半的学生在看书,一大半的孩子不愿意看,情愿在那里玩„„有时我觉得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吗。可是,为什么有的小孩爱读书而有的小孩不爱呢?为什么有的班级爱读书,而有的班级不爱呢?为什么有的学校爱读书,而有的学校不爱呢?

那是因为各人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我虽然有心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却采用了“放羊式”的方法,没有好好引领他们体会读书的乐趣,感受读书的魅力。

找到根源,下一步我要思考的是怎样让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真正地让“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工作的十几年经验得出:“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来,越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孩子,就越应该参加劳动,而在劳动中发展智慧,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令今天的教师感慨万分。现在的孩子太缺乏劳动了,家长的宠爱,生活条件的优越使得这些孩子都成了家中的“小皇帝”,不仅缺乏真正的体力劳动,更缺乏那些精细的,需要动脑筋的劳动。端午节的裹粽子活动,虽然邀请了家长做我们的指导,但是,有很多同学还是没学真正学会怎么去搭芦叶,怎么去用芦叶绕来绕去成粽子样,这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关键还是与平时做事情的习惯态度有关,做事情总喜欢依赖别人,自己不好好的去尝试和摸索,不会了去问,去请教别人。

实践证明,凡是热爱劳动的,双手灵巧的孩子,他们往往聪明,好钻研,学习上很少遇到困难。既然“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那么就让孩子动动手吧,要知道,捆绑了他们的双手,就等于束缚了他们的智慧。

教育叙事:

前几天,我们班正进行综合检测,在教室里,我没有什么事情,就要求最右排的学生交基础训练。我让组长帮我打开课时特训,突然在一本书里面掉出来一张纸条。我拣了起来,上面写着:XXX :51392010 我一生就爱你一个 !我本来打算课后再处理这件事情,没想到几个调皮的学生看见了。他们问:“老师,上面写了什么呀?”这时,其他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我,问:“老师,上面写了什么呀?”

“没什么。” 我说。

“我知道,是要传递的情书”一个调皮的男生脱口而出,“老师,念念看。” “好,那我就念给你们听。”我把纸条慢慢地展开了,我就一本正经地念道:“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随后,我就把纸条折了起来,把它放入口袋里。旁边一个男生问:“老师,就这个?”

“ 当然了。” 我郑重地告诉他,“学习不就是这样吗。”

我朝她那里看了看,发现她的脸一直红到了脖子。我又接着说:“继续认真做题。”

第二天中午,她来到我的办公室里,低着头红着脸不敢说话。我说:“在你们这个年龄段,男女同学之间相互有好感,这非常正常。因为你们的年龄到了青春的发育期,但是你们毕竟还是孩子,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不告诉你的家长,也不告诉其他教师,但是希望你今后好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功课成绩。因为你们今后的路还很长,你知道吗?”

她点了点头,眼里噙着泪花.

记的有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确实,通过陈陈的事例,我深深感到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多么重要。精神是行为的支撑。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多从精神上关心孩子,教化孩子,那么对孩子行为上的过错,我们也会多一份理解,对孩子的迷惑行为我们也可以找准标本兼治的对策。

NO.1

如今我们六年级进入紧张而系统的综合复习阶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上好复习课的问题 。通常的复习方法一般是,如:复习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点练习—知识技能的应用—课后作业的补充。而这样的整堂课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偶尔提问几个同学,气氛较为沉闷。 课后我有意识地调查了几个同学,让他们说说对这种复习课有什么看法,结果是各持各的观点,有的说这些内容我都会,一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收获;有的说复习课挺没有劲的,感觉是在浪费时间。我想怎么会这样,学生的回答让我深感不安,回头整理了一下思路,何不尝试让我们的学生进行自己整理知识点呢?于是在复习《数的认识》时,我就进行了尝试,结果发现,知识点凌乱,内容繁杂,而且距离以前学习新知的时间较长,学生遗忘较多。有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因为书本的提示知识点也不明确,没有系统性,而且知识点的容量也特别的大,学生整理的结果也是不尽理想。

为了提高复习效果,把这一部分知识分成几个课时,如第一课时我整理出数的意义、数的分类、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和省略、数的大小比较,讲解了知识点后,马上进行练习。一节课下来,有下面的问题:知识点整理时,学生感觉都是懂的,好象没有多少学习兴趣,但在独立练习时,发现学生几乎每个知识点都有错误,而且问题还是有很多,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呢?使我不得不对复习的过程进一步深思。思考了再三,决定如下进行复习:告诉学生下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具体有哪些,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是复习回顾知识的过程。练习时,要有基础的练习和提高的练习。课堂上首先是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后马上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最后,对多数学生有问题的再进行重点复习。这样复习后,学生对复习的知识点掌握的较好。

NO.2

首先, 在学习之前我引导学生复习了正、反比例的意义;接着我把书中的例题改成了学生熟悉的速度, 时间, 路程的例题, 然后根据例题提出问题,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正、反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积一定)等。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把学生放在了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交流呢,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本节课的学习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由于教学两道例题,练习的时间较仓促,要尽量设计一些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二、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表达的能力。

三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做到复习旧知与巩固新知两不误。同时对于学生的想法要及时肯定,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一节课下来,感觉是不错的,但作业的效果却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对用比例来解决问题还是不习惯,有正、反比例互相混淆的现象,说明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的还不是很透彻,特别是当题中的条件有所变化时,学生理解起来更困难。而且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用这种方法,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应引起我们进一步反思。

NO.3

《数与运算》复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复习课我首先通过创设“手机”这一情境,“以猜手机价格、比手机价格、父亲节买手机、根据手机相关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主线。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思考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生活中的大数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整节课,我主要以轻松灵活的形式组织复习教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数据让学生增长见识,发展估算的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从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复习课因为是将各部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回顾,理解各知识之间的彼此联系及其运用,所以比较容易枯燥一点,学生容易失去兴趣。针对这些,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

(一)收集生活素材,进行复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也要为生活所用。因此我设计了“买手机”“父亲节送爸爸手机”等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以“你是怎么想的?”、 “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你帮老师提个建议好吗?”等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对知识点作个小回顾,然后再由老师小结,学生印象更深刻。

(二)游戏导入,将练习寄予游戏中

首先,导入时,我不是直接在屏幕上显示老师的手机价格,而是先让同学们根据提示来猜一猜。这样让学生更有一种神秘的感觉,然后怀着极大的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其次,设计了“找朋友”这一游戏,主要是让学生变单一形式的读数、写数、比较数的大小为另一种快活的形式。

(三)在复习课当中渗透尊敬、感恩的教育

如“父亲节快到了,想买部手机给爸爸,好可以经常和他聊聊天了”,老师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那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时间误解导致拖堂;课件的练习部分出现一点问题,我想这是自己不够细心而出现的不应该的问题,如果我拷贝后能再检查一下,那就不会这样了;再来是老师们为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我觉得这些细节处理的地方是今天的又一大收获,有建议才能改进,有改进才能进步:练习量不够;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设计有小结,教学时却忘了作小结;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可播放点“找朋友”的音乐,增添气氛,最后一位同学的朋友可以让全班同学都来写一写。

总之,今天的这节复习课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今后多向同事请教,力求复习课达到预期效果

NO.4

数学复习课不仅要做到温故而知新,而且要能在其基础之上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这部分的概念很多,我选择重要的,学生可能会有困难的三个知识点作为本课时的重点,进而避免了什么都讲,却都是泛泛而过的情况。同时经过几次的尝试,我发现要求学生整理网络图相当困难,而且对学生掌握、理解本课的概念并无很大的帮助,但复习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形成概念网络,于是我以板书的形式,在学生交流中一步步整理出概念网络,自己认为效果比较好。

我在设计教案时,注意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对学生的不敢放手,使得课堂上老师讲得过多,其实在“自主交流”、“判断题”等环节里,完全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回答问题,并由学生评价。同时我也发现有点用力平均,每个环节,我都要求学生讲为什么,其实有些知识点学生已经很了解,无须这样面面俱到。因此还需进一步改进教学过程。

NO.5

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是新教材在代数知识上的最大改革。我带领学生在本节复习课中抓住“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三块知识,通过“回忆——浏览——梳理——练习——提升”这五步复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系统了解,对解方程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对自觉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加强。

一、教学生学会用书复习。

课本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里面蕴藏着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与方法。教学生学会用书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重要手段。本节课中,教师在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后,进行看书指导:1、方法指导,先从课本目录查找到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的页码。2、内容指导,“用字母表示数”中4个例题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要点,“方程”中向学生提出“什么?”、“分类?”、“怎么样?”、“为什么?”、“注意?”这几个问题重点看书。“用方程解决问题”这块知识中要求从书中找

出一般步骤。3、兴趣指导,看书回答后按排一环节,从书中找出兴趣点与同学分享。

二、教学生学会梳理知识。

单元的知识点多,特别是总复习,教学生学会梳理也很重要。本节课中,教师重点给学生示范方法,如用一句话概括例题、提出问题后在书中找答案等进行知识点梳理,形成了以下网络图:

三、教学生学会自觉应用。

培养学生自觉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单位、公式、数量关系的意识,让学生从最熟悉的一些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开始,充分理解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培养学生自觉检验方程的习惯,在练习纠错环节让全体同学对X=3、X=10是否是6-x=4这一特殊方程的解进行口头检验,发现方程左边不等于右边,所以得出这两个都不是原方程的解,说明这两位同学解这一特殊方程时碰到困难,需要去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自觉用方程解决问题,克服之前用算术思维列方程带来的弊端,在“只列方程不解答”环节安排天平、相遇问题求乙速度、梯形求高和购物单中的方程等4道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在较多的解决问题习题中用方程解决会带来思路上的简便。

四、教学生学会延伸提高

解方程作为一项技能在平时训练很多,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是当作了提高,引入了一个简单的二元方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一元方程的解是唯一的,而二元方程的解却有无数个,分析了解答6-X=4的错误方法,沟通现在的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和传统的依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的联系。同时还引入了不等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课后的延伸学习。

NO.6

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特别是下学期的总复习课,一直让老师很为难,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定心听,老师觉得上复习课很痛苦,该怎样避免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呢?复习课的核心是“整理与练习”,恰当地处理好整理与练习的关系,回忆六年来所学的知识点及联系点。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量的计量的知识基础,同时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合作交流,掌握学习技能。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梳理知识, 让学生回忆所学的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公里、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容积单位:升、毫升。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形成量的计量知识网这块, 但这个教学过程又不是绝对的, 它是随着学生的交流即时调整每一板块的交流顺序,随着学生自主交流的不断展开,我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复习每一类计量单位。精心的预设,灵活地处理生成,师生的合作恰到好处。而生生的合作更多的体现在学生通过再现原有的知识, 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并非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多次让学生通过比一比、说一说、估一估等不同的形式,使学生多方位的理解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化抽象为具体,

特别为学生正确使用计量单位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复习中还能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更深层地挖掘数学间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进行疏理,让复习的内容更上一个台阶。这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渗透和指导。

NO.7

统计复习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教学明确指出: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等。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而有意义的,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和实用的工具,因此统计也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去年六年级数学考试中,本班数学在统计知识这一块共计17人丢分,考题是一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丢分原因是读图获取信息不明确。

细查折线统计图在教学中的编排如下:

四年级(上册)本单元有三个教学内容,依次是按照大小顺序分段整理数据,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年级(下册)本单元主要教学统计图,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第94~96页教学折线统计图。第97~99页教学选用适当的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第100~105页单元练习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五下单元继续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六下总复习部分统计的复习。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和复习,学生为什么会有出现这么多地错误呢?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主要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一、复习不到位,在总复习统计这部分内容中,复习重点放在了条形图和扇形图中,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书上只有一次出现,还是结合正比例图像出现的。所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遗忘。

二、在复习过程中,侧重点出现偏差,重各种统计图的作用,而在读图、比较、提取信息这一块较为忽视。

三、忽视了估算教学在统计图中的应用。

NO.8 复习课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复习的每一过程能否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表现:

一、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整理的标准和方法,出现按立体图形的种类和按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等不同方法来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这样,还学生一个自主整理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理一理知识,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把知识纵向成线、横向成片,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做”中学会整理建构的方法,获得整理建构的能力。

二、只有经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一次次的重新创造,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本课改变原来那种学生纯粹的代公式等练习,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

“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因为这些学生思考和领悟比较缓慢,为了使他们理解教材的实质,必须给以较多的事实和较长的时间。”

其实,任何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当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知识的时候,都应该力求让每个学生把每一个知识点消化,但是因为认知能力的差异,学生的接受能力表现出差异,于是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对每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上课。但是,有时候,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因为时间的关系、班级授课制学生人数太多等等原因,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在第一次学习新知识时把所有的错误都消除,于是,一次次的累积,就会使一部分落后的学生知识的盲点堆积的越多,最后就更加跟不上其他孩子学习的步伐。

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怎么做就变得异常重要。说实话,教师工作是良心工作,每个教师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掉队,只是有时候碰到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只能放弃。所以,如何在第一次学习新知识时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继续往下读,所幸的是,文中也给出了答案:“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作业,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走到他们每个人跟前去,看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给他们完成与此相关的作业题,并且当堂就增加这类题型的训练。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他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即当堂能否正常地、有系统地工作;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人的流利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是啊,这样的做法不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吗?有时候,为了赶进度,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即使知道落后的孩子接受不了自己所教授的东西,但是有时候不得不反其道而为之。于是。掉队的孩子只能依靠其他时间恶补,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写得很美,我是读了又读,散文化的语言,浅显的事例,有条不紊的讲解使我坚信每一个教师都应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如何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我读后梳理如下:

首先 ,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教师没有渊博的知识,很难驾驭课堂,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科,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很难想象一个根本不热爱自己学科的老师,是如何上课的,把教学当成是任务,碌碌无为,毫无激情,自然不能让学生喜欢上你的学科,不讨厌都难,说的严重些是误人子弟。

二 、教师要运用智慧,善于点燃学生对自己学科的热爱的火花,争取学生的思想与心灵,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一学科。 教师要心中有“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专业学校。苏翁通过“思考之角”“难事之角”“幻想之角”“图书之角”建构自己的物理学校,为学生创设了空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培养了学生爱思考爱探究的能力。苏翁用生动的例子诠释了如何让学生热爱上自己的学科,把学生引导上思考之路,他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志趣。教师要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志趣是多么重要呀,有了这个志趣,学生就会自主探究,谁能说若干年后 ,爱迪生、牛顿、老舍、冰心不会出现。

苏翁还不忘关注另一部分学生,千方百计地唤醒学生那些无动于衷、态度冷漠的学生们,强调只有思考才能唤醒思考,教师要运用智慧把学生从智力的惰性中挽救出来,使学生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体会到做一个思想家的自豪感。

我从教13年了,前三年从事学前教育,后十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我喜欢语文这个学科,得感谢我的语文老师们,是他们让我喜欢上了语文,这就是潜移默化吧。就目前来看,我的学生还是比较喜欢语文的,但由于读书少常令我羞愧。“思考——这是一种艰巨的、不轻松的、异常复杂的、有时竟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是它向你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认识的欢乐、以及意识到自己能够驾驭知识的智力的自豪感。”我一遍遍读着这句话,真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或许从前我只是一个不懂得思考的平庸之辈!与大师对话,感受经典,汲取智慧,何乐而不为?

最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兴趣的秘密何在”,我对其中的这两段话感触很深:

1、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连起来的那些线索。

2、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深深的感到自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还非常的欠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了兴趣,根本就谈不上愿意学了。对此这段时间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地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布置任务要说清楚,让孩子们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2、给与孩子们必要的指导,让他们知道自己该怎样做;3、及时的反馈表扬,让孩子们有自己完成任务后的成功感,愿意再做。

我喜欢做的事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细细考虑我班上的49位孩子,思考着他们可能有的答案,一小部分学生,我估计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因为她们习惯于被安排好的生活;班上绝大多数孩子的回答可能是他们自己喜爱的各种游戏。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二十七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中说:“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门学科(文学或历史、物理或制图、生物或化学) ,你都应当(只要你想成为学生的真正的教育者) 使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看看孩子们喜欢做的事,又有那一件事能打动学生的思想和心。孩子们的课外时间都是被一些毫无益处的玩耍抢走了。

反思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深深地明白阅读能充实灵魂,滋养心灵,润泽生命。拼音学完后,我曾兴致勃勃地成立班旦的图书角,让孩子们从家里拿来

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的拼音读物,安排孩子们利用每天吃过饭后的时间来读课外书,效果却不怎么好,只有一小半的学生在看书,一大半的孩子不愿意看,情愿在那里玩„„有时我觉得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吗。可是,为什么有的小孩爱读书而有的小孩不爱呢?为什么有的班级爱读书,而有的班级不爱呢?为什么有的学校爱读书,而有的学校不爱呢?

那是因为各人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我虽然有心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却采用了“放羊式”的方法,没有好好引领他们体会读书的乐趣,感受读书的魅力。

找到根源,下一步我要思考的是怎样让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真正地让“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工作的十几年经验得出:“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来,越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孩子,就越应该参加劳动,而在劳动中发展智慧,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令今天的教师感慨万分。现在的孩子太缺乏劳动了,家长的宠爱,生活条件的优越使得这些孩子都成了家中的“小皇帝”,不仅缺乏真正的体力劳动,更缺乏那些精细的,需要动脑筋的劳动。端午节的裹粽子活动,虽然邀请了家长做我们的指导,但是,有很多同学还是没学真正学会怎么去搭芦叶,怎么去用芦叶绕来绕去成粽子样,这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关键还是与平时做事情的习惯态度有关,做事情总喜欢依赖别人,自己不好好的去尝试和摸索,不会了去问,去请教别人。

实践证明,凡是热爱劳动的,双手灵巧的孩子,他们往往聪明,好钻研,学习上很少遇到困难。既然“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那么就让孩子动动手吧,要知道,捆绑了他们的双手,就等于束缚了他们的智慧。

教育叙事:

前几天,我们班正进行综合检测,在教室里,我没有什么事情,就要求最右排的学生交基础训练。我让组长帮我打开课时特训,突然在一本书里面掉出来一张纸条。我拣了起来,上面写着:XXX :51392010 我一生就爱你一个 !我本来打算课后再处理这件事情,没想到几个调皮的学生看见了。他们问:“老师,上面写了什么呀?”这时,其他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我,问:“老师,上面写了什么呀?”

“没什么。” 我说。

“我知道,是要传递的情书”一个调皮的男生脱口而出,“老师,念念看。” “好,那我就念给你们听。”我把纸条慢慢地展开了,我就一本正经地念道:“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随后,我就把纸条折了起来,把它放入口袋里。旁边一个男生问:“老师,就这个?”

“ 当然了。” 我郑重地告诉他,“学习不就是这样吗。”

我朝她那里看了看,发现她的脸一直红到了脖子。我又接着说:“继续认真做题。”

第二天中午,她来到我的办公室里,低着头红着脸不敢说话。我说:“在你们这个年龄段,男女同学之间相互有好感,这非常正常。因为你们的年龄到了青春的发育期,但是你们毕竟还是孩子,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不告诉你的家长,也不告诉其他教师,但是希望你今后好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功课成绩。因为你们今后的路还很长,你知道吗?”

她点了点头,眼里噙着泪花.

记的有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确实,通过陈陈的事例,我深深感到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多么重要。精神是行为的支撑。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多从精神上关心孩子,教化孩子,那么对孩子行为上的过错,我们也会多一份理解,对孩子的迷惑行为我们也可以找准标本兼治的对策。

NO.1

如今我们六年级进入紧张而系统的综合复习阶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上好复习课的问题 。通常的复习方法一般是,如:复习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点练习—知识技能的应用—课后作业的补充。而这样的整堂课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偶尔提问几个同学,气氛较为沉闷。 课后我有意识地调查了几个同学,让他们说说对这种复习课有什么看法,结果是各持各的观点,有的说这些内容我都会,一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收获;有的说复习课挺没有劲的,感觉是在浪费时间。我想怎么会这样,学生的回答让我深感不安,回头整理了一下思路,何不尝试让我们的学生进行自己整理知识点呢?于是在复习《数的认识》时,我就进行了尝试,结果发现,知识点凌乱,内容繁杂,而且距离以前学习新知的时间较长,学生遗忘较多。有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因为书本的提示知识点也不明确,没有系统性,而且知识点的容量也特别的大,学生整理的结果也是不尽理想。

为了提高复习效果,把这一部分知识分成几个课时,如第一课时我整理出数的意义、数的分类、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和省略、数的大小比较,讲解了知识点后,马上进行练习。一节课下来,有下面的问题:知识点整理时,学生感觉都是懂的,好象没有多少学习兴趣,但在独立练习时,发现学生几乎每个知识点都有错误,而且问题还是有很多,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呢?使我不得不对复习的过程进一步深思。思考了再三,决定如下进行复习:告诉学生下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具体有哪些,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是复习回顾知识的过程。练习时,要有基础的练习和提高的练习。课堂上首先是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后马上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最后,对多数学生有问题的再进行重点复习。这样复习后,学生对复习的知识点掌握的较好。

NO.2

首先, 在学习之前我引导学生复习了正、反比例的意义;接着我把书中的例题改成了学生熟悉的速度, 时间, 路程的例题, 然后根据例题提出问题,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正、反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积一定)等。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把学生放在了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交流呢,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本节课的学习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由于教学两道例题,练习的时间较仓促,要尽量设计一些引起学生兴趣,对学生有吸引力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二、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表达的能力。

三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做到复习旧知与巩固新知两不误。同时对于学生的想法要及时肯定,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一节课下来,感觉是不错的,但作业的效果却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对用比例来解决问题还是不习惯,有正、反比例互相混淆的现象,说明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的还不是很透彻,特别是当题中的条件有所变化时,学生理解起来更困难。而且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用这种方法,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应引起我们进一步反思。

NO.3

《数与运算》复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复习课我首先通过创设“手机”这一情境,“以猜手机价格、比手机价格、父亲节买手机、根据手机相关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主线。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思考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生活中的大数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整节课,我主要以轻松灵活的形式组织复习教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数据让学生增长见识,发展估算的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从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复习课因为是将各部分知识进行一个系统回顾,理解各知识之间的彼此联系及其运用,所以比较容易枯燥一点,学生容易失去兴趣。针对这些,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环节:

(一)收集生活素材,进行复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也要为生活所用。因此我设计了“买手机”“父亲节送爸爸手机”等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以“你是怎么想的?”、 “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你帮老师提个建议好吗?”等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对知识点作个小回顾,然后再由老师小结,学生印象更深刻。

(二)游戏导入,将练习寄予游戏中

首先,导入时,我不是直接在屏幕上显示老师的手机价格,而是先让同学们根据提示来猜一猜。这样让学生更有一种神秘的感觉,然后怀着极大的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其次,设计了“找朋友”这一游戏,主要是让学生变单一形式的读数、写数、比较数的大小为另一种快活的形式。

(三)在复习课当中渗透尊敬、感恩的教育

如“父亲节快到了,想买部手机给爸爸,好可以经常和他聊聊天了”,老师是一位懂得感恩的人,那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时间误解导致拖堂;课件的练习部分出现一点问题,我想这是自己不够细心而出现的不应该的问题,如果我拷贝后能再检查一下,那就不会这样了;再来是老师们为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我觉得这些细节处理的地方是今天的又一大收获,有建议才能改进,有改进才能进步:练习量不够;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设计有小结,教学时却忘了作小结;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可播放点“找朋友”的音乐,增添气氛,最后一位同学的朋友可以让全班同学都来写一写。

总之,今天的这节复习课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今后多向同事请教,力求复习课达到预期效果

NO.4

数学复习课不仅要做到温故而知新,而且要能在其基础之上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这部分的概念很多,我选择重要的,学生可能会有困难的三个知识点作为本课时的重点,进而避免了什么都讲,却都是泛泛而过的情况。同时经过几次的尝试,我发现要求学生整理网络图相当困难,而且对学生掌握、理解本课的概念并无很大的帮助,但复习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形成概念网络,于是我以板书的形式,在学生交流中一步步整理出概念网络,自己认为效果比较好。

我在设计教案时,注意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对学生的不敢放手,使得课堂上老师讲得过多,其实在“自主交流”、“判断题”等环节里,完全可以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回答问题,并由学生评价。同时我也发现有点用力平均,每个环节,我都要求学生讲为什么,其实有些知识点学生已经很了解,无须这样面面俱到。因此还需进一步改进教学过程。

NO.5

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是新教材在代数知识上的最大改革。我带领学生在本节复习课中抓住“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三块知识,通过“回忆——浏览——梳理——练习——提升”这五步复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系统了解,对解方程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对自觉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加强。

一、教学生学会用书复习。

课本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里面蕴藏着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与方法。教学生学会用书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重要手段。本节课中,教师在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后,进行看书指导:1、方法指导,先从课本目录查找到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的页码。2、内容指导,“用字母表示数”中4个例题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要点,“方程”中向学生提出“什么?”、“分类?”、“怎么样?”、“为什么?”、“注意?”这几个问题重点看书。“用方程解决问题”这块知识中要求从书中找

出一般步骤。3、兴趣指导,看书回答后按排一环节,从书中找出兴趣点与同学分享。

二、教学生学会梳理知识。

单元的知识点多,特别是总复习,教学生学会梳理也很重要。本节课中,教师重点给学生示范方法,如用一句话概括例题、提出问题后在书中找答案等进行知识点梳理,形成了以下网络图:

三、教学生学会自觉应用。

培养学生自觉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单位、公式、数量关系的意识,让学生从最熟悉的一些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开始,充分理解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培养学生自觉检验方程的习惯,在练习纠错环节让全体同学对X=3、X=10是否是6-x=4这一特殊方程的解进行口头检验,发现方程左边不等于右边,所以得出这两个都不是原方程的解,说明这两位同学解这一特殊方程时碰到困难,需要去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自觉用方程解决问题,克服之前用算术思维列方程带来的弊端,在“只列方程不解答”环节安排天平、相遇问题求乙速度、梯形求高和购物单中的方程等4道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在较多的解决问题习题中用方程解决会带来思路上的简便。

四、教学生学会延伸提高

解方程作为一项技能在平时训练很多,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是当作了提高,引入了一个简单的二元方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一元方程的解是唯一的,而二元方程的解却有无数个,分析了解答6-X=4的错误方法,沟通现在的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和传统的依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的联系。同时还引入了不等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课后的延伸学习。

NO.6

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很多很杂,特别是下学期的总复习课,一直让老师很为难,如果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学生认为自己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学生也没有定心听,老师觉得上复习课很痛苦,该怎样避免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呢?复习课的核心是“整理与练习”,恰当地处理好整理与练习的关系,回忆六年来所学的知识点及联系点。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量的计量的知识基础,同时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合作交流,掌握学习技能。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梳理知识, 让学生回忆所学的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公里、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容积单位:升、毫升。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形成量的计量知识网这块, 但这个教学过程又不是绝对的, 它是随着学生的交流即时调整每一板块的交流顺序,随着学生自主交流的不断展开,我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地复习每一类计量单位。精心的预设,灵活地处理生成,师生的合作恰到好处。而生生的合作更多的体现在学生通过再现原有的知识, 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并非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多次让学生通过比一比、说一说、估一估等不同的形式,使学生多方位的理解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化抽象为具体,

特别为学生正确使用计量单位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复习中还能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更深层地挖掘数学间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进行疏理,让复习的内容更上一个台阶。这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渗透和指导。

NO.7

统计复习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教学明确指出: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等。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而有意义的,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和实用的工具,因此统计也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去年六年级数学考试中,本班数学在统计知识这一块共计17人丢分,考题是一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丢分原因是读图获取信息不明确。

细查折线统计图在教学中的编排如下:

四年级(上册)本单元有三个教学内容,依次是按照大小顺序分段整理数据,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年级(下册)本单元主要教学统计图,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第94~96页教学折线统计图。第97~99页教学选用适当的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第100~105页单元练习和实践与综合应用。

五下单元继续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六下总复习部分统计的复习。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和复习,学生为什么会有出现这么多地错误呢?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主要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一、复习不到位,在总复习统计这部分内容中,复习重点放在了条形图和扇形图中,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书上只有一次出现,还是结合正比例图像出现的。所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遗忘。

二、在复习过程中,侧重点出现偏差,重各种统计图的作用,而在读图、比较、提取信息这一块较为忽视。

三、忽视了估算教学在统计图中的应用。

NO.8 复习课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复习的每一过程能否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表现:

一、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整理的标准和方法,出现按立体图形的种类和按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等不同方法来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这样,还学生一个自主整理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理一理知识,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把知识纵向成线、横向成片,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做”中学会整理建构的方法,获得整理建构的能力。

二、只有经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一次次的重新创造,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本课改变原来那种学生纯粹的代公式等练习,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


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创设以下情境: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优生:324+198 5968-3999 396+498 差生:324+ ...查看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教育叙事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教育叙事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挑战,我发现本班居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根本不懂什么叫学习,更别说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了,要想提高这门学科的成绩,岂不是难上加难吗?这给 ...查看


  • 11教学叙事
  • 教学叙事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成果推广中心 创设情景: 顾泠沅先生的一则叙事: 俯身也是爱 星期天我和刚入学不久的侄女聊天.我问她:‚你们老师喜欢你吗?‛她自豪地说:‚喜欢‛我故意逗她:‚吹牛吧?‛她可急了,一本正经地争辩:‚没吹牛,老师还 ...查看


  • 山西省2011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答案
  •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答: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学习资源利用进行反思. 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3) ...查看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教育叙事 1
  • 不要忽视每一个学生 西关小学 翁同秀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挑战,我发现本班居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根本不懂什么叫学习,更别说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了,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不一样,所以在行为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 ...查看


  •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1
  •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记得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时,我曾安排学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错题,(即如下几题) 12 52 476 × 7 × 2 × 8 74 104 3808 由于班上的学生非常活泼外向,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 ...查看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育叙事 如何做好学生辅差,做好后进生转化,是广大教师永抓不懈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因为在一个班级真正能让几名学生后转先绝非易事,这需要教师平时认真细致的观察,客观到位的分析,心灵相通的交流,还要恰到好处地给予鼓励, ...查看


  • 小学三年级教育叙事1
  •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叙事 一直以来,我觉得计算题的教学无非就是"复习铺垫---讲解例题---做一做---练一练"这四个环节连接起来的,基本上是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指导.学生练这样单一而死板的学习模式为主,学生学起来比较被 ...查看


  • 最新教育类杂志投稿邮箱,欢
  • 最新教育类杂志投稿邮箱,欢 博文收藏 03-04 1539 : 最新教育类杂志投稿邮箱,欢迎补正: 本资料由宗权老师整理 1.<北京教育>(普教版) (王雪莉副主编) <人民教育> <辅导员>(教学版) ...查看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 教学内容 了然于胸 风华小学:方蕾 作为教师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弄清楚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比如,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百以内数的认识,为了弄清楚教学内容,我通读了本单元文本,从整体出发.一百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认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