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设计

《高层建筑火灾》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

包珊娜(087083)

项目目标:

知识目标:老师课堂讲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以及高层建筑消防车道设置的相关规定。学生熟记这些规范。 能力目标:教师带领同学现场参观高层建筑周围的消防车道,强调重点,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能够独立完成消防车道的平面布置。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重点: 1、熟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2、根据设计需要,灵活运用以前所学知识。 3、学生能根据参观实例,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相关作品。

项目难点:

1、如何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作品设计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述法、感官教学法。

一、项目分析:

本节课是《高层建筑》中有关高层建筑火灾的内容。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学、想、做,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个人独立设计,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教学策略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以及学习了高层建筑的基本定义等知识,对高层建筑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可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三、教学准备

计算机与投影设备。

四、设计思路

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生共同看一段有关上海“11·15”大火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全体学生分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来学习。

五、讲授新课

1、导入

教师展示一段火灾视频,同学之间进行适当的讨论,在教师的适当提示之下,让学生回答它主要有什么特点。

2、讲解

第一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针对建筑用地日益昂贵和紧张的实际,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日益增多,而且大部分高层建筑都位于繁华的城市中心,一旦发生火灾,势必将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特别是在建高层建筑本身消防设施相当不完善,缺水成了最大问题,扑救相当困难。如2009年“2.9”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在建大楼的30层楼、159米高大火;“4.19”南京市中环国际大厦的50层楼、189米高大火;2008年“2.13”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建科技业务楼的25层楼、90米高大火;2008年“11.30”上海尚凯商务大厦的20层楼大火;2007年“8.14”上海浦东陆家嘴在建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83层楼、370米高大火;2007年“11.29”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在建高楼的19层楼大火等,火灾教训十分深刻。而2011年11·15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更是导致了58人遇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第二部分: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一)火灾特点

1、火势猛烈,蔓延速度快。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大部分呈敞开式燃烧,风力、风向对加快火灾的蔓延,迅速形成立体式火灾。

2、烟气扩散迅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科学试验表明,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每秒0.5米至3米,但是烟气沿着楼梯间或其他竖向管井扩散的速度能达到每秒3米至5米。一座10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只需30秒左右,烟气就能顺着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人员相对集中,高温烟气和有毒气体对被困人员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

3、人员、物资疏散困难。尤其突出的是在建高层内楼梯无扶手,楼面孔洞多,电梯

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物品堆放杂乱无章,易造成坠落跌倒伤害;外围脚手架和防护物多为可燃物,在火灾中易失去承重能力易造成垮塌等,严重影响人员、物资的安全疏散。

4、登高与灭火难度大。随着高层建筑楼层数的不断刷新,火灾发生后,一旦缺少消防电梯及其他辅助登高设备,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展开扑救,各类消防器材也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且建筑内部情况复杂、缺乏照明,战斗展开相当困难。

第三部分:

高层建筑消防车道设置 《GB50045-2005》中规定: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80m。

消防车道净宽不应小于4m,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净宽与净高均不小于4m。

3、实地参观

实地参观一栋符合规范标准的高层建筑,主要引导同学观察建筑周围消防车道的布置,并让同学分组讨论消防车道的布置要点。

4、设计活动

在学生初步掌握消防车道布置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环形车道设置。展示学生设计作品,调动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5、教师总结

对整体情况作出总结,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措施。

六 、教学反思

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受教育者劳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不仅是知识能力或专业能力,还包括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等。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中职教学的必然选择,项目教学法的功能是项目驱动,即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来带动学生思考、研究;利用资源,操作实践,进行创作,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本节课通过实例的制作,将知识点融入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持。教学时,首先利用一段视频,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通过参观之后请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到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项目的选取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包含所学的内容。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回到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培养课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此进行反思:

1、 引导要适度

教师带领同学参观之后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压制了学生思维,使很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由自主的模仿教师的设计,缺乏创新意识。

2 、评价要到位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展。评价现在成为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与学生亲切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为每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这方面还要注意,要发自内心的去表扬学生,要真情流露,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有很强烈的学习意识,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引导。将书本知识融入实际的运用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通过讨论、分组等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层建筑火灾》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

包珊娜(087083)

项目目标:

知识目标:老师课堂讲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以及高层建筑消防车道设置的相关规定。学生熟记这些规范。 能力目标:教师带领同学现场参观高层建筑周围的消防车道,强调重点,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能够独立完成消防车道的平面布置。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重点: 1、熟记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2、根据设计需要,灵活运用以前所学知识。 3、学生能根据参观实例,发挥想象力设计出相关作品。

项目难点:

1、如何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作品设计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述法、感官教学法。

一、项目分析:

本节课是《高层建筑》中有关高层建筑火灾的内容。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学、想、做,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个人独立设计,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教学策略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以及学习了高层建筑的基本定义等知识,对高层建筑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采用这种项目教学法,既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可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三、教学准备

计算机与投影设备。

四、设计思路

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生共同看一段有关上海“11·15”大火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全体学生分析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来学习。

五、讲授新课

1、导入

教师展示一段火灾视频,同学之间进行适当的讨论,在教师的适当提示之下,让学生回答它主要有什么特点。

2、讲解

第一部分: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针对建筑用地日益昂贵和紧张的实际,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日益增多,而且大部分高层建筑都位于繁华的城市中心,一旦发生火灾,势必将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特别是在建高层建筑本身消防设施相当不完善,缺水成了最大问题,扑救相当困难。如2009年“2.9”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在建大楼的30层楼、159米高大火;“4.19”南京市中环国际大厦的50层楼、189米高大火;2008年“2.13”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建科技业务楼的25层楼、90米高大火;2008年“11.30”上海尚凯商务大厦的20层楼大火;2007年“8.14”上海浦东陆家嘴在建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83层楼、370米高大火;2007年“11.29”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在建高楼的19层楼大火等,火灾教训十分深刻。而2011年11·15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更是导致了58人遇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第二部分: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一)火灾特点

1、火势猛烈,蔓延速度快。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大部分呈敞开式燃烧,风力、风向对加快火灾的蔓延,迅速形成立体式火灾。

2、烟气扩散迅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科学试验表明,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状态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每秒0.5米至3米,但是烟气沿着楼梯间或其他竖向管井扩散的速度能达到每秒3米至5米。一座100米的高层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只需30秒左右,烟气就能顺着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人员相对集中,高温烟气和有毒气体对被困人员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

3、人员、物资疏散困难。尤其突出的是在建高层内楼梯无扶手,楼面孔洞多,电梯

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物品堆放杂乱无章,易造成坠落跌倒伤害;外围脚手架和防护物多为可燃物,在火灾中易失去承重能力易造成垮塌等,严重影响人员、物资的安全疏散。

4、登高与灭火难度大。随着高层建筑楼层数的不断刷新,火灾发生后,一旦缺少消防电梯及其他辅助登高设备,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展开扑救,各类消防器材也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且建筑内部情况复杂、缺乏照明,战斗展开相当困难。

第三部分:

高层建筑消防车道设置 《GB50045-2005》中规定: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80m。

消防车道净宽不应小于4m,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净宽与净高均不小于4m。

3、实地参观

实地参观一栋符合规范标准的高层建筑,主要引导同学观察建筑周围消防车道的布置,并让同学分组讨论消防车道的布置要点。

4、设计活动

在学生初步掌握消防车道布置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环形车道设置。展示学生设计作品,调动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5、教师总结

对整体情况作出总结,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措施。

六 、教学反思

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受教育者劳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不仅是知识能力或专业能力,还包括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等。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中职教学的必然选择,项目教学法的功能是项目驱动,即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来带动学生思考、研究;利用资源,操作实践,进行创作,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本节课通过实例的制作,将知识点融入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技术支持。教学时,首先利用一段视频,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通过参观之后请学生将知识点运用到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项目的选取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包含所学的内容。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回到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也培养课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此进行反思:

1、 引导要适度

教师带领同学参观之后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要压制了学生思维,使很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由自主的模仿教师的设计,缺乏创新意识。

2 、评价要到位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发展。评价现在成为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与学生亲切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为每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这方面还要注意,要发自内心的去表扬学生,要真情流露,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有很强烈的学习意识,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引导。将书本知识融入实际的运用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通过讨论、分组等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关文章

  • 室内设计实训
  • 室内装璜实训计划书 课程名称: 授课专业: 授课教师: 使用学期: 室内装璜实训 广告装璜设计专业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实训简述 (一)实训内容 本课程的实训教学分为任务实训和拓展实训两部分,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任务性实训, ...查看


  • 标志设计实训课程标准
  •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 <标志设计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 课程性质 本课程以图形设计.字体设计为依托,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运用的基础上,强化计算机设计能力,该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也相辅相成,对于专业课程 ...查看


  •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企业形象设计 二.建议课时72,学分 ,4.5 三.课程定位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是我院高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 课程.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功能在于 ...查看


  • [税法]课程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
  • 摘要:结合<税法>课程实践教学实际,以实训项目的形式,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本文论述了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税务登记.税金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会计处理等相关税收技能设计训练与实施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综合职 ...查看


  • 2014年[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方案
  •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建筑施工.建筑装饰 编制人: 编制日期:审核人: 审核日期: 庞复念 年 8月 29日 年 9 月 日 2014 2014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整体教 ...查看


  • 项目教学法
  •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个项目作为载体,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逐层推进项目的开展:通过对问题的深化和扩充,来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到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从 ...查看


  • 室内设计 课程标准
  • 理实一体课程(非项目课程) CAD.3DMAX.室内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903119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授课单位:传媒艺术系 学时: 75节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周霏 2016年1月30日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 ...查看


  • [卡通形象设计]项目式教学设计
  • <卡通形象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卡通形象设计> 课程代码: 负责人:赵晶晶 修订人: 批准人: 版次:1 时间:2014.9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46学时 授课对象:适用于中职类动漫专业 ...查看


  •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践_张朝勇
  • 第30卷第11期2011年11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 Vol.30No.11Nov.2011 ·实习与实训·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践 张朝勇,周静南,门 ...查看


  • 关于高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高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作者:张安洁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05期 摘要: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思想,并从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要求出发,在传统课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