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徕宁果木记
昆仑踞西域之胜,世传为仙人出入之所,嘉树珍果,萃于其地。徕宁地近昆仑,得其馀气,多暖而少寒,以故果木之盛甲于天下。桃、杏、葡萄、梨、枣、苹婆①、林檎②、樱桃,俱极香美,无论矣。桑椹大可径寸,色自如玉,味甘如蜜。冰苹婆尤为异品,形如内地苹婆,而莹然无滓,表里照彻如水晶,味香烈而极甘,别城无此种。又有所谓瓯桲者③,似山东木梨而大,香如木瓜,以蜜渍之,甘酸如山查而香过之,真异种也。
呜呼!以此珍果,如生于中土,移入神京④,必能贡明堂⑤,飨清庙⑥,供上方之馔,擅华林之春⑦。其次亦得为卿士大夫所共尝,文人学士所争赏。乃生于穷荒回纥之地⑧,食之者不知其味,嗅之者不闻其香,甚且珍品与羊胛同烹,名园与马枥为伍⑨,物之不得其地,至此已极,大不可痛惜乎哉!
或曰:“八埏之外⑩,人蠢而物灵,山川清淑之气多钟于草木,以补人之不足。”是说也,余姑存而不论云。
(选自铁保《惟清斋全集·梅庵文钞》)
注:①苹婆:苹果。②林檎:即沙果。俗称“花红”。③瓯桲:即榅桲,又名木李,味甘酸。④神京:京城。⑤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之所。⑥清庙:即太庙,帝王的宗庙。⑦华林:这里泛指帝王宫苑。⑧回纥:古代少数民族。唐以后散居新疆一带。⑨马枥:马棚。⑩八埏(yan):八方的边际。
(1)
徕宁“果木之盛甲于天下”的原因是_________。
(2)
第一段举“桑椹”、“冰苹婆”与“瓯桲”为例,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昆仑山高踞于西域中的胜地之上,世代相传是仙人出没的地方。
B.
徕宁的桃、杏、葡萄、梨等八种水果,都很香美,就不用说了。
C.
徕宁珍果生于穷荒回纥之地而未生于中土,那是不值得痛惜的。
D.
对边地“人蠢而物灵”的说法,我姑且放在一旁,不加评论吧。
(4)
文中画线处以_________喻_________,表达出作者的不平之慨。
(5)
本文与龚白珍《病梅馆记》都运用了“借题发挥”的写法,但用意却不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3.C;
解析:
(1)
地近昆仑而得其馀气,多暖而少寒(2分)
(2)
通过着力描写其色、香、味,突出徕宁异品珍果甲于天下。(2分)
(4)
物 人(2分)
(5)
要点:(1)本文借为徕宁的果木生非其地鸣不平,旨在为有才能而未处于适当地位的人抱不平。(2)《病》文借反病梅,旨在批判社会束缚个性、摧残人才的陋习。(4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徕宁果木记
昆仑踞西域之胜,世传为仙人出入之所,嘉树珍果,萃于其地。徕宁地近昆仑,得其馀气,多暖而少寒,以故果木之盛甲于天下。桃、杏、葡萄、梨、枣、苹婆①、林檎②、樱桃,俱极香美,无论矣。桑椹大可径寸,色自如玉,味甘如蜜。冰苹婆尤为异品,形如内地苹婆,而莹然无滓,表里照彻如水晶,味香烈而极甘,别城无此种。又有所谓瓯桲者③,似山东木梨而大,香如木瓜,以蜜渍之,甘酸如山查而香过之,真异种也。
呜呼!以此珍果,如生于中土,移入神京④,必能贡明堂⑤,飨清庙⑥,供上方之馔,擅华林之春⑦。其次亦得为卿士大夫所共尝,文人学士所争赏。乃生于穷荒回纥之地⑧,食之者不知其味,嗅之者不闻其香,甚且珍品与羊胛同烹,名园与马枥为伍⑨,物之不得其地,至此已极,大不可痛惜乎哉!
或曰:“八埏之外⑩,人蠢而物灵,山川清淑之气多钟于草木,以补人之不足。”是说也,余姑存而不论云。
(选自铁保《惟清斋全集·梅庵文钞》)
注:①苹婆:苹果。②林檎:即沙果。俗称“花红”。③瓯桲:即榅桲,又名木李,味甘酸。④神京:京城。⑤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之所。⑥清庙:即太庙,帝王的宗庙。⑦华林:这里泛指帝王宫苑。⑧回纥:古代少数民族。唐以后散居新疆一带。⑨马枥:马棚。⑩八埏(yan):八方的边际。
(1)
徕宁“果木之盛甲于天下”的原因是_________。
(2)
第一段举“桑椹”、“冰苹婆”与“瓯桲”为例,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昆仑山高踞于西域中的胜地之上,世代相传是仙人出没的地方。
B.
徕宁的桃、杏、葡萄、梨等八种水果,都很香美,就不用说了。
C.
徕宁珍果生于穷荒回纥之地而未生于中土,那是不值得痛惜的。
D.
对边地“人蠢而物灵”的说法,我姑且放在一旁,不加评论吧。
(4)
文中画线处以_________喻_________,表达出作者的不平之慨。
(5)
本文与龚白珍《病梅馆记》都运用了“借题发挥”的写法,但用意却不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答案:3.C;
解析:
(1)
地近昆仑而得其馀气,多暖而少寒(2分)
(2)
通过着力描写其色、香、味,突出徕宁异品珍果甲于天下。(2分)
(4)
物 人(2分)
(5)
要点:(1)本文借为徕宁的果木生非其地鸣不平,旨在为有才能而未处于适当地位的人抱不平。(2)《病》文借反病梅,旨在批判社会束缚个性、摧残人才的陋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