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

1、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

2、北京人已经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石制工具,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早期人类的定居地,称为聚落。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为氏族。

3、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

4、半坡聚落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5、半坡聚落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陶器。

6、半坡聚落的房屋结构:半地穴式。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3、河姆渡聚落的房屋结构:干栏式。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与黄帝

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4、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尧舜“禅让”

1、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禅让制)

三、大禹治水

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被尊称为“大禹”。、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家天下”的夏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中国最早的国家),定都阳城。

3、夏启继承父位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

1、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盘庚迁殷)。

2、盘庚迁殷后,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武王伐纣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时期,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分封制。

2、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齐桓公称霸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

4、齐恒公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5、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候盟会,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二、问鼎中原

1、楚国是南方的大国,向中原扩张,与晋国相遇,两国在城濮交战,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2、楚庄王大举北进,问鼎中原,在比打败晋国,楚庄王升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

1、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齐、楚、秦、燕、赵、魏、韩等七国。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西周时期,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

2、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为在“公作则迟”。

二、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1、公元前356年,秦国开始变法(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2、商朝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铭文,也叫金文。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呜

一、孔子

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两部分。

2、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二、百家争呜

1、百家争呜: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呜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2、掌握各学派名称(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及其代表人物。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 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少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二、神奇的编钟

1、 铜钟是周期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2、 编钟: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

1、 长平之战(秦-赵):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之战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有关成语:纸上谈兵)

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大一统)

3、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4、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

3、 时间:公元前209年。

4、 地点:大泽乡。

5、 起义过程中建立的政权:张楚政权。

6、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7、 相关成语: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三、楚汉战争(项羽—刘邦)

1、 鸿门宴

2、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废分封,立郡县(政治方面)

1、 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二、车同轨,书同文(经济方面)

1、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 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3、 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

三、御匈奴,筑长城(军事方面)

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四、焚书坑儒(思想方面)

1、 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二、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1、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三、强化监察制度

1、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 2、在地方,设立刺史(13个)。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一匈奴的和战关系

1、 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2、 西汉和亲政策:昭君出塞

二、张骞通西域

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⑴、时间:公元前138年。

⑵、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3、 西域都护的设置:

⑴、时间:公元前60年。

⑵、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4、 丝绸之路(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

⑴、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

⑵、丝绸之路途经地方: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⑶、丝绸之路最后到达的地方:欧洲

⑷、为什么称之为丝绸之路?

(因为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⑸、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主要商品:

西传: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中国)

东来: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2、 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4、 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 华佗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人们誉为“神医”。

三、《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

2、《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周髀算经》(西汉),率先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约500年。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1、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曹操统一北方

1、在军阀混战中,曹操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2、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三国鼎立

1、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 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南迁

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2、 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

3、 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的原因:为了躲避战乱。

4、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5、 相关成语:祖逖----闻鸡起舞

二、淝水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 东晋(胜)—前秦(败)。

2、 相关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 农业: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2、 丝织业:三国时期,蜀锦。

3、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4、 制瓷业:青瓷。

5、 城市:建康。

6、 230年,孙权还派人(卫温)航海到达夷洲。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⑴、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

⑵、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南朝著名的科学家。

2、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 贾思勰----北魏和东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2、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 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主要著作《水经注》

2、 从《水经注》中,我们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书圣”王羲之

1、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有《兰亭序》。

2、 王羲之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3、 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二、顾恺之和绘画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绘画方面,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

2、 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作品以人物画为主)

三、石窟艺术

1、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2、 著名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

1、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

2、北京人已经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石制工具,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早期人类的定居地,称为聚落。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为氏族。

3、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

4、半坡聚落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5、半坡聚落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陶器。

6、半坡聚落的房屋结构:半地穴式。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3、河姆渡聚落的房屋结构:干栏式。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与黄帝

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4、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尧舜“禅让”

1、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禅让制)

三、大禹治水

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被尊称为“大禹”。、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家天下”的夏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中国最早的国家),定都阳城。

3、夏启继承父位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

1、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盘庚迁殷)。

2、盘庚迁殷后,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武王伐纣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时期,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分封制。

2、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齐桓公称霸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

4、齐恒公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5、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候盟会,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二、问鼎中原

1、楚国是南方的大国,向中原扩张,与晋国相遇,两国在城濮交战,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2、楚庄王大举北进,问鼎中原,在比打败晋国,楚庄王升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

1、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齐、楚、秦、燕、赵、魏、韩等七国。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西周时期,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

2、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为在“公作则迟”。

二、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1、公元前356年,秦国开始变法(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2、商朝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铭文,也叫金文。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呜

一、孔子

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两部分。

2、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二、百家争呜

1、百家争呜: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呜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2、掌握各学派名称(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及其代表人物。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 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少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二、神奇的编钟

1、 铜钟是周期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2、 编钟: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

1、 长平之战(秦-赵):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之战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有关成语:纸上谈兵)

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大一统)

3、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4、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

3、 时间:公元前209年。

4、 地点:大泽乡。

5、 起义过程中建立的政权:张楚政权。

6、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7、 相关成语: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三、楚汉战争(项羽—刘邦)

1、 鸿门宴

2、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废分封,立郡县(政治方面)

1、 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二、车同轨,书同文(经济方面)

1、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 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3、 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

三、御匈奴,筑长城(军事方面)

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四、焚书坑儒(思想方面)

1、 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二、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1、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三、强化监察制度

1、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 2、在地方,设立刺史(13个)。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一匈奴的和战关系

1、 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2、 西汉和亲政策:昭君出塞

二、张骞通西域

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⑴、时间:公元前138年。

⑵、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3、 西域都护的设置:

⑴、时间:公元前60年。

⑵、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4、 丝绸之路(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

⑴、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

⑵、丝绸之路途经地方: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⑶、丝绸之路最后到达的地方:欧洲

⑷、为什么称之为丝绸之路?

(因为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⑸、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主要商品:

西传: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中国)

东来: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2、 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4、 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 华佗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人们誉为“神医”。

三、《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

2、《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周髀算经》(西汉),率先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约500年。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1、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曹操统一北方

1、在军阀混战中,曹操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2、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三国鼎立

1、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 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南迁

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2、 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

3、 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的原因:为了躲避战乱。

4、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5、 相关成语:祖逖----闻鸡起舞

二、淝水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 东晋(胜)—前秦(败)。

2、 相关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 农业: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2、 丝织业:三国时期,蜀锦。

3、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4、 制瓷业:青瓷。

5、 城市:建康。

6、 230年,孙权还派人(卫温)航海到达夷洲。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⑴、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

⑵、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南朝著名的科学家。

2、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 贾思勰----北魏和东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2、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 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主要著作《水经注》

2、 从《水经注》中,我们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书圣”王羲之

1、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有《兰亭序》。

2、 王羲之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3、 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二、顾恺之和绘画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绘画方面,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

2、 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作品以人物画为主)

三、石窟艺术

1、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2、 著名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相关文章

  •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
  •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复习要点(1-7课) 1. 从小到大,我们的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指纹.血型.DNA 等没有变化. 2. 我们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色"("色" ...查看


  • 二年级上册语文分单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 1.词语: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复习 景色宜人 便宜 白色 中华 华丽 春华秋实 谷子 五谷丰登 金秋时节 金子 金色 云层 层林尽染 丰收 丰富 山河壮美 壮丽 强壮 秀丽神奇 天高云淡 波浪 水波 浪花 台灯 电灯 灯笼 作 ...查看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语法复习要点
  • 九年级上册英语语法复习要点 巨程Jill 九年级上册英语语法复习要点 一.时态复习 1.一般现在时 概念: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及现在的某种状况. 时间状语: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ever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要点
  • 复习要点 1.在<小数除法>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①先按照整数除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② ...查看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复习要点
  • 三年级上册英语单词 Unit 1 cat 猫 dog 狗 bird 鸟 monkey 猴子 zebra斑马 tiger 老虎 panda 熊猫 duck 鸭子 (an)elephant 大象 Hi 你好 Hello 你好 I'm 我是 wh ...查看


  • 六年级上册句子复习
  • 2013年秋考训班六年级句子复习 6.2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的语气及表达情感的区别. (1)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的感情(如喜悦.愤怒.惊讶或悲哀等). (2)反问句是作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某种语气.强调某种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所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新闻两则>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要点: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培养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把握新闻"用事实说话" ...查看


  •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要点复习
  •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要点复习 <陈涉世家> 1.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史记>:司马迁 2.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3.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阀 ...查看


  • 一年级上册英语复习计划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学期 英语学科一年级复习计划 本期是小学一年级上期,随着知识点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上的差距略微明显,特别是单词记忆.句意理解以及听力能力方面,出现了"参差不齐"的趋势.一些学习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