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
铁皮石斛为兰科多年附生草本植物,根不入土,以气生根,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野生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广西桂平、西林容县及云贵边界原始森林或悬崖峭壁上。由于铁皮石斛特殊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的繁殖能力极低以及人们的过度采挖,目前野生铁皮石斛资源日趋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由于其药用价值高、生长条件特殊和分布受局限,且经长期人为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而国内市场供应紧缺,由于资源缺乏和其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熟悉,需求量剧增,导致价格飞涨,每公斤干品“铁皮枫斗”已高达2-3万元。因其常年饱吸日月、云雾、雨露之精华,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有“中华黄金 ”之称。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
道家医学经典《道藏》将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称为“中华九大仙草”,而把铁皮石斛列为“九大仙草”之首;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铁皮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因其常年受天地之灵气,吸取日月、云雾、雨露之精华,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唐宋以来历代皇帝把铁皮石斛枫斗列为贡品。
《现代中药大辞典》归纳:“石斛味甘,平,无毒。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长肌肉、逐皮肤邪热,定志除惊,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 铁皮石斛在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单列(编号YX-176),与其它石斛类区分,铁皮石斛【功能和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现代医学证明,铁皮石斛具有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等作用。
铁皮石斛自然繁殖率极低,通过组织培养快速大量繁殖铁皮石斛组培苗成为解决种苗问题的有效途径。采用搭建高架种植畦来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因在高架畦上种植铁皮石斛组培苗,可以随时喷雾浇水,随时排走多余水分,不会因为水分太多而造成烂根死苗,而且能保证根系通风透气,因而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能达到95%以上。这一技术为大面积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1.移栽前的准备
1.1栽培场地的选择
铁皮石斛喜温暖、多雾、微风、清洁、散射光环境,忌阳光直射和曝晒。在移栽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为铁皮石斛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铁皮石斛原产区大多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气温在0℃以上。根据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要考虑场地的光照、温度、湿度、
通风等自然因素。最好选择在大棚内移栽,而且要移栽在高架畦,这样容易满足铁皮石斛生长的最佳环境要求,而且很多自然因素容易控制。
在建造种植大棚时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种植棚因地制宜,要求棚肩高2m以上、棚顶高2.8m以上,棚顶覆盖70%遮阴度的遮阳网。基质架上设置弧形的设施以备雨天遮盖,塑料无滴水薄膜。有条件的,棚内还要装有自动或手动控制的喷雾系统(最好既能喷雾,又能喷肥、喷药),这样可以防晒、防雨、保温、保湿、透气,还能大大减少劳动量。
(2)棚内搭建畦底架空的高架种植畦。可用角钢、砖头、木条或方条等材料作为种植畦的框架,然后用木条、老竹条、木方等物铺设孔径为0.3~0.5cm的塑料平板作为栽培基质的支撑面,要求畦宽1~1.2m,畦长度可自定,畦底架空高度40~50cm。种植畦上方装有可随时喷雾的喷头,喷雾时间最好能控制。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喷雾器来代替。搭建高架种植畦的目的是为了使水分和透气容易控制,从而为组培苗生长提供最佳水分,保证通风透气,又能同时喷肥喷药,移栽成活率高,大面积移栽时能大大节省劳动力。
(3)在种植畦上铺8~10cm厚的基质,摊平。移栽前用1000倍多菌灵药液基质喷洒消毒。
1.2基质的准备
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要选择适宜的基质。铁皮石斛的根是气生根,有明显的好气性和浅根性,因此,要求基质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不易发霉、无病菌和害虫潜藏者为宜。可以选择水苔、石灰石、碎砖、树皮(杉木树皮除外)、刨花、蕨根、板边、菌糠、木糠、花生壳等为移栽基质。最好的基质为杂木树皮。植前基质需用多菌灵400倍、生物菌200倍或托布津600发酵、消毒,发酵时间为15-30天。准备基质过程应注意小苗基质不能太粗,最好加入一定量的粗锯末,可保湿,也不能太细,浇水水分太多容易烂根。
1.3炼苗
移栽前先将瓶苗放在种植地进行5-10天的炼苗,让瓶苗从封闭稳定的环境向开放变化的环境过渡,慢慢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1.4出瓶
组培苗出瓶时,打开瓶塞将培养基与小苗一起轻轻取出,整齐放置于盆中待清洗,污染苗、裸根苗或少根苗分别放置。正常组培苗先在自来水中洗净培养基,再换自来水清洗一次,但不能伤到茎叶,如带营养基下种,琼脂会发霉引起烂根,培养基其他成分也容易发菌,使成活率降低。裸根或少根组培苗经过上述清洗后,还需将小苗根部置于100mg/L的ABT生根粉中浸泡,以进行生根诱导。污染苗经过清洗后,用1000倍多菌灵浸泡整株小苗。后期管理得当可有效控制污染的发生。 泡消毒液时还应注意苗清洗干净后,浸泡的消毒液不能太浓,且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苗比较细,经过对比还是不要浸泡成活率高。
2.移栽
2.1移栽时间
移栽最佳季节应为日平均气温在15~30℃时,气温过低或过高均不宜出瓶移栽。一般来说,在铁皮石斛主产地,除了最冷的1~2月以及最热的7~8月外均可栽培。部分高海拔地区,除了12月至次年3月,其余时间均可栽培。
2.2移栽方法
用镊子将组培苗小心取出,洗去培养基后,即可移植到种植畦上。移栽时用手指在基质挖2~3cm深的小洞,轻轻把石斛根部放入小洞,注意不要弄断石斛的肉质根,然后用基质盖好。裸根苗或少根苗最好分开种,以便于管理。移栽密度为200株/㎡左右株行距为10cmⅹ12cm,每穴种植2-3株。
3.移栽后的管理
3.1温度管理
人工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要满足其冬暖夏凉的要求。组培苗生长温度应控制在15-30摄氏度之间。夏季温度高时,大棚内须通风散热,并常喷雾来降温保湿,每天喷雾3~5次,每次喷雾2~5分钟;冬季气温低时,大棚四周要密封好,以防冻伤组培苗。
3.2湿度管理
刚移栽的组培苗对水分很敏感,缺水则生长缓慢、干枯、成活率低。而喷雾过多则渍水烂根,温度高、湿度大时还易引发软腐病大规模发生。移栽后一周内(幼苗尚未发新根)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周后,植株开始发新根,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种植畦干湿交潜有利于发根长芽。盛夏气温高达30~35℃时,必须每小时喷雾一次,以高湿度抵消高温度对植株生长的危害。用于喷雾的水最好是雨水,其次是泉水、河水。水的PH值以4.4~5.5为好,不得超过6.5,中性水则生长恶化。喷水时应注意看天气变化,雨天最好少喷水,湿度过高容易烂茎叶。喷水要在晴天上午、中午温度高时进行,下午喷过水的苗叶不能干,易发病。
3.3光照管理
刚种瓶苗遮阴要好,光照过强幼苗容易枯萎,最好盖70%遮阳网。
3.4肥水管理
大棚移栽期间的施肥以叶面肥为主。由于石斛为气生根,因此要喷施适宜的叶面肥作为营养液,以供给植株充足的养分,利早发根长芽。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等。一般移栽后一周,植株新根发生后开始喷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长出新芽后每隔10~15天喷3‰的三元复合肥等。一般情况下,施肥后两天停止浇水。若空气对流太大,则视基质干湿度适当喷雾补水,或用沼气液按1:200兑水喷施,施肥后急用清水喷淋,以免肥水粘叶子。一般每半月施肥一次,施肥时间一般在4-10月的生长期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防治
(1)石斛软腐病。铁皮石斛的主要病害最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发生,且发病快,严重时,整株腐烂解体呈湿腐状。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效果最好,喷药后12天防治效果可达78%以上。也可用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同时还要加强棚内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棚内湿度。若患病要及时拔除病株,并用广普性抗菌剂如托布津、多菌灵、科博等消毒杀菌,然后重新用消毒过的基质栽植。
(2)石斛炭疽病。、炭疽病又称黑纹斑病,是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及茎枝,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或灰色病斑,1-5月均有发生。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2-3次,较严重时用25%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石斛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黑褐色小斑点扩大,中心部位坏死呈褐色。防治方法:加强通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75%菌清1.5%浓度防治
4.2虫害防治
(1)蜗牛。是常见害虫,危害幼茎、嫩叶、花蕾和幼果。可用人工捕杀、毒饵诱杀或撒石灰、茶麸防治。
(2)石斛菲盾蚧。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背面吸食汁液,5月下旬为危害孵化盛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雾杀虫或将集中有菲盾蚧的老枝烧毁。
(3)红蜘蛛。可通过清除周边环境的杂草或喷800~1000倍低毒杀螨剂如40%三氯杀螨醇来防治。
为更好的进行病害控制,每天早上要勤检查,如果看到有新的断苗、叶说明有虫害,要对症下药,并控制用药浓度,以防长时间不检查容造成缺苗损失。
5.采收
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两年以上的茎枝,其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
6.铁皮石斛食用方法
方法一:鲜吃--去新鲜铁皮石斛若干,洗净入口细嚼,味甘而微黏,余渣吞咽即可。 方法二:煲汤(入膳)--取新鲜铁皮石斛(每人5-10克)洗净拍破切碎加入锅用文火煎煮90分钟。后加入鸡、鸭或猪骨并加少许陈皮煎煮30分钟。调味连渣食用。近代名医张锡纯说:“铁皮石斛最耐久煎,应劈开先煎得真味。”
方法三:泡茶--洗净后切薄片,用开水冲净后饮用,可重复冲泡,连渣食用。 方法四:煎膏--洗净拍破切碎可加田七、西洋参加水煎汁、连煎两次弃渣后用小火浓缩,再加冰糖,继续煎制成膏状饮用。
方法五:浸酒--洗净切碎拍破,单味成和其他物料一起浸入40度以上白酒中,三个月后即可食用。
以下铁皮石斛施肥用量及方法供参考:
每15天一个周期,循环使用,晴天在傍晚喷雾喷施,第二天上午10点前洒水一次。 虫害:地老虎、蜗牛。用密打1包400克撒1亩。
烂根病、软腐:用农用链霉素按说明使用,大苗严重加倍,小苗减半。
铁皮石斛的栽培技术
铁皮石斛为兰科多年附生草本植物,根不入土,以气生根,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马鞭等数十种,铁皮石斛为石斛之极品,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野生铁皮石斛主要分布在广西桂平、西林容县及云贵边界原始森林或悬崖峭壁上。由于铁皮石斛特殊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的繁殖能力极低以及人们的过度采挖,目前野生铁皮石斛资源日趋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由于其药用价值高、生长条件特殊和分布受局限,且经长期人为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而国内市场供应紧缺,由于资源缺乏和其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熟悉,需求量剧增,导致价格飞涨,每公斤干品“铁皮枫斗”已高达2-3万元。因其常年饱吸日月、云雾、雨露之精华,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有“中华黄金 ”之称。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
道家医学经典《道藏》将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称为“中华九大仙草”,而把铁皮石斛列为“九大仙草”之首;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铁皮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因其常年受天地之灵气,吸取日月、云雾、雨露之精华,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唐宋以来历代皇帝把铁皮石斛枫斗列为贡品。
《现代中药大辞典》归纳:“石斛味甘,平,无毒。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长肌肉、逐皮肤邪热,定志除惊,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 铁皮石斛在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单列(编号YX-176),与其它石斛类区分,铁皮石斛【功能和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现代医学证明,铁皮石斛具有抗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等作用。
铁皮石斛自然繁殖率极低,通过组织培养快速大量繁殖铁皮石斛组培苗成为解决种苗问题的有效途径。采用搭建高架种植畦来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因在高架畦上种植铁皮石斛组培苗,可以随时喷雾浇水,随时排走多余水分,不会因为水分太多而造成烂根死苗,而且能保证根系通风透气,因而移栽成活率大大提高,能达到95%以上。这一技术为大面积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1.移栽前的准备
1.1栽培场地的选择
铁皮石斛喜温暖、多雾、微风、清洁、散射光环境,忌阳光直射和曝晒。在移栽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为铁皮石斛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铁皮石斛原产区大多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气温在0℃以上。根据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要考虑场地的光照、温度、湿度、
通风等自然因素。最好选择在大棚内移栽,而且要移栽在高架畦,这样容易满足铁皮石斛生长的最佳环境要求,而且很多自然因素容易控制。
在建造种植大棚时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种植棚因地制宜,要求棚肩高2m以上、棚顶高2.8m以上,棚顶覆盖70%遮阴度的遮阳网。基质架上设置弧形的设施以备雨天遮盖,塑料无滴水薄膜。有条件的,棚内还要装有自动或手动控制的喷雾系统(最好既能喷雾,又能喷肥、喷药),这样可以防晒、防雨、保温、保湿、透气,还能大大减少劳动量。
(2)棚内搭建畦底架空的高架种植畦。可用角钢、砖头、木条或方条等材料作为种植畦的框架,然后用木条、老竹条、木方等物铺设孔径为0.3~0.5cm的塑料平板作为栽培基质的支撑面,要求畦宽1~1.2m,畦长度可自定,畦底架空高度40~50cm。种植畦上方装有可随时喷雾的喷头,喷雾时间最好能控制。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喷雾器来代替。搭建高架种植畦的目的是为了使水分和透气容易控制,从而为组培苗生长提供最佳水分,保证通风透气,又能同时喷肥喷药,移栽成活率高,大面积移栽时能大大节省劳动力。
(3)在种植畦上铺8~10cm厚的基质,摊平。移栽前用1000倍多菌灵药液基质喷洒消毒。
1.2基质的准备
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要选择适宜的基质。铁皮石斛的根是气生根,有明显的好气性和浅根性,因此,要求基质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不易发霉、无病菌和害虫潜藏者为宜。可以选择水苔、石灰石、碎砖、树皮(杉木树皮除外)、刨花、蕨根、板边、菌糠、木糠、花生壳等为移栽基质。最好的基质为杂木树皮。植前基质需用多菌灵400倍、生物菌200倍或托布津600发酵、消毒,发酵时间为15-30天。准备基质过程应注意小苗基质不能太粗,最好加入一定量的粗锯末,可保湿,也不能太细,浇水水分太多容易烂根。
1.3炼苗
移栽前先将瓶苗放在种植地进行5-10天的炼苗,让瓶苗从封闭稳定的环境向开放变化的环境过渡,慢慢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1.4出瓶
组培苗出瓶时,打开瓶塞将培养基与小苗一起轻轻取出,整齐放置于盆中待清洗,污染苗、裸根苗或少根苗分别放置。正常组培苗先在自来水中洗净培养基,再换自来水清洗一次,但不能伤到茎叶,如带营养基下种,琼脂会发霉引起烂根,培养基其他成分也容易发菌,使成活率降低。裸根或少根组培苗经过上述清洗后,还需将小苗根部置于100mg/L的ABT生根粉中浸泡,以进行生根诱导。污染苗经过清洗后,用1000倍多菌灵浸泡整株小苗。后期管理得当可有效控制污染的发生。 泡消毒液时还应注意苗清洗干净后,浸泡的消毒液不能太浓,且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苗比较细,经过对比还是不要浸泡成活率高。
2.移栽
2.1移栽时间
移栽最佳季节应为日平均气温在15~30℃时,气温过低或过高均不宜出瓶移栽。一般来说,在铁皮石斛主产地,除了最冷的1~2月以及最热的7~8月外均可栽培。部分高海拔地区,除了12月至次年3月,其余时间均可栽培。
2.2移栽方法
用镊子将组培苗小心取出,洗去培养基后,即可移植到种植畦上。移栽时用手指在基质挖2~3cm深的小洞,轻轻把石斛根部放入小洞,注意不要弄断石斛的肉质根,然后用基质盖好。裸根苗或少根苗最好分开种,以便于管理。移栽密度为200株/㎡左右株行距为10cmⅹ12cm,每穴种植2-3株。
3.移栽后的管理
3.1温度管理
人工移栽铁皮石斛组培苗要满足其冬暖夏凉的要求。组培苗生长温度应控制在15-30摄氏度之间。夏季温度高时,大棚内须通风散热,并常喷雾来降温保湿,每天喷雾3~5次,每次喷雾2~5分钟;冬季气温低时,大棚四周要密封好,以防冻伤组培苗。
3.2湿度管理
刚移栽的组培苗对水分很敏感,缺水则生长缓慢、干枯、成活率低。而喷雾过多则渍水烂根,温度高、湿度大时还易引发软腐病大规模发生。移栽后一周内(幼苗尚未发新根)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周后,植株开始发新根,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种植畦干湿交潜有利于发根长芽。盛夏气温高达30~35℃时,必须每小时喷雾一次,以高湿度抵消高温度对植株生长的危害。用于喷雾的水最好是雨水,其次是泉水、河水。水的PH值以4.4~5.5为好,不得超过6.5,中性水则生长恶化。喷水时应注意看天气变化,雨天最好少喷水,湿度过高容易烂茎叶。喷水要在晴天上午、中午温度高时进行,下午喷过水的苗叶不能干,易发病。
3.3光照管理
刚种瓶苗遮阴要好,光照过强幼苗容易枯萎,最好盖70%遮阳网。
3.4肥水管理
大棚移栽期间的施肥以叶面肥为主。由于石斛为气生根,因此要喷施适宜的叶面肥作为营养液,以供给植株充足的养分,利早发根长芽。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等。一般移栽后一周,植株新根发生后开始喷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长出新芽后每隔10~15天喷3‰的三元复合肥等。一般情况下,施肥后两天停止浇水。若空气对流太大,则视基质干湿度适当喷雾补水,或用沼气液按1:200兑水喷施,施肥后急用清水喷淋,以免肥水粘叶子。一般每半月施肥一次,施肥时间一般在4-10月的生长期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防治
(1)石斛软腐病。铁皮石斛的主要病害最易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发生,且发病快,严重时,整株腐烂解体呈湿腐状。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效果最好,喷药后12天防治效果可达78%以上。也可用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同时还要加强棚内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棚内湿度。若患病要及时拔除病株,并用广普性抗菌剂如托布津、多菌灵、科博等消毒杀菌,然后重新用消毒过的基质栽植。
(2)石斛炭疽病。、炭疽病又称黑纹斑病,是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及茎枝,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或灰色病斑,1-5月均有发生。防治方法: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2-3次,较严重时用25%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每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石斛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黑褐色小斑点扩大,中心部位坏死呈褐色。防治方法:加强通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75%菌清1.5%浓度防治
4.2虫害防治
(1)蜗牛。是常见害虫,危害幼茎、嫩叶、花蕾和幼果。可用人工捕杀、毒饵诱杀或撒石灰、茶麸防治。
(2)石斛菲盾蚧。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背面吸食汁液,5月下旬为危害孵化盛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喷雾杀虫或将集中有菲盾蚧的老枝烧毁。
(3)红蜘蛛。可通过清除周边环境的杂草或喷800~1000倍低毒杀螨剂如40%三氯杀螨醇来防治。
为更好的进行病害控制,每天早上要勤检查,如果看到有新的断苗、叶说明有虫害,要对症下药,并控制用药浓度,以防长时间不检查容造成缺苗损失。
5.采收
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两年以上的茎枝,其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
6.铁皮石斛食用方法
方法一:鲜吃--去新鲜铁皮石斛若干,洗净入口细嚼,味甘而微黏,余渣吞咽即可。 方法二:煲汤(入膳)--取新鲜铁皮石斛(每人5-10克)洗净拍破切碎加入锅用文火煎煮90分钟。后加入鸡、鸭或猪骨并加少许陈皮煎煮30分钟。调味连渣食用。近代名医张锡纯说:“铁皮石斛最耐久煎,应劈开先煎得真味。”
方法三:泡茶--洗净后切薄片,用开水冲净后饮用,可重复冲泡,连渣食用。 方法四:煎膏--洗净拍破切碎可加田七、西洋参加水煎汁、连煎两次弃渣后用小火浓缩,再加冰糖,继续煎制成膏状饮用。
方法五:浸酒--洗净切碎拍破,单味成和其他物料一起浸入40度以上白酒中,三个月后即可食用。
以下铁皮石斛施肥用量及方法供参考:
每15天一个周期,循环使用,晴天在傍晚喷雾喷施,第二天上午10点前洒水一次。 虫害:地老虎、蜗牛。用密打1包400克撒1亩。
烂根病、软腐:用农用链霉素按说明使用,大苗严重加倍,小苗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