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吴道子的画风

浅谈吴道子的画风

【摘 要】吴道子是一位多产而优秀的佛教壁画艺术家。史称其

“凡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

国朝第一。吴道子人物画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

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

家样”。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

之上。本文通过对吴道子擅长的莼菜条、兰叶描的吴风样式的研究,

来分析、总结他的画风。

【关键词】吴道子 “吴家样”

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汇共同熔铸了唐代美术的辉煌,多数画科从此

开始明确并日臻成熟。唐代绘画作为唐代美术的首要组成,亦是雄

健磅礴的盛唐气象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唐代绘画也因为唐代多向而频繁的对外交流而更加丰富多

彩,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以雄浑博大的气度为世界艺术抹上浓墨重

彩的一笔。“唐人名手至多,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吴道

子画风中纵横健拔、高扬揭举的气势,昭示着盛唐画风的开始。吴

道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迅速成长起来。吴道子人物画的出现,

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

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

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

一 吴道子生平

吴道子,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今禹州市)鸿畅乡山底吴村人,

幼年贫穷孤苦,但画史记载他“年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他

是一个“幼抱神奥”早熟的画家,也是一个全才的画家,据记载他

的作品有《送子天王图》、《道子墨宝》、《朝元仙仗图》等。他的画

与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术,被誉为当时的“三绝”。传说,吴道

子于洛阳曾遇到书法家张旭和剑手斐旻,斐旻请吴在天宫寺为他亡

故的双亲作壁画,吴不受金而请斐旻舞剑以壮气。舞毕,奋笔,俄

顷而就。张旭也在那里写了一壁字。洛阳人都说:“一日之中,获

睹三绝,真乃人生之幸事”。

二 吴道子的画风——吴家样

在绘画史上,画家的创造,被尊称为“样”的有南朝张僧繇的“张

家样”,北齐曹仲达的“曹家样”,唐吴道子的“吴家样”,唐周昉

的“周家样”。那么何为样呢?“样”即“样子”,即楷模的意思。

在艺术上要给人以楷模的作用,首先要具有独特的风范,吴道子的

绘画是由张僧繇发展而来的,但在多样地、富有变化地反映现实生

活这一方面超过了张僧繇,固有“至其变态纵横与造化相上下,则

僧繇不能及也”。“吴家样”固然有吸收“张家样”长处的地方,但

是吴能巧变,不受张之“法度”的束缚。他也受到凹凸法的较大影

响,成为继“张家样”以后更成熟的宗教画样式。然而吴道子的创

造力和革新精神集中表现在他既熟悉凹凸法又不为这种技法所囿,

他基本采用白描画法,用线或主要用线,辅之以淡色来生动表现形

象的画法,一反盛唐以前依靠均匀的线条加以重彩的造型路线,在

发扬以线作画的民族风格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设色浓艳的盛唐

时代,吴道子的简淡敷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显得格外

新奇出众。

吴道子早年行笔很细,保持了六朝和初唐的传统,到中年以后,

在熟练的基础上创出自己的风格,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莼

菜条”说法出自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之口,它是一种睡莲科植物,其

圆形绿叶浮在水面上,根茎在水中生长,其表面附有胶质黏液,所

以给人的手感非常润滑,“莼菜条”是莼菜茎。吴道子用快慢疾徐、

粗细轻重、变化富于节奏的“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迎风飘举的宽衣

博带、衣褶,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是以表现对象的

细微的透视变化高、侧、深、斜为目的的,是带有立体感的线条。

这种线条比铁线描更敏锐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立体造型,赋予线条

更强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使画面效果具有“天衣飞扬满壁

风动”的艺术效果,被称为“吴带当风”,这种风格的问世,为中

国绘画开辟了新途径。“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被宋

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一语概括。这两句话指出了两

者在服装上的不同,前者是其势圆转,衣服宽松,裙带飘举,所画

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之状;后者是体制稠密,衣衫紧贴身上,犹

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结构严谨。同时,吴又能突破“曹家样”自

北齐以来在画坛上的支配地位。所以有“吴生始用兰叶描,曹衣出

水法全灭”的说法,这也正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线的造

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丰富和完善了民族线描手

段。“曹家样”和“吴家样”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画发展史上两种不

同的用笔风格,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吴家样”体现了大唐盛

世气势恢弘、开明自信的精神气质。

吴道子开创了行笔磊落挥霍,笔势豪放,方圆凹凸的“兰叶描”,

通过笔触的抑扬顿挫来增强线描所能表达的质感、立体感和表达作

者内心感情的力量。“兰叶描”的特点则不同于“莼菜条”。在用笔

上打破了传统的描法,他在运笔时压力不均,凭借其深厚的书法功

底,将六朝以来“紧劲连绵”变为提按明显,波折起伏,用笔轻重

多变,劲力外张,时提时顿,因而所画线条的粗细随着用笔走势的

起伏进行,给人以流畅而强劲的节奏感。粗细不均增强了线条的方

向感和运动感,也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这种“兰叶描”在抑扬顿

挫中的丰富表现力,可以看出吴道子运用线条的方法有很高的造

诣,由于吴道子掌握了极熟练的绘画技巧,才能打破常规,随意挥

洒。这种从粗细单一的线条解放出来的新的线型,正是中国绘画的

一个新的走向,也是书法发展影响到绘画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吴道子脱离了“张家样”“曹家样”注重人体曲线和

衣褶描绘的西域画风。吴道子首创的“兰叶描”“莼菜条”的笔法

则正好适应壁画的特点而应用,由于吴道子的用线风格不受形的约

束,用笔率真活泼,用线之间经常有意想不到的地方。所谓“落笔

生风”,“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以吞”的记载中可以想见,

这种线条在把握“形似”的“度”上恐怕就不能是缜密和工致了,

对形似的要求要放松得多、自由得多,于是吴道子的线型打破了长

期以来沿袭陆探微、顾恺之的“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的高

古“游丝描”,因为“游丝描”线条圆润劲健,如铁丝一般无变化。

若不加改变直接施用于墙面,会因为线条过于纤细,而使整幅壁画

失之贫弱,因此线条的加宽很有必要。“莼菜条”宽约3毫米,显

然比“游丝描”“铁线描”粗,这也使得线看起来更加结实有力,

不至于显得弱不禁风,因此它更适合于在墙上画大画。米芾用行笔

“磊落挥霍”,如“莼菜条”来评价吴道子的作品,前半句是指吴

道子用笔的气势和精神状态,后半句则用形象比喻的手法来描述吴

道子线条的模样,又可以理解为通感的手法,用“莼菜条”的触觉

感受来隐喻视觉感受。

吴道子的绘画艺术风格,属于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疏格。这种风格

的问世,为中国绘画开辟了新途径。在吴道子之前的人物画注重于

笔迹周密,而吴道子则一改前人陈规,往往“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以疏体而胜密体,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这就是一种

全新的绘画艺术风格——疏体。在形象塑造上,吴道子的独创性更

是强烈,即所谓“众皆密于盼际,我则披其点画。人皆谨于像似,

我则脱落其凡俗”。用线条将形象描绘得生动淋漓至极,甚至“离

披点画,时见缺落”。在创作上,点画“缺落”,而不失其神,这分

明是“笔不周而意足”,或即是“遗貌取神”。他的有些作品,甚至

“脱落”到只以“墨踪”为之。

吴道子人物画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

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

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

吴道子这种设色简淡、轻拂丹青的表现手法,不仅加强了线条的表

现力,更使得以后宋代李公麟把白描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使

白描形式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趣。

参考文献

[1]王伯敏著. 中国绘画通史[m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2008

[2]李少林著. 中国美术史[m ].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

[3]王逊著. 中国美术史[m ].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4]贺西林、赵力著. 中国美术史简编[m ].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3

浅谈吴道子的画风

【摘 要】吴道子是一位多产而优秀的佛教壁画艺术家。史称其

“凡画人物、佛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

国朝第一。吴道子人物画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

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

家样”。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

之上。本文通过对吴道子擅长的莼菜条、兰叶描的吴风样式的研究,

来分析、总结他的画风。

【关键词】吴道子 “吴家样”

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汇共同熔铸了唐代美术的辉煌,多数画科从此

开始明确并日臻成熟。唐代绘画作为唐代美术的首要组成,亦是雄

健磅礴的盛唐气象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唐代绘画也因为唐代多向而频繁的对外交流而更加丰富多

彩,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以雄浑博大的气度为世界艺术抹上浓墨重

彩的一笔。“唐人名手至多,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吴道

子画风中纵横健拔、高扬揭举的气势,昭示着盛唐画风的开始。吴

道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迅速成长起来。吴道子人物画的出现,

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

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

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

一 吴道子生平

吴道子,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今禹州市)鸿畅乡山底吴村人,

幼年贫穷孤苦,但画史记载他“年未弱冠”,已“穷丹青之妙”。他

是一个“幼抱神奥”早熟的画家,也是一个全才的画家,据记载他

的作品有《送子天王图》、《道子墨宝》、《朝元仙仗图》等。他的画

与张旭的草书、斐旻的剑术,被誉为当时的“三绝”。传说,吴道

子于洛阳曾遇到书法家张旭和剑手斐旻,斐旻请吴在天宫寺为他亡

故的双亲作壁画,吴不受金而请斐旻舞剑以壮气。舞毕,奋笔,俄

顷而就。张旭也在那里写了一壁字。洛阳人都说:“一日之中,获

睹三绝,真乃人生之幸事”。

二 吴道子的画风——吴家样

在绘画史上,画家的创造,被尊称为“样”的有南朝张僧繇的“张

家样”,北齐曹仲达的“曹家样”,唐吴道子的“吴家样”,唐周昉

的“周家样”。那么何为样呢?“样”即“样子”,即楷模的意思。

在艺术上要给人以楷模的作用,首先要具有独特的风范,吴道子的

绘画是由张僧繇发展而来的,但在多样地、富有变化地反映现实生

活这一方面超过了张僧繇,固有“至其变态纵横与造化相上下,则

僧繇不能及也”。“吴家样”固然有吸收“张家样”长处的地方,但

是吴能巧变,不受张之“法度”的束缚。他也受到凹凸法的较大影

响,成为继“张家样”以后更成熟的宗教画样式。然而吴道子的创

造力和革新精神集中表现在他既熟悉凹凸法又不为这种技法所囿,

他基本采用白描画法,用线或主要用线,辅之以淡色来生动表现形

象的画法,一反盛唐以前依靠均匀的线条加以重彩的造型路线,在

发扬以线作画的民族风格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设色浓艳的盛唐

时代,吴道子的简淡敷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显得格外

新奇出众。

吴道子早年行笔很细,保持了六朝和初唐的传统,到中年以后,

在熟练的基础上创出自己的风格,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莼

菜条”说法出自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之口,它是一种睡莲科植物,其

圆形绿叶浮在水面上,根茎在水中生长,其表面附有胶质黏液,所

以给人的手感非常润滑,“莼菜条”是莼菜茎。吴道子用快慢疾徐、

粗细轻重、变化富于节奏的“莼菜条”的笔法表现迎风飘举的宽衣

博带、衣褶,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是以表现对象的

细微的透视变化高、侧、深、斜为目的的,是带有立体感的线条。

这种线条比铁线描更敏锐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立体造型,赋予线条

更强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表现力,使画面效果具有“天衣飞扬满壁

风动”的艺术效果,被称为“吴带当风”,这种风格的问世,为中

国绘画开辟了新途径。“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被宋

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一语概括。这两句话指出了两

者在服装上的不同,前者是其势圆转,衣服宽松,裙带飘举,所画

人物衣带宛若当风飘舞之状;后者是体制稠密,衣衫紧贴身上,犹

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结构严谨。同时,吴又能突破“曹家样”自

北齐以来在画坛上的支配地位。所以有“吴生始用兰叶描,曹衣出

水法全灭”的说法,这也正是中国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线的造

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丰富和完善了民族线描手

段。“曹家样”和“吴家样”实际上代表了中国画发展史上两种不

同的用笔风格,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吴家样”体现了大唐盛

世气势恢弘、开明自信的精神气质。

吴道子开创了行笔磊落挥霍,笔势豪放,方圆凹凸的“兰叶描”,

通过笔触的抑扬顿挫来增强线描所能表达的质感、立体感和表达作

者内心感情的力量。“兰叶描”的特点则不同于“莼菜条”。在用笔

上打破了传统的描法,他在运笔时压力不均,凭借其深厚的书法功

底,将六朝以来“紧劲连绵”变为提按明显,波折起伏,用笔轻重

多变,劲力外张,时提时顿,因而所画线条的粗细随着用笔走势的

起伏进行,给人以流畅而强劲的节奏感。粗细不均增强了线条的方

向感和运动感,也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这种“兰叶描”在抑扬顿

挫中的丰富表现力,可以看出吴道子运用线条的方法有很高的造

诣,由于吴道子掌握了极熟练的绘画技巧,才能打破常规,随意挥

洒。这种从粗细单一的线条解放出来的新的线型,正是中国绘画的

一个新的走向,也是书法发展影响到绘画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吴道子脱离了“张家样”“曹家样”注重人体曲线和

衣褶描绘的西域画风。吴道子首创的“兰叶描”“莼菜条”的笔法

则正好适应壁画的特点而应用,由于吴道子的用线风格不受形的约

束,用笔率真活泼,用线之间经常有意想不到的地方。所谓“落笔

生风”,“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以吞”的记载中可以想见,

这种线条在把握“形似”的“度”上恐怕就不能是缜密和工致了,

对形似的要求要放松得多、自由得多,于是吴道子的线型打破了长

期以来沿袭陆探微、顾恺之的“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的高

古“游丝描”,因为“游丝描”线条圆润劲健,如铁丝一般无变化。

若不加改变直接施用于墙面,会因为线条过于纤细,而使整幅壁画

失之贫弱,因此线条的加宽很有必要。“莼菜条”宽约3毫米,显

然比“游丝描”“铁线描”粗,这也使得线看起来更加结实有力,

不至于显得弱不禁风,因此它更适合于在墙上画大画。米芾用行笔

“磊落挥霍”,如“莼菜条”来评价吴道子的作品,前半句是指吴

道子用笔的气势和精神状态,后半句则用形象比喻的手法来描述吴

道子线条的模样,又可以理解为通感的手法,用“莼菜条”的触觉

感受来隐喻视觉感受。

吴道子的绘画艺术风格,属于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疏格。这种风格

的问世,为中国绘画开辟了新途径。在吴道子之前的人物画注重于

笔迹周密,而吴道子则一改前人陈规,往往“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以疏体而胜密体,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这就是一种

全新的绘画艺术风格——疏体。在形象塑造上,吴道子的独创性更

是强烈,即所谓“众皆密于盼际,我则披其点画。人皆谨于像似,

我则脱落其凡俗”。用线条将形象描绘得生动淋漓至极,甚至“离

披点画,时见缺落”。在创作上,点画“缺落”,而不失其神,这分

明是“笔不周而意足”,或即是“遗貌取神”。他的有些作品,甚至

“脱落”到只以“墨踪”为之。

吴道子人物画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

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

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于画坛之上。

吴道子这种设色简淡、轻拂丹青的表现手法,不仅加强了线条的表

现力,更使得以后宋代李公麟把白描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使

白描形式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趣。

参考文献

[1]王伯敏著. 中国绘画通史[m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2008

[2]李少林著. 中国美术史[m ].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

[3]王逊著. 中国美术史[m ].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4]贺西林、赵力著. 中国美术史简编[m ].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3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传统文化的自然观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更具生态和谐色彩的自然观.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三教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庄之道的影响.儒道释各家都言"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 ...查看


  • 中国传统壁画艺术特点研究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各时期壁画艺术特点的分析介绍,揭示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进程,通过对传统壁画的研讨为中国现代壁画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 传统壁画 主观创造 形式美 一.传统壁画以简单装饰纹样为开端 中国传统壁画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 ...查看


  • 中国名词解释
  • 16.名词解释:楚国画 长沙楚墓先后出土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代表作有<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它代表了先秦绘画的水平和特征.人物皆作正立和侧立,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色 ...查看


  • 中美史,各时代画家,流派,特点
  • 壹. 魏晋南北朝 1. 曹不兴:三国吴人,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落墨为蝇的传说). 2. 卫 协:西晋画家,谢赫评价"古画皆略,至协始精...",他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 求.他对六朝中气韵的画风形成最有影响. ...查看


  • 论吴道子释道画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 目录 目录 .................................................................................................................. ...查看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1. 以实物为例,说明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的风格特点.并阐述印度造像中秣菟罗与健陀罗两种造像的主要区别. 答:1941年,于彭山汉墓种发现一件<陶塑钱树坐佛像>,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陶塑佛像,佛像为典型的秣菟罗造像风格,佛像高耸螺 ...查看


  • 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资料
  • 第一章 原始美术 (一)原始陶器艺术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查看


  • [欧泥の笔记]中国美术史核心笔记
  •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 (一)隋唐五代人物画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代表.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2.吴道子的作品.风格特征.艺术成就送子天王图.地域变相图.伏生授经.鬼伯图用笔遒劲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画成 ...查看


  • 唐代人物画艺术
  • 唐代人物画艺术 一. 学科名称:唐代人物画艺术 二. 授课班级:美术学 三. 授课时间:1课时 四.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唐代人物画艺术,是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熟悉并 掌握唐朝的主要人物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 五. 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