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网络安全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器技术委员会(IEC)及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属的电信标准化组(ITU-TS)在安全需求服务分析指导、安全技术机制开发、安全评估标准等方面制定了一些标准草案。另外,IETF也有9个功能组讨论网络安全并制定相关标准。
目前国外主要的安全评价标准则有以下几个:
2.3.1 美国TCSEC
该标准由美国国防部制定,将安全分为4个方面,即安全政策、可说明性、安全保障和文档。标准将上述4个方面又分为7个安全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D、C1、C2、B1、B2、B3和A级。
2.3.2 欧洲ITSEC
它叙述了技术安全的要求,把保密作为安全增强功能。与TCSEC不同的是,ITSEC把完整性、可用性与保密性作为与保密同等重要的因素。ITSEC定义了从E0级(不满足品质)到E6级(形式化验证)的7个安全等级,对于每个系统,安全功能可分别定义。ITSEC预定义了10中功能,其中前5种与TCSEC中的C1~B3级非常相识。
2.3.3 联合公共准则(CC)
它的目的是把已有的安全准则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该计划从1993年开始执行,1996年推出第一版,1998年推出第二版,现已成为ISO标准。CC结合了TCSEC及ITSEC的主要特征,强调将安全的功能与保障分离,并将功能需求分为9类63族,将保障分为7类29族。
2.3.4 ISO安全体系结构标准
ISO7498-2-1989,在描述基本参考模型的同时,提供了安全服务与有关机制的一般描述,确定在参考模型内部可以提供这些服务与机制的位置。
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895-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该准则将信息系统安全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主要的安全考核指标有身份验证、自主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审计、隐蔽信道分析、客体重用、强制访问控制、安全标记、可信路径和可信恢复等,这些指标涵盖了不同级别的安全要求。
网络建设必须确定合理的安全指标,才能检验其达到的安全级别。具体实施网络建设时,应根据网络结构和需求,分别参照不同的标准条款制定安全指标。
2.3 网络安全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器技术委员会(IEC)及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属的电信标准化组(ITU-TS)在安全需求服务分析指导、安全技术机制开发、安全评估标准等方面制定了一些标准草案。另外,IETF也有9个功能组讨论网络安全并制定相关标准。
目前国外主要的安全评价标准则有以下几个:
2.3.1 美国TCSEC
该标准由美国国防部制定,将安全分为4个方面,即安全政策、可说明性、安全保障和文档。标准将上述4个方面又分为7个安全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D、C1、C2、B1、B2、B3和A级。
2.3.2 欧洲ITSEC
它叙述了技术安全的要求,把保密作为安全增强功能。与TCSEC不同的是,ITSEC把完整性、可用性与保密性作为与保密同等重要的因素。ITSEC定义了从E0级(不满足品质)到E6级(形式化验证)的7个安全等级,对于每个系统,安全功能可分别定义。ITSEC预定义了10中功能,其中前5种与TCSEC中的C1~B3级非常相识。
2.3.3 联合公共准则(CC)
它的目的是把已有的安全准则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该计划从1993年开始执行,1996年推出第一版,1998年推出第二版,现已成为ISO标准。CC结合了TCSEC及ITSEC的主要特征,强调将安全的功能与保障分离,并将功能需求分为9类63族,将保障分为7类29族。
2.3.4 ISO安全体系结构标准
ISO7498-2-1989,在描述基本参考模型的同时,提供了安全服务与有关机制的一般描述,确定在参考模型内部可以提供这些服务与机制的位置。
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895-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该准则将信息系统安全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主要的安全考核指标有身份验证、自主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审计、隐蔽信道分析、客体重用、强制访问控制、安全标记、可信路径和可信恢复等,这些指标涵盖了不同级别的安全要求。
网络建设必须确定合理的安全指标,才能检验其达到的安全级别。具体实施网络建设时,应根据网络结构和需求,分别参照不同的标准条款制定安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