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地质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一、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区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危害;

(三)调查研究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研究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 水、工、环 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

(二)开展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物探、钻探、实验测试及监

测等工程施工。

(三)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

(四)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五)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

(六)综合上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作出评价、预测与论证,形成成果报告。

三、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监测、实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并重点说明 多S 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野外调查采用比例尺1:5万地形图。成果图件比例尺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小于1:25万。

(四)要突出揭示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影响,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防灾减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五)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目前尚未发布规范规程。调查工作可根据各项目及不同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 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

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1:50000)》

有关遥感、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规范规程。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地质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一、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区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危害;

(三)调查研究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研究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 水、工、环 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

(二)开展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物探、钻探、实验测试及监测等工程施工。

(三)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

(四)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五)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

(六)综合上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作出评价、预测与论证,形成成果报告。

三、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监测、实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并重点说明 多S 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野外调查采用比例尺1:5万地形图。成果图件比例尺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小于1:25万。

(四)要突出揭示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影响,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防灾减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五)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目前尚未发布规范规程。调查工作可根据各项目及不同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 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

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1:50000)》

有关遥感、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规范规程。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地质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一、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区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危害;

(三)调查研究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

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研究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 水、工、环 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

(二)开展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物探、钻探、实验测试及监测等工程施工。

(三)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

(四)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五)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

(六)综合上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作出评价、预测与论证,形成成果报告。

三、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监测、

实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并重点说明 多S 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野外调查采用比例尺1:5万地形图。成果图件比例尺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小于1:25万。

(四)要突出揭示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影响,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防灾减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五)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目前尚未发布规范规程。调查工作可根据各项目及不同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 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

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1:50000)》

有关遥感、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规范规程。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地质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一、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区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危害;

(三)调查研究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研究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 水、工、环 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

(二)开展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物探、钻探、实验测试及监测等工程施工。

(三)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

(四)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五)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

(六)综合上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作出评价、预测与论证,形成成果报告。

三、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监测、实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并重点说明 多S 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野外调查采用比例尺1:5万地形图。成果图件比例尺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小于1:25万。

(四)要突出揭示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影响,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防灾减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五)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目前尚未发布规范规程。调查工作可根据各项目及不同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 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

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1:50000)》

有关遥感、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规范规程。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地质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一、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区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危害;

(三)调查研究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研究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 水、工、环 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

(二)开展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物探、钻探、实验测试及监

测等工程施工。

(三)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

(四)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五)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

(六)综合上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作出评价、预测与论证,形成成果报告。

三、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监测、实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并重点说明 多S 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野外调查采用比例尺1:5万地形图。成果图件比例尺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小于1:25万。

(四)要突出揭示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影响,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防灾减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五)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目前尚未发布规范规程。调查工作可根据各项目及不同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 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

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1:50000)》

有关遥感、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规范规程。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地质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一、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区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危害;

(三)调查研究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研究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 水、工、环 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

(二)开展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物探、钻探、实验测试及监测等工程施工。

(三)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

(四)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五)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

(六)综合上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作出评价、预测与论证,形成成果报告。

三、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监测、实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并重点说明 多S 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野外调查采用比例尺1:5万地形图。成果图件比例尺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小于1:25万。

(四)要突出揭示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影响,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防灾减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五)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目前尚未发布规范规程。调查工作可根据各项目及不同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 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

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1:50000)》

有关遥感、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规范规程。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地质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一、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区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危害;

(三)调查研究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

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研究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 水、工、环 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

(二)开展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物探、钻探、实验测试及监测等工程施工。

(三)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

(四)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五)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

(六)综合上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作出评价、预测与论证,形成成果报告。

三、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监测、

实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并重点说明 多S 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野外调查采用比例尺1:5万地形图。成果图件比例尺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小于1:25万。

(四)要突出揭示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影响,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防灾减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五)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目前尚未发布规范规程。调查工作可根据各项目及不同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 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

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1:50000)》

有关遥感、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规范规程。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地质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一、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二)查明区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危害;

(三)调查研究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四)调查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

(五)研究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 水、工、环 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

(二)开展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物探、钻探、实验测试及监测等工程施工。

(三)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

(四)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五)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

(六)综合上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作出评价、预测与论证,形成成果报告。

三、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

(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监测、实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并重点说明 多S 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三)野外调查采用比例尺1:5万地形图。成果图件比例尺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小于1:25万。

(四)要突出揭示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 互影响,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防灾减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五)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目前尚未发布规范规程。调查工作可根据各项目及不同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 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比例尺1:50000)》

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

(1:50000)》

有关遥感、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规范规程。


相关文章

  •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的编写要特别强调以下几方面要求: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目的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为中心,为科学 ...查看


  • 关于报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备案
  • 附件1 (文头) (储量评审机构函号) 关于报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备案的函 (格式)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我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对XXX(提交单位)因-------一的目的,申报的<---一报告 ...查看


  • 广东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 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 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为进一步规范矿产储量管理,适应矿业发 ...查看


  • 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野外验收要求 一.为搞好野外验收工作,提高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的质量,特制订本要求.二.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专业的地质调查项目执行本要求. 三 ...查看


  • 湖南省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
  • 关于印发<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 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湘国土资办发[2007]24号 各市州.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各有关地勘单位: 为加强地质勘查监督管理,规范商业性矿产勘查实施方案审查工作,根据<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 ...查看


  • 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及编写提纲
  •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 ...查看


  • 广东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 广东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一.总则 1.为贯彻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查看


  • [法律法规]能源部关于颁发[电力工程勘测综合取费标准]的通知
  • [阅读全文] 根据建设部建设[1991]150号及建设[1991]316号文,我部对1986年编制的<电力工程勘测综合取费标准>进行了修订.现正式颁发,自1992年1月1日起试行. 试行中双方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及 ...查看


  •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文件 中国国土培字[2010]34号 关于举办全国<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 2010)与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研讨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