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中国之怪现象

我想目前世界上除中国之外,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那样在普通工人短缺的情况下存在长期的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没听说过历史上哪个国家出现过这种现象,所以目前这个现象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称之“中国之怪现象”一点都不过分。

问题1:06年,工人日报,标题:文明社会不能容忍大学生零工资就业

晕,好象大学生很喜欢零工资就业,不是没办法谁愿意零工资就业!就象封建社会里有人为了生存被迫无奈去卖身,人们却指摘其堕落,这样的社会不悲哀吗?

问题2:“大学生应该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一位教育部负责人这样说

意思是指,大学生应该去接受低工资,或者去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比如一种说法,美国的大学生是出租司机。我想美国大学生可能是有开出租车的,但我怀疑是个例。在此,关键的问题,是开出租车需要读大学吗?如果需要大学生去开出租车不用拿来说道,而且出租车司机应该去读大学。如果开出租车不需要读大学,那么如果大学毕业后只能去做类似开出租车的工作是不是不需要读大学,或者说读大学没有用,进而是否可以说读书无用,至少就目前社会劳动的需求而言。

读大学显然意味更高的教育成本,从简单的成本-收益出发,大学生要求高一点的工资,这不仅是应该个人的理性,而且应该是社会的理性,否则一个社会办大学做什么?如果高中毕业工作4年后月工资1200,4年后大学毕业月工资1000元,一个选择读大学是理性的吗?社会办大学是理性的吗?

问题3: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狗屁大学生,在学校里混,没啥水平还好高务远,毕业了还要求高工资,你是老板你要吗?

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难预期的压力下,大多数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至少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外语水平,不比他们的师兄师姐差,如果说学习不好导致水平差,他们的就业总是要比以前的师兄、师姐好的罗,但事实相反。事实是,就业越来越难,而且以前也没怎么听企业说大学生水平差。即使扩招了,大学生总体素质下降了,但是好象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就业也不好,他们的素质应该还是没有下降吧?

问题4: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实践能力差等等,说到底企业想要有工作经验的,而且一提就是2、3工作经验。

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好象言必称美国,我相信,总体来说,美国大学应届生的实践能力比中国大学生强一些,但是我怀疑是不是美国的大学生一出来就是相当于中国2、3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另外,中国的教育应该一直在改进的,而不是退步的,为什么以前没有要求大学生要有工作经验而现在要了那?是以前的大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强,以前的培养方式更好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认为中国的教育是与时退步的。

如果这样的现象长期存在,我们的民族还有前途吗?

问题5:含过去天之骄子的思想,不能摆正自身,影响就业。

现在有多少大学生还有天之骄子的思想,除非北大、清华之类的。哪一天,连北大、清华的学子都没了这种自豪感了的话,恐怕中华危矣了!

问题6:扩招与就业难都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以2004年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为例,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199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80.7%。我国即使按2004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与我们同处亚洲的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这都充分说明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多还是少是相对于社会需要而言的,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美国一样吗?中国的第三产业不仅落后,而且受到抑制,而第三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简单地对比毛入学率的想法不是愚蠢也是肤浅。

呜呼,中国之怪现象!悲哀中国

我想目前世界上除中国之外,没有一个国家象中国那样在普通工人短缺的情况下存在长期的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没听说过历史上哪个国家出现过这种现象,所以目前这个现象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称之“中国之怪现象”一点都不过分。

问题1:06年,工人日报,标题:文明社会不能容忍大学生零工资就业

晕,好象大学生很喜欢零工资就业,不是没办法谁愿意零工资就业!就象封建社会里有人为了生存被迫无奈去卖身,人们却指摘其堕落,这样的社会不悲哀吗?

问题2:“大学生应该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一位教育部负责人这样说

意思是指,大学生应该去接受低工资,或者去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比如一种说法,美国的大学生是出租司机。我想美国大学生可能是有开出租车的,但我怀疑是个例。在此,关键的问题,是开出租车需要读大学吗?如果需要大学生去开出租车不用拿来说道,而且出租车司机应该去读大学。如果开出租车不需要读大学,那么如果大学毕业后只能去做类似开出租车的工作是不是不需要读大学,或者说读大学没有用,进而是否可以说读书无用,至少就目前社会劳动的需求而言。

读大学显然意味更高的教育成本,从简单的成本-收益出发,大学生要求高一点的工资,这不仅是应该个人的理性,而且应该是社会的理性,否则一个社会办大学做什么?如果高中毕业工作4年后月工资1200,4年后大学毕业月工资1000元,一个选择读大学是理性的吗?社会办大学是理性的吗?

问题3: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狗屁大学生,在学校里混,没啥水平还好高务远,毕业了还要求高工资,你是老板你要吗?

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难预期的压力下,大多数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至少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外语水平,不比他们的师兄师姐差,如果说学习不好导致水平差,他们的就业总是要比以前的师兄、师姐好的罗,但事实相反。事实是,就业越来越难,而且以前也没怎么听企业说大学生水平差。即使扩招了,大学生总体素质下降了,但是好象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就业也不好,他们的素质应该还是没有下降吧?

问题4: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实践能力差等等,说到底企业想要有工作经验的,而且一提就是2、3工作经验。

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好象言必称美国,我相信,总体来说,美国大学应届生的实践能力比中国大学生强一些,但是我怀疑是不是美国的大学生一出来就是相当于中国2、3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另外,中国的教育应该一直在改进的,而不是退步的,为什么以前没有要求大学生要有工作经验而现在要了那?是以前的大学生实践能力比较强,以前的培养方式更好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认为中国的教育是与时退步的。

如果这样的现象长期存在,我们的民族还有前途吗?

问题5:含过去天之骄子的思想,不能摆正自身,影响就业。

现在有多少大学生还有天之骄子的思想,除非北大、清华之类的。哪一天,连北大、清华的学子都没了这种自豪感了的话,恐怕中华危矣了!

问题6:扩招与就业难都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以2004年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为例,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199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80.7%。我国即使按2004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与我们同处亚洲的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这都充分说明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多还是少是相对于社会需要而言的,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美国一样吗?中国的第三产业不仅落后,而且受到抑制,而第三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简单地对比毛入学率的想法不是愚蠢也是肤浅。

呜呼,中国之怪现象!悲哀中国


相关文章

  • 就业形势分析 1
  • 2016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关心的问题,然而,2016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怎么呀呢?咱们一起看看. 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出现,与经济增速减缓有关,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有关;与农民工在农业之外求 ...查看


  • 怎么解决就业问题
  • 优先战略保民生(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④) --怎么解决就业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然而,2011年春节前后,招工难现 ...查看


  • 用工荒与就业难存在原因与对策
  • 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的原因和对策 在今年年初,我们发现各地报纸电视等媒体相继报道这样一条新闻:许多企业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地点搭建临时招工摊位,招录将要离开本地的外出务工人员,同时抢先招收外来的务工人员.事实上,企业选择在汽车站或火车站进行招 ...查看


  • 大学生工资低于农民工
  • 成都人才市场日前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45%的被调查应届生求职者认为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待遇不及农民工是正常的,工资待遇高低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35.5%的应届生求职者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2月27日<华西都市报>) 据成都媒 ...查看


  • 关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几点认识
  • 关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几点认识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就业形势,并非以劳动力市场冲击这种简单和单向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在就业冲击与劳动力短缺.农民工返乡与回城.失业率上升与下降等一系列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展现.本期<要报>认为,在我国 ...查看


  • 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
  • 两会热点话题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形势分析 温家宝: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1.2% 今天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 ...查看


  • 对民工荒积极效应的认识和思考
  • 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18卷第3期POPULATION &DEVELOPMENT Vol.18 No.32012 对民工荒积极效应的认识和思考 郭庆,吴瑞君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人口研究所,上海200241) 摘要 ...查看


  • 大学生基层就业
  • 大学生就业 政策支持,引导更多人走向基层 "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情况比较好.近几年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70%至75%之间,年底就业率基本上能够达到90%以上."虽然承认就业压力总量过大,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查看


  • 农民工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 农民工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刘晓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250014) 摘要:农民工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民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的客观需要,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