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谐运动导学案

11.1简谐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2)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3)掌握从图形图象分析简谐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4)通过简谐运动图象分析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与位移的概念容易混淆;在一次全振动中速度的变化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弹簧振子”回答:

(1)做 的物体能够 的位置叫 。

(2)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 位置附近所做的 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 。

(3)如果球与杆之间的 可以 ,且弹簧的质量与小球的质量相比也可以 ,则该装置为 。弹簧振子是小球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阅读教材“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回答:

(1)图象的建立:用横坐标表示振动物体运动的 ,纵坐标表示振动物体运动过程中对于平衡位置的 ,建立坐标系。

(2)图象意义:反映了振动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 随 变化的规律。

(3)振动位移:通常以平衡位置为位移起点,所以振动位移方向总背离平衡位置。

3.阅读教材“简谐运动及其图象”回答:

如图所示,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 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t图象)是一条 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课内探究:

新知探究一:弹簧振子?

探究1:什么机械振动及其特点?

定义: 特点:① ② 探究2:什么弹簧振子?弹簧振子的理想化条件是什么?

定义: 条件:① ② ③ 新知探究二: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

探究1:教材是用频闪照片获得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的,在“做一做”中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绘制小球运动的x-t图象。这种方法叫频闪照相法。

①频闪照相法:以小球的 为坐标原点,沿运动方向建立坐标轴。规定小球在平衡位置右边时,位移为正,在平衡位置左边时,位移为负。摄像底片从下向上 运动,底片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可用底片运动的距离代表时间轴。

②意义:振子的频闪照片反映了 。也就是 。

③位移变化情况

总结:振动物体的位移与运动学中的位移含义不同,振子的位移总是相对于 而言的,即初位置是 ,末位置是振子 。因而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始终 平衡位置。

探究2:我们能不能用身边的工具来粗略的绘制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呢? 新知探究三:简谐运动及其图象

探究1:弹簧振子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正弦或余弦关系是如何确定的?

结论: 探究2:简谐运动的定义是什么?

结论: 探究3:简谐运动的的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反映了什么规律?

简谐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具有什么规律?

典型例题:

【例1】关于机械振动的位移和平衡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位置就是物体振动范围的中心位置

B.机械振动的位移总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位移

C.机械振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发生的位移也越大

D.机械振动的位移是指振动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最远时的位移

【例2】如图甲所示为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规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试根据图象分析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振子振动的起始位

置是________,从初始位置开始,振子

向________(填“右”或“左”)运动。

(2)在图乙中,找出图象中的O、A、B、

C、D各对应振动过程中的哪个位置?即

O对应________,A对应________,B对

应________,C对应________,D对应

________。

(3)在t=2 s时,振子的速度的方向与t=0时速度的方向________。

(4)质点在前4 s内的位移等于________。

【例3】如图11-1-5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有多大?

(2)在1.5 s和2.5 s两个时刻,质点向哪个方向运动?

(3)质点在第2 s末的位移是多少?在前4 s内的路程是多

少?

【例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11-1-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振动频率是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例5】如图11-1-11所示为某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P→Q位移在增大

B.由P→Q速度在增大

C.由M→N位移是先减小后增大

D.由M→N位移始终减小

课堂练习:

1.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 B.加速度

C.速率 D.动量

2.关于简谐运动的位移、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减少时,加速度减少,速度也减少

B.位移方向总是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离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D.物体向负方向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向正方向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3.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在A、B两点时的速度和位移均为零

B.振子在通过O点时速度的方向将发生改变

C.振子所受的弹力方向总跟速度方向相反

D.振子离开O点的运动总是减速运动,靠近O点的运动总是加速运动

4.如图1-6所示是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由此可知( )

A.t=0时,质点位移、速度均为零

B.t=1 s时,质点位移最大,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t=2 s时,质点的位移为零,速度负向最大,加速度为零

D.t=4 s时,质点停止运动

5.如图1-7所示表示某质点简谐运动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时刻的速度相同

B.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速度与加速度同向

C.从t2到t3这段时间内,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D.t1、t3时刻的加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

例1. 【解析】平衡位置是物体可以静止时的位置,所以应与受力有关,与是否为振动范围的中心位置无关。如乒乓球竖直落在台上的运动是一个机械振动,显然其运动过程的中心位置应在台面上,所以A不正确;振动位移是以平衡位置为初始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振动位移随时间而变,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最远时,振动物体振动位移最大,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

例2. 【答案】(1)平衡位置O 右 (2)E G E FE (3)相反 (4)0

【解析】由图象可知,起始位置位移为零,而位移是指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故起始位置应在平衡位置;O、B、D点位移为零,对应平衡位置E,A点为正向最大位移,对应位置为G,C点为负向最大位移,对应位置为F;t=0时,切线斜率为正,说明振子向正方向运动,t=2 s时,切线斜率为负,说明振子向负方向运动,则两时刻速度方向相反;振子从平衡位置运动4 s,恰好又回到平衡位置,故位移为零。 例3【答案】(1)10 cm (2)向平衡位置运动 背离平衡位置运动 (3)0 40 cm

【解析】由图象上的信息,结合质点的振动过程可作出以下回答:

(1)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就是x的最大值10 cm;

(2)在1.5 s以后的时间质点位移减少,因此是向平衡位置运动,在2.5 s以后的时间位移增大,因此是背离平衡位置运动;

(3)质点在2 s时在平衡位置,因此位移为零。质点在前4 s内完成一个周期性运动,其路程10×4 cm=40 cm。

例4. 【答案】B例5. 【答案】A、C

练习答案:

1. 解析:每次经过同一点x相同,弹力相同,但v、p只是大小一定相同。

答案:B、C

2. 解析:位移减少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A项错误;位移方向总是跟加速度方向相反,与速度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B、D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4. 解析:振子在A、B两点时的速度为零,但位移为最大,故A错;振子经过O点时速度方向不变,故B错;弹力的方向有时也与速度方向相同,故C错。

答案:D

4. 解析:当t=0时,质点的位移为零,所受回复力F=0,加速度为零,此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速度,故选项A错误;当t=1 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因此受回复力最大,加速度负向最大,此时质点振动到平衡位置正方向的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选项B正确;t=2 s时,质点的位移为零,回复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沿x轴负方向,因此选项C正确;根据振动图象可知,质点的振幅为10 cm,周期T=4 s,因此D错误。

答案:B、C 5. C、D

11.1简谐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2)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3)掌握从图形图象分析简谐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4)通过简谐运动图象分析回复力,加速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与位移的概念容易混淆;在一次全振动中速度的变化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弹簧振子”回答:

(1)做 的物体能够 的位置叫 。

(2)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 位置附近所做的 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 。

(3)如果球与杆之间的 可以 ,且弹簧的质量与小球的质量相比也可以 ,则该装置为 。弹簧振子是小球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阅读教材“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回答:

(1)图象的建立:用横坐标表示振动物体运动的 ,纵坐标表示振动物体运动过程中对于平衡位置的 ,建立坐标系。

(2)图象意义:反映了振动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 随 变化的规律。

(3)振动位移:通常以平衡位置为位移起点,所以振动位移方向总背离平衡位置。

3.阅读教材“简谐运动及其图象”回答:

如图所示,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 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x-t图象)是一条 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课内探究:

新知探究一:弹簧振子?

探究1:什么机械振动及其特点?

定义: 特点:① ② 探究2:什么弹簧振子?弹簧振子的理想化条件是什么?

定义: 条件:① ② ③ 新知探究二: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

探究1:教材是用频闪照片获得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的,在“做一做”中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绘制小球运动的x-t图象。这种方法叫频闪照相法。

①频闪照相法:以小球的 为坐标原点,沿运动方向建立坐标轴。规定小球在平衡位置右边时,位移为正,在平衡位置左边时,位移为负。摄像底片从下向上 运动,底片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可用底片运动的距离代表时间轴。

②意义:振子的频闪照片反映了 。也就是 。

③位移变化情况

总结:振动物体的位移与运动学中的位移含义不同,振子的位移总是相对于 而言的,即初位置是 ,末位置是振子 。因而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始终 平衡位置。

探究2:我们能不能用身边的工具来粗略的绘制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呢? 新知探究三:简谐运动及其图象

探究1:弹簧振子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正弦或余弦关系是如何确定的?

结论: 探究2:简谐运动的定义是什么?

结论: 探究3:简谐运动的的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反映了什么规律?

简谐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具有什么规律?

典型例题:

【例1】关于机械振动的位移和平衡位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位置就是物体振动范围的中心位置

B.机械振动的位移总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位移

C.机械振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发生的位移也越大

D.机械振动的位移是指振动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最远时的位移

【例2】如图甲所示为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规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试根据图象分析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振子振动的起始位

置是________,从初始位置开始,振子

向________(填“右”或“左”)运动。

(2)在图乙中,找出图象中的O、A、B、

C、D各对应振动过程中的哪个位置?即

O对应________,A对应________,B对

应________,C对应________,D对应

________。

(3)在t=2 s时,振子的速度的方向与t=0时速度的方向________。

(4)质点在前4 s内的位移等于________。

【例3】如图11-1-5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有多大?

(2)在1.5 s和2.5 s两个时刻,质点向哪个方向运动?

(3)质点在第2 s末的位移是多少?在前4 s内的路程是多

少?

【例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11-1-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振动频率是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例5】如图11-1-11所示为某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P→Q位移在增大

B.由P→Q速度在增大

C.由M→N位移是先减小后增大

D.由M→N位移始终减小

课堂练习:

1.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 B.加速度

C.速率 D.动量

2.关于简谐运动的位移、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减少时,加速度减少,速度也减少

B.位移方向总是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背离平衡位置时,速度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D.物体向负方向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向正方向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

3.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在A、B两点时的速度和位移均为零

B.振子在通过O点时速度的方向将发生改变

C.振子所受的弹力方向总跟速度方向相反

D.振子离开O点的运动总是减速运动,靠近O点的运动总是加速运动

4.如图1-6所示是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由此可知( )

A.t=0时,质点位移、速度均为零

B.t=1 s时,质点位移最大,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C.t=2 s时,质点的位移为零,速度负向最大,加速度为零

D.t=4 s时,质点停止运动

5.如图1-7所示表示某质点简谐运动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时刻的速度相同

B.从t1到t2这段时间内,速度与加速度同向

C.从t2到t3这段时间内,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D.t1、t3时刻的加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

例1. 【解析】平衡位置是物体可以静止时的位置,所以应与受力有关,与是否为振动范围的中心位置无关。如乒乓球竖直落在台上的运动是一个机械振动,显然其运动过程的中心位置应在台面上,所以A不正确;振动位移是以平衡位置为初始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振动位移随时间而变,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最远时,振动物体振动位移最大,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

例2. 【答案】(1)平衡位置O 右 (2)E G E FE (3)相反 (4)0

【解析】由图象可知,起始位置位移为零,而位移是指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故起始位置应在平衡位置;O、B、D点位移为零,对应平衡位置E,A点为正向最大位移,对应位置为G,C点为负向最大位移,对应位置为F;t=0时,切线斜率为正,说明振子向正方向运动,t=2 s时,切线斜率为负,说明振子向负方向运动,则两时刻速度方向相反;振子从平衡位置运动4 s,恰好又回到平衡位置,故位移为零。 例3【答案】(1)10 cm (2)向平衡位置运动 背离平衡位置运动 (3)0 40 cm

【解析】由图象上的信息,结合质点的振动过程可作出以下回答:

(1)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就是x的最大值10 cm;

(2)在1.5 s以后的时间质点位移减少,因此是向平衡位置运动,在2.5 s以后的时间位移增大,因此是背离平衡位置运动;

(3)质点在2 s时在平衡位置,因此位移为零。质点在前4 s内完成一个周期性运动,其路程10×4 cm=40 cm。

例4. 【答案】B例5. 【答案】A、C

练习答案:

1. 解析:每次经过同一点x相同,弹力相同,但v、p只是大小一定相同。

答案:B、C

2. 解析:位移减少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A项错误;位移方向总是跟加速度方向相反,与速度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B、D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4. 解析:振子在A、B两点时的速度为零,但位移为最大,故A错;振子经过O点时速度方向不变,故B错;弹力的方向有时也与速度方向相同,故C错。

答案:D

4. 解析:当t=0时,质点的位移为零,所受回复力F=0,加速度为零,此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速度,故选项A错误;当t=1 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因此受回复力最大,加速度负向最大,此时质点振动到平衡位置正方向的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选项B正确;t=2 s时,质点的位移为零,回复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沿x轴负方向,因此选项C正确;根据振动图象可知,质点的振幅为10 cm,周期T=4 s,因此D错误。

答案:B、C 5. C、D


相关文章

  • 5.1 简谐运动
  • 第五章 振动和波 声学 5.1 简谐运动(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振动是物体机械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知道机械振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理解间谐运动回复力的特点. (3)理解简谐运动在一次全 ...查看


  • 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 运动的方式 --杨木林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付纯林 我们上节课知道了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中,即使一些物体咋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在一直在生长或运动.那么物体到底是如何进行运动的呢?这节课老师将会和你们 ...查看


  • 机械振动导学案
  • 第一节:简谐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振动是物体机械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知道机械振动的概念.2.领悟弹簧振子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3.知道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的形状,并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4.理解记录振动的方法 [自主预习] 1. ...查看


  • 如何针对大学阶段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
  • (一)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1.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个人身体客观条件及要求的运动处方,切忌千篇一律. 2.有效的原则: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应使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功能状态有改善,在制定运动处方时, ...查看


  • 第1节什么是抛体运动
  • 第一节 什么是抛体运动 Ⅰ.知识点及考查角度 系统学习 知识点1:抛体运动 抛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知识解读: 1.概念: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 2.抛体运动的条件:(1)有一定的初速度(v0 ...查看


  • 从思维法则角度看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重建
  • 第43卷第8期2009年8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Jo 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 hy sical Educatio n V o l. 43N o. 8A ug. 2009 从思维法则角度看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 ...查看


  • [机械振动'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 <机械振动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刘志坚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道机械振动是物体机械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知道机械振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简谐运动,理解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点: 3.理解简谐运 ...查看


  • 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导学方案 2011年4月22日 编写:杨洪涛 审阅:张四林 课时:2 学习要求 1.理解回复力的概念 2.会用动力学的方法,分析简谐运动中的位移.速度.回复力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3.会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水 ...查看


  • 简谐运动的能量
  • 第六节 简谐运动的能量 阻尼振动 ●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从功能关系角度来深化对简谐运动的特点的认识. 教学时,在复习机械能守恒的基础上,应向学生说明:在位移最大时,即动能为零时,单摆的振幅最大,重力势能最大: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幅越大,弹性势能越 ...查看


  •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
  • 导读 运动处方的制定为患者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其目的是在确保治疗安全的同时使患者身体功能得以康复. 1制定运动处方的目的 运动疗法能够改善或保持肌力.肌耐力:提高心血管及肺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改善平衡及运动协调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