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

教师个人简介:韦泽琅,女,来宾祥和小学教师,1981年10月出生,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2000年参加工作。工作认真,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科研能力强,是学校学科带头人。曾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参加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被评为来宾市课题实验先进个人。被兴宾区教育局聘请为“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指导组成员;2010年3月参加兴宾区课堂教学竞赛荣获第一名;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荣获国家级,自治区及一二等奖。2010年4月在广西阅读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执教《七颗钻石》,获特等奖。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宾祥和小学 韦泽琅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焦渴、水罐、一瞬间、清澈新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童话故事的神奇想象力。

4.学习第一自然段,感悟旱灾的严重。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旱灾的严重。

教学难点:感悟旱灾的严重。

设计说明:设计理念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故事的神奇与美丽,提升语文素养。

根据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求,我把教学设计分为五个板块。第一,出示世界上最名贵的钻石图片让学生欣赏,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第二,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配乐朗读课文,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感知课文中的更多信息和情感,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课文学习。接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第三,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生字能读准,词语能理解,为下面学习课文奠定基础。第四,再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这是根据三年级下册教学总目标要求而设计的,总目标要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五,研读第一段,感悟旱灾的严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感悟,体会旱灾的大,为第二课时感受水罐的神奇变化,感悟小姑娘的爱心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星空图)同学们,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看见在夜空的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星,我们称它们为北斗七星。这北斗七星的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9课。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

1.想听这个故事吗?(教师配乐朗读)

2.能像老师一样把故事讲好吗?下面请你们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要想把故事讲好,就得把生字新词学好。这是这篇课文的新词。

出示:旱灾 干涸 干枯 焦渴

水罐 舔净 递给 涌出

一瞬间 咽唾沫 忍不住 凑上去

清澈新鲜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端端正正

4.这些词,你会读吗?指名读,学生读词语时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5.小老师教读,齐读。

6.字音读准了,词语是什么意思呢?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找出你不理解意思的词语。

7.仔细观察第一行词语,这一行词语都是用来描写什么?“旱”字教学:观察,字的上部分是“日”,下部分是“干”,也就是太阳把东西都晒干了、缺水了,那就是“旱”,如果长期缺水也就成了旱灾。面对旱灾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谁能有感情地读第一行词语?指名读。

8.第二行词,“涌出 ”(出示图文)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意思:水从下面往上冒,流出来就是涌出。读句子换另外一个词(“冒出”)再体会词语意思。

9.第三行词:“一瞬间”意思?从字理提示:目,跟眼睛有关。结合眨眼的动作,体会速度之快时间之短。

10.词语意思理解了读起来就更有感情,这次要读准还要读出感情,齐读。

(小结:学词语要善于总结规律,如:第一行的四个词都是用来描写旱灾的词语,第三行词是三个字的词,第四是成语,第五行是AABB形式的词。)

11.在这些词语中红颜色的字都是我们要会写的生字,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哪个字最容易写错?怎样记才不会写错?师范写“罐”。生练习写。选一个最难写的字写在你的本子上。(提醒写字姿势)

三、再读课文,概括内容。

1.生字会写,新词会读,咱们学起课文来就如虎添翼,把这些词放到课文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一次我们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故事主要说什么内容?

2.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概括故事内容。

3.老师有个填空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看看怎样填。

地球上发生了 。河流 ,草木 ,许多人和动物 。 „„

4.小结,齐读。

四、研读第一段,细品词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进一步学字学词。

1.同学们,词语会理解才会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词,你的理解会更深,感悟会更多。我们把“旱灾”“干涸”“干枯”“焦渴”放到第一段去学,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体会。请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2.这段说什么?这个旱灾有多大?这段就一句话,从哪个字或哪个词看出旱灾严重?

3.抓住“所有”,“干涸”品读。旱灾还大到什么程度?

4.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抓住干枯品读,干涸和干枯都是干的意思,这两个词语能互换吗?什么情况下用干涸?什么情况下用干枯?

5.焦渴,渴得哪里受不了?全身都受不了了,首先是嗓子里怎么样?渴得怎么样?渴得都干了,渴得嗓子都冒烟了,这个嗓子因为没有水分,让你感觉到火烧火燎。你一连几天都没有喝一滴水,就是那感觉。这叫“焦”。

6.你看这个干旱大不大?联系我国目前的旱灾说,感受旱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指导有感情朗读。

7.出示旱灾图片,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

五、小结、介绍作者。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读中体会,品中想象,弄清水罐发生的变化和及其原因, 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感受童话故事想象的神奇,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想象,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1.一个小姑娘拿着空木罐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水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自由读2-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水罐变化的句子。

2.汇报出示句子,指导读句。

3.感悟水罐的第一次变化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水罐由空变满的原因的句子。

(2)比较句子:

小姑娘找不到水,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3)想象:小姑娘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提供句式:小姑娘走啊,走啊,来到 ,发现 ,但是 。 )

(4)指导朗读。

4.学生自学,感悟水罐神奇的变化。(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2、3自然段,用﹏划出写水罐变化原因的句子。

(2)再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你的同位听听。

(3)然后用上“水罐由 变成 ,是因为 ”跟你的同位说说水罐每次变化的原因。

6.学生汇报。重点点拨理解写最后一次变化的句子。

出示句子:“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1)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想想看,她有哪几次强忍住了喝水的念头?

(2)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她该有多渴呀!可是,她还是咽了一口唾沫,她咽下的仅仅是一口唾沫吗?她咽下了什么?

(3)想象:小姑娘和母亲的爱,引来了清水,人们、大地„„将会怎样?

三、总结课文。

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说 。

教师个人简介:韦泽琅,女,来宾祥和小学教师,1981年10月出生,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2000年参加工作。工作认真,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科研能力强,是学校学科带头人。曾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参加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被评为来宾市课题实验先进个人。被兴宾区教育局聘请为“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指导组成员;2010年3月参加兴宾区课堂教学竞赛荣获第一名;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荣获国家级,自治区及一二等奖。2010年4月在广西阅读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执教《七颗钻石》,获特等奖。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宾祥和小学 韦泽琅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焦渴、水罐、一瞬间、清澈新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童话故事的神奇想象力。

4.学习第一自然段,感悟旱灾的严重。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旱灾的严重。

教学难点:感悟旱灾的严重。

设计说明:设计理念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故事的神奇与美丽,提升语文素养。

根据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求,我把教学设计分为五个板块。第一,出示世界上最名贵的钻石图片让学生欣赏,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第二,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配乐朗读课文,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感知课文中的更多信息和情感,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课文学习。接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第三,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生字能读准,词语能理解,为下面学习课文奠定基础。第四,再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这是根据三年级下册教学总目标要求而设计的,总目标要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五,研读第一段,感悟旱灾的严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感悟,体会旱灾的大,为第二课时感受水罐的神奇变化,感悟小姑娘的爱心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星空图)同学们,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看见在夜空的正北方,有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星,我们称它们为北斗七星。这北斗七星的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9课。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

1.想听这个故事吗?(教师配乐朗读)

2.能像老师一样把故事讲好吗?下面请你们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要想把故事讲好,就得把生字新词学好。这是这篇课文的新词。

出示:旱灾 干涸 干枯 焦渴

水罐 舔净 递给 涌出

一瞬间 咽唾沫 忍不住 凑上去

清澈新鲜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端端正正

4.这些词,你会读吗?指名读,学生读词语时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5.小老师教读,齐读。

6.字音读准了,词语是什么意思呢?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找出你不理解意思的词语。

7.仔细观察第一行词语,这一行词语都是用来描写什么?“旱”字教学:观察,字的上部分是“日”,下部分是“干”,也就是太阳把东西都晒干了、缺水了,那就是“旱”,如果长期缺水也就成了旱灾。面对旱灾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谁能有感情地读第一行词语?指名读。

8.第二行词,“涌出 ”(出示图文)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意思:水从下面往上冒,流出来就是涌出。读句子换另外一个词(“冒出”)再体会词语意思。

9.第三行词:“一瞬间”意思?从字理提示:目,跟眼睛有关。结合眨眼的动作,体会速度之快时间之短。

10.词语意思理解了读起来就更有感情,这次要读准还要读出感情,齐读。

(小结:学词语要善于总结规律,如:第一行的四个词都是用来描写旱灾的词语,第三行词是三个字的词,第四是成语,第五行是AABB形式的词。)

11.在这些词语中红颜色的字都是我们要会写的生字,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哪个字最容易写错?怎样记才不会写错?师范写“罐”。生练习写。选一个最难写的字写在你的本子上。(提醒写字姿势)

三、再读课文,概括内容。

1.生字会写,新词会读,咱们学起课文来就如虎添翼,把这些词放到课文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一次我们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故事主要说什么内容?

2.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概括故事内容。

3.老师有个填空题,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看看怎样填。

地球上发生了 。河流 ,草木 ,许多人和动物 。 „„

4.小结,齐读。

四、研读第一段,细品词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进一步学字学词。

1.同学们,词语会理解才会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词,你的理解会更深,感悟会更多。我们把“旱灾”“干涸”“干枯”“焦渴”放到第一段去学,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体会。请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2.这段说什么?这个旱灾有多大?这段就一句话,从哪个字或哪个词看出旱灾严重?

3.抓住“所有”,“干涸”品读。旱灾还大到什么程度?

4.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抓住干枯品读,干涸和干枯都是干的意思,这两个词语能互换吗?什么情况下用干涸?什么情况下用干枯?

5.焦渴,渴得哪里受不了?全身都受不了了,首先是嗓子里怎么样?渴得怎么样?渴得都干了,渴得嗓子都冒烟了,这个嗓子因为没有水分,让你感觉到火烧火燎。你一连几天都没有喝一滴水,就是那感觉。这叫“焦”。

6.你看这个干旱大不大?联系我国目前的旱灾说,感受旱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指导有感情朗读。

7.出示旱灾图片,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

五、小结、介绍作者。

《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读中体会,品中想象,弄清水罐发生的变化和及其原因, 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感受童话故事想象的神奇,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想象,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1.一个小姑娘拿着空木罐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水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自由读2-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水罐变化的句子。

2.汇报出示句子,指导读句。

3.感悟水罐的第一次变化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水罐由空变满的原因的句子。

(2)比较句子:

小姑娘找不到水,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3)想象:小姑娘会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提供句式:小姑娘走啊,走啊,来到 ,发现 ,但是 。 )

(4)指导朗读。

4.学生自学,感悟水罐神奇的变化。(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2、3自然段,用﹏划出写水罐变化原因的句子。

(2)再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你的同位听听。

(3)然后用上“水罐由 变成 ,是因为 ”跟你的同位说说水罐每次变化的原因。

6.学生汇报。重点点拨理解写最后一次变化的句子。

出示句子:“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1)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想想看,她有哪几次强忍住了喝水的念头?

(2)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她该有多渴呀!可是,她还是咽了一口唾沫,她咽下的仅仅是一口唾沫吗?她咽下了什么?

(3)想象:小姑娘和母亲的爱,引来了清水,人们、大地„„将会怎样?

三、总结课文。

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我最想说 。


相关文章

  •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
  •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古镇镇冈南小学 邝笑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渴.罐"等15个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 ...查看


  • 七年级普通版汉语上册第四课七颗钻石教案
  • 课 题 第四课 七颗钻石 第(一,二)课时 学习字,词语 教学目标标 一,知识技能 1, 记住本课和22个词语的字音和字形. 2, 理解本课词语的词义和用法. 3, 能用本课词语造句. 二.过程与方法: 1.板书课题 2.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查看


  •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附件二 南沙区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参赛教师报名表 广州市小学语文教师论文.教学设计比赛 设计比赛 想象与理解相伴而行,朗读与表达比翼齐飞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广州市南沙区东涌第一小学 林爱芬 [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 ...查看


  • 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王雅蔷 一. 教材分析: 这组教材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 ...查看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七颗钻石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七颗钻石>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 ...查看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 ...查看


  •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 钻石卡vip课程教案 第三讲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基本信息 课时数 6课时 教学进度 知识精讲课程-高等数学第三章 教学目标 1.掌握微分学中值定理,领会其实质,为微分学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熟练掌握洛比塔法则,会正确应用它求某 ...查看


  • 小露珠1111111
  • 课题: 课时目标: 小露珠 课时 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小露珠的美丽.可爱. 3.会用"越来越· · · · · ·越来越· · · · · · &q ...查看


  •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 第五单元 可贵的亲情.友情 [教材分析] 这组教材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安排了四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里有所涉及,三年级上册第八组安排了四篇关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