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多样性减少

论生物多样性减少

摘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重要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我们能够安居乐业的基本前提,不管是我们所生活的空间究竟多狭小,我们也必须要和生物共同生存,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问题都使得物种的多样性正在迅速在全球的范围里面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也成为了当前的很多环境问题之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环节。笔者从生物多样性概念、类别入手,思考和论证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一世界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和控制方法。

关键字:生物多样性 减少 原因 危害 控制方法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扩大, 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降低。 据调查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全球灭绝的生物将达百万种!未来100年内,地球上30一70%的植物将不复生存!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因人为而发生的,也有因自然而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1) 自然原因:一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3)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4)掠夺式的过度开发: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

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5) 环境污染

(6)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7)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8) 空气污染: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

性构成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笔者在此提出几个建议。

(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

(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

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各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

(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

此外,加快对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为地球人和公民,针对于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的现状,我们现在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去改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逢年过节,亲戚朋友生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赠送贺卡了,一个邮件,一个虚拟贺卡,就可以送上我们的祝福。同时我

们也要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众所周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去种棵树,一来可以为世界增添一抹绿色,二来我们内心也会感到非常高兴。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日。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出我们的贡献,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我们从实际行动出发,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努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地球环境,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丰年 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清华大学学报 2004(3)

[2]曹志平 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3] 毛文永、刘剑平 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4] [德]赫尔曼·舍尔,《阳光经济》,黄凤祝、巴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5、31、75-80页。

论生物多样性减少

摘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重要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我们能够安居乐业的基本前提,不管是我们所生活的空间究竟多狭小,我们也必须要和生物共同生存,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问题都使得物种的多样性正在迅速在全球的范围里面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也成为了当前的很多环境问题之中的一个最为关键环节。笔者从生物多样性概念、类别入手,思考和论证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一世界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和控制方法。

关键字:生物多样性 减少 原因 危害 控制方法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扩大, 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其中包括生物多样性降低。 据调查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全球灭绝的生物将达百万种!未来100年内,地球上30一70%的植物将不复生存!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因人为而发生的,也有因自然而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1) 自然原因:一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3)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4)掠夺式的过度开发: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

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5) 环境污染

(6)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7)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8) 空气污染: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

性构成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物种,对于人类后代,对科学事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此,笔者在此提出几个建议。

(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

(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

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各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

(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

此外,加快对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为地球人和公民,针对于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的现状,我们现在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去改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逢年过节,亲戚朋友生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赠送贺卡了,一个邮件,一个虚拟贺卡,就可以送上我们的祝福。同时我

们也要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众所周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去种棵树,一来可以为世界增添一抹绿色,二来我们内心也会感到非常高兴。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日。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出我们的贡献,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我们从实际行动出发,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努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地球环境,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丰年 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清华大学学报 2004(3)

[2]曹志平 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3] 毛文永、刘剑平 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4] [德]赫尔曼·舍尔,《阳光经济》,黄凤祝、巴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5、31、75-80页。


相关文章

  • 浅谈生物多样性减少
  • 浅谈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生存于地球这一庞大而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中,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均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对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稳定性越高,而目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 ...查看


  • 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策略
  •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0,16(02) 47 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策略 洪国伟 (梅县畲江林业站,广东梅县514087) 摘 要: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意义和现状.指出了生物多样性 ...查看


  •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及保护对策分析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讲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现状.指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涉及人为及制度原因,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生境丧失.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查看


  • 高级水生生物学复习新资料
  • 一.概念与术语 1. 河流连续体 RCC :预测随河流的理化性质和河边环境改变,生物群落改变的模型. V annote 等人提出了河流连续体概念(River Continuum Concept),这种理论认为由源头集水区的第一级河流起,以下 ...查看


  • 生物多样性教案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14/11/23 ★★ [字体:小 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 ...查看


  •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复习知识点
  • 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内环境 2.各种细胞的内环境 ①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②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和组织液:③毛细淋巴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和组织液:④体内绝 ...查看


  • 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模型的改进
  • No.122008林业经济FORESTRYECONOMICS·研究报告· 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模型的改进 张颖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针对2002年的评价模型中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改进后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评价 ...查看


  • [步步高]2016版高考生物(全国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专题十 必考点26docx
  • 必考点26 "生命之网"的生态系统 1.理清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 (1)生产者: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 (3)分解者:是物质循环的关键 ...查看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概述了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意义和现状.指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涉及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其中人为方面主要包括:生境丧失.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