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讲义·第五章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两个战场的出现
(1937年7月——1938年10月)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1、七七芦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重大步骤,是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开始新的经济危机、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日本内外矛盾加剧和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发生的。
1937年下半年,一场新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到英、法和其他一些国家,这次危机比上次危机更为严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由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不断进行侵略,暂时还未陷入危机。但是,这种片面发展军事工业以及战争的巨大消耗,必然带来新的危机。
德、意、日是一战后迅速崛起的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他们为了逃避经济危机和实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加紧相互勾结和准备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在亚洲,
日本军事经济急剧膨胀,1937年日本的陆海军武器生产总额,比1931年增加了8倍。垄断资产阶级的暴富和劳动人民贫困化的加深,使1936年日本参加工农斗争的人数超过42万人次,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在日本国内,不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而且统治阶级内部亲英美派与亲德意派之间,政党、军部、政府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随着二·二六时间后日本法西斯政权的确立和大规模扩军备战,日本对战略原料、市场的需求和扩张的欲望也越来越高。在变中国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的计划碰壁后,日本正加紧策划全面侵华战争。
英、法、美等国家,虽然同后起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存在尖锐的矛盾,但经过几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已经力不从心。为了保住现有的市场和殖民地,他们在法西斯侵略面前,采取了姑息迁就的绥靖政策。在远东,美国“担心以任何形式出现的英美统一阵线,都会在日本激起支持军队的“极端分子”的舆论,从而危及和平”,并坚持从经济上绥靖日本,源源不断地供给日本战略物资,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1
中国现代史讲义·第五章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 两个战场的出现
(1937年7月——1938年10月)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1、七七芦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重大步骤,是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资本主义世界开始新的经济危机、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日本内外矛盾加剧和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发生的。
1937年下半年,一场新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到英、法和其他一些国家,这次危机比上次危机更为严重。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由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不断进行侵略,暂时还未陷入危机。但是,这种片面发展军事工业以及战争的巨大消耗,必然带来新的危机。
德、意、日是一战后迅速崛起的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他们为了逃避经济危机和实现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加紧相互勾结和准备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在亚洲,
日本军事经济急剧膨胀,1937年日本的陆海军武器生产总额,比1931年增加了8倍。垄断资产阶级的暴富和劳动人民贫困化的加深,使1936年日本参加工农斗争的人数超过42万人次,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在日本国内,不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而且统治阶级内部亲英美派与亲德意派之间,政党、军部、政府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随着二·二六时间后日本法西斯政权的确立和大规模扩军备战,日本对战略原料、市场的需求和扩张的欲望也越来越高。在变中国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的计划碰壁后,日本正加紧策划全面侵华战争。
英、法、美等国家,虽然同后起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存在尖锐的矛盾,但经过几次经济危机的冲击,已经力不从心。为了保住现有的市场和殖民地,他们在法西斯侵略面前,采取了姑息迁就的绥靖政策。在远东,美国“担心以任何形式出现的英美统一阵线,都会在日本激起支持军队的“极端分子”的舆论,从而危及和平”,并坚持从经济上绥靖日本,源源不断地供给日本战略物资,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