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2月第9卷第6期
JOURNALOF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
Dec.2008V01.9
No.6
(SocialSciences)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马驷,彭其渊,王琳,朱志国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关键词:摘要:
交通运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精品课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交通运输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分散、综合性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应以高
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知识体系、人才能力结构的协调为主线。构建由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并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建立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采取构建高水平实验平台、专业课程精品化、改革专业实习模式、强化科研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8)06—0095—05
ResearchofPracticalTeachingSystemReformof
MASi,PENG
Traffic
andTransportationZhi—guo
Major
Qi・yuan,WANG“n,ZHU
major;practical
(SchoolofTraffic
course;talent
andTransportation,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
Keywords:tragicandtransportation
teachingsystem;teachingreform;classic
cultivation;major
construction
Abstract:Intraditionalexist,suchastoomuchsimple
practicalteachingoftramcand
transportationmajor,various
problems
form,dispersive
content,andlackofintegri哆andinnovation.Thuswith
on
theaimofcultivatinghish—levelversatiletalents,underthedirectionoffocusinginpracticalteachingandthemainlineoftheintegration
capabilitycultivation
talentcapability
withtheory,knowledgeand
structure,thesystematicmulti—layerf-ranleisconstructedincludingbasic,professional,comprehensive
and
innovativelevelsofpractice.’11lecontentsystemofpracticalteaching.organicallycombinedwith
courses
system,hasbeen
includedintothe
revisedcultivationproject.Toincreasepracticeand
innovationcapabilityofstudents,measureshavebeentaken,such鹪to
buildhigh-levelexperimental
platform,develop
classic
courses
ofthe
major,reformpracticepatternofthe
design..
m且jor,reinforce
scientific
researchtrainingandregulatethemanagementofgraduation
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在人才培
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交通运输信息化和
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课
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交通
运输发展的要求。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最能体现交通运输的专业特性,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以
及教育部“交通运输工程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
智能化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对交通
运输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强调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
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探讨交通运输
收稿日期:2008-10—14作者简介:swjtu.edu.cno
马驷(1969一),男,安徽濉溪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E—mail:sma@Ilec.
96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及体系构建。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知识体系、能力结构的协调为
一、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尽管交通运输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内
主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更新
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模块结构,建立分层
次、依时序、多角度、成系统、内涵丰富、与理论教学结合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基础厚、素质高、
能力强、上手快、后劲足”的人才培养特色。
容也在不断更新,但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制约着
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传统实践教学侧重于对理论教学的解释、
验证和简单延伸,主要为理论教学服务,对交通运
输专业应用背景较强认识不足,未能从培养学生的
三、实践教学框架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的基本框架∞],又要考虑各层次学生能力培养的时序性,同时还要遵循学科知识体系和专业课程特点,注重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H】。
近年来,在对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对传统实践教学内容进
行拓展,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且能支撑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2)传统实践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模式简单,
主要为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且固定在某些课
程或学期结束后统一进行。毕业设计题目多为长年
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按照由简单操作到综合训
练、由理解专业理论到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从重复验证到创新能力培养等实践教学特有的规律,构建
不变的传统命题,无法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经营理念
和运营方式的变化。由于缺乏目标明确、内涵丰富
的实践教学体系,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3)传统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以课程为依托,内容较为分散,无法体现交通运输生产活动要求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分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尚待建业--1--C
21。
了以专业知识体系为主线,以基础型、专业型、综合
型和创新型实践为内涵的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uJ,如图l所示。
图l中第一层次是基础实践环节,包括认知型实验(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训练)、认识实习、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等。针对低年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整体思路
针对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交
通运输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在交通运输应用型、
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着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
基本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
第二层次是专业实践环节,包括专业技能实训(专业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或部分专业
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探索过程中,明确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
革的思路:
以“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
知识,具有较好的实验技能和基础实践知识储备,此时应着重培养他们从理论学习的知识点出发,
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层次结构
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境
交通运输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运输组织四川I省教学团队综合运输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全路列车运行图研发中心
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实习基地精品课程建设
图l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框架体系
第6期马驷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掌握课程实践内容,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层次是综合实践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验、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它面向高年级学生,涉及多门课程的专业理论,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交叉与渗透,将专业课
程群有机融合成若干模块式实验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整体技能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
逐步由学习者向实践者转化。
第四层次是创新实践环节,包括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交通科技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科研训练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
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创新实验、专题研究等实践探索。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
新意识。
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四川省品牌专业及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按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整体
思路,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取
得了显著成效。
1.修订和完善培养计划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自2005年起,我们先后两次进行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
计划的修订。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进一步凝练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并针对实践环节
中的能力训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实践教学四层
次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有机结合,形成相对独立并
与理论教学相互支撑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图2所示。
2.明确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与考核
办法
在修订培养计划的同时,我们对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研讨和修订。按照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分类和各专业方向成立了课程组,由高水平主讲教师或专业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教
师研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该课程对学生实践
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实践环节的设置。在教学大纲
和教学日历中规定了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名称、内
容及要求,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检查和考核,从根本上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完善。
3.构建高水平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学校323实验室工程、品牌专业建设、211专项建设等经费的支持下,
我们先后建成了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化实验平台、枢纽和场站规划设计及作业组织实验平台、高速铁路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平台和交通运输安全仿真实验
平台等,实验教学水平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
地位。2007年,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实验中心被
评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运输实验室申报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目前交通运输实验中心正在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准备工作。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交通运
输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中的“行车组织”已成为国家
级精品课程,“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与枢纽”、“运输组织学”已成为四川省
精品课程。以“行车组织”为代表的精品课程均设
置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将课程
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综合设计、实习、研究型
实验有机结合,覆盖了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三个层面。
5.改革专业实习模式与内容
为提高专业实习效果,我们对传统实习模式进行了改革,变单纯的校外实习为校内校外实习相结合。在校外实习之前,先进行专业综合型实验训练。对编组站工作组织、列车运行图编制、列车调度指挥等核心专业知识通过综合实验进一步加以巩固,并通过现场实习进行强化。在改革实习模式的同时,加强了校外实习基地、联合培养基地的建
设,先后与成都、郑州、昆明、南宁、兰州等铁路局以
及中铁第一、第二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建设实习基地及联合培养基地。
6.强化科研训练
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强化
科研训练。近两年来,先后有学生近五十人(次)在科技训练计划项目、全国交通科技大赛、“挑战杯”、
“扬华杯”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优
异成绩。他们在参加2006~2008年三届全围交通科技大赛中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其中2人
98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
~掌盟…{一一=苎型!!塑堑蔓:一j……妻业塞』牺蔓…一篮金襄囔赋…L……剑堑塞擘塑隧….
计算机应用基础
限修1学分
…-………………一^……………………‘…………-…………
r。’。。_・-。。。。。。。’—。’。。。。。。。_’
●
I
T程测量
:
l
必修2学分r—T、
i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程序设计基础及vc++必修l学分
应用必修1学分
一
J,—————J——————————●—-——-—————J—————1
}
毛泽东思想和巾围特色社qI机车车辆与和车牵引计算卜.———一
雾飘三
蚤一i
l
货物学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l:
限修1学分四
必修1学分
选线与设计短学期二
认识实习
必修1.5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必修1学分
五
必修1学分
车站联锁实验
====丁=====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实验区间闭塞实验
计算机模拟
限修1学分
车站咽喉区设计实验
组
课程设计一:
流程认知实验
中间站设计实验
:铁路货场设计课程设计i:;
铁路tt-站D.枢纽必修1学分
;区段站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
区段站T.作组织
—L
/、
货物包装检测实验
危险货物性质分析实验l…货物装载加周仿真实
————一货物运输组织:必修1学分匡三三
程设计二:
列乍运行图编制车站作业组织实验
IJⅡ¨列石运石甭颈耍甄
技术汁划编制
交通科技大赛行车组织:必修2学分
研究型实验
行车组织仿真实验必修l学分
学科竞赛
一I…一…擎幕话艾…
科研训练计划
短学期三
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实习
…~………………………………一一
必修l学分
必修2学分
必修2学分
客图管理实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罔
修1学分
售票模拟实验
大型客i萏站行车讽童实验
七
旅客运输组织必修l学分
站场辅助设讲限修1学分
图2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第6期马驷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获“茅以升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通过科研训练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显著。
7.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管理
毕业设计是综合训练学生专业知识应用与实
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我们在
设计(论文)选题、指导教师遴选、过程管理、工作条
件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并严格实施。近三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中,应用研究型选题比例均在
自科研项目。由于毕业设计选题全面反映了培养
目标和要求,过程管理严格,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五、结束语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程类本科人
才培养的核心,也是涉及到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等诸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改变了原有实践环节
附属于理论教学的模式,建立起了与理论教学平行
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地
位;结合铁路行业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
完善了实践(实验)环节,按实验技能的层次要求重
组教学内容,增强了实践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
养。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科技进步和人才需求的变
化,交通运输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参考文献:
【1]万朴.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
讨[J].高教研究,2007,(3):l一3.
[2]杨晋,王小荣,刘潇潇,等.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
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
20—23.
[3]王志伟,张田梅.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验教
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62—163.[4]倪师军,曹俊兴,孔繁津,等.基于三大平台培养三种能
力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68—71.
[5]程永扬,王为,李小昱,等.构建立体化的创新性实验
教学体系与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
102一105.
(责任编辑:刘永淑)
90%左右,题目有近50%来自生产实际,约30%来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马驷, 彭其渊, 王琳, 朱志国, MA Si, PENG Qi-yuan, WANG Lin, ZHU Zhi-guo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08,9(6)3次
参考文献(5条)
1.万朴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讨 2007(03)
2.杨晋.王小荣.刘潇潇 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07)3.王志伟.张田梅 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5)4.倪师军.曹俊兴.孔繁津 基于三大平台培养三种能力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期刊论文]-中国大学教学 2008(01)5.程永扬.王为.李小昱 构建立体化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07)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孟俊焕.MENG Jun-huan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3)
从调查入手,从社会需求出发,对德州学院制订的交通运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重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引证文献(2条)
1.周卫琪.李仲兴 培养交通运输复合型人才的研究[期刊论文]-管理学家 2009(6)
2.马驷.王琳 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njtdxxb-sh200806020.aspx授权使用:吉黑销售区(wfjihei),授权号:fcdc4e9a-537a-4970-ad7b-9e8f0121040f
下载时间:2011年2月19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2月第9卷第6期
JOURNALOF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
Dec.2008V01.9
No.6
(SocialSciences)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马驷,彭其渊,王琳,朱志国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关键词:摘要:
交通运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改革;精品课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交通运输专业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分散、综合性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应以高
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知识体系、人才能力结构的协调为主线。构建由基础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综合实践环节和创新实践环节构成的多层次、系统化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并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建立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采取构建高水平实验平台、专业课程精品化、改革专业实习模式、强化科研训练、加强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8)06—0095—05
ResearchofPracticalTeachingSystemReformof
MASi,PENG
Traffic
andTransportationZhi—guo
Major
Qi・yuan,WANG“n,ZHU
major;practical
(SchoolofTraffic
course;talent
andTransportation,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
Keywords:tragicandtransportation
teachingsystem;teachingreform;classic
cultivation;major
construction
Abstract:Intraditionalexist,suchastoomuchsimple
practicalteachingoftramcand
transportationmajor,various
problems
form,dispersive
content,andlackofintegri哆andinnovation.Thuswith
on
theaimofcultivatinghish—levelversatiletalents,underthedirectionoffocusinginpracticalteachingandthemainlineoftheintegration
capabilitycultivation
talentcapability
withtheory,knowledgeand
structure,thesystematicmulti—layerf-ranleisconstructedincludingbasic,professional,comprehensive
and
innovativelevelsofpractice.’11lecontentsystemofpracticalteaching.organicallycombinedwith
courses
system,hasbeen
includedintothe
revisedcultivationproject.Toincreasepracticeand
innovationcapabilityofstudents,measureshavebeentaken,such鹪to
buildhigh-levelexperimental
platform,develop
classic
courses
ofthe
major,reformpracticepatternofthe
design..
m且jor,reinforce
scientific
researchtrainingandregulatethemanagementofgraduation
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显著的工程特点,实践性强,与运输生产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在人才培
养的目标和要求上强调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交通运输信息化和
交通运输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课
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交通
运输发展的要求。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最能体现交通运输的专业特性,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以
及教育部“交通运输工程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
智能化发展以及运输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对交通
运输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强调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校
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探讨交通运输
收稿日期:2008-10—14作者简介:swjtu.edu.cno
马驷(1969一),男,安徽濉溪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E—mail:sma@Ilec.
96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9卷
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及体系构建。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知识体系、能力结构的协调为
一、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尽管交通运输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内
主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更新
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模块结构,建立分层
次、依时序、多角度、成系统、内涵丰富、与理论教学结合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基础厚、素质高、
能力强、上手快、后劲足”的人才培养特色。
容也在不断更新,但仍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制约着
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传统实践教学侧重于对理论教学的解释、
验证和简单延伸,主要为理论教学服务,对交通运
输专业应用背景较强认识不足,未能从培养学生的
三、实践教学框架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并重的基本框架∞],又要考虑各层次学生能力培养的时序性,同时还要遵循学科知识体系和专业课程特点,注重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H】。
近年来,在对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对传统实践教学内容进
行拓展,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且能支撑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2)传统实践教学的形式较为单一,模式简单,
主要为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且固定在某些课
程或学期结束后统一进行。毕业设计题目多为长年
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按照由简单操作到综合训
练、由理解专业理论到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从重复验证到创新能力培养等实践教学特有的规律,构建
不变的传统命题,无法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经营理念
和运营方式的变化。由于缺乏目标明确、内涵丰富
的实践教学体系,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3)传统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以课程为依托,内容较为分散,无法体现交通运输生产活动要求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分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尚待建业--1--C
21。
了以专业知识体系为主线,以基础型、专业型、综合
型和创新型实践为内涵的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uJ,如图l所示。
图l中第一层次是基础实践环节,包括认知型实验(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训练)、认识实习、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等。针对低年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整体思路
针对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交
通运输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在交通运输应用型、
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着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
基本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
第二层次是专业实践环节,包括专业技能实训(专业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或部分专业
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探索过程中,明确了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
革的思路:
以“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
知识,具有较好的实验技能和基础实践知识储备,此时应着重培养他们从理论学习的知识点出发,
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层次结构
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境
交通运输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运输组织四川I省教学团队综合运输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全路列车运行图研发中心
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实习基地精品课程建设
图l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框架体系
第6期马驷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掌握课程实践内容,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层次是综合实践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验、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它面向高年级学生,涉及多门课程的专业理论,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交叉与渗透,将专业课
程群有机融合成若干模块式实验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整体技能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
逐步由学习者向实践者转化。
第四层次是创新实践环节,包括设计型实验、研究型实验、交通科技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科研训练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
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创新实验、专题研究等实践探索。本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
新意识。
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四川省品牌专业及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按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整体
思路,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取
得了显著成效。
1.修订和完善培养计划
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自2005年起,我们先后两次进行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
计划的修订。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进一步凝练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并针对实践环节
中的能力训练,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实践教学四层
次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有机结合,形成相对独立并
与理论教学相互支撑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如图2所示。
2.明确专业课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与考核
办法
在修订培养计划的同时,我们对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研讨和修订。按照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分类和各专业方向成立了课程组,由高水平主讲教师或专业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教
师研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该课程对学生实践
能力培养的要求和实践环节的设置。在教学大纲
和教学日历中规定了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名称、内
容及要求,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检查和考核,从根本上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完善。
3.构建高水平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学校323实验室工程、品牌专业建设、211专项建设等经费的支持下,
我们先后建成了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化实验平台、枢纽和场站规划设计及作业组织实验平台、高速铁路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平台和交通运输安全仿真实验
平台等,实验教学水平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
地位。2007年,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实验中心被
评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运输实验室申报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目前交通运输实验中心正在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准备工作。
4.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交通运
输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中的“行车组织”已成为国家
级精品课程,“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与枢纽”、“运输组织学”已成为四川省
精品课程。以“行车组织”为代表的精品课程均设
置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将课程
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综合设计、实习、研究型
实验有机结合,覆盖了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三个层面。
5.改革专业实习模式与内容
为提高专业实习效果,我们对传统实习模式进行了改革,变单纯的校外实习为校内校外实习相结合。在校外实习之前,先进行专业综合型实验训练。对编组站工作组织、列车运行图编制、列车调度指挥等核心专业知识通过综合实验进一步加以巩固,并通过现场实习进行强化。在改革实习模式的同时,加强了校外实习基地、联合培养基地的建
设,先后与成都、郑州、昆明、南宁、兰州等铁路局以
及中铁第一、第二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建设实习基地及联合培养基地。
6.强化科研训练
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强化
科研训练。近两年来,先后有学生近五十人(次)在科技训练计划项目、全国交通科技大赛、“挑战杯”、
“扬华杯”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优
异成绩。他们在参加2006~2008年三届全围交通科技大赛中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其中2人
98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
~掌盟…{一一=苎型!!塑堑蔓:一j……妻业塞』牺蔓…一篮金襄囔赋…L……剑堑塞擘塑隧….
计算机应用基础
限修1学分
…-………………一^……………………‘…………-…………
r。’。。_・-。。。。。。。’—。’。。。。。。。_’
●
I
T程测量
:
l
必修2学分r—T、
i
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程序设计基础及vc++必修l学分
应用必修1学分
一
J,—————J——————————●—-——-—————J—————1
}
毛泽东思想和巾围特色社qI机车车辆与和车牵引计算卜.———一
雾飘三
蚤一i
l
货物学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l:
限修1学分四
必修1学分
选线与设计短学期二
认识实习
必修1.5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数据库管理系统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必修1学分
五
必修1学分
车站联锁实验
====丁=====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实验区间闭塞实验
计算机模拟
限修1学分
车站咽喉区设计实验
组
课程设计一:
流程认知实验
中间站设计实验
:铁路货场设计课程设计i:;
铁路tt-站D.枢纽必修1学分
;区段站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
区段站T.作组织
—L
/、
货物包装检测实验
危险货物性质分析实验l…货物装载加周仿真实
————一货物运输组织:必修1学分匡三三
程设计二:
列乍运行图编制车站作业组织实验
IJⅡ¨列石运石甭颈耍甄
技术汁划编制
交通科技大赛行车组织:必修2学分
研究型实验
行车组织仿真实验必修l学分
学科竞赛
一I…一…擎幕话艾…
科研训练计划
短学期三
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实习
…~………………………………一一
必修l学分
必修2学分
必修2学分
客图管理实验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罔
修1学分
售票模拟实验
大型客i萏站行车讽童实验
七
旅客运输组织必修l学分
站场辅助设讲限修1学分
图2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第6期马驷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获“茅以升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通过科研训练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显著。
7.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管理
毕业设计是综合训练学生专业知识应用与实
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我们在
设计(论文)选题、指导教师遴选、过程管理、工作条
件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并严格实施。近三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中,应用研究型选题比例均在
自科研项目。由于毕业设计选题全面反映了培养
目标和要求,过程管理严格,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五、结束语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程类本科人
才培养的核心,也是涉及到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等诸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改变了原有实践环节
附属于理论教学的模式,建立起了与理论教学平行
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地
位;结合铁路行业的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
完善了实践(实验)环节,按实验技能的层次要求重
组教学内容,增强了实践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
养。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科技进步和人才需求的变
化,交通运输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参考文献:
【1]万朴.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
讨[J].高教研究,2007,(3):l一3.
[2]杨晋,王小荣,刘潇潇,等.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
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
20—23.
[3]王志伟,张田梅.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验教
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62—163.[4]倪师军,曹俊兴,孔繁津,等.基于三大平台培养三种能
力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68—71.
[5]程永扬,王为,李小昱,等.构建立体化的创新性实验
教学体系与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
102一105.
(责任编辑:刘永淑)
90%左右,题目有近50%来自生产实际,约30%来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马驷, 彭其渊, 王琳, 朱志国, MA Si, PENG Qi-yuan, WANG Lin, ZHU Zhi-guo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08,9(6)3次
参考文献(5条)
1.万朴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讨 2007(03)
2.杨晋.王小荣.刘潇潇 工科院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07)3.王志伟.张田梅 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5)4.倪师军.曹俊兴.孔繁津 基于三大平台培养三种能力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期刊论文]-中国大学教学 2008(01)5.程永扬.王为.李小昱 构建立体化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期刊论文]-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07)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孟俊焕.MENG Jun-huan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3)
从调查入手,从社会需求出发,对德州学院制订的交通运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重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引证文献(2条)
1.周卫琪.李仲兴 培养交通运输复合型人才的研究[期刊论文]-管理学家 2009(6)
2.马驷.王琳 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njtdxxb-sh200806020.aspx授权使用:吉黑销售区(wfjihei),授权号:fcdc4e9a-537a-4970-ad7b-9e8f0121040f
下载时间:2011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