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例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的问题分析

中国为例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的问题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世界经济史》的学习,对世界经济的历史脉络有了不同程度的深刻了解。记得在老师刚开课时,就给我们一个清晰的脉络图,进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清学习的思路。但是,世界经济的历史最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中国这一个发展中国家所有的特殊重要角色,所以本人打算以中国的工业化为例,从而探讨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各种问题和局限。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人民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奋斗了60年,将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初步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其中的艰辛曲折、经验教训、丰功伟绩都将以浓墨重彩载入中国和世界人类发展的史册。

课本中有提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重要的不是是否要实现工业化,而是如何实现工业化”。在当今社会,工业化已经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人类适应和运用自然能力极大增强的标志,它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化,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奠定了物质基础。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实行工业化只能是梦想。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48年4月,毛泽东把实现工业化提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目的的高度:“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就给发展工业生产,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目的。”

通过相关书籍的介绍,我发现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有以下特点:一、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优先发展重工业。二、以政治激励为主,建设规模与国力平衡困难,经济波动大。三、企业生机与活力不足的问题凸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领域的改革主要在企业、政府、行业三个层面上进行,同时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战略转变。如第三个特点所说,由于我国的工业化的计划成分太重,所以导致工业化的灵活度不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1953--1991年,我国渡过了工业化前期阶段,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共计用了38年。在计划经济时期,面对在短短几年内形成的大批从无到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面对数百万迅速从部队、农村转到工业企业的新职工,强化计划性,加强基础工作、严格规章制度、提倡职工大炼基本功等工作是有成效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大批投产与发展,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宏观计划多变、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经营模式,企业被管得很死、没有自我更新改造能力等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症结越来越凸现出来。作为经济细胞的工业及各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这一时期也曾调整和改变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曾数次扩大地方的权利,却忽视了企业自主权;曾数次过多过急地下放权限,却缺乏有效的宏观控制,在激化了各方面的矛盾之后又重新集中经济管理权限,以克服生产中的分散、无序状态。结果形成了所谓“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和困惑。当然这在后来的改革有所改变了。

前期计划经济因其权力问题所带来的部分精英控制所形成的局限经济也是存在着缺漏。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但一旦这种要求达到不合理的高度,甚至成了全社会挥之不去的一种思维定势时,就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目前,这种为增长而增长的发展已经给中国带

来了副作用,其一就是使中国的工业化“弱质化”,为了赶速度和拼凑GDP,大量吸引外资,引进设备,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出现“虚胖”,并出现了一种“去工业化”的现象,大批的传统技术工人失业,制造业创新能力弱化,核心竞争力丧失,技术对外依赖严重,产品出现两极分化,社会分裂成两大集团,一小部分发达人群率先现代化,与国际先进接轨,一大部分人被甩离现代化的进程,与现代化无缘。这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发展,它最大弊端是,当靠内力发展达不到官方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时,便不遗余力地借用外力,但外部技术资金的进入,虽然增加了国内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抑制了原有的内部发展动力,原有的工业生态被打破,产业结构出现畸形。更由于过分追逐机械化,导致一大批简单劳动力被淘汰,社会失业现象严重。另外,专制制度下的经济增长,其手段往往是依靠强权集中资本,主要形式是官商勾结,经济资源逐渐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经济发展与多数人无缘。总体来说,中国目前所走的是一条为精英服务的路,这种局面也是一场精英与大众博弈的结果。如果深究它的政治根源,便是性质的变异。

另外要思考的是工业化本身的局限,传统工业化由于其理论和资源的限制,多多少少地忽略了人和自然这两个重要的要素,所以造成了尽管经济水平上去了,但人的幸福指数停滞甚至退减和自然环境恶化。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说明我党正意识并着力弥补这种缺陷了。从“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的,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有四个,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第二,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第三,强调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化。第四,强调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这是中国工业化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参考。工业化过度关注中间价值而忽略最终价值的特点,表现在意义危机上,就是把实现意义的手段,看得比意义本身还重要,把有钱看得比快乐还重要,把GDP看得比幸福还重要。以为有钱就有一切,有GDP就一好百好,正是现代性的历史局限所在。只有深入认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将信息化纳入“以人为本”的正确发展轨道。新型工业化纵然美好,但是放在羽翼未丰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是有其时代局限性的。由于技术进步的局限性,新型工业化并不能彻底解决能源与生态危机。第一,虽然从微观上说通过技术进步可以找到更多的能源储备,但从宏观看,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非常有限的。随着储量减少、开发成本提高和能耗增加,供求拐点很快就会出现。第二,开发新能源的前景也不容乐观。一个原因是成本高,再一个是转化困难,使用不方便。水能的利用在一些国家已经达到极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利用受到场地的限制且转化困难,发展有限。而生物能的发展需要大量土地,其发展将长期受土地资源不足的制约。第三,技术进步确实可以减少单位产值的能耗量,但对更多商品的追求足可以抵消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节约。并且随着节能技术的进步,其边际效益递减,技术节约空间越来越小。换言之,技术进步可以延缓能源枯竭的时间,但不能改变人类的能源需求持续不断地超过世界能源的供给能力。最后,技术进步对于污染治理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化石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必将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循环经济、污染治理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与资金,热力学定律不可违背。更可悲的是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把环境破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不仅没有减少全球污染物总量,还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负担。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对经济发展的渴望,

环境破坏与能源消耗将可能因此进一步加剧。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审视和改变的问题。

除了内在问题,外在的威胁更不可小觑。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地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急需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在原则上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制成品销往广大的落后国家,以实现其经济扩张;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结构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经济发展将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发展要求下,发达国家往往会倚仗强势,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摧残和扼杀其新兴工业。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路和口号。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本国民族工业进行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间。生产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保护贸易政策使落后国家固有的、静态的、结构水平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的、动态的、结构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这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推行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自由贸易这个旗号固然有好有坏,处理得好无可厚非可以推动该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经济结构的紊乱,甚至政治层上的不安,正如《货币战争》中所说的。《货币战争》中即使只有十分之一是真的,都值得我们深深的警惕。以我国为例,全球金融一体化将促使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手段,加快实现宏观调控方式从直接向间接的转变。但从近期看,鉴于我国的经济转轨仍要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金融一体化将对我国既有体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相对于国内银行,货币政策对外资银行的控制能力要弱些。外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外金融市场,它们受利率管制、窗口指导信贷政策等货币政策的约束很小。当国内货币政策的意图发生变动时,它们会通过转向国外市场加以规避。这必然会缩小货币政策的直接覆盖面,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发生“泄漏”,弱化其政策效果。我国现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管理、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贴现等。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贷款通常不受其存款来源的制约,它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资金,因此,就总体来言,外资银行的发展倾向于削弱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这些政策工具对国内银行业的资金支持具有积极作用,但对外资银行的调控作用不大。国际金融机构的介入,将使货币政策的对外依赖程度有所增加。这样,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取向,采取相应对策,以便将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不断强大的我国依旧处于如此四面楚歌的境地,刚起步或起步不久的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更可想而知了,所以货币主权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不可忽略的问题。

工业化不仅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工业化带来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文明程度的提高,政治组织的民主,工人阶级的纪律,工会的强大政治影响力;同时,工业化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率为大批就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使得工业社会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迈进。所以把关好工业化的发展,不断地修正工业化中的大小问题,国家才能稳定进步。这就是我结合专业所学对中国为例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货币战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资金的筹集

《中国工业化的缺陷及经济增长的代价》

《》

中国为例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的问题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世界经济史》的学习,对世界经济的历史脉络有了不同程度的深刻了解。记得在老师刚开课时,就给我们一个清晰的脉络图,进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清学习的思路。但是,世界经济的历史最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中国这一个发展中国家所有的特殊重要角色,所以本人打算以中国的工业化为例,从而探讨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各种问题和局限。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人民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奋斗了60年,将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初步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其中的艰辛曲折、经验教训、丰功伟绩都将以浓墨重彩载入中国和世界人类发展的史册。

课本中有提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重要的不是是否要实现工业化,而是如何实现工业化”。在当今社会,工业化已经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人类适应和运用自然能力极大增强的标志,它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化,为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奠定了物质基础。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的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实行工业化只能是梦想。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48年4月,毛泽东把实现工业化提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目的的高度:“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就给发展工业生产,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目的。”

通过相关书籍的介绍,我发现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有以下特点:一、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优先发展重工业。二、以政治激励为主,建设规模与国力平衡困难,经济波动大。三、企业生机与活力不足的问题凸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领域的改革主要在企业、政府、行业三个层面上进行,同时实现了开放型经济的战略转变。如第三个特点所说,由于我国的工业化的计划成分太重,所以导致工业化的灵活度不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1953--1991年,我国渡过了工业化前期阶段,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共计用了38年。在计划经济时期,面对在短短几年内形成的大批从无到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面对数百万迅速从部队、农村转到工业企业的新职工,强化计划性,加强基础工作、严格规章制度、提倡职工大炼基本功等工作是有成效的。但是随着企业的大批投产与发展,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宏观计划多变、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经营模式,企业被管得很死、没有自我更新改造能力等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症结越来越凸现出来。作为经济细胞的工业及各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这一时期也曾调整和改变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曾数次扩大地方的权利,却忽视了企业自主权;曾数次过多过急地下放权限,却缺乏有效的宏观控制,在激化了各方面的矛盾之后又重新集中经济管理权限,以克服生产中的分散、无序状态。结果形成了所谓“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和困惑。当然这在后来的改革有所改变了。

前期计划经济因其权力问题所带来的部分精英控制所形成的局限经济也是存在着缺漏。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要求,但一旦这种要求达到不合理的高度,甚至成了全社会挥之不去的一种思维定势时,就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目前,这种为增长而增长的发展已经给中国带

来了副作用,其一就是使中国的工业化“弱质化”,为了赶速度和拼凑GDP,大量吸引外资,引进设备,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出现“虚胖”,并出现了一种“去工业化”的现象,大批的传统技术工人失业,制造业创新能力弱化,核心竞争力丧失,技术对外依赖严重,产品出现两极分化,社会分裂成两大集团,一小部分发达人群率先现代化,与国际先进接轨,一大部分人被甩离现代化的进程,与现代化无缘。这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发展,它最大弊端是,当靠内力发展达不到官方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时,便不遗余力地借用外力,但外部技术资金的进入,虽然增加了国内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抑制了原有的内部发展动力,原有的工业生态被打破,产业结构出现畸形。更由于过分追逐机械化,导致一大批简单劳动力被淘汰,社会失业现象严重。另外,专制制度下的经济增长,其手段往往是依靠强权集中资本,主要形式是官商勾结,经济资源逐渐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经济发展与多数人无缘。总体来说,中国目前所走的是一条为精英服务的路,这种局面也是一场精英与大众博弈的结果。如果深究它的政治根源,便是性质的变异。

另外要思考的是工业化本身的局限,传统工业化由于其理论和资源的限制,多多少少地忽略了人和自然这两个重要的要素,所以造成了尽管经济水平上去了,但人的幸福指数停滞甚至退减和自然环境恶化。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说明我党正意识并着力弥补这种缺陷了。从“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的,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有四个,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第二,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第三,强调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化。第四,强调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这是中国工业化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参考。工业化过度关注中间价值而忽略最终价值的特点,表现在意义危机上,就是把实现意义的手段,看得比意义本身还重要,把有钱看得比快乐还重要,把GDP看得比幸福还重要。以为有钱就有一切,有GDP就一好百好,正是现代性的历史局限所在。只有深入认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将信息化纳入“以人为本”的正确发展轨道。新型工业化纵然美好,但是放在羽翼未丰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是有其时代局限性的。由于技术进步的局限性,新型工业化并不能彻底解决能源与生态危机。第一,虽然从微观上说通过技术进步可以找到更多的能源储备,但从宏观看,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非常有限的。随着储量减少、开发成本提高和能耗增加,供求拐点很快就会出现。第二,开发新能源的前景也不容乐观。一个原因是成本高,再一个是转化困难,使用不方便。水能的利用在一些国家已经达到极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的利用受到场地的限制且转化困难,发展有限。而生物能的发展需要大量土地,其发展将长期受土地资源不足的制约。第三,技术进步确实可以减少单位产值的能耗量,但对更多商品的追求足可以抵消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节约。并且随着节能技术的进步,其边际效益递减,技术节约空间越来越小。换言之,技术进步可以延缓能源枯竭的时间,但不能改变人类的能源需求持续不断地超过世界能源的供给能力。最后,技术进步对于污染治理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化石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必将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循环经济、污染治理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与资金,热力学定律不可违背。更可悲的是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把环境破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不仅没有减少全球污染物总量,还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负担。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对经济发展的渴望,

环境破坏与能源消耗将可能因此进一步加剧。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审视和改变的问题。

除了内在问题,外在的威胁更不可小觑。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地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急需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在原则上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制成品销往广大的落后国家,以实现其经济扩张;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结构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经济发展将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发展要求下,发达国家往往会倚仗强势,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摧残和扼杀其新兴工业。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路和口号。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本国民族工业进行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间。生产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保护贸易政策使落后国家固有的、静态的、结构水平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的、动态的、结构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这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推行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自由贸易这个旗号固然有好有坏,处理得好无可厚非可以推动该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经济结构的紊乱,甚至政治层上的不安,正如《货币战争》中所说的。《货币战争》中即使只有十分之一是真的,都值得我们深深的警惕。以我国为例,全球金融一体化将促使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手段,加快实现宏观调控方式从直接向间接的转变。但从近期看,鉴于我国的经济转轨仍要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金融一体化将对我国既有体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相对于国内银行,货币政策对外资银行的控制能力要弱些。外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外金融市场,它们受利率管制、窗口指导信贷政策等货币政策的约束很小。当国内货币政策的意图发生变动时,它们会通过转向国外市场加以规避。这必然会缩小货币政策的直接覆盖面,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发生“泄漏”,弱化其政策效果。我国现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管理、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贴现等。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贷款通常不受其存款来源的制约,它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资金,因此,就总体来言,外资银行的发展倾向于削弱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这些政策工具对国内银行业的资金支持具有积极作用,但对外资银行的调控作用不大。国际金融机构的介入,将使货币政策的对外依赖程度有所增加。这样,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取向,采取相应对策,以便将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不断强大的我国依旧处于如此四面楚歌的境地,刚起步或起步不久的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更可想而知了,所以货币主权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中不可忽略的问题。

工业化不仅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工业化带来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文明程度的提高,政治组织的民主,工人阶级的纪律,工会的强大政治影响力;同时,工业化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率为大批就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使得工业社会逐步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迈进。所以把关好工业化的发展,不断地修正工业化中的大小问题,国家才能稳定进步。这就是我结合专业所学对中国为例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货币战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资金的筹集

《中国工业化的缺陷及经济增长的代价》

《》


相关文章

  • 2016年住宅产业化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
  • 全球及中国住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分析与 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 报告编号:167132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查看


  • 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5年版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业 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6869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 ...查看


  • 论文答辩陈述6710409
  •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武汉市蔡甸区莲藕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号: [1**********] 姓名: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一方面来源于学院提供的参考选题 ...查看


  • 2016年工业设计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 测报告(2016-2020年) 报告编号:167936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 ...查看


  • 中国工业软件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调查行业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2017年版中国机器人市场调研报告回顾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近代中国经济
  • 的是 ①抵制了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②构成了洋务运动的思想理论基础 ③客观上为西学传播打开方便之门 ④这一观念在新文化运动中被颠覆 A. 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8.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图表.据此,他在分 ...查看


  • 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述评
  • 作者:任保平洪银兴 学术月刊 2004年06期 工业化既是经济发展主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作为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为主的发展经济学,从20世纪40年代产生以来,就一直重视对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因此,总结和评析发 ...查看


  • 冶金工业节能减排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15-2020年中国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市场深 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51067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 ...查看


热门内容